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课程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动态的过程,饲养活动课程开发的核心就是从问题到行动的动态实践进程。环境准备、探究方式、表征内容、延伸形式等饲养问题的逐步解决,可帮助幼儿建构有益经验,积累学习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动态实践中,饲养活动课程的开发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从而使饲养活动课程真正适应幼儿,增进幼儿经验。
关键字:饲养活动;课程开发;问题;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76-04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背景下,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1]这一中心,课程生成、回归经验、自主探究等理念不断冲击着教师。在寻求更优化的课程资源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程是否能指向于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否坚持在行动中积累幼儿的有益经验?实施的过程是否能够帮助幼儿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是否能够帮助幼儿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结合本土资源,我园尝试开发饲养活动课程。以下就以大班饲养主题《可爱的蚕宝宝》为例,对开发饲养课程中如何从问题出发调整饲养行动策略,有效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作具体说明。
一、主题的由来和意图
我园地处江南水乡吴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养蚕之乡。为了帮助我们的孩子与蚕宝宝亲密接触,饲养蚕宝宝的活动应运而生。
主题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最终目标是通过探究、记录、讨论等形式了解蚕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而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使其形成对生命的关爱之情。这种责任意识和对生命的感受,主要通过幼儿全程参与饲养,亲历观察探究形成。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质。
二、主题活动脉络
蚕宝宝一生的变化神奇美妙,从孵化到产卵整个周期约两个月。如图1所示,我们以蚕宝宝的生命周期(蚕宝宝幼虫、休眠、成长、结茧、成蛾产卵、孵化)为主线,不断挖掘其教育价值,包括蚕宝宝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变化以及与人类的生活关系等,带领幼儿亲历探究。
三、主题的实施过程
面临的问题之一:准备什么?怎么准备?
1.我们的问题——饲养初始,幼儿如何做好探究的准备?
教师和幼儿没有丰富的饲养蚕宝宝的经验,为了确保饲养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蚕宝宝的生活习性、食性、生长变化等基本特征的了解,饲养环境的创设,食物来源的考察,日常清理工作的准备,观察工具的收集,记录表格、多媒体观察工具的设置,还要收集幼儿关于蚕宝宝的认知经验,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预设蚕宝宝饲养活动计划单等内容。
2.我们的实践——了解幼儿的需求,做好活动的准备与铺垫
为了鼓励幼儿顺利开展饲养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准备工作:借助书籍、网络信息,查阅资料,掌握蚕宝宝的基本特征。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充分做好食物、饲养环境、饲养操作材料的准备工作,并通过谈话活动了解幼儿对蚕宝宝的已有经验,发展幼儿探究欲望,预设活动单。
策略1:捕捉孩子的需要,确定饲养的规则和要求。
我们在尝试进行的蚕宝宝饲养活动中,努力让幼儿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像小小生物学家一样尽情探索发现。研究蚕宝宝,但不能去打扰蚕宝宝,更不能威胁蚕宝宝的生命。[2]首先,我们借助书籍和网络资源,并向有经验的蚕农学习蚕宝宝的生活习性、饲养环境创设要求、饲养工具选择等内容,并带领孩子们进行饲养前的谈话活动,孩子们对“如何饲养蚕宝宝”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活动的效果来看,虽然大多数幼儿对蚕宝宝比较陌生,但孩子的天性决定了其对小动物情有独钟的关心和喜爱。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饲养的规则和要求。
策略2:挖掘幼儿兴趣背后的教育价值,制定计划。
幼儿天真烂漫、好奇好问,对什么事都充满兴趣。所以在开展蚕宝宝饲养课程时,他们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兴趣点。面对幼儿在活动中的童言稚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捕捉和挑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生成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对蚕宝宝有许多想了解的问题:“蚕宝宝吃什么?”“蚕宝宝睡觉吗?”“蚕宝宝和毛毛虫一样吗?”……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分成一个个可操作、可实施、可探究的内容,形成计划单。(如表1)
策略3:支持孩子的饲养动机,做好前期准备。
如果饲养活动课程内容本身处于幼儿的兴趣范围之内,或可以相当迅速地引发幼儿的兴趣,这些饲养活动课程多半能够诱发幼儿良好的反应。因此饲养活动课程的核心是最大限度满足幼儿对自己兴趣和想法的追求,并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采取有效措施,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得到有效适宜的发展。[3]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我们顺应孩子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纸盒给蚕宝宝造个新家的行动开始了。
面临的问题之二:探究什么?怎么探究?
