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价值观自测问卷》和《中学生学习动机测验问卷》为工具,选取郓城县高中301名被试和济南市高中111名学生为被试,从学校、性别、年级、生源地、独生子女五个变量出发,探讨了高中生价值观类型和学习动机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高中生的价值观在生源地和学校变量上差异性显著;(2)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在五个变量上都有显著性差异;(3)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相关作用显著。
关键词:高中生;价值观;学习动机
近年来,针对高中生价值观状况、学习动力来源、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学习兴趣等的研究很多。对于价值观的研究更加倾向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本次研究试图了解并比较不同地区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状况各个人口学变量间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方面(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出发,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观影响人们的多个方面,包括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洪冬美和匡促联(2009)的调查结果发现:有些价值项目的等级评定在年级间是有差异的,他的结果反映了中学生价值观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上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也影响到了中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而在当今教育环境下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学习为重的,因此,本研究假设不同的价值观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学习动机的研究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学习动机是很复杂、多种多样的(郑和钧、邓京华等,1993)。韦光敏、冯维(2009)在《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自我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中的结果表明成就动机对学习自我管理策略的各维度都有最直接的预测作用,此外在成就动机上还发现了高中阶段年级之间的差异。在发展心理学的关注领域中认为,中低年级阶段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关键时期。本研究所采用的学习动机测量工具从学习动机强弱、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几方面出发,了解被试的学习动机状况,以期有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研究样本取自郓城县某高中和济南市某高中。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412份,回收率98.0%,其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91.7%。被试选自郓城县高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出两个班学生作为被试;济南市高中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学生作为被试。在回收的问卷中,其中男生的219份,占总回收数的53.3%,女生的192份,占总回收数的46.7%。独生子女166人,占总体人数40.3%,非独生子女245人,占总人数59.7%。
(二)研究工具及数据处理方法
1价值观自测问卷
本研究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学生价值观自测问卷》,该问卷共有26个题目,每个题目选项有两种情景,要求在两种情境中必选一种。该问卷的出发维度是青年人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遵从或非遵从社会规范和自我或他人导向,由这两个维度,可以划分出四种价值观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其中对应踏实型倾向的情景有23种,对应从众型价值观倾向的情景有9种,对应功利型价值观倾向的情景有8种,对应冷漠型价值观倾向的有12种。
2学习动机自测问卷
《中学生学习动机测验问卷》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制定上是否存在行为困扰,共由20个题目构成,可分成4组,它们分别测查学生在学习欲望上四个方面的困扰程度,若某组题目的得分在三分以上,则认为在该组相应问题上存在一些不正确认识或困扰。
3数据处理
使用SPSS11.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价值观的描述统计
结果发现,高中生踏实型情景平均分(踏实型M=15.67,其他型M<10)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情景,说明以踏实型为主要价值观倾向的高中生所占比例最大。从众型情景平均分最低(从众型M=7.75),说明遵守社会规范而且他人导向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少。
(二)价值观的人口学统计量差异分析
价值观的人口学统计量差异分析包括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四个方面。(1)不同年级的各个价值观倾向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s>0.05),但都是踏实型价值观的平均分最高(高一到高三的M值分别为:15.85,15.21和15.94,而其他类型的M值在10或10以下),离散程度也相对最小。且年级越高,从众型价值观的平均分越高。(2)不同价值观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与(1)中所得结果一致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踏实型的平均分最高(男生M=15.58,女生M=15.90),从众型的平均分最低(男生M=7.65,女生M=7.87)。(3)生源地不同,踏实型价值观、功利型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乡村的学生踏实型平均分明显高于城镇学生的(t=-2.77,p=0.006<0.01),来自城镇的学生功利型平均分明显高于乡村学生的(t=2.91,p=0.004<0.01)。不同生源地的学生,从众型和冷漠型价值观没有显著性差异。(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各种价值观倾向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s>0.05),说明是否是独生子女与价值观倾向的形成没有显著性相关。
(三)学习动机的描述统计
该自测问卷共有20个题目,1—5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弱;6—10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假如被试在某组中得分在3分以上,则可认为他们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这四组题目分别用a1、a2、a3、a4表示。
根据测试手册,个体在某组得分高于三分时则认为该个体在其相应方面存在一定困扰。从表1中可以看出,有三组题目的平均分都不高,大多数个体不存在太多学习上的困扰,但是学习动机不足方面的错误认识相对较多。 (四)学习动机的人口学统计量差异分析
同样,对学习动机的统计分析也是从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四个方面出发的。
(1)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三个年级在学习动机过强、学习动机过弱和学习目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三者的F值分别是:F=9.49,p<0.01;F=5.86, p<0.01;F=10.60,p<0.01)。随着年级升高,学习动机过弱的情况越严重(M值分别是2.48,2.53,2.94),同时学习动机过强的情况也越严重(M值分别是0.96,1.06,1.61),说明年级越高,在学习动机强弱方面的两极分化就越明显。高三年级与高一、高二年级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十分显著性的差异,通过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高三年级在学习目标上存在的困扰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年级,高一高二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兴趣上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F=1.32,p=.27)。
