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建设新型城镇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国土空间资源的全面考虑,实现其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促进新型城镇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进行分析,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资源;价值回归;集聚经济
  城镇化指的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生活方式逐渐普及、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历史进程。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新发展形势的需求,也是新发展理念与道路的需求,可以通过优化配置国土空间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一、运用价值回归合理开发国土空间资源
  新型城镇化主要就是在我国经济规模飞速发展,但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提出的,其中“新型”也是和发展模式转型有着密切联系,主要就是为了突破传统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模式,尽可能实现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低碳化的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能够有效影响国土空间资源开发的格局,使城镇化可以高效的聚集人口与非农产业,将更多的国土当成是生态涵养空间,进而实现整个区域与国家生态的优化。要想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对以下三点的重视:
  其一,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的认识,明确国土空间资源的潜在价值。政府是国土空间资源开发的主体,只要政府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认识到国土空间资源不仅有限,也是不可再生的,这样才可以保证其决策的正确、科学,并且减少短期经济利益无序性与低效开发,实现了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现阶段,很多区域均出现了“圈县热”的现象,甚至产生了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土地开发与大量投资的情况,这些情况均是因为其对国土空间资源的潜在价值认识错误导致的,一定要尽可能改正,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二,提高城镇生活水平,使人口聚集服务于人的发展,进而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原则,加强城镇建设规划,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城镇吸引更多的人口与非农产业,促进国土空间资源的有效开发,实现其优化配置。
  其三,创设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体系,通过生态产品与服务合理定价,为建设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可靠基础,进而合理明确国土涵养空间价值,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平性。在人口与非农产业向城镇不断集中的过程中,农村将成为国土涵养的主要空间。但是国土涵养并不是抛荒,而是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修复,在付出劳动的同时,保证生态产品与服务价值得到市场的确认。与此同时,生态产品与服务价值也是国土空间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运用集聚经济缓解国土空间资源压力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城镇生活方式中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比较多,相应的社交活动也比较频繁,并且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征与个性化发展倾向,同时求新意识与包容性也比较强,在受到生态危机与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生态城镇理念与数字化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消费理念的不断转变,还可以通过技术、知识等创造更好的生活。当然,为了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也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而城镇明显的集聚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可能会有效降低生态作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表明,大部分服务活动均设有一定的门槛,越是高端服务,其门槛也就越高。这也就说明,人口集聚可以有效促进服务活动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随着非农人口的不断聚集,不仅可以促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种类与质量的提高,还可以促进不同档次、类型商业服务的不断增加。比较典型的建设就是,市政管网与现代信息服务等均可以提供自然垄断特征,而现代生活方式多样化也是在人口聚集的条件下形成,在外部规模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同时避免占用其它自然资源。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一定要加强城镇生活方式的不断普及,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与此同时,加强城镇集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降低资源消耗,进而在最大限度上缓解国土空间资源压力,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综合、全面开发与利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与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与新的突破,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低碳化的基础与前提,一定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媛媛.基于工业生态学的工业型小城镇空间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闫沛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孔翔.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J].广西城镇建设,2013(10).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效、安全的采矿技术得到重视,受到传统理念、人才因素等影响,新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和使用,煤矿采矿效率也一直没有太大的提高。文章研究分析中先简单
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出发,结合医疗机构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医院实施知识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有计划、分层次抓好实验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于2002年12月中旬组织检查组对市
地方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教学特点,分析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
主要阐述灵武市吴家湖沟、靶档沟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的背景、概况、内容及效益。
【摘 要】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的驱使下,符合社会民意取向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心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有利于劳动者就业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心理预期和劳动者就业心态的发展。但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养老保险;缺
【摘 要】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型学科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占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助推剂。当前我国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只有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认真分析目前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找出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改进工作,才能逐步改善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实现财务管理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