1.我们的问题——如何进行深入、持久的蚕宝宝探究活动?
幼儿在饲养蚕宝宝时对其食物产生了疑问:蚕宝宝吃什么呢?起初我们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并借助网络、书籍等媒体,查找许多有关蚕宝宝食性的知识,向幼儿介绍。但从活动现场来看,幼儿的兴趣平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通过这次活动经历我们发现,饲养活动课程的核心就是幼儿做事的过程,应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不断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提升。
2.我们的实践——运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
在幼儿饲养探究活动中,仅有好奇心对于幼儿发展技能和提升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促进幼儿科学探究技能的发展,成人的指导非常必要。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以幼儿自发的探究为基础,分解幼儿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发展幼儿探究能力,逐渐引导幼儿更加集中、系统地研究,以此积累丰富的有益经验。首先,我们鼓励幼儿针对饲养过程中的实践提出疑问,并运用多种感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其次,大家通过实际行动、实验操作、调查、收集等方法对事件、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同伴间分享和讨论各自的想法,倾听不同的观点。 策略1:多种观察相结合,掌握观察方法。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生长变化等,都是一个个有意义的观察点。为了延长幼儿的观察兴趣,我们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结合一般性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使得蚕宝宝的探索活动更深入、具体、有效。如在喂蚕宝宝吃桑叶的活动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被蚕宝宝吃过的桑叶边都是呈圆弧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蚕宝宝前面的三对脚小小的,像人类的手,会抓住桑叶,而后面的四对脚粗粗的,很有力量,是用来爬行和固定支撑身体的。幼儿通过分析、比较、判断蚕宝宝前后脚的区别和不同作用,正确细致地发现了蚕宝宝吃过的桑叶边都是圆弧形的原因,在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效地形成和发展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2:创设机会,给予孩子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幼儿的主动学习不仅需要可以操作的具体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够引发幼儿产生“问题”或“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4]如在“学习测量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观察发现了蚕宝宝身长的区别,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蚕宝宝的长短。经过讨论,孩子们的思维一下打开,有的说用蜡笔,有的说用线,还有的甚至说用积木和竹竿来量。讨论完后,孩子们各自到区域角寻找材料动手进行蚕宝宝的测量工作。孩子们在第一次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在第二次测量时,对操作材料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入了新的测量工具——尺,将原有的线剪为短的线(方便操作),淘汰了木块的测量工具。经过两次测量,针对哪种测量工具最好,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根据幼儿的意见汇总成表2)。本次“测量蚕宝宝长短”的系列活动,并不是单纯测量蚕宝宝的长度,关键是帮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获得有关测量的直接经验和方法。
策略3: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会借助书籍查找答案。
学会如何通过查阅资料来解答疑问是幼儿增长学习品质的又一里程碑。如,蚕宝宝经过若干历程终于长到了五岁幼虫,孩子们又发现了蚕宝宝的新变化:“蚕宝宝身体的颜色变得有点透明”,“头抬得好高,和平时睡觉的样子有点不一样”。针对孩子们的疑问,教师决定鼓励幼儿通过查看蚕宝宝资料(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蚕宝宝生长过程资料)来获得答案。在查阅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比较发现了目录与页码的关系,以及图片代表的具体含义,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解答了心中的疑问:蚕宝宝要结茧了,它给自己搭个小窝,然后自己在里面编茧子,蚕宝宝还会变成蚕蛾。
策略4:关注学习情境,坚持在行动中拓展有益经验。
