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艺术是一项受到广泛认同和参与性极强的活动形式,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它是以群众为主体,群众自愿参加的一项的活动,通过舞蹈活动可让群众掌握和学习丰富的舞蹈语汇,并运用多彩的艺术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群众自身的思想感情,从而满足群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活动的需要,最终达到群众自我娱乐的目的。本文先简单分析广场舞蹈的特征、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主要论述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群众舞蹈 群众生活 特征 作用
目前,在我国城镇之中广场舞的身影随处可见。特别是近几年来,很多地区都举办了广场舞蹈比赛,广场舞蹈是一种集体活动,它是以热情欢快的表演形式来达到娱乐自己身心和锻炼自己身体的目的,其参与的人很多且大多是中老年妇女。人们在进行广场舞蹈活动时,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娱乐了自己的身心。同时,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一、广场舞蹈的特征
广场舞蹈是近年来兴起且快速发展的一种现象,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参与人员,其参与人员基本上是中老年妇女即“大妈”。那么,广场舞蹈到底有哪些特征呢?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表演的特殊性。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表演的特殊性。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享受是在于对它的直观感受,即直接性。广场舞蹈之所以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也是因为广场舞蹈能够给人带来直观的感受。广场舞蹈的参与者,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而广场舞蹈的舞台也是和观众融为一体的,这都使观众有一个特殊的感受。
(二)集体性。广场舞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集体性,人数很多且没有限制。无论男女老少、会跳舞的还是不会跳舞的,都可以参与其中。集体性还是广场舞蹈主要表现手段。由于广场舞蹈一般都是在广场上进行表演,而广场一般都比较宽阔;因此参与的人数很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有时甚至会达到上千人,场面异常的火爆。
(三)参与人员的自发性。参与人员的自发性是广场舞蹈的主要特征之一。参与广场舞蹈活动的人都是自己自愿去参加的,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发动。而且也没有任何规定和要求,人们可以随时参与、随时离开。现在有很多中老年人去广场公园散步时,都流行带一个小型收音机,在碰到同是舞蹈爱好者时随时都可以来一段舞蹈。
(四)随意性。随意性是广场舞蹈与其它舞蹈最大的区别之一。在舞蹈编排中,广场舞蹈没有专门的编舞人员。在舞蹈训练方面,广场舞蹈也没有制定一套方法。在舞台方面,广场舞蹈也没有固定的跳舞场地。而且其舞蹈动作也很随意,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个舞蹈动作该怎样做才是规范的、正确的。除此之外,广场舞蹈在时间的选择上也很随意,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这也是广场舞蹈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广场舞蹈的形式
祥和的社会环境为广场舞蹈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场舞蹈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因不受时间、地点、场所、年龄的限制,且是一种全民健身的运动,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广场舞蹈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而在当今社会国家经济超速发展,精神文明必须和物质文明相统一下,必须规范舞蹈意识、行为以及形式。
(一)舞种融入更多元素。每个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像八十年代人们崇尚霹雳舞、九十年代又兴起了交谊舞的热潮、接着又出现了现在的街舞等等,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和兴趣舞蹈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不断进步。虽然广场舞蹈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物,但是社会在进步,我们将西方民族特色的舞种引进来,如印度舞,肚皮舞等,西结合,共同发展。同时将中国的戏曲、杂技、武术也融入进来,强强联合形成更强的中国文化。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注定了舞蹈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二)舞蹈编排的内容要贴近时代潮流和发展潮流广场舞内容丰富,形式众多。在创作中决不能离开广场舞蹈的特征。舞蹈编排的内容要贴近时代和发展潮流。广场舞蹈的直接参与性与参与对象的广泛社会性,决定了它独特的审美个性,它的产生、参与、表演和舞台舞蹈有着多种不同的因素,形成了它特有的审美特点。时代在发展,什么事情都需要与时俱进,使用的歌曲,不仅仅只是传承民间舞蹈艺术,它既地方特色的音乐,也展现了现今流行的音乐元素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综合发展。每一个作品应该有不同文化的个性、积淀,在鼓励人民群众的同时也要有新的创作。创作广场舞可以利用各种舞蹈种类。
广场舞蹈秧歌,是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是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舞蹈。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族性、社会性、广场性的特点,一般来讲大江南北都有秧歌。秧歌所以被人民群众接受,因为动作简单易学,唢呐一响能调动情绪,男女老少都能参与,不仅起到健身、健心、健美的作用,更能起到和谐、团结气氛的作用。创作新广场舞因为不受传统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因此可以创作全新的音乐,编导可自由发挥,传统舞蹈为基石,创作出引领时代发展的广场舞蹈,新的广场舞蹈不仅对传统民间广场舞蹈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传统民间广场舞蹈有着推动和借鉴的作用。