(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的认识比较正确,存在的困扰较少。不同性别在其他三组上的差异不显著。
(3)而来自乡村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度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来自城镇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困扰或不正确认识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来自农村的学生学习目标困扰或不正确认识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来自乡村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能改变自己相对落后的生活,在学习动机上的强度就相对较大,而且对学习更有兴趣,但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则容易在强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产生错误定位(见表2)。(4)同样在学习动机强度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困扰或不正确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ps<0.05),独生子女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对适中;在学习目标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困扰或不正确的认识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非独生子女的困扰更多些。但是在学习兴趣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不同学校价值观、学习动机的比较
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动机过弱(p=0.018)、功利型价值观(p=0.019)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动机过强(p=0.007)、学习目标不正确认识(p=0.000)上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说明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价值观上都存在差异,而且个别方面的差异还十分显著。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习资源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不同学校学生之间在价值观和学习动机上的差异。
(六)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关系
表3中的分析结果表明,a1与a3、a4、b3、b4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与b1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即学习动机的不足程度与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功利型价值观、冷漠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a2与a4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即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目标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a3与a4、b3、b4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即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与学习目标、功利性价值观、冷漠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与b1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a4与b1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与b4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b1与其他三种价值观之间都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b2与b4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b3与b4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
注:分别用b1、b2、b3、b4代表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价值观。
三、讨论
(一)价值观在人口统计量上的差异
以上分析结果可知,本研究结果与黄希庭等人于1989年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通过对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和重庆五个城市的2125名青少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青少年价值观总的倾向是一致的。本次研究结果则是不同地区的学生价值观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之所以和以往研究结果有出入,可能有以下原因:
两次研究的时间间隔长,研究地域不同。黄希庭等人的研究对象都来自南方城市,五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差距不大,这些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相当。本次研究选取的被试来自济南市高中和郓城县高中,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差距。这些环境因素对个体的认知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个体的认知对价值观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
两次研究的规模不同。与黄希庭等人的研究相比,本次研究规模小,研究方法简单。根据经典测量模型引申出的假设公理,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同理,对某种心理特质测量含有多人的样本,其整体的分数也会接近群体真分数。本次研究范围小,样本虽具有代表性,但是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对比的地区也只有两个,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可能有一定的偏差。
从本次对价值观研究的结果上看,虽然不同人口变量各水平间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各个变量上的价值观倾向都是以踏实型价值观为主,不遵守社会规范的高中生所占比例不大。
(二)学习动机在人口学统计量上的差异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在总体上与韦光敏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韦光敏研究表明,在成就动机上,高一与高二、高三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高二与高三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变量和学校变量在存在某维度的显著性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年级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高三年级与高一、高二年级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1),通过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高三年级在学习目标上存在的困扰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年级,高一高二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变量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校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在具体某一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年级、学校和性别,不仅学习自我管理策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动机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对适中,学习动机方面协调的比较好。来自乡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学生对学习的结果期待更高,学习动机更强,学习兴趣上的不正确认识更少,但在相应的学习目标上存在的困扰更多。在深层次学习动机占主要地位的高中阶段,来自乡村的学生和非独生子女更希望能通过学习弥补现有的不足或改变自己的人生或奉献社会。 适当的学习动机是快乐学习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通过进行人生观教育,增强学习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不足的学生,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张承芬等,2005)。