在蚕宝宝饲养课程中,我们鼓励支持幼儿大胆尝试,让他们从事实中得到反馈。我们关注的是让幼儿做什么,而不是听什么,关注幼儿整体的行为,把直接经验作为蚕宝宝饲养活动的主要内容。[5]因此当幼儿发现了蚕宝宝成功结茧后,我们带领幼儿自己动手摘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帮助幼儿直接发现了蚕茧的一些细节,蚕茧摇起来会“咕咚咕咚”响,怎么会这样呢?带着疑问幼儿了解了蚕宝宝一生的生长。在幼儿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后,又跃跃欲试想学缫丝时,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尝试的机会。大家在有经验的家长帮助下,成功的学会了缫丝。
策略5:多样化表征对蚕宝宝的认识和感受。
幼儿通过细致观察、自主探究,积累了许多有关蚕宝宝的经验,幼儿这些认知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但如何引导幼儿将认知由内向外表征,使幼儿在这种交互中获得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问题。经过实践,我们尝试引导幼儿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表达对蚕宝宝的认识和感受,如利用语言、绘画、唱歌、舞蹈、角色游戏等来记录。通过不同形式的表征,幼儿巩固了已获得的知识,又进一步增强了参与饲养活动的积极性。
面临的问题之三:延伸什么?怎么延伸?
1.我们的问题——饲养活动如何延伸、拓展?
幼儿参与饲养活动是为了丰富关于动物的经验,了解动物的特性和生长发展情况,但是饲养活动的教育价值并不只局限于动物本身所呈现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生命周期等。此外,动物与人类生活、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饲养活动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幼儿在零距离观察蚕宝宝结茧、亲身体验缫丝的过程后,对蚕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还了解甚少。有幼儿提问:“这么细的蚕丝有什么用呢?”这一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作为教师是通过讲解拓展幼儿的知识,还是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呢?经过商讨,我们决定开展“神奇的蚕丝制品”延伸活动。
2.我们的实践——“神奇的蚕丝制品”延伸活动
基于幼儿对蚕丝的具体加工还很陌生的现状,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工厂,了解蚕丝的加工过程。幼儿对蚕丝产生了高涨的兴趣,教师又鼓励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蚕丝制品,请幼儿做小小讲解员介绍丝绸制品。在丰富多样的丝绸制品展示会后,我们又开展了设计真丝制品的活动。从参观—介绍—设计,使得幼儿的饲养探究活动更加深入。
策略1:挖掘社区资源,带领孩子实地参观。
我们帮助孩子了解蚕宝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就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工厂和蚕丝商店,不仅见识了各种缫丝设备和工具材料,还访问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开阔了视野。小小探索家们还试着自己为“蚕茧如何加工成蚕丝”找出答案。
策略2:迁移生活经验,营造活动的实习场。
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孩子们的饲养蚕宝宝活动并没有因为蚕宝宝结茧、蚕蛾产卵而结束。在欣赏了《蚕丝之旅》的视频后,他们的兴趣点开始向“神奇的蚕丝”转变。孩子们结合日常生活的编织经验,幼儿或独立或两两合作开始学习用纸条交错编织,并在家长的协助下收集各类丝织品,开展了丝织品展示交流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丝织品“小小模特”走秀活动。
在蚕宝宝饲养主题活动开展中还有很多教育价值等待我们进行开发和挖掘,从而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在蚕宝宝饲养课程开发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把课程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建设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关注幼儿的行动,根据幼儿的学习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将幼儿的经验和知识的获得看作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才能从这里起步。[6]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1.
[2][美]英格里德·查鲁福,卡仁·沃斯.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M].张澜,熊庆华,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3][5][6]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3.99.100.
