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阿寅 这据说是老年间的一门行业。他们背着包裹走街串巷,游荡在乡野村舍。买卖的往往只是菜刀、剪子一类,卖也卖,但若没钱,赊刀人就会告诉你一个没有明确达成时间的预言。预言成真,他就回来收钱。据老人说,赊刀人的预言不论在当时听上去有多荒唐,却总能实现。 这一行据说最早出现在宋朝,当时叫做“卜卖”,也有的地方叫“打账”。这些人自称是鬼谷子传人,再加上那些玄之又玄的箴言,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清代咸丰辛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据说是老年间的一门行业。他们背着包裹走街串巷,游荡在乡野村舍。买卖的往往只是菜刀、剪子一类,卖也卖,但若没钱,赊刀人就会告诉你一个没有明确达成时间的预言。预言成真,他就回来收钱。据老人说,赊刀人的预言不论在当时听上去有多荒唐,却总能实现。
这一行据说最早出现在宋朝,当时叫做“卜卖”,也有的地方叫“打账”。这些人自称是鬼谷子传人,再加上那些玄之又玄的箴言,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清代咸丰辛酉年(1861年)就发生过一件事情,记载在1878年7月的《申报》里:
“浙之奉化县境,当咸丰辛酉年间,忽有外路人以舟载厨刀求售。每逢热闹之处,舟则维岸,刀则摆列岸上。如遇买主,但计价目而不收钱文,并云今日米贵,每升已粜至八十文,待日后贱至十八文再来收钱。众皆笑其痴。迨光绪初年,宁波米价果粜至十八文一升,于是人皆信其言之有据,唯其人则已不可知矣。乃本月初奉化萧庙前又来一外路人,船装厨刀求售,其言与昔无异,并谓将来米价有贵无贱云云。人尽惑之,幸为奉邑尊风闻,立即饬差往拿,然已杳无踪迹矣,惜哉!”
要知道当时的米卖八十文,要降价到十八文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村民大多都会赊领一把刀回家。这种近乎白送的商业销售模式,让那些信息闭塞的乡野村夫、碎嘴村妇不免趋之若鹜。经年,谶语成真,赊刀人果真按图索骏,挨家挨户收取刀剪之钱。
最让人好奇还是那些箴言。即使不需要买刀的人,也会想要凑上去听听,然后在心里默默计较看它会不会实现。箴言或者预言这类,往往是乡野奇谈中最受欢迎的故事,是人们对抗生活庸常的灵药。从西方的《圣经》到我们的《推背图》,预言长盛不衰,一直挑动着人们最敏感的好奇心。我们今天也有我们的箴言警语,麦田圈、末日宣告、时空旅者,披上我们熟悉的包裝,就像赊刀人披着鬼谷子门徒的外衣,谈论着未来,从米价到火山地震,拨弄着我们的恐惧和渴望。
这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收集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糖纸。小时候我们以为顶好看的糖纸一定包着顶好吃的糖果,就到处捡来别人丢掉的或者自己吃到的糖纸收藏,对着剥下来的糖纸幻想糖果的味道。这些赊刀人的预言,就像是农夫们收集的糖纸,在他们的无聊的人生里,就好像看着别人吃糖,自己嘴里也泛出些甜味来。
让人迷惑的是,即使我们知道大多预言都是扯淡,但今天预言的影响力不降反升。可能是能源日趋枯竭、自然灾害频发等极端事件拉近了人们和各种末日宣判的距离,尤其在网络时代,传播途径更广,各个族群的预言也全球化了。地球从工业时代之后,就进入了危机常态化的社会。今天的人更聪明,但也比过去更脆弱和敏感,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末日预言从来没有实现过,但相信和关注它的人却越来越多吧。
其他文献
因为疫情,很多人拥有了不用干活、学习的超长假期。而人一旦闲了,就容易好奇心旺盛。他们终于对天天都见的《新闻联播》下手了,生出无数个问号: 为什么《新闻联播》主播是一男一女?为什么总是女左男右?为什么他们的脸好像越来越大了?为什么要播收拾稿子的画面?为什么女主持都是短头发?…… 这些问题乍看让人十脸懵比,但仔细想想,好像确实都是事实。 那,到底为什么?一男一女 自1978年1月1日开播,《新
去年正月初八,年味尚在,空气中飘散着鞭炮的味道,我带着一盒母亲包的荠菜水饺,从山东莱州乘车赶往南昌去,心中有些酸楚,又离开故乡了。荠菜是我幼时常去田野里挖掘的美味菜肴,也是外婆喜欢包饺子用的一种菜,饱含童年的美好回忆。时候虽然过了立春,然而南昌正是冷风冷雨的时节,几乎天天看不到太阳,却又听到了外婆去世的消息。 我每年寒暑假回老家,是必须要看望外婆的,她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了我无
朋友悻悻然地说:“她当我是包菜,我把自己变成一个洋葱。” 莞尔之余,追问缘由。 朋友余怒未消,滔滔不绝:“才第一次碰面,便打问身世,问我收入、年龄、恋爱史,問我丈夫的职业、住房类型,问我家庭状况、孩子学业、休闲活动、社交活动……问问问!以为我是一棵包菜,剥了一层又一层,剥个精光还不肯罢休。今天又来,才一开口,我便化作一个洋葱,她只剥了一两层,便知难而退。” 击节赞赏。 众人