(三)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习动机弱、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都与价值观有显著性相关。该结果与张帆的研究结果一致,即价值观和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相关。张帆通过全体大学生的价值观对学习动机的回归分析,以个人价值观为自变量,以动机为因变量,个人价值观对学习动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个人价值观对动机的解释率为6.6%。但是本次研究结果通过进一步的价值观对学习动机的回归分析结果不显著,价值观对学习动机没有显著预测力。两次研究产生分歧,可能是由于所用工具不同,对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分类不一致和研究群体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高中生的价值观在生源地和学校变量上差异性显著。具体表现在踏实型价值观和功利型价值观在生源地变量上有十分显著的差异;踏实型价值观在学校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从众型价值观和冷漠型价值观在学校变量上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在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差异不显著。
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在五个变量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太强、学习动机太弱和学习目标在年级变量上都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学习兴趣在性别变量上有显著的差异;学习动机太弱、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在生源地变量上都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学习动机太强和学习动机太弱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学习目标在该变量上则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学习兴趣在学校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
价值观和学习的相关作用显著。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太弱与功利型价值观和冷漠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与踏实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兴趣困扰与功利型价值观和冷漠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与踏实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兴趣存在困扰的程度与踏实型价值观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与冷漠型价值观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
参考文献:
[1]洪冬美,匡促联.《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8~92.
[2]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韦光敏,冯维.《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自我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156~160.
[4]张帆.《中医药专业学生价值观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J].心理学报,1989,(3):274~281.
[6]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中生;价值观;学习动机
近年来,针对高中生价值观状况、学习动力来源、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学习兴趣等的研究很多。对于价值观的研究更加倾向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本次研究试图了解并比较不同地区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状况各个人口学变量间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方面(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出发,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观影响人们的多个方面,包括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洪冬美和匡促联(2009)的调查结果发现:有些价值项目的等级评定在年级间是有差异的,他的结果反映了中学生价值观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上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也影响到了中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而在当今教育环境下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学习为重的,因此,本研究假设不同的价值观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学习动机的研究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学习动机是很复杂、多种多样的(郑和钧、邓京华等,1993)。韦光敏、冯维(2009)在《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自我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中的结果表明成就动机对学习自我管理策略的各维度都有最直接的预测作用,此外在成就动机上还发现了高中阶段年级之间的差异。在发展心理学的关注领域中认为,中低年级阶段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关键时期。本研究所采用的学习动机测量工具从学习动机强弱、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几方面出发,了解被试的学习动机状况,以期有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研究样本取自郓城县某高中和济南市某高中。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412份,回收率98.0%,其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91.7%。被试选自郓城县高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出两个班学生作为被试;济南市高中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学生作为被试。在回收的问卷中,其中男生的219份,占总回收数的53.3%,女生的192份,占总回收数的46.7%。独生子女166人,占总体人数40.3%,非独生子女245人,占总人数59.7%。
(二)研究工具及数据处理方法
1价值观自测问卷
本研究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学生价值观自测问卷》,该问卷共有26个题目,每个题目选项有两种情景,要求在两种情境中必选一种。该问卷的出发维度是青年人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遵从或非遵从社会规范和自我或他人导向,由这两个维度,可以划分出四种价值观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其中对应踏实型倾向的情景有23种,对应从众型价值观倾向的情景有9种,对应功利型价值观倾向的情景有8种,对应冷漠型价值观倾向的有12种。
2学习动机自测问卷
《中学生学习动机测验问卷》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制定上是否存在行为困扰,共由20个题目构成,可分成4组,它们分别测查学生在学习欲望上四个方面的困扰程度,若某组题目的得分在三分以上,则认为在该组相应问题上存在一些不正确认识或困扰。