[4][美]裘迪·哈里斯·赫尔姆,丽莲·凯兹.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M].林育玮,洪尧群,陈淑娟,彭欣怡,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18.
责任编辑:石萍
关键字:饲养活动;课程开发;问题;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76-04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背景下,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1]这一中心,课程生成、回归经验、自主探究等理念不断冲击着教师。在寻求更优化的课程资源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程是否能指向于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否坚持在行动中积累幼儿的有益经验?实施的过程是否能够帮助幼儿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是否能够帮助幼儿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结合本土资源,我园尝试开发饲养活动课程。以下就以大班饲养主题《可爱的蚕宝宝》为例,对开发饲养课程中如何从问题出发调整饲养行动策略,有效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作具体说明。
一、主题的由来和意图
我园地处江南水乡吴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养蚕之乡。为了帮助我们的孩子与蚕宝宝亲密接触,饲养蚕宝宝的活动应运而生。
主题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最终目标是通过探究、记录、讨论等形式了解蚕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而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使其形成对生命的关爱之情。这种责任意识和对生命的感受,主要通过幼儿全程参与饲养,亲历观察探究形成。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质。
二、主题活动脉络
蚕宝宝一生的变化神奇美妙,从孵化到产卵整个周期约两个月。如图1所示,我们以蚕宝宝的生命周期(蚕宝宝幼虫、休眠、成长、结茧、成蛾产卵、孵化)为主线,不断挖掘其教育价值,包括蚕宝宝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变化以及与人类的生活关系等,带领幼儿亲历探究。
三、主题的实施过程
面临的问题之一:准备什么?怎么准备?
1.我们的问题——饲养初始,幼儿如何做好探究的准备?
教师和幼儿没有丰富的饲养蚕宝宝的经验,为了确保饲养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蚕宝宝的生活习性、食性、生长变化等基本特征的了解,饲养环境的创设,食物来源的考察,日常清理工作的准备,观察工具的收集,记录表格、多媒体观察工具的设置,还要收集幼儿关于蚕宝宝的认知经验,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预设蚕宝宝饲养活动计划单等内容。
2.我们的实践——了解幼儿的需求,做好活动的准备与铺垫
为了鼓励幼儿顺利开展饲养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准备工作:借助书籍、网络信息,查阅资料,掌握蚕宝宝的基本特征。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充分做好食物、饲养环境、饲养操作材料的准备工作,并通过谈话活动了解幼儿对蚕宝宝的已有经验,发展幼儿探究欲望,预设活动单。
策略1:捕捉孩子的需要,确定饲养的规则和要求。
我们在尝试进行的蚕宝宝饲养活动中,努力让幼儿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像小小生物学家一样尽情探索发现。研究蚕宝宝,但不能去打扰蚕宝宝,更不能威胁蚕宝宝的生命。[2]首先,我们借助书籍和网络资源,并向有经验的蚕农学习蚕宝宝的生活习性、饲养环境创设要求、饲养工具选择等内容,并带领孩子们进行饲养前的谈话活动,孩子们对“如何饲养蚕宝宝”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活动的效果来看,虽然大多数幼儿对蚕宝宝比较陌生,但孩子的天性决定了其对小动物情有独钟的关心和喜爱。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饲养的规则和要求。
策略2:挖掘幼儿兴趣背后的教育价值,制定计划。
幼儿天真烂漫、好奇好问,对什么事都充满兴趣。所以在开展蚕宝宝饲养课程时,他们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兴趣点。面对幼儿在活动中的童言稚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捕捉和挑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生成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对蚕宝宝有许多想了解的问题:“蚕宝宝吃什么?”“蚕宝宝睡觉吗?”“蚕宝宝和毛毛虫一样吗?”……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分成一个个可操作、可实施、可探究的内容,形成计划单。(如表1)
策略3:支持孩子的饲养动机,做好前期准备。
如果饲养活动课程内容本身处于幼儿的兴趣范围之内,或可以相当迅速地引发幼儿的兴趣,这些饲养活动课程多半能够诱发幼儿良好的反应。因此饲养活动课程的核心是最大限度满足幼儿对自己兴趣和想法的追求,并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采取有效措施,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得到有效适宜的发展。[3]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我们顺应孩子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纸盒给蚕宝宝造个新家的行动开始了。
面临的问题之二:探究什么?怎么探究?
