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但道德的培养与塑造依然是教育教学的真谛,语文学科以其文以载道的学科特点担当着德育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19-1
一、善于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1.挖掘人物形象。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很多是志士仁人、先进人物。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无不让人钦佩,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很强的借鉴作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拳拳之情;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奉献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伟大人格;《生命的意义》中保尔·柯察金不愿虚度年华而誓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人民解放事业的人生目标;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这些都是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素材。
2.挖掘作者的生平。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七年级上册《十三岁的际遇》的作者田晓菲,在她七岁的时候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就暗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考入这座高等学府。“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这是田晓菲写的诗句,从北大到哈佛,这叶不系之舟用自己的成长历程向青少年学生完美演绎了什么是理想与追求。
3.挖掘作品的写作背景。结合背景,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渗透。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典作品,因写作年代距离今天久远,且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如果学生对其不甚了解,往往读得云里雾里,不得其意,更谈不上德育的渗透。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清末衰败、饱受欺凌的社会大背景,才能理解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毅然弃医从文后以笔作枪、战斗不止的爱国心,才能明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藤野先生这种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极大地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的精神与行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而使藤野先生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心中,逐渐成为学生脑海中一个亲切而感人的难忘形象。
适当地展示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拉近学生的体验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用他人的人生观来树立自己的认知,达到文本解读与人生引领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1.教学情境中渗透。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界。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镜头是文章的重头戏,在学生品读这一情境时,可以播放阎维文的歌曲《父亲》:“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优美的文字与动听的歌声交融,令人动情。学生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体味父爱,理解父爱,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重新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父亲的关系,重新审视所谓的“代沟”,从而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在学习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揣摩韩麦尔先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教大文豪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以从人情的冷暖中让学生产生对社会的热爱,让学生产生爱心,关爱身边的人。
2.阅读感悟中渗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并特别强调“朗读”是达到三者有效对话的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朗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心灵与课文的内容发生心灵上的碰撞,不仅提高了感知文本的能力,而且还起到了情感上的熏陶。
苏教版中有一篇文章《柳叶儿》,教学这篇文章时,教者并不急于对文章条分缕析,而是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的手就三三两两地举起来了,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划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手再举起来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不懂的地方能不能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所以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能够十分热烈,气氛活跃,提的问题也深刻,如“文中的我为什么天蒙蒙亮就要和三叔一起出去抢柳叶儿?柳叶儿为什么要抢?在那么苦的年代里我为什么说自己还是快乐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铭记过去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充分的阅读终于让学生体验到了作者的这一情感。
3.写作练笔中渗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那么从学生笔尖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学生灵魂的体现。作文与做人是统一的,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写出高尚的作品,因此语文教师不但要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所见所闻。
三、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课本中除了大量的课文素材,还有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又如七年级下册的“网上读写与交流”,引导青少年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正确地写作发表观点;再如八年级下册的“说说我喜欢的一首歌”,更是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了。青春期的孩子充满了活力,切不可为了追求智育只讲教材忽视语文活动,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适应青春期孩子朝气蓬勃的特点,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19-1
一、善于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1.挖掘人物形象。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很多是志士仁人、先进人物。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无不让人钦佩,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很强的借鉴作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拳拳之情;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奉献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伟大人格;《生命的意义》中保尔·柯察金不愿虚度年华而誓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人民解放事业的人生目标;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这些都是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素材。
2.挖掘作者的生平。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七年级上册《十三岁的际遇》的作者田晓菲,在她七岁的时候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就暗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考入这座高等学府。“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这是田晓菲写的诗句,从北大到哈佛,这叶不系之舟用自己的成长历程向青少年学生完美演绎了什么是理想与追求。
3.挖掘作品的写作背景。结合背景,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渗透。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典作品,因写作年代距离今天久远,且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如果学生对其不甚了解,往往读得云里雾里,不得其意,更谈不上德育的渗透。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清末衰败、饱受欺凌的社会大背景,才能理解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毅然弃医从文后以笔作枪、战斗不止的爱国心,才能明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藤野先生这种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极大地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的精神与行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而使藤野先生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心中,逐渐成为学生脑海中一个亲切而感人的难忘形象。
适当地展示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拉近学生的体验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用他人的人生观来树立自己的认知,达到文本解读与人生引领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1.教学情境中渗透。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界。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镜头是文章的重头戏,在学生品读这一情境时,可以播放阎维文的歌曲《父亲》:“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优美的文字与动听的歌声交融,令人动情。学生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体味父爱,理解父爱,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重新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父亲的关系,重新审视所谓的“代沟”,从而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在学习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揣摩韩麦尔先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教大文豪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以从人情的冷暖中让学生产生对社会的热爱,让学生产生爱心,关爱身边的人。
2.阅读感悟中渗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并特别强调“朗读”是达到三者有效对话的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朗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心灵与课文的内容发生心灵上的碰撞,不仅提高了感知文本的能力,而且还起到了情感上的熏陶。
苏教版中有一篇文章《柳叶儿》,教学这篇文章时,教者并不急于对文章条分缕析,而是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的手就三三两两地举起来了,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划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手再举起来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不懂的地方能不能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所以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能够十分热烈,气氛活跃,提的问题也深刻,如“文中的我为什么天蒙蒙亮就要和三叔一起出去抢柳叶儿?柳叶儿为什么要抢?在那么苦的年代里我为什么说自己还是快乐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铭记过去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充分的阅读终于让学生体验到了作者的这一情感。
3.写作练笔中渗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那么从学生笔尖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学生灵魂的体现。作文与做人是统一的,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写出高尚的作品,因此语文教师不但要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所见所闻。
三、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课本中除了大量的课文素材,还有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又如七年级下册的“网上读写与交流”,引导青少年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正确地写作发表观点;再如八年级下册的“说说我喜欢的一首歌”,更是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了。青春期的孩子充满了活力,切不可为了追求智育只讲教材忽视语文活动,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适应青春期孩子朝气蓬勃的特点,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