3数据处理
使用SPSS11.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价值观的描述统计
结果发现,高中生踏实型情景平均分(踏实型M=15.67,其他型M<10)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情景,说明以踏实型为主要价值观倾向的高中生所占比例最大。从众型情景平均分最低(从众型M=7.75),说明遵守社会规范而且他人导向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少。
(二)价值观的人口学统计量差异分析
价值观的人口学统计量差异分析包括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四个方面。(1)不同年级的各个价值观倾向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s>0.05),但都是踏实型价值观的平均分最高(高一到高三的M值分别为:15.85,15.21和15.94,而其他类型的M值在10或10以下),离散程度也相对最小。且年级越高,从众型价值观的平均分越高。(2)不同价值观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与(1)中所得结果一致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踏实型的平均分最高(男生M=15.58,女生M=15.90),从众型的平均分最低(男生M=7.65,女生M=7.87)。(3)生源地不同,踏实型价值观、功利型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乡村的学生踏实型平均分明显高于城镇学生的(t=-2.77,p=0.006<0.01),来自城镇的学生功利型平均分明显高于乡村学生的(t=2.91,p=0.004<0.01)。不同生源地的学生,从众型和冷漠型价值观没有显著性差异。(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各种价值观倾向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s>0.05),说明是否是独生子女与价值观倾向的形成没有显著性相关。
(三)学习动机的描述统计
该自测问卷共有20个题目,1—5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弱;6—10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假如被试在某组中得分在3分以上,则可认为他们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这四组题目分别用a1、a2、a3、a4表示。
根据测试手册,个体在某组得分高于三分时则认为该个体在其相应方面存在一定困扰。从表1中可以看出,有三组题目的平均分都不高,大多数个体不存在太多学习上的困扰,但是学习动机不足方面的错误认识相对较多。 (四)学习动机的人口学统计量差异分析
同样,对学习动机的统计分析也是从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四个方面出发的。
(1)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三个年级在学习动机过强、学习动机过弱和学习目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三者的F值分别是:F=9.49,p<0.01;F=5.86, p<0.01;F=10.60,p<0.01)。随着年级升高,学习动机过弱的情况越严重(M值分别是2.48,2.53,2.94),同时学习动机过强的情况也越严重(M值分别是0.96,1.06,1.61),说明年级越高,在学习动机强弱方面的两极分化就越明显。高三年级与高一、高二年级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十分显著性的差异,通过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高三年级在学习目标上存在的困扰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年级,高一高二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兴趣上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F=1.32,p=.27)。
(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的认识比较正确,存在的困扰较少。不同性别在其他三组上的差异不显著。
(3)而来自乡村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度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来自城镇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困扰或不正确认识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来自农村的学生学习目标困扰或不正确认识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来自乡村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能改变自己相对落后的生活,在学习动机上的强度就相对较大,而且对学习更有兴趣,但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则容易在强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产生错误定位(见表2)。(4)同样在学习动机强度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困扰或不正确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ps<0.05),独生子女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对适中;在学习目标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困扰或不正确的认识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非独生子女的困扰更多些。但是在学习兴趣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不同学校价值观、学习动机的比较
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动机过弱(p=0.018)、功利型价值观(p=0.019)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动机过强(p=0.007)、学习目标不正确认识(p=0.000)上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说明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价值观上都存在差异,而且个别方面的差异还十分显著。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习资源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不同学校学生之间在价值观和学习动机上的差异。
(六)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关系
表3中的分析结果表明,a1与a3、a4、b3、b4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与b1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即学习动机的不足程度与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功利型价值观、冷漠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a2与a4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即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目标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a3与a4、b3、b4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即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与学习目标、功利性价值观、冷漠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与b1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a4与b1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与b4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b1与其他三种价值观之间都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b2与b4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b3与b4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