1.我们的问题——如何进行深入、持久的蚕宝宝探究活动?
幼儿在饲养蚕宝宝时对其食物产生了疑问:蚕宝宝吃什么呢?起初我们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并借助网络、书籍等媒体,查找许多有关蚕宝宝食性的知识,向幼儿介绍。但从活动现场来看,幼儿的兴趣平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通过这次活动经历我们发现,饲养活动课程的核心就是幼儿做事的过程,应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不断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提升。
2.我们的实践——运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
在幼儿饲养探究活动中,仅有好奇心对于幼儿发展技能和提升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促进幼儿科学探究技能的发展,成人的指导非常必要。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以幼儿自发的探究为基础,分解幼儿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发展幼儿探究能力,逐渐引导幼儿更加集中、系统地研究,以此积累丰富的有益经验。首先,我们鼓励幼儿针对饲养过程中的实践提出疑问,并运用多种感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其次,大家通过实际行动、实验操作、调查、收集等方法对事件、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同伴间分享和讨论各自的想法,倾听不同的观点。 策略1:多种观察相结合,掌握观察方法。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生长变化等,都是一个个有意义的观察点。为了延长幼儿的观察兴趣,我们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结合一般性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使得蚕宝宝的探索活动更深入、具体、有效。如在喂蚕宝宝吃桑叶的活动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被蚕宝宝吃过的桑叶边都是呈圆弧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蚕宝宝前面的三对脚小小的,像人类的手,会抓住桑叶,而后面的四对脚粗粗的,很有力量,是用来爬行和固定支撑身体的。幼儿通过分析、比较、判断蚕宝宝前后脚的区别和不同作用,正确细致地发现了蚕宝宝吃过的桑叶边都是圆弧形的原因,在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效地形成和发展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2:创设机会,给予孩子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幼儿的主动学习不仅需要可以操作的具体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够引发幼儿产生“问题”或“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4]如在“学习测量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观察发现了蚕宝宝身长的区别,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蚕宝宝的长短。经过讨论,孩子们的思维一下打开,有的说用蜡笔,有的说用线,还有的甚至说用积木和竹竿来量。讨论完后,孩子们各自到区域角寻找材料动手进行蚕宝宝的测量工作。孩子们在第一次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在第二次测量时,对操作材料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入了新的测量工具——尺,将原有的线剪为短的线(方便操作),淘汰了木块的测量工具。经过两次测量,针对哪种测量工具最好,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根据幼儿的意见汇总成表2)。本次“测量蚕宝宝长短”的系列活动,并不是单纯测量蚕宝宝的长度,关键是帮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获得有关测量的直接经验和方法。
策略3: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会借助书籍查找答案。
学会如何通过查阅资料来解答疑问是幼儿增长学习品质的又一里程碑。如,蚕宝宝经过若干历程终于长到了五岁幼虫,孩子们又发现了蚕宝宝的新变化:“蚕宝宝身体的颜色变得有点透明”,“头抬得好高,和平时睡觉的样子有点不一样”。针对孩子们的疑问,教师决定鼓励幼儿通过查看蚕宝宝资料(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蚕宝宝生长过程资料)来获得答案。在查阅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比较发现了目录与页码的关系,以及图片代表的具体含义,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解答了心中的疑问:蚕宝宝要结茧了,它给自己搭个小窝,然后自己在里面编茧子,蚕宝宝还会变成蚕蛾。
策略4:关注学习情境,坚持在行动中拓展有益经验。
