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经济舆论场”中的陷阱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1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中国财经媒体对“通胀”格外关注。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关注其向中国CPI的传导,这没什么不应该。但是,如果把这件事放到中美经贸关系这一重要背景之下,是不是要对“貌似正常”的经济现象和财经舆论场重新审视,多问几个为什么?
  此次通胀预期升温,起源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涨。时间进入2021年之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0.6%左右突然跳升至1.7%附近,结果便招来华尔街对所谓“通胀”的担忧,哪怕是美联储三番五次强调:即便通胀有些上升,那也是暂时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还将维持很长时间,而且为此改变了“通胀测度方式”。但事实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巨头对美联储表态并不理会,继续唱多,以至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从“恢复性上涨”演变为“投机性暴涨”。
  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之中,中国国内通胀预期开始升温,背后的促成因素大致是:(一)有些发达国家连续13年超发货币,给中国普通民众带来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以为这样的做法势必引发恶性通胀;(二)疫情尚未结束、供给尚未恢复,经济复苏引发市场对“供给不足”的担忧;(三)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然跳升,华尔街为此大呼通胀逼近。这一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契合了国人的理解,再加上国内一些学者、财经媒体的分析报道,中国国内通胀预期被推升。
  国内财经舆论、市场判断被华尔街“带节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然后导致中国“输入性物价上涨”预期增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类似情况并非孤例。但这一次,必须郑重提出一个疑问:华尔街金融巨头利用美元霸权操纵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手段,现在会不会成为美国在经贸博弈中的武器?

美元霸权中常被忽视的要素


  美元霸权客观存在,但这种霸权又由哪些要素构成?
  至少四大要素:其一,军事霸权,其作用是确保美国对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铁矿石、粮食等绝对控制,尤其要确保这类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结算;其二,金融霸权,其作用是确保美国对全球资本资源的控制,并主导其流向,而且通过期货市场为美元计价结算的商品实施定价,掌控定价权;其三,舆论霸权,即通过媒体,让华尔街的判断变成全世界的判断,从而掌控市场预期,形成市场价格引导;其四,理论霸权,试想如果没有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的“洗脑”,固化一些重要的经济逻辑认知(比如货币与物价的关系),那舆论霸权必定大打折扣。
  上述四大要素中经常被忽视的是什么?舆论霸权和理论霸权。需要看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恰恰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兴盛并主导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40年,而中国经济学界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在这40年中向西方学习这套理论。所以,很多人经常会不知不觉地落入这一套思维模式。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到2010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中国国内CPI升高。但是,国内学界没人去指责华尔街恶炒,却沿袭华尔街的“中国需求论”思维,认为国内CPI上涨完全是中国政府投资过度所致。另一方面,为压低“通胀”,货币政策紧缩。

  结果是什么?当时必须确保政府项目贷款,在此背景下,基建占用大量金融资源,而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另一部分可以获得金融资源的民营企业,则放弃实业经营,把触角伸向了金融和房地产领域,即“脱实向虚”。
  当下,同样的难题再次摆到了中国经济面前,还要以紧缩货币政策应对输入性物价上涨吗?美国表面上玩弄的是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但如果忽视这背后隐藏的“杀手锏”——以美元霸权掀动大宗商品价格,误导他国宏观经济政策,那结果或许不堪设想。
  现在的关键点是:中国部分经济舆论正在被华尔街“带节奏”,而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的理论霸权——也开始发挥关键性作用(绑定货币与价格的正相关关系)。两者相加,很多国人的“通胀预期”正在被華尔街赶入他们所期待的氛围。
  美国长期经济趋势研究所所长、密苏里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赫德森教授曾以大量事例论证尖锐指出:“新自由主义有着特定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导向,将新自由主义秩序干预性地强加于当今世界,是一项深谋远虑的政治工程。”正因如此,对耳熟能详、貌似“绝对真理”的经济分析和舆论,应保持充分的警惕。如果说过去曾被误导,那现在必须防止跳进同一条河。