复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没有复读过的人,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天资聪颖、善于应试的人也无法体会其中的滋味。 不瞒你说,我复读过。在第一年差二本线3分的前提下,我和同届多数同学一起,选择了复读。那一年跟咱一起复读的同学,好几个是超出二本线十几分甚至三十几分的,他们有着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一本院校、重点本科。 于是这里就有了一个前提,什么样的成绩才建议你复读。 很多同学让我给建议
1、最讨厌和半生不熟的同事尬聊,为了避免和同事同乘电梯,我选择爬楼。 2、要去的楼层太高怎么办?Easy,先观察周围情况,如果有同事来了,那我会装作接电话、忘带东西等,让他们先上。确定没有同事会和我同乘一部电梯后再上。 3、手机24小时静音。 4、盯着手机,直到来电铃声停止。 5、微信从不开提醒,看不看得到信息?随缘。 6、找朋友要了她打吊针、堵车、加班等的照片(当然我自己平时也会注意存
男女双方都比较在乎幽默感。毕竟,大家都想找一个搞笑又风趣的伴侣来共度一生。至少,大众普遍接受这个观点。不过,研究人员早就指出,两性之间,对幽默的使用和欣赏是存在性别差异的。女人想找一个很会说笑的男人共度余生,而某种程度上,男人想找的,是一个会为他的种种搞怪而发笑的伴侣。幽默来自性选择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心理学家埃里克·布莱斯勒认为,在考虑长久伴侣关系方面,男女双方对幽默的重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儿
据说,在这一世界上的快乐超过痛苦,或无论怎样讲,快乐和痛苦之间总有某种平衡。如果读者想立刻见到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妨请你比较一下两种动物的各自感情,其中一只正吞噬着另一只。 在任何不幸和苦难中,一想到其他人比你自己身处在更加恶劣的困境中,这不啻是一剂最好的安慰药,这种安慰适宜于每一个人。但是,对于整个的人类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多么可怕的命运啊! 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情欢娱。为了
“我”在哪儿?在一个个躯体里,在与他人的交流里,在对世界的思考与梦想里,在对一棵小草的察看和对神秘的猜想里,在對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眺望、在终于不能不与神的交谈之中。 正如浪与水。我写过:浪是水,浪消失了,水还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欲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浪的根据,浪的归宿,水是浪的无穷与永恒。 所有的消息都在流传,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个不少,唯时代的装束
我家楼前有块小空地,幼年春天,一楼的邻居领着两个不到十岁的女儿把那块地开了出来,种上菜,隔三差五带着女儿去浇水、除草、捉虫。此举起初赢得了楼里几名老太太的一致好评,赞美之词就是“会过日子”。然而没过多久,老太太們听说她光是买菜籽就花了两三百块钱,还一直用家里的自来水浇地,口风就变了。到菜长好时,这块地已经成了笑话。“一共就结了三个茄子和十几个西红柿,”老太太们说,“都不够自来水钱。” 这是那几代
去年夏天,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结婚了。两个人进行了为期十年的恋爱长跑,终于如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初二那年,他们之间就已经互相有了好感。午休的时候,男生经常会给女生买她爱吃的棒棒糖,男生打篮球的时候,女生也经常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他。 中考之后,女生考到了一所重点高中,而男生只考到了一所普通高中。为了能够和女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男生说服父母争取到了借读的资格,来到了女生的隔壁班。 于是每节课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