北大中文系应当坚持“守正创新”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跟王瑶先生学习现代文学
  我是1978年到北大中文系求学的。那是研究生教育恢复的第一年。那时我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广东韶关地委工作七、八年了。在广东那几年,有较多时间直接到农村和工厂,还当过生产队驻队干部,对中国基层社会生活有切身体验。那时还读过很多书,历史、政治、经济、文学什么都读,也读了不少“内部发行”的外国作品,是杂览,但知识面和视野拓宽了。这两点,对我后来做学问有很大影响。选择报考研究生,重回校园,是希望自由一点,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另外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我爱人是北京人,我们要回北京。那么为什么报考北大中文系呢?我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语文系,“文革”后期人大停办了,到我考研的时候还没有复校,所以我决定考北大。也是因为心仪北大自由开放的校风。考研时,也想过报考古代文学,但复习资料缺少。正好手头有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有一位在京的学兄也鼓励我考现代文学,我就给王瑶先生写了封信,希望报考。严家炎老师代表王瑶先生给我回了信,我就下决心报考北大的现代文学专业了。
  那时候读研究生,跟现在有很大不同,毕竟几十年过去了。那时研究生比较少,我们享受的是教师的待遇,戴的校徽都跟老师一样,红底白字,后来才改成橙色。我们去图书馆也受照顾,没有借书的限制,书库也可以随便进。上课很少,导师也不怎么管,主要是自己读书。不像现在,规定要修几门课凑多少学分,然后做篇论文。那时候不是这样的,比较自由,就是如饥似渴地读书。我们岁数也比较大,学习机会很难得,都是很努力的。记得那时很多同学都是早晨食堂吃一碗玉米糊和一个馒头,然后就到图书馆,一待就是一个上午。下午和晚上也大都在图书馆看书,比较专注。
  同学们普遍心气高,思想也比较活跃,较少怨气和戾气,就是抓紧时间学习。那时外界诱惑较少,也没有多少业余生活,就是看看电影,有时候还到别的学校去看电影,也看剧院演出。有个砖头似的录音机,就是享受。体育锻炼一般都安排在下午五六点钟,有些“老童生”一块拔河,现在的年轻人听了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北大校园里面也有舞厅了,不过我没去过。
  那时候学生之间来往很多,本科生、研究生都有。本科生主要是77级、78级,他们上的一些课我们也听,有些活动也一起参加。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交往也很密切。跟老师来往也多,记得有些著名教授还来学生宿舍辅导或者聊天,比如岑麒祥、朱德熙、阴法鲁、林焘等,都常常在研究生宿舍可以看到。我们也常去导师王瑶先生的家。学生去找老师不用提前打电话,敲门就进去了。赶上吃饭,就一起吃点饭。不像现在,学生见老师很困难,老师要找学生也不容易。
  要说具体的教学方式,王瑶先生大概每隔一两个月,组织搞一次座谈会,由一个同学主讲一个专题,但大家都要准备。比如说钱理群,他讲周作人,那大家就拿周作人的作品来看。赵园讲俄罗斯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大家就看俄罗斯文学。我记得当时我讲的是郁达夫。每个人都有一个论题选择,然后大家看书,看完以后再就问题来讨论。讨论完以后,王先生就给我们点评。再后来就渐渐写成文章。这就是我们当时的学习方法。
  二、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
  我上大学时,对理论已经有所关注,也发表过一些评论。考上研究生以后,在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我们几个研究生不约而同都有个大致的“分工”。我一开始是做鲁迅和郁达夫研究的,后来又较多往思潮、流派方面考虑。硕士论文写的是鲁迅与厨川白村,博士论文是研究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还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也是20世纪80年代年代中期写成的,其中有关论争思潮的章节是我负责撰写的。留校任教后,批评史没有人做,我就选择做批评史。
  我的研究也受王瑶先生影响。王瑶先生是很大气的学者,他研究六朝文学和新文学,都很注重以历史的审美的视角观察“文学史现象”,这里面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方法论影响。我的《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也都力图学习“抓现象”的方法,从史事、作品和相关材料中提炼问题。
  跟着王先生,我接受的学术训练是有点偏于史学的,文学史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很看重材料。当时资料的获取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要靠自己去摸索。我的方法是先有大致方向,然后收集资料,了解前人研究状况,形成问题,再进一步研究。我当年做郁达夫研究,是下了死功夫的。先做年谱,那时候没有现成的资料,要一个一个资料去找,写成了20多万字的郁达夫年谱,准备出版。王先生给我这本稿子写了序。
