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育工作

来源 :人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c59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体育工作办公室”(简称“区青体办”)整合了原先分散在体育、教育两局的6个部门,包括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金山分营、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金山)、金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组委会、金山区学生体育协会、金山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金山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新组建区青体办“体质监测部、校际联赛部、足球事业部、项目管理部、后勤保障部”五个部,突破区教育局、区体育局之前单边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格局,抽调精兵强将合署办公,以体制创新带动“体教融合”,具体做法如下:rn1.工作统筹:全面统筹全区青少年体育工作,实现体教两家计划同制订、政策同研究、考核同标准、经费同承担、成果同享用、责任同担当.
其他文献
上海吴淞中学由著名教育家、民国教育部次长袁希涛创建于1924年.学校经历两次淞沪会战炮火洗礼,在发展中形成了“坚苦卓绝”的校训.吴淞中学在办学之初就确立了为国家和民族复兴培养人才的办学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吴淞中学首任校长王一知提出并践行了“祖国在召唤”的办学理念,期待吴淞中学培养的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多贡献.“祖国在召唤”是对吴淞中学百年办学历程锻造出的独特文化底蕴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理念深深植入吴淞中学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吴淞中学的文化基因.
期刊
一、江南博物主题活动的缘起rn(一)家国情怀的落地之径rn“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体现为主体对共同体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乡土观念有着重要联系,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家国情怀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因此家国情怀教育应是一种文化传承.“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家国情怀教育理应秉持文化传承的理念,让祖国文化成为每个人内心的文化记忆.
期刊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创建于1905年,前身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用纯(号柏庐)先生创办的“玉山书院”所在地.2012年,学校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整理挖掘书院文脉内涵,并寻找其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契合点,结合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打造了集探究性、场景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全新育入场域——新玉山书院.新书院有“四新”,即新教室、新书馆、新平台、新空间,旨在引领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研中学、做中学”,努力实现小学育人方式的深度变革.
期刊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于1999年在有千年历史的北宋教育家胡瑗讲学的安定书院旧址上办学.学校传承胡瑗“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确立起“传千年文脉,育理毅少年”的德育工作思路,形成了“实施体用并举,致力德才兼备”的“明体达用”育人工作体系,让学生不断拥有以德为本的“理”“毅”情怀,拥有大气做人的君子人格、正气做事的责任担当、学以致用的科研品格、情感丰满的健康心理、生命旺盛的强健体魄、德法兼修的全面素养、诚信知恩的人际交往和面向未来的国际视野.
期刊
系统化推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而建立旨在促进每个教育主体和每个教育环节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所有教育活力充分激发的衔接机制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夯实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rn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建立大中小幼纵向一体化贯通机制和家校社横向一体化协同机制是健全落实立德树人衔接机制的关键所在.只有建立横向链接、纵向贯通的一体化衔接机制,才能构建一个全情境、全领域、全阶段的沉浸式教育环境,使教育的各主体、各要素、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期刊
如何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细落实?20多年来,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高度关注德育工作,在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近来,笔者走进乐陵市实验小学,从其百花争妍的德育苑地撷取了几朵动人的鲜花.rn秉持知行合一的道德养成观rn感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要懂得感恩父母,还要懂得感恩他人与自然.
期刊
每逢八月,学校总要迎来新入职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刚从高校毕业,人职前已获得了教师资格证,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储备.但一纸教师资格证还难以让新教师站稳讲台.怎样让这些新入职教师顺利从“学生”身份过渡到“教师”身份,实现从“被育”到“育人”,是每一所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山东省临沂三河口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学生数量逐年递增,每年都会迎来大批新入职教师,对他们的培训引领被列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校摸索践行的“三立方”工程,对引导新入职教师“专业上岗”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期刊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所在地域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方面,学校地处舜文化的发祥地,学校周边的社区、道路均以“舜”命名,学校也以“舜耕历山”而得名.另一方面,学校周边高校科研单位林立,学术氛围浓厚,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单位都坐落于学校周边.这些文化资源,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丰厚的沃土和发展契机.舜耕小学通过协同共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与迭代,促进了有效供给,提升了育人效果.
期刊
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构建了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实际、与学科有机结合的博物馆教育课程体系,并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本德育课程建设中.研学活动采取小组自主考察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在活动中注重情境濡染、启智润德、践行内化.如每学年第一学期,学校组织八年级全体师生前往苏州市开展为期两天一夜的研学旅行,学生在集体旅行、集体食宿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活动.从课程德育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走进苏州,探寻江南文化”研学旅行活动项目旨在引领学生主动建立新的经验系统的同时,引导学
期刊
读罢2021年第11期《人民教育》中《用革命英雄人物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一文,我感触颇多.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所彰显的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等红岩精神,任何时候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当代青少年有着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民族精神的传承中,教育者要注重以情动情,引发情感共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