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法合成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现代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液氨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研究了马来酸酐与液氨的摩尔比、顺丁烯二酸铵盐合成温度和时间、聚合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水解pH等对聚丁二酰亚胺产率和聚天冬氨酸分子质量的影响。并用FTIR对合成的聚天冬氨酸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n(顺酐)∶n(液氨)=1∶1.2,顺丁烯二酸铵盐合成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 h,聚合反应温度为210℃,聚合反应时间为4 h,水解pH为9.0。在无催化剂条件下,聚丁二酰亚胺产率可高达95%以上,聚天冬氨酸重均分子质量高于7 500。 Poly (aspartic acid) was synthesized from liquid ammonia and maleic anhydride. The molar ratio of maleic anhydride to liquid ammonia,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ammonium maleate, the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and the pH of hydrolysis The yield of polysuccinimide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aspartic acid. The structure of synthesized polyaspartic acid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n (maleic anhydride): n (liquid ammonia) = 1: 1.2, the temperature of synthesis of maleic acid ammonium salt was 85 ℃, the reaction time was 2 h and the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was 210 ℃, the polymerization time is 4 h, the hydrolysis pH is 9.0. In the absence of a catalyst, the yield of polysuccinimide can be as high as above 95% and the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aspartic acid is above 7,500.
其他文献
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家校交互平台丰富多彩,我校所有校园网络平台但仅局限于信息的公布和网上办公等简单栏目,这种单向的信息发布只能为学生快速了解学校动态和教师办公提供便利。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配合,保障手术病人安全,防范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巡回护理配合过程,总结术中配合技巧及护理体会。结果:265
大数据催生了一大批基于数据的新创企业,同时对现有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为现有制造型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在回顾商业模式和大数据理论后,提出"基
<正>2006年以来我一直在从事中国音乐宫调史与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的研究。近些年开始对民族音乐学传入后的传统音乐研究作了一个系统思考,近期刚完成《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
永磁同步电机以其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功率密度高等特点,受到了各国研发人员的青睐,并在高性能伺服系统、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新能源风能开
微痕分析作为研究石器使用方式及其功能的方法,为考古学家所关注。微痕分析始于对石器上使用痕迹的观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该方法目前存在研究对象有限、实验方式单一、
政府采购制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当时世界上很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通常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方式去实现,最常见的手段就是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菲利普·罗斯是杰出的美国犹太小说家。自1959年至今,五十余年中他笔耕不辍,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赢得了国内外学者、评论家的关注和好评。《美国牧歌》于1998年荣获普利
为了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班级学习氛围与人际氛围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通过以班级学风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对174名大一新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为期三周的实验研究,实验结
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建筑幕墙企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高速发展。然而,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建筑幕墙企业外界环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