  那时看书也多。老师开个书目给我们,我们顺着书目来看,再扩展去看,我那几年读了不下1000本书。有些是过眼录,读得快,但会有印象或者问题,随手用卡片记下来。现在有了电脑,网上查资料也方便,但容易“一步到位”,没有过程,研究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现在好像没人用这个“笨”办法了。以前很多老先生做学问也是这样,都是用卡片。当然现在的现代文学研究也不一样了。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以前我们找题目比较容易,做什么题目学界的关注度都比较高,大家也心无旁骛,就想着把它做成功。现在各种要求和利益诱惑多了,现代文学研究已经失去当年那种动力,研究越来越琐碎,自娱自乐。有些研究可能自己也觉得没有多少意思,还是花很多气力做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常识,也没起到文化积累的作用。古典文学因为学科庞大,时间跨度久远,有些题目即使细小,也是有意义的。现代文学不一样,与当代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还是要注重做些有问题意识、也比较有意思的题目为好。我后来在山东大学承担了一个重大课题,叫“当代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就是这种想法。文学研究要突破圈子,眼光扩大一点,接地气一点。有些对普通国民影响很大的作品,我们研究文学的人可能不关心,我们只关心圈子里有话说。譬如说《平凡的世界》,我们做过调查,是各个大学的图书馆连续十年、二十年出借率最高的,但是前些年当代文学研究者对《平凡的世界》并不怎么关心。它能进入千百万普通人阅读视野,这种阅读接受是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我想打破从作家、作品到研究者和批评家的“内循环”,看作家作品的接受情况,普通的读者或者说理想的读者有什么反应?像《平凡的世界》可能艺术技巧差一些,但有它的长项,它能成为普通读者长期喜欢的作品,这就值得研究。我讲“文学生活”,还是希望文学研究能适当关注普通國民的文学接受与消费,以及相关的文学现象。这个课题在2012年就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北大也有些老师参加。打破惯性,往外拓展一步就海阔天空,有很多题目可做。比如有人做《知音》杂志的研究——《知音》为何影响那么大?它是什么生产机制?它是怎么传播的?读者群是怎么回事?还有人研究《读者》和《故事会》,研究网络文学,研究农民工的阅读状态,研究短视频对人的认知以及文化传播的影响,等等。   三、主政北大中文系
  1999年至2008年,我担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2000年中文系成立90周年時,我在演讲中提出,在教学与办学方面,北大中文系应当“守正创新”,得到中文系老师的认可。几年前,时任北大校长林建华在《人民日报》发文肯定了“守正创新”作为北大办学的思想,影响就出去了。近年来中央领导和一些文件都在使用“守正创新”这个提法。中文系是个老系,有好的传统和学风,比如严谨求实,宽松自由,还有思想比较活跃。这些都是好东西,要想办法把它传承下去。守正创新,先是把“正”守住,在这个基础上再创新和发展。不要天天搞改革,不需要那么多动作,搞教育特别忌讳“多动症”。教育有滞后性,特别是精英教育,它有时要与社会潮流保持一定距离。
  在北大中文系,教学是头等大事,尤其本科生教学,是最重要的工作。北大的本科生条件比较好,我们要让最好的老师给本科生讲基础课。当时北大中文系规定有八、九门基础课,有些属于精品课,还获得了全国的奖项。基础课之外,是设置若干二级专业课,比基础课更专一点,但它又不是研究生的课,是专门给高年级本科生开的。像我当时开的“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本科生开的专题选修课。每一个学科,比如古典文献、汉语史、古代文学,都应该有个二级课。不是说一个老师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不能因人设课。
  我们那时还特别注重让学生读书,读基本的书。我们开设了《论语》《孟子》《左传》《红楼梦》等专题读书课,一个学期下来,要求完整读好每一本书。另外要求学文学的也要学点训诂、版本之类的课程。我不知道现在这些课程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到山大也建议他们开设类似的读书课。我一直认为,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如果有关中国文化基本的书没有完整读过几本,这是说不过去的。
  另外,中文系本科生基础要扎实,写作要过关。中文系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必须要培养“写家”“笔杆子”。中文系毕业的,笔头要硬,这是社会需要,也是他们的饭碗。写作能力背后是思想能力、专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训练,不能靠一门课来解决。北大中文系没有写作课,但我们原来有这样的规定,即要求所有课程都布置一些写作任务。还有就是学年论文,必须有老师指导。二年级下学期有个写作能力评定,如果写作方面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就做专科处理。记得那时每年大概有百分之六、七,甚至最高达百分之十的本科生毕不了业。要落实挺难的,但规定明确,老师责任到位,就能做好。当时要求老师必须给学生改文章,系里抽查。
  研究生培养方面,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好“三关”,即招生宁缺毋滥、资格考试有淘汰、毕业答辩实行匿名评审。我们是全国最早对博士生论文实行匿名评审的,《人民日报》都登过消息,后来逐步推广。当时每个专业搞个专家库,导师回避。答辩通过之后,还要系里讨论。每年都有学生没能通过的。还有,为拓展研究生视野,活跃思维,我们还专门设立了“孑民学术论坛”,是跨学科的,邀请不同领域顶尖的学者来做讲座。
  四、主持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
