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校的教育要求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懂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即培养学生成为全能型综合性人才。而化学这门课程更是提升学生化学水平的重要学科。近几年,教师开始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将会带给学生新颖的课堂模式,从而让中职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化学知识水平。
关键词:中职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策略
中职教育是为我国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更是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并存的优秀场所。同时,翻转课堂的出现,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关注课堂的教学氛围,推动中职化学课堂步入改革的步伐,注入新颖的教学元素,让化学课堂变得生动和灵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促进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大幅度提高。
一、 中职化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作用意义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在原本传统的课堂基础上,对教学形式进行改变。即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书本知识,而到了课堂中,就演变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在课堂中,学生课堂提出疑问,教师帮助解答;教师也可以传授知识的运用技巧,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知识实践。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把化学课堂变成翻转式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运用新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中职学校中,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对课堂比较反感,所以,教师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感受与众不同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固定的课堂模式进行翻转和整改,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成为课堂配角,真正发挥教学的意义,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知识水平。
二、 运用实例教学,引导学生体验翻转课堂作用
中职化学知识是比较基础性的知识,很多都是容易理解的内容。但是,由于中职学生自身对学习缺少耐心和恒心,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时,教师就可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授课。例如,教师在讲解“空气和氧气”的知识时,就可以对课堂实施翻转。教师先布置给学生课下学习的内容,包括书本中介绍的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以及了解污染空气的危害等知识。这些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不会太抽象,有利于学生自学去完成。之后,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分别就布置的问题进行提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合理分析空气的组成成分,同时观察学生课下学习的成果,做好评估和记录。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项,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进而安排下一个教学环节。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互相辩论,取长补短,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改进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让中职学生真正的学懂化学,提升化学成绩。
三、 创新教学模式,突破学习瓶颈
中职学生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教学关爱,由于他们多数成绩平平,对学习缺少兴趣,所以,教师要运用翻转课堂,让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时,就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渡过学习困境。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课前通读课本,了解本课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之后,教师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学习。一方面,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短片,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让学生认清一氧化碳的危害。另一方面,教师再让学生发掘二者之间的差别,如何产生二氧化碳,怎样反应成一氧化碳等。运用这种分类讨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化学课堂,这有助于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前进,让他们可以逐层的学习知識,从而获得扎实的理论功底,让中职学生的化学知识更上一层楼。
四、 把握知识重点,创设教学趣味
化学知识包含很多实验,这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实验带有危险性,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和操作。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把握好知识重点,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教学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讲解“水的组成”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演示组成动画。教师运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水的电解演示图,观察变化前后的区别,分析水的成分,从而发现水的形成原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利用实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化学产生好感。这些都属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是提升中职学生化学水平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一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从而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中职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大化收益,真正实现化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乐传俊,王晋方,王丽.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3x).
[2] 刘建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7).
作者简介:杜斌,甘肃省天水市,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中职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策略
中职教育是为我国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更是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并存的优秀场所。同时,翻转课堂的出现,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关注课堂的教学氛围,推动中职化学课堂步入改革的步伐,注入新颖的教学元素,让化学课堂变得生动和灵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促进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大幅度提高。
一、 中职化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作用意义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在原本传统的课堂基础上,对教学形式进行改变。即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书本知识,而到了课堂中,就演变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在课堂中,学生课堂提出疑问,教师帮助解答;教师也可以传授知识的运用技巧,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知识实践。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把化学课堂变成翻转式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运用新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中职学校中,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对课堂比较反感,所以,教师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感受与众不同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固定的课堂模式进行翻转和整改,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成为课堂配角,真正发挥教学的意义,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知识水平。
二、 运用实例教学,引导学生体验翻转课堂作用
中职化学知识是比较基础性的知识,很多都是容易理解的内容。但是,由于中职学生自身对学习缺少耐心和恒心,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时,教师就可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授课。例如,教师在讲解“空气和氧气”的知识时,就可以对课堂实施翻转。教师先布置给学生课下学习的内容,包括书本中介绍的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以及了解污染空气的危害等知识。这些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不会太抽象,有利于学生自学去完成。之后,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分别就布置的问题进行提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合理分析空气的组成成分,同时观察学生课下学习的成果,做好评估和记录。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项,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进而安排下一个教学环节。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互相辩论,取长补短,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改进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让中职学生真正的学懂化学,提升化学成绩。
三、 创新教学模式,突破学习瓶颈
中职学生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教学关爱,由于他们多数成绩平平,对学习缺少兴趣,所以,教师要运用翻转课堂,让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时,就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渡过学习困境。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课前通读课本,了解本课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之后,教师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学习。一方面,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短片,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让学生认清一氧化碳的危害。另一方面,教师再让学生发掘二者之间的差别,如何产生二氧化碳,怎样反应成一氧化碳等。运用这种分类讨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化学课堂,这有助于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前进,让他们可以逐层的学习知識,从而获得扎实的理论功底,让中职学生的化学知识更上一层楼。
四、 把握知识重点,创设教学趣味
化学知识包含很多实验,这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实验带有危险性,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和操作。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把握好知识重点,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教学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讲解“水的组成”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演示组成动画。教师运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水的电解演示图,观察变化前后的区别,分析水的成分,从而发现水的形成原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利用实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化学产生好感。这些都属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是提升中职学生化学水平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一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从而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中职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大化收益,真正实现化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乐传俊,王晋方,王丽.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3x).
[2] 刘建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7).
作者简介:杜斌,甘肃省天水市,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