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大瀑布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微木依萝
  读到《尼亚加拉大瀑布》,内心便被它征服。以为自己就处于这瀑布之下,它的蒸腾喷涌都朝着自己而来,感受到风声和水花飞溅在脸庞——当然,远远不止这些皮面的感受——我们会在阅读情境中思考许多事情,这是优秀作家带给我们的享受。好文字有个共通之处,就是能给读者很多思考空间,让人的心灵得以洗涤和升华,精神世界达到一个高度,能清心明智。我们在成长中阅读,也在阅读中更好地成长。人类与文学不开分,是高贵的修为。
  那一天的天气寒冷潮湿,着实苦人;凄雾浓重,几欲成滴,树木在这个北国里还都枝柯赤裸,完全冬意。不论多会儿,只要车一停下来,我就侧耳静听,看是否能听到瀑布的吼声,同时还不断地往我认为一定是瀑布所在那方面死乞白赖地看;我之所以知道瀑布就在那一方面,是因为我看见河水滚滚朝着那儿流去;每一分钟都盼望会有飞溅的浪花出现。恰恰在我们停车以前几分钟内,我看见了两片嵯峨的白云,从地心深处巍巍而出,冉冉而上。当时所见,仅止于此。后来我们到底下了车,于是我才头一回听到洪流的砰訇,同时觉得大地都在我脚下颤动。
  崖岸陡峭,又因为有刚刚下过的雨和化了一半的冰,地上滑溜溜的,所以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下去的,不过我一会儿就站在山根那儿,同两个英国军官(他们也正走过那儿,现在和我到了一块)攀登到一片嶙峋的乱石上,那时澎渤大作,震耳欲聋,玉花飞溅,蒙目如眯,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原来我们正站在美国瀑布的下面。我只能看见巨瀑滔天,劈空而下,但是对于这片巨瀑的形状和地位,毫无概念,只渺渺茫茫感到泉飞水立,浩瀚汪洋而已。
  我们坐在小渡船上,从这两个大瀑布前面那条汹涌奔腾的河里过的时候,我才开始感到是怎么回事;不过我却有些目眩心摇,领会不到这副光景到底有多博大。一直到我来到平顶岩上看去的时候——天哪,那样一片飞立倒悬的晶莹碧波!——它的巍巍凛凛,浩瀚峻伟,才在我眼前整个呈现。
  于是我感到,我站的地方和造物者多么近了。那时候,那幅宏伟的景象,一时之间给我的印象,同时也就是永远无尽给我的印象——一瞬的感觉,而又是永久的感觉——是一片和平之感:是心的宁静,是灵的恬适,是对于死者淡泊安详的回忆,是对于永久的安息和永久的幸福恢廓的展望,不掺杂一丁点暗淡之情,不掺杂一丁点恐怖之心。尼亚加拉一下就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了一副美丽的形象;这副形象,一直留在我的心头,永远不改变,永远不磨灭,一直到我的心房停止搏動的时候。
  我们在那个鬼斧神工、天魔帝力创造出来的地方待了十天,在那令人不忘的十天里,日常生活中的龃龉和烦恼,如何离我而去,越去越远啊!巨瀑的砰訇对于我如何振聋发聩啊!绝迹于尘世之上却出现于晶莹垂波之中的,是何等的面目啊!在变幻无常、横亘半空的灿烂虹霓四围上下,天使的泪如何玉圆珠明,异彩缤呈,纷飞乱洒,纵翻横出啊!在这种眼泪里,天心帝意,又如何透露而出啊!
  我一起始,就跑到了加拿大那一边儿,在那十天里一直在那儿没动。我从来没再过过河;因为我知道,河那边也有人,而在这种地方,当然不能和不相干的闲杂人掺和。
  整天往来徘徊,从一切角度来看这个垂瀑:站在马蹄铁大瀑布的边缘,看着奔腾的水,在快到崖头的时候,力充劲足,然而却又好像在驰下崖头、投入深淵之前,先停顿一下;从河面上往上看巨涛下涌;攀上邻岭,从树杪间瞭望,看激湍盘旋而前,翻下万丈悬崖;站在下游三英里的巨石森岩下面,看着河水,波涌涡漩,砰訇应答,表面上看不出来它所以这样的原因,在河水深处,却受到巨瀑奔腾的骚扰;永远有尼亚加拉当前,看它受日光的蒸腾,受月华的迤逗,夕阳西下中一片红,暮色苍茫中一片灰;白天整天眼里看它,夜里枕上醒来耳里听它;这样的福就够我享的了。
  我现在每到平静之时都要想:那片浩瀚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飞悬倒洒,砰訇澎渤,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莹明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壁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绵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但是这个滔天的巨瀑,在它要往下流去的时候,永远像要先死去一番,从它那深不可测、以水为国的坟里,永远有浪花和迷雾的鬼魂,其大无物可与伦比,其强永远不受降伏。在宇宙还是一片混沌、黑暗还复掩渊面的时候,在匝地的巨瀑——水——以前,另一个漫天的巨瀑——光——还没经上帝吩咐而一下弥漫宇宙的时候,就在这儿森然庄严地呈异显灵。
其他文献
那个地方叫盐坡尾。海边的一条村。  跟南方大部分村庄一样,盐坡尾高高矮矮的房子散落在簕竹中间。竹林中间辟出一条泥路,串通村子东西两头。出村子,要么从村西出,要么从村东出。  竹子是天然屏障,护卫着这个村子。  一九四九年某日,夕阳西下,鸡狗声不闻,村子笼罩在死寂之中。外婆说,鸡抓到笼子、猪狗赶到小屋,都关起来了。女人带着孩子,关着门,躲在家里的墙角处。所有男人拿着禾镰、禾叉、大刀,集中到东西两处村