注:分别用b1、b2、b3、b4代表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价值观。
三、讨论
(一)价值观在人口统计量上的差异
以上分析结果可知,本研究结果与黄希庭等人于1989年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通过对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和重庆五个城市的2125名青少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青少年价值观总的倾向是一致的。本次研究结果则是不同地区的学生价值观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之所以和以往研究结果有出入,可能有以下原因:
两次研究的时间间隔长,研究地域不同。黄希庭等人的研究对象都来自南方城市,五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差距不大,这些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相当。本次研究选取的被试来自济南市高中和郓城县高中,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差距。这些环境因素对个体的认知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个体的认知对价值观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
两次研究的规模不同。与黄希庭等人的研究相比,本次研究规模小,研究方法简单。根据经典测量模型引申出的假设公理,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同理,对某种心理特质测量含有多人的样本,其整体的分数也会接近群体真分数。本次研究范围小,样本虽具有代表性,但是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对比的地区也只有两个,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可能有一定的偏差。
从本次对价值观研究的结果上看,虽然不同人口变量各水平间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各个变量上的价值观倾向都是以踏实型价值观为主,不遵守社会规范的高中生所占比例不大。
(二)学习动机在人口学统计量上的差异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在总体上与韦光敏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韦光敏研究表明,在成就动机上,高一与高二、高三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高二与高三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变量和学校变量在存在某维度的显著性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年级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高三年级与高一、高二年级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1),通过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高三年级在学习目标上存在的困扰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年级,高一高二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变量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校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在具体某一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年级、学校和性别,不仅学习自我管理策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动机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对适中,学习动机方面协调的比较好。来自乡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学生对学习的结果期待更高,学习动机更强,学习兴趣上的不正确认识更少,但在相应的学习目标上存在的困扰更多。在深层次学习动机占主要地位的高中阶段,来自乡村的学生和非独生子女更希望能通过学习弥补现有的不足或改变自己的人生或奉献社会。 适当的学习动机是快乐学习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通过进行人生观教育,增强学习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不足的学生,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张承芬等,2005)。
(三)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习动机弱、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都与价值观有显著性相关。该结果与张帆的研究结果一致,即价值观和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相关。张帆通过全体大学生的价值观对学习动机的回归分析,以个人价值观为自变量,以动机为因变量,个人价值观对学习动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个人价值观对动机的解释率为6.6%。但是本次研究结果通过进一步的价值观对学习动机的回归分析结果不显著,价值观对学习动机没有显著预测力。两次研究产生分歧,可能是由于所用工具不同,对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分类不一致和研究群体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价值观和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高中生的价值观在生源地和学校变量上差异性显著。具体表现在踏实型价值观和功利型价值观在生源地变量上有十分显著的差异;踏实型价值观在学校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从众型价值观和冷漠型价值观在学校变量上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在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差异不显著。
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在五个变量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太强、学习动机太弱和学习目标在年级变量上都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学习兴趣在性别变量上有显著的差异;学习动机太弱、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在生源地变量上都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学习动机太强和学习动机太弱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学习目标在该变量上则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学习兴趣在学校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
价值观和学习的相关作用显著。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太弱与功利型价值观和冷漠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与踏实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兴趣困扰与功利型价值观和冷漠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与踏实型价值观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兴趣存在困扰的程度与踏实型价值观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与冷漠型价值观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
参考文献:
[1]洪冬美,匡促联.《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8~92.
[2]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韦光敏,冯维.《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自我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156~160.
[4]张帆.《中医药专业学生价值观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J].心理学报,1989,(3):274~281.
[6]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