  我2008年卸任系主任,2009年退休,返聘到2011年,就转到山东大学去了,他们聘任我为文科一级教授。我在那边带博士生,也给本科生上课,北大这边我负责指导的几个博士生继续指导,直到他们都毕业。我去山大不久,教育部就聘请我担任全国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工作看起来不一样了,但也不是什么“转变”。关注语文教育是中文系老师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当系主任时,看到很多师范大学中文系不怎么关注基础教育,都往综合大学的路子发展,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又那么多,由于关乎国计民生,我就想“敲边鼓”,让北大中文系在语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发出声音,支持更多的大学来关注基础教育。2004年我就主持成立了语文教育研究所,做了很多实事,在全国产生影响。袁行霈先生领衔的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我当执行主编,北大中文系有十多位教授参与编写。包括陆俭明、陈平原、苏培成诸位先生,那时都参加了。在统编教材之前,人教社这套教材覆盖面最大,这也算是中文系的重要成果。那套语文的封面上就写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写”,影响很大。而且,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本来就是北大中文系的传统。以前的老先生都关注,朱德熙、王力等先生都教过中学的,冯钟芸先生也主持过中学语文教材评审。西南联大时期中文系教授们编过《国文月刊》杂志,朱自清还教授过“中学国文教学法”。这并不妨碍他们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又使中文系的学术与社会需求取得更密切的联系。这应该是淑世之举。
  语文统编教材这个大工程,从2012年到2019年总共做了8年,先后组织各方面专家两百多人,虽然非常艰难,但终于完成了。现在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已在全国投入使用。以前的语文教材都是各个出版社编的,质量难免良莠不齐。统编能调动全国的研制编写力量,水平会有一定提升。教材编写是国家的事权,肯定有政治要求,但也有专业方面的很多空间。比如课文选什么,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建议在教学上作哪些改革等等,都是要各方面的专业研究支持的。这是值得做的事。确实很难,比我们自己写文章难多了。到了编高中教材那几年,我年纪也大了,又动了手术,一度想推辞不干了。教育部的领导特地到家里来,劝我坚持做完。这样我还是从大局考虑,坚持做下来了。
  做了这些年中小学语文教育,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教育,是有一些感触的。中文系是基础学科,又是人文学科,需要有社会关怀。现在的问题是分工很细,大都在自己专业圈子里转,做打井式的研究,只关注发文章做项目,其他都不关注。缺少社会关怀,缺少思想发现,还缺少“文气”,那就会被边缘化,成为一个摆设。中文系应该有一部分力量(不是全部)关注社会的“语文生活”和“文学生活”,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用专业视角去关注。比如说搞诗歌的人,可以关注一下何为“诗教”,中小学诗歌都是怎么教的。研究古汉语的人,也不妨关心一下什么叫“浅近的文言文”。语文教育研究所是一个虚体,但影响很大,也是中文系的学术资源,应当用好这个平台。要通过切实的调查研究,结合专业的眼光,发现问题,向社会发出声音。
  2020年是北大中文系110周年系庆,我还是主张中文系应当坚持“守正创新”,把它作为一种“系格”来坚守。在这个实利化的浮躁的环境中,尽可能为老师和学生争取相对的学术自由,使他们能够有比较宽松的心态去学习和做学问。教好我们的学生,通过学术训练使他们充分打开自己,认识和磨炼自己,为一生的学习发展打下厚实的底子,做有家国天下大胸怀的人。
  [本文由温儒敏口述,李宪瑜整理]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不要惊诧,他在大部分时间里已经不再是个企业家了。他穿梭于一系列公益组织中,按照自己的理想参与行动,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些的事业中,获得不同的人生价值  企业家冯仑?且慢。你该更新对冯仑的印象了。看看过去的9月里他都做了些什么:  9月的第一周,他带着一帮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台湾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益考察。  9月7日傍晚,他在长江商学院“基金会秘书长培训班”,与几十位中国民间基金会秘书长分享“基金
期刊
摘 要:概述了近年来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在体系建设、资源来源、实施模式和效果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重点在明确思政建设内涵、强化整体设计、强化效果考核、注重示范引领等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化学类课程;课程思政;问题;重点工作  自2014年上海市教委率先启动“课程思政”建设以来,随着人们对课程思政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1-5],课程思政
期刊