刨好坑、等你跳


  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是美元霸权的核心,也是华尔街必须掌控和维护的关键。纵观历史,大宗商品价格任何一次暴涨的背后,几乎都能看到华尔街金融大鳄的身影。比如2008年石油价格涨至每桶148美元,美国国会听证确认,这根本不是供求决定,而是“恶炒之果”。那这次呢?与以往不同,这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很像华尔街刨下的一个“大坑”。
  如果中国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产生强烈的通胀预期,如果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还在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如果中国选择以紧缩货币、收紧信用的手段去压制通胀预期,后果如何?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往往是经济政策被新自由主义理论“刨坑”,最后被“理论 舆论”掀动的“羊群效应”推入深渊。这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已有先例:美国经济顾问告诉泰国政府,贸易逆差不可怕,完全可以通过放开金融管制吸引外国资本,并以资本项下顺差弥补贸易项下逆差,从而达成国际收支平衡。结果,泰国经济被国际金融热钱“炸毁”了。
  这其实是美国最为擅长的“金融技术谋杀”。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情势下,再考虑到目前国内的债务风险情况,我们应紧绷金融安全的神经。
  这里解释一下“债务—通缩”这种经济现象。著名的经济学家、数学家、计量经济学的初创者欧文·费雪,在1932年出版了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繁荣与萧条》,引起全球经济界的强烈反响。在这部著作中,费雪提出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根本成因在于,发生了债务与通缩之间的恶性循环——危机之前,美国债务杠杆极高,美联储采用的通缩政策引爆债务大规模违约——通缩引爆债务违约、债务违约加剧市场通缩,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形成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大萧条。   此时此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对中国经济构成如下威胁:第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加大企业购买原材料的贷款需求,但银行按照年度计划,不可能给出足够的贷款,这会构成信贷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第二,得不到足够贷款的制造业企业会压缩生产,加之原材料成本上升冲击利润,会导致制造业企业资本价值缩水,负债能力下降,债务风险上升;第三,贷款争夺推高债务成本,加大制造业财务成本,进一步削弱资本价值。
  再有,货币政策制定面临“两头为难”。如果以收紧信用的方式,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通胀”,可能会压制企业活力,推升债务风险;如果相反,放宽信用约束,让贷款规模更多满足企业需求,那债务杠杆率将进一步提升,同样是在放大金融风险。