(三)转型升级,加入民族特色的服装广场舞蹈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运动,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心情想法去选择参加与否,而在服装要求上没有特定的要求,如今很多地方在民族服装上已经开始统一。在今后广场舞蹈可以说是一种普及社会的运动,这也将成为中国特色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加入民族特色的服装在宣传中国文化的方法上无疑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颜色鲜艳的民族服装也成为广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锻炼的人群年轻化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十几岁的青少年也在坚持锻炼,更多的人从年轻时便开始重视身体锻炼。综上所述,当代广场舞融入现代舞蹈意识和形式,从而形成具有现代舞风格的广场舞蹈,这也是我们舞蹈者的努力的方向,因此舞蹈编导应该遵循群众对舞蹈审美诉求,进行多种类型舞蹈元素的收集,迎合多种人的口味,创作出适应人们审美发展的具有时代潮流的广场舞蹈作品。随着人们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增加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广场舞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在沿着继承、创新、发展的健康轨道向前迈进的同时,又以崭新的姿态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而发挥着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作用
(一)广场舞蹈具有满足群众自娱自乐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群众对业余文化生活也会随之产生更高的要求。广场舞蹈是从群众自娱性开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抒发喜怒哀乐的时候,就会伴随着舞蹈的存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了,电影、电视、戏剧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更愿意参与到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中来,而广场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人们更容易参与到其中,舞蹈所独有的审美情趣,是其他娱乐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参与意识更加强烈,希望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情怀,并从中获得审美价值和生命情趣,群众喜欢上了自娱自乐的舞蹈活动。为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他们自觉地步入了自我娱乐的舞蹈当中,在舞蹈中人们不再只是观众了,而更多的是“表演者”。他们通过舞蹈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舞蹈已逐渐成为群众乐于接受的艺术活动,满足了群众自我娱乐的需求。群众需要舞蹈,离不开舞蹈,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具备重要的作用。
(二)广场舞蹈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居住面积大了,环境好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邻里间的相互接触越来越少,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也随之淡漠,邻居之间相互不认识、在园区里形同路人。街道、社区的群众舞蹈活动,客观上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架起了桥梁。早晨,在城市里不论公园、广场、街道、社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多是以广场舞蹈为主,广场舞蹈尤其以妇女居多,她们几十个人一个队伍,有跳东北秧歌、健身舞、拉丁舞,交谊舞,百姓健康舞等等,这些别具特色的广场舞蹈,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居民百姓,他们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纷纷走出封闭式的高楼庭院,参加到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中来,既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打破了居民之间互不相识、互不往来的沉闷局面,使那些有着相同情趣、相同爱好的社区居民相聚在一起,抒发情感,建立友情。广场舞蹈所表现的形式是一种群体活动,人们是通过这种群体的表现,来展现舞蹈集体美,所以人们在相互配合之间产生默契,进而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在追求美的同时,促进了邻里间的了解与和谐。
(三)广场舞蹈具有强身健体、美化心灵的作用。舞蹈是人的肢体语言。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畅性动作来表达情意。舞蹈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活动,它融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于一体,是高雅的全身性的文化活动,它即能健身、娱乐、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也可以使人精神焕发、身心健康,在优美节奏中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并不受场地、器材和锻炼者年龄、性别的限制,动作的繁简、难易可以根据舞者自身的需要而编排,是易于接受,易于开展的大众健身的最佳方式。现在舞蹈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极受欢迎的艺术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身心常常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跳舞能够消除多余脂肪,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和呼吸系统状态,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
