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念的古今对峙与美学的抉择——兼论文化、美学与“三俗”之关系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om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以后,“文化”概念的定义发生了质的改变,与古典时期的定义两相对峙。古典“文化”强调教化,含有强烈的价值判断意味;现代“文化”则去除了价值判断,主张多元平等。美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与现代“文化”概念具有一致性或亲缘性,关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摆脱现代“文化”概念,选择古典“文化”定义。现代“文化”定义和关学共同暗中为“三俗”的产生和蔓延提供了理论根据。
其他文献
德国思想界在魏玛共和国和波恩共和国前后这段特殊时期内,完成了从德国近世以来形成的民族国家认同到超越这种民族国家认同的狭隘从而走向一个后民族国家的开放性的政治身份认
食物权是人人享有的获得适足食物的权利。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在内的食物权保障的法律体系,其内容涉及到食物生产和流通、食品安全、食物
清水江流域系我国南方重要的营林基地之一。历史上,这一地区森林茂密、木材种类丰富、林木买卖频繁,很早就留下了一批官私文献,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
根据跨越型社会资本与紧密型社会资本的不同组合,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进程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可以表现为对贫困人口的不同区分,即将贫困人口区分为强势群体、潜力群体、弱势群体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