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重点正由理论知识向职业能力转变。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无法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需求。因此,我们要对中职人才评价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以评价促发展。
【关键词】中职;技能型;评价模式;创新
本文从“丰富评价主体”、“ 完善评价内容”、“ 改革评价方式”几个方面,讨论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丰富评价主体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中,应该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局面,丰富评价主体,将学生自身、同学、任课教师、实训教师、企业都纳入到评价主体当中,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课业评价、“师傅”实习评价、企业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评价学生。例如,在有的中职院校,学生100分的考核成绩中,评价主体的评分比重分别为:自评10%,互评10%,教师课业评价30%,“师傅”实习评价30%,企业综合评价20%。通过自评,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通过互评,考察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习状态;通过教师评价,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通过“师傅”评价,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通过企业综合评价,考察学生的工作表现、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完善评价内容
1. 学科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形成技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当中,仍然应该重视对学科知识的考察。一方面,通过随堂测试、阶段性测试、期末测试等多种形式,考核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民俗文化、导游技巧等学科知识进行考核,考察学生的理论水平。
综上,学科知识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专业知识,包括教材内容、实训内容、上机训练等几个方面。
其次,公共知识。包括公共外语、高数、选修课程等。
最后,课业表现。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演练结果、课堂表现等。
2. 品德修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对于他的学习与实践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技能型人才考核体系当中,应该体现对品德修养的考核。针对学生的团结精神、协作意识、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等内容进行考核,以考核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例如,在实训阶段,学生能否按时到岗,是否遵守操作规范、是否尊重实训教师、能否与同事密切配合等都可以纳入到考核内容当中,作为对学生品德修养考核的重要凭证。
综上,品德修养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人素养。包括个人礼貌、品德、卫生、涵养等几个方面。
其次,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人际关系、职业操守、行为规范等方面。
3. 实践能力。实践技能是中职院校学生的核心能力,指的是学生掌握和应用专业技术的能力。因此,中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考核,从学生的技术熟练程度、操作规范、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客观评价。
综上,实践技能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因此,在实践能力考察中,要重视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
其次,学习能力。考察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岗位环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能力,并从岗位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
再次,操作能力。考察学生能力熟练掌握技术要领,适应职业要求,完成岗位任务。
最后,创新能力。考察学生在岗位中不断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并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改革评价方式
1.“知行”考核法。“知行”考核法既知识和技能考核法,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考核方法。例如,在针对“电机拖动控制线路安装操作”内容进行考核的时候,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规定考试范围和操作流程,而是给出制定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来打分。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不仅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
2.“实践”考核法。在“实践”考核法中,教师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考核,在考核中实践,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进行最直接、最真实的评价。例如,在针对“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进行考核的时候,教师采用抽签的方式给学生分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已经损坏的洗衣机进行维修,并详细记录每个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继而,教师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流程及小组成员的表现给每个学生打分。
3.“专项”考核法。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求职意向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为了对学生给予更加公平、公正的评价,教师可以采取差异性评价,通过“专项”考核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同样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 有的学生的求职意向是汽车维修,有的是数控机床操控,有的是电器安装与调试,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求职意向,设置难度系数相同,但任务内容不同的考核项目,以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真实的职业能力。
4.“岗位”考核法。如果说“实践”考核法是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那么“岗位”考核法就是真正让学生置身于工作岗位当中,并将评价的“指挥棒”交给实训教师,让实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表现,评判学生是否达到了职业技能目标,形成了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中职教育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而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内容、方向、方法及手段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吴一心(1973-),女,汉族,福建仙游人,本科 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网络安全。
【关键词】中职;技能型;评价模式;创新
本文从“丰富评价主体”、“ 完善评价内容”、“ 改革评价方式”几个方面,讨论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丰富评价主体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中,应该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局面,丰富评价主体,将学生自身、同学、任课教师、实训教师、企业都纳入到评价主体当中,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课业评价、“师傅”实习评价、企业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评价学生。例如,在有的中职院校,学生100分的考核成绩中,评价主体的评分比重分别为:自评10%,互评10%,教师课业评价30%,“师傅”实习评价30%,企业综合评价20%。通过自评,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通过互评,考察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习状态;通过教师评价,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通过“师傅”评价,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通过企业综合评价,考察学生的工作表现、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完善评价内容
1. 学科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形成技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当中,仍然应该重视对学科知识的考察。一方面,通过随堂测试、阶段性测试、期末测试等多种形式,考核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民俗文化、导游技巧等学科知识进行考核,考察学生的理论水平。
综上,学科知识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专业知识,包括教材内容、实训内容、上机训练等几个方面。
其次,公共知识。包括公共外语、高数、选修课程等。
最后,课业表现。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演练结果、课堂表现等。
2. 品德修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对于他的学习与实践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技能型人才考核体系当中,应该体现对品德修养的考核。针对学生的团结精神、协作意识、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等内容进行考核,以考核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例如,在实训阶段,学生能否按时到岗,是否遵守操作规范、是否尊重实训教师、能否与同事密切配合等都可以纳入到考核内容当中,作为对学生品德修养考核的重要凭证。
综上,品德修养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人素养。包括个人礼貌、品德、卫生、涵养等几个方面。
其次,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人际关系、职业操守、行为规范等方面。
3. 实践能力。实践技能是中职院校学生的核心能力,指的是学生掌握和应用专业技术的能力。因此,中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考核,从学生的技术熟练程度、操作规范、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客观评价。
综上,实践技能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因此,在实践能力考察中,要重视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
其次,学习能力。考察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岗位环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能力,并从岗位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
再次,操作能力。考察学生能力熟练掌握技术要领,适应职业要求,完成岗位任务。
最后,创新能力。考察学生在岗位中不断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并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改革评价方式
1.“知行”考核法。“知行”考核法既知识和技能考核法,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考核方法。例如,在针对“电机拖动控制线路安装操作”内容进行考核的时候,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规定考试范围和操作流程,而是给出制定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来打分。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不仅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
2.“实践”考核法。在“实践”考核法中,教师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考核,在考核中实践,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进行最直接、最真实的评价。例如,在针对“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进行考核的时候,教师采用抽签的方式给学生分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已经损坏的洗衣机进行维修,并详细记录每个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继而,教师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流程及小组成员的表现给每个学生打分。
3.“专项”考核法。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求职意向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为了对学生给予更加公平、公正的评价,教师可以采取差异性评价,通过“专项”考核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同样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 有的学生的求职意向是汽车维修,有的是数控机床操控,有的是电器安装与调试,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求职意向,设置难度系数相同,但任务内容不同的考核项目,以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真实的职业能力。
4.“岗位”考核法。如果说“实践”考核法是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那么“岗位”考核法就是真正让学生置身于工作岗位当中,并将评价的“指挥棒”交给实训教师,让实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表现,评判学生是否达到了职业技能目标,形成了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中职教育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而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内容、方向、方法及手段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吴一心(1973-),女,汉族,福建仙游人,本科 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