舞蹈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运动,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达到调试和发展,尤其对中老年人保持一颗年轻心,延缓衰老,延长青春是大有意义的。在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舞蹈作为一种欢快、节奏感强的群众文化形式,健身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人们通过运用形体自由地表现心灵,抒发内在情感,可以使人们在美的愉悦中充分发展,使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重力、节奏、人体平衡得到训练,可以培养人们对人体美,对时间、空间的感受,使舞蹈成为锻炼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想象力的一种极好的形式。
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体强身也愈加重视,以各种形式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而舞蹈恰恰是强身健体的载体,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人们有节奏的运动着全身。而音乐在广场舞蹈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编舞者对音乐的欣赏不同,而编排出的舞蹈也不同,所以,给广场舞蹈带来了各种风格的各个领域的音乐,而音乐所表现的都是各国、各民族最优秀、最美好的语言,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人们在跳舞的同时净化和美化了心灵。
(四)有利于舞蹈文化的大众传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场舞蹈其实就是一种广场文化,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创作、参与并传承。现在,我国的舞蹈文化只掌握在各地的歌剧舞院、舞蹈教练以及高校的老师与学生的手里,离广大人民群众很远。而广场舞蹈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将高雅的舞蹈艺术、舞蹈文化变得雅俗共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真正接触到舞蹈文化、感受到舞蹈文化。
事实证明,广场舞蹈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场舞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社会的、时代的文化意识为内核,是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状态,它以一种艺术样式为外表,形成一种辐射面极广、牵动人心极强、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及的融精神性、文化性、审美性为一体的文化实践活动。而广场舞蹈发展的历史表明,广场舞蹈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
广场舞蹈活动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蓬勃发展。人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强身健体、愉悦心情、缓解压力、增进友谊、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社会主意精神文明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群众舞蹈 群众生活 特征 作用
目前,在我国城镇之中广场舞的身影随处可见。特别是近几年来,很多地区都举办了广场舞蹈比赛,广场舞蹈是一种集体活动,它是以热情欢快的表演形式来达到娱乐自己身心和锻炼自己身体的目的,其参与的人很多且大多是中老年妇女。人们在进行广场舞蹈活动时,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娱乐了自己的身心。同时,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一、广场舞蹈的特征
广场舞蹈是近年来兴起且快速发展的一种现象,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参与人员,其参与人员基本上是中老年妇女即“大妈”。那么,广场舞蹈到底有哪些特征呢?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表演的特殊性。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表演的特殊性。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享受是在于对它的直观感受,即直接性。广场舞蹈之所以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也是因为广场舞蹈能够给人带来直观的感受。广场舞蹈的参与者,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而广场舞蹈的舞台也是和观众融为一体的,这都使观众有一个特殊的感受。
(二)集体性。广场舞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集体性,人数很多且没有限制。无论男女老少、会跳舞的还是不会跳舞的,都可以参与其中。集体性还是广场舞蹈主要表现手段。由于广场舞蹈一般都是在广场上进行表演,而广场一般都比较宽阔;因此参与的人数很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有时甚至会达到上千人,场面异常的火爆。
(三)参与人员的自发性。参与人员的自发性是广场舞蹈的主要特征之一。参与广场舞蹈活动的人都是自己自愿去参加的,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发动。而且也没有任何规定和要求,人们可以随时参与、随时离开。现在有很多中老年人去广场公园散步时,都流行带一个小型收音机,在碰到同是舞蹈爱好者时随时都可以来一段舞蹈。
(四)随意性。随意性是广场舞蹈与其它舞蹈最大的区别之一。在舞蹈编排中,广场舞蹈没有专门的编舞人员。在舞蹈训练方面,广场舞蹈也没有制定一套方法。在舞台方面,广场舞蹈也没有固定的跳舞场地。而且其舞蹈动作也很随意,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个舞蹈动作该怎样做才是规范的、正确的。除此之外,广场舞蹈在时间的选择上也很随意,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这也是广场舞蹈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广场舞蹈的形式