在蚕宝宝饲养课程中,我们鼓励支持幼儿大胆尝试,让他们从事实中得到反馈。我们关注的是让幼儿做什么,而不是听什么,关注幼儿整体的行为,把直接经验作为蚕宝宝饲养活动的主要内容。[5]因此当幼儿发现了蚕宝宝成功结茧后,我们带领幼儿自己动手摘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帮助幼儿直接发现了蚕茧的一些细节,蚕茧摇起来会“咕咚咕咚”响,怎么会这样呢?带着疑问幼儿了解了蚕宝宝一生的生长。在幼儿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后,又跃跃欲试想学缫丝时,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尝试的机会。大家在有经验的家长帮助下,成功的学会了缫丝。
策略5:多样化表征对蚕宝宝的认识和感受。
幼儿通过细致观察、自主探究,积累了许多有关蚕宝宝的经验,幼儿这些认知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但如何引导幼儿将认知由内向外表征,使幼儿在这种交互中获得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问题。经过实践,我们尝试引导幼儿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表达对蚕宝宝的认识和感受,如利用语言、绘画、唱歌、舞蹈、角色游戏等来记录。通过不同形式的表征,幼儿巩固了已获得的知识,又进一步增强了参与饲养活动的积极性。
面临的问题之三:延伸什么?怎么延伸?
1.我们的问题——饲养活动如何延伸、拓展?
幼儿参与饲养活动是为了丰富关于动物的经验,了解动物的特性和生长发展情况,但是饲养活动的教育价值并不只局限于动物本身所呈现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生命周期等。此外,动物与人类生活、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饲养活动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幼儿在零距离观察蚕宝宝结茧、亲身体验缫丝的过程后,对蚕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还了解甚少。有幼儿提问:“这么细的蚕丝有什么用呢?”这一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作为教师是通过讲解拓展幼儿的知识,还是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呢?经过商讨,我们决定开展“神奇的蚕丝制品”延伸活动。
2.我们的实践——“神奇的蚕丝制品”延伸活动
基于幼儿对蚕丝的具体加工还很陌生的现状,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工厂,了解蚕丝的加工过程。幼儿对蚕丝产生了高涨的兴趣,教师又鼓励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蚕丝制品,请幼儿做小小讲解员介绍丝绸制品。在丰富多样的丝绸制品展示会后,我们又开展了设计真丝制品的活动。从参观—介绍—设计,使得幼儿的饲养探究活动更加深入。
策略1:挖掘社区资源,带领孩子实地参观。
我们帮助孩子了解蚕宝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就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工厂和蚕丝商店,不仅见识了各种缫丝设备和工具材料,还访问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开阔了视野。小小探索家们还试着自己为“蚕茧如何加工成蚕丝”找出答案。
策略2:迁移生活经验,营造活动的实习场。
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孩子们的饲养蚕宝宝活动并没有因为蚕宝宝结茧、蚕蛾产卵而结束。在欣赏了《蚕丝之旅》的视频后,他们的兴趣点开始向“神奇的蚕丝”转变。孩子们结合日常生活的编织经验,幼儿或独立或两两合作开始学习用纸条交错编织,并在家长的协助下收集各类丝织品,开展了丝织品展示交流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丝织品“小小模特”走秀活动。
在蚕宝宝饲养主题活动开展中还有很多教育价值等待我们进行开发和挖掘,从而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在蚕宝宝饲养课程开发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把课程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建设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关注幼儿的行动,根据幼儿的学习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将幼儿的经验和知识的获得看作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才能从这里起步。[6]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1.
[2][美]英格里德·查鲁福,卡仁·沃斯.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M].张澜,熊庆华,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3][5][6]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3.99.100.
[4][美]裘迪·哈里斯·赫尔姆,丽莲·凯兹.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M].林育玮,洪尧群,陈淑娟,彭欣怡,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18.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