我时常会想起4年前那个冬日的下午。  我坐在物理竞赛的考场上,面对一纸的公式和模型深感绝望。那时我上高三,在全校被寄予厚望的理科重点班,成绩又在班里数一数二,参加竞赛是我作为优等生的义务。几乎是学生时代的唯一一回,我打算反抗:我把试卷翻到背面,“唰唰唰”地写起了小说,起名为《北京以北》。故事在我脑子里积攒有一段时间了,那是一个出生于江南的少年的故事,他偶然发现自己是京城旗人后裔,于是北上探寻关于祖
惊呼声起,一段亮蓝的水从翠绿幽谷中跳出来。  多么纯净的蓝,多么澄澈的蓝,多么鲜亮的蓝!蓝得让人瞠目结舌,蓝得让人心旌荡漾,蓝得让人欢欣鼓舞。即使翻遍色系谱,也找不到合适具体的蓝来定义它。它的蓝,是与世隔绝的蓝,是空前绝后的蓝,是绝无仅有的蓝,是提炼且融合了多种蓝调基因的绝美的蓝,只属于这卧龙潭,属于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荔波大山。  更神奇的是,白云水上生!  洁白的、缥缈的、通透的、丝丝袅袅的像是
这一《远山淡影》是其惊艳文坛的处女作,揭露了回忆下情感的扭曲与人性的疏漏。  2017年诺贝尔奖对石黑一雄的颁奖词是:“他用克制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道深渊。”  而我,正在透过玻璃窗一窥深渊的淡影。  文章开头是典型的石黑一雄式,笔触是灰白,节奏是平缓,以“我”——悦子的回忆为开端,在短短五日的回忆中,“我”穿越三十年的光阴,与远方模糊的自我相吸相斥。“我”记起 “我”三十年前的淡淡之交佐知子;她
父亲生前是一个善写的人。  记得我上女子学校初中一年级首次离家时,还不到三天,父亲就寄来了信。  尽管时任一家保险公司的分公司经理,但是父亲依然一笔一画、毫不草率地用大号笔写着“向田邦子女士”,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称谓,我很吃惊。本来父亲在写给女儿的信中使用“女士”这样的称谓也未尝不可,然而直到四五天前,我还被“喂!邦子”这样叫来叫去,“混账东西”的骂声,甚至挨拳脚也是常有的事。也许正因为如此突然的变
我第一次见到夏加尔的真迹,是在2006年。那一年的春天,我在纽约的现代美术馆,看到了他的油画《生日》。那画是那样的熟悉,早已经司空见惯,因为在孩子几次搬家的房间里,一直挂着和这幅画一般大小的印刷品。  第一次见到真画,特别是在灯光闪烁迷离的展室里,四周涌动着如潮的参观者,和在家中看到的印刷品,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就像同样一支乐曲,在音响中听和在音乐厅里听,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窄小的房间里,零散的
约翰、迈克、杰西卡、本和莎莉创立了一家侦探所,取名为巴顿大街侦探所,简称B·A·D,开展有关侦探业务。  “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抓过人了,”约翰抱怨道,“这个城市的恶棍怎么了?他们罢工了吗?”  此时正是午饭时间,巴顿大街侦探所的侦探们正一起在校园里闲逛。他们正处在无案可办的状态,而且生意来得有点慢。  “也許他们度假了。”本暗示道。  “恶棍是不会去度假的。”莎莉说。  “他们当然会去,”本对她说
他的心听到了银杏的声音。在这样一个旭日早升的早晨,他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于明媚的阳光中,吮吸造化给予万物的气焰,收获万千喜悦。周边有一片银杏林,里面藏着他的期待。  在清幽中,他不自觉地背诵木心先生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样的诗,他一向很神往。他的思绪如预期的那样被自己的声音带向了远方。  也许爽
摘 要: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成效日渐显著,在整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普通高校学科竞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个梳理和分析。基于此,文章提出建设开放创新实验室、仿真实验室,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等优化学科竞赛的有效措施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科竞赛;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
牵牛花一定是热爱旅行的花儿,她就这样到处地爬着,爬着,在清晨朝阳未起时,急急忙忙地展开她的花儿,这么忙着枯萎的花儿,谁记得住她的名字,也许她连名字都还没取,就睡去了。  我的小学生涯慢慢要过去了,秋风起来时,圳沟边上,这些野地、野花、野草,都要连同糖厂的这一大片甘蔗,一把火烧得精光。牵牛花的旅行,永远都离不开圳沟边上的这一片矮墙土埂。夕阳红彤彤的,很像是妈妈塞在饭盒里的咸鸭蛋。风有一点凉了,一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