摘 要:自2020年春季学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学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文章基于对J大学一线教师的调研和访谈发现,课堂控制的不确定感使教师的教学从关注“教”到更多关注“学”,教师开始重新思考原有教学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新的教学手段的可行性,同时增加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度,加强了形成性评价的设计理念。教师对在线教学的适应和思考为未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广泛实施奠定了基础,据此,文章为高校教学
期刊
摘 要:中国大学的前程,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识、扎根中国大地的办学自觉和基于确信的战略定力。本文从谋划高校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高校在使命、愿景、价值观形成方面的经验得失,提出推进产学研结合、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路径选择,强调聚焦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通识教育、大学精神气质和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等若干重要问题。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大学发展战略;大学精神;医学教育  
期刊
在国际上,影响力投资在投资界和公益界已获得重要地位。在中国,影响力投资初露端倪,需要大发展;随着政府大量购买社会服务时代的到来,社会企业存在广阔空间,可以大搞  潜心中国NGO事业20年,在非营利组织管理和研究领域有重要建树,主编《中国第三部门研究丛书》,著有《叩问天人之际—徐永光说希望工程》  社会企业,译自英文social enterprise。社会企业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不过二三十年,对其定义
期刊
摘 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实施,是加快推进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分析了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重视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国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紧迫性和面临的现实困境,对“双万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希望为“双万计划”的有效推进并实现“双万计划”的建设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金融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的管理学科,在此背景下,智能会计(财务)专业顺势而生,智能会计(财务)专业建设方兴未艾。然而,目前会计教育界还没有成熟的智能会计(财务)专业培養方案。本文基于AACSB认证体系,初步构建了培养方案,供我国会计教育界参考。  关键词:智能会计(财务);培养方案;AACSB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重构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
期刊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得到高校的普遍关注,如何确保教学质量成为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基于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的全过程视角,本文提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流程模型、指标体系与方法,并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为样本,进行实施策略研究,丰富了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同时为同类院校进行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评价体
期刊
摘 要:长三角一体化是我国新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促进信息技术创新成果与其他领域跨界融合,“互联网+教育”不但顺应了智能化时代教育发展需求,也是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长三角高等教育云平台,以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应用创新为切入点进行先行先试,为全面推进长三角高
期刊
这是一群几乎被后人遗忘了,却曾一点一滴改变中国的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企业家。  在清朝最衰败的末年,在民国最动荡的初始,在世界列强的商人激烈瓜分中国市场的夹缝中,这群人选择开工厂办企业,走上了一条崭新的救国之路——实业救国。在机器轰鸣的工厂,在噼啪作响的算盘旁,他们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蹒跚起步的工厂和公司。与同时代的英国、美国乃至日本的企业家相比,他们起步晚,力量弱小,赚的钱也并不丰厚,但他们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