破除旧理论、寻找新药方


  只有在经济过热导致物价上涨之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去加以抑制,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在疫情束缚经济活跃程度的背景下,采用紧缩货币政策去对付物价上涨,可能导致滞胀。过去40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作为华尔街金融利益集团的“洗脑”工具——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所主导的货币政策方式,是导致全球金融短期化、投机化、套利化——金融“脱实向虚”,以及美国经济“空心化”的根本诱因。
  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且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绝非单纯的货币问题。
  比如,上世纪70年代末期发生的中东战争和石油禁运,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因为石油是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基础能源,所以这又带动所有工业品、化肥等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并传导到一般消费品。这样的物价上涨是货币问题?更可能物价上涨是因,货币超发是果。但此事被里根、撒切尔严重误导,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为迎合“经济全球化”的政治意志,打着“治理通胀”的幌子,用大幅提高利率的方式赶走美国本土制造业,从而实现了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多年之后,沃尔克在回答“如何看待当年成功治理通胀”的提问时,他只淡淡地说了4个字:那是政治。
  再比如,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消费和生产从疫情中恢复,但供给跟不上,就是此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关键原因。供给短缺导致的物价上涨属于货币问题?
  可见,政治、战争、疫情等因素都会导致物价上涨,这些显然都不属于“货币超发”的问题,也不属于因为货币超发,引发经济过热,近而拉动物价上涨的情况。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华尔街明明知道美联储从伯南克时代已经改弦更张,抛弃了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而改由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主導,但他们现在所营造的“舆论氛围”依然沿袭着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这是为什么?这样的舆论对美联储显然无效,但会不会对我们的认知构成误导?
  怎么办?
  单就货币政策而言,首先要破除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的约束,放弃“单一利率调节”的货币政策手段,回归“量价两条腿”走路,而更核心、更关键的措施是: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以5到10年期的基础货币,按照1∶1比例置换一年期以下的基础货币。如此“收短放长”,可达到这些效果:第一,通过拉长债务期限,换取债务处置所必需的足够时间;第二,在不增加基础货币数量的前提下,减低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风险,扩大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尽力满足制造业企业因原材料涨价而必须增加的贷款,确保企业生产活力、就业不减,确保中国经济良性预期不改;第三,保持股市良性预期,确保制造业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平衡债务的渠道通畅;第四,让“压低长期利率 股票市场活跃”的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企业债权、股权融资成本;第五,确保中国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所必需的股权资本动力,不被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打断。
  在这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市场解释这样做的缘由,因为新措施的实施,将大大减少金融市场对短期流动性的依赖度和需求量,而M2增速也可能会因此而降低,但绝不能让市场把M2增速的降低,误解为货币流动性紧缩。
其他文献
截至4月28日,31个省份发布了一季度GDP数据。从GDP总量看,广东省稳居第一;两个省份GDP超过2万亿元,8个省份GDP超过1万亿元。  从GDP同比增速看,31个省份全部达到两位数增长,其中8个省份GDP增速超过18.3%的全国平均水平,占比近三成。湖北省以58.3%的增速位居首位。广东省再拔头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截至4月28日,2021年一季度GDP总量超1万亿元的省份共8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具体举措。  职工医保从1998年开始建立,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需求的提高,个人账户的局限性也逐步凸显。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起草《指导意见》总的考虑是推动职工医保门诊保障由个人积累式保障模式
猪肉是老百姓关心的菜篮子商品,其价格也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  经历了春节期间一波小涨后,从今年3月份开始,猪肉价格持续回落。老百姓离实现“猪肉自由”还有多远?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一季度,猪肉价格平均下降12.5%,同比连续6个月下降,其中3月下降18.4%,降幅比2月扩大3.5个百分点。  日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大趋势上看,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后
《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摄  随着4月15日北京市2021年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常住北京的745.6万“北漂”们又看到了落户北京的曙光。与以往相比,今年的规定更为惠民,申报时间、公示时间均有所提前,给申请人后续安排留出了更为充裕的时间。  而就在两天前的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提出,有序放开放
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  在此之前一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于4月7日印发《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指出,支持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  《意见》提到,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立海南电子处
视觉中国  在“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我国第一季度经济迎来了亮丽的成绩单。  4月16日,國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今年一季度,面对冬春
丰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I摄  4月19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上海车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受疫情影响,去年至今,海外国际A级车展如法兰克福车展、东京车展、北美国际车展等均被迫取消,上海车展作为今年全球第一场国际A级车展自然成为汽车行业最受关注的盛会。  在本次车展上,新车发布和首发的密集程度也是近几年中最高的,不管是德系、美系、日系还是坐镇主场的自主品牌
近期,科技巨头跨界造车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在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一大批科技巨头也正在争相进入。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仅4月份以来,就有包括小米、滴滴、创维等多家公司宣布造车,而阿里、百度、华为等公司与传统车企或汽车零部件企业联合打造智能汽车新品牌的消息也层出不穷。  科技巨头们为什么要扎堆新能源汽车?“造车热”的背后,有哪些关键因素在推动?又有哪些问题值得“冷思考”?科技企
插画:《中国经济周刊》美编 孙竹  五一小长假就要来了!  这是疫情影响下第一个五一黄金周,也是家电企业最看重的黄金销售季节,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五一小长假家电市场有望迎来消费者们换新消费高峰。  另一方面,2021年的4月底,家电企业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陆续出炉。不管是传统巨头、厨电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均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这个号称“最燃”的黄金假期,能让家电行业迎来期盼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