祥和的社会环境为广场舞蹈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场舞蹈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因不受时间、地点、场所、年龄的限制,且是一种全民健身的运动,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广场舞蹈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而在当今社会国家经济超速发展,精神文明必须和物质文明相统一下,必须规范舞蹈意识、行为以及形式。
(一)舞种融入更多元素。每个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像八十年代人们崇尚霹雳舞、九十年代又兴起了交谊舞的热潮、接着又出现了现在的街舞等等,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和兴趣舞蹈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不断进步。虽然广场舞蹈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物,但是社会在进步,我们将西方民族特色的舞种引进来,如印度舞,肚皮舞等,西结合,共同发展。同时将中国的戏曲、杂技、武术也融入进来,强强联合形成更强的中国文化。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注定了舞蹈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二)舞蹈编排的内容要贴近时代潮流和发展潮流广场舞内容丰富,形式众多。在创作中决不能离开广场舞蹈的特征。舞蹈编排的内容要贴近时代和发展潮流。广场舞蹈的直接参与性与参与对象的广泛社会性,决定了它独特的审美个性,它的产生、参与、表演和舞台舞蹈有着多种不同的因素,形成了它特有的审美特点。时代在发展,什么事情都需要与时俱进,使用的歌曲,不仅仅只是传承民间舞蹈艺术,它既地方特色的音乐,也展现了现今流行的音乐元素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综合发展。每一个作品应该有不同文化的个性、积淀,在鼓励人民群众的同时也要有新的创作。创作广场舞可以利用各种舞蹈种类。
广场舞蹈秧歌,是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是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舞蹈。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族性、社会性、广场性的特点,一般来讲大江南北都有秧歌。秧歌所以被人民群众接受,因为动作简单易学,唢呐一响能调动情绪,男女老少都能参与,不仅起到健身、健心、健美的作用,更能起到和谐、团结气氛的作用。创作新广场舞因为不受传统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因此可以创作全新的音乐,编导可自由发挥,传统舞蹈为基石,创作出引领时代发展的广场舞蹈,新的广场舞蹈不仅对传统民间广场舞蹈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传统民间广场舞蹈有着推动和借鉴的作用。
(三)转型升级,加入民族特色的服装广场舞蹈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运动,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心情想法去选择参加与否,而在服装要求上没有特定的要求,如今很多地方在民族服装上已经开始统一。在今后广场舞蹈可以说是一种普及社会的运动,这也将成为中国特色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加入民族特色的服装在宣传中国文化的方法上无疑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颜色鲜艳的民族服装也成为广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锻炼的人群年轻化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十几岁的青少年也在坚持锻炼,更多的人从年轻时便开始重视身体锻炼。综上所述,当代广场舞融入现代舞蹈意识和形式,从而形成具有现代舞风格的广场舞蹈,这也是我们舞蹈者的努力的方向,因此舞蹈编导应该遵循群众对舞蹈审美诉求,进行多种类型舞蹈元素的收集,迎合多种人的口味,创作出适应人们审美发展的具有时代潮流的广场舞蹈作品。随着人们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增加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广场舞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在沿着继承、创新、发展的健康轨道向前迈进的同时,又以崭新的姿态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而发挥着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作用
(一)广场舞蹈具有满足群众自娱自乐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群众对业余文化生活也会随之产生更高的要求。广场舞蹈是从群众自娱性开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抒发喜怒哀乐的时候,就会伴随着舞蹈的存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了,电影、电视、戏剧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更愿意参与到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中来,而广场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人们更容易参与到其中,舞蹈所独有的审美情趣,是其他娱乐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参与意识更加强烈,希望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情怀,并从中获得审美价值和生命情趣,群众喜欢上了自娱自乐的舞蹈活动。为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他们自觉地步入了自我娱乐的舞蹈当中,在舞蹈中人们不再只是观众了,而更多的是“表演者”。他们通过舞蹈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舞蹈已逐渐成为群众乐于接受的艺术活动,满足了群众自我娱乐的需求。群众需要舞蹈,离不开舞蹈,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具备重要的作用。
(二)广场舞蹈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居住面积大了,环境好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邻里间的相互接触越来越少,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也随之淡漠,邻居之间相互不认识、在园区里形同路人。街道、社区的群众舞蹈活动,客观上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架起了桥梁。早晨,在城市里不论公园、广场、街道、社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多是以广场舞蹈为主,广场舞蹈尤其以妇女居多,她们几十个人一个队伍,有跳东北秧歌、健身舞、拉丁舞,交谊舞,百姓健康舞等等,这些别具特色的广场舞蹈,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居民百姓,他们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纷纷走出封闭式的高楼庭院,参加到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中来,既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打破了居民之间互不相识、互不往来的沉闷局面,使那些有着相同情趣、相同爱好的社区居民相聚在一起,抒发情感,建立友情。广场舞蹈所表现的形式是一种群体活动,人们是通过这种群体的表现,来展现舞蹈集体美,所以人们在相互配合之间产生默契,进而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在追求美的同时,促进了邻里间的了解与和谐。
(三)广场舞蹈具有强身健体、美化心灵的作用。舞蹈是人的肢体语言。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畅性动作来表达情意。舞蹈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活动,它融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于一体,是高雅的全身性的文化活动,它即能健身、娱乐、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也可以使人精神焕发、身心健康,在优美节奏中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并不受场地、器材和锻炼者年龄、性别的限制,动作的繁简、难易可以根据舞者自身的需要而编排,是易于接受,易于开展的大众健身的最佳方式。现在舞蹈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极受欢迎的艺术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身心常常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跳舞能够消除多余脂肪,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和呼吸系统状态,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
舞蹈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运动,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达到调试和发展,尤其对中老年人保持一颗年轻心,延缓衰老,延长青春是大有意义的。在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舞蹈作为一种欢快、节奏感强的群众文化形式,健身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人们通过运用形体自由地表现心灵,抒发内在情感,可以使人们在美的愉悦中充分发展,使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重力、节奏、人体平衡得到训练,可以培养人们对人体美,对时间、空间的感受,使舞蹈成为锻炼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想象力的一种极好的形式。
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体强身也愈加重视,以各种形式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而舞蹈恰恰是强身健体的载体,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人们有节奏的运动着全身。而音乐在广场舞蹈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编舞者对音乐的欣赏不同,而编排出的舞蹈也不同,所以,给广场舞蹈带来了各种风格的各个领域的音乐,而音乐所表现的都是各国、各民族最优秀、最美好的语言,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人们在跳舞的同时净化和美化了心灵。
(四)有利于舞蹈文化的大众传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场舞蹈其实就是一种广场文化,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创作、参与并传承。现在,我国的舞蹈文化只掌握在各地的歌剧舞院、舞蹈教练以及高校的老师与学生的手里,离广大人民群众很远。而广场舞蹈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将高雅的舞蹈艺术、舞蹈文化变得雅俗共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真正接触到舞蹈文化、感受到舞蹈文化。
事实证明,广场舞蹈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场舞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社会的、时代的文化意识为内核,是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状态,它以一种艺术样式为外表,形成一种辐射面极广、牵动人心极强、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及的融精神性、文化性、审美性为一体的文化实践活动。而广场舞蹈发展的历史表明,广场舞蹈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
广场舞蹈活动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蓬勃发展。人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强身健体、愉悦心情、缓解压力、增进友谊、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社会主意精神文明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