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古人寒窗十载,才得以有金榜题名的荣耀。现在虽说废除了八股取士,但在人大学之前同样有几年的书要读。读这么长时间书,复习策略显然必不可少。“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所以,下面就说一说高考物理复习的点点滴滴。
一、三轮复习法
高三物理总复习从每年9月至次年5月,共9个月左右时间。要完成三轮的复习工作。内容涉及高中三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较好的应对面临的高考。
(一)、第一轮复习
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长,重在物理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物理学知识网络;通过阶段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到每个考点过关。
1、复习安排
选择一本较好的复习参考书,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次梳理各知识点,通过统一测试,找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将平时做过的试卷、习题整理出来,选出有代表性的、易错题的集中评讲,通过强化训练,达到知识点逐一过关的目的。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不进行跨章节复习,但针对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局部知识点的整合。如在复习重力做功的特点时把弹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洛仑兹力及安培力做功的特点等方面联系在一起,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复习过程中的重复性。
2、第一轮复习可能暴露出的问题
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的试题,得分率一般较高,但在一轮复习中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1)少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平时上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定义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如高考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核对答案、疑难习题的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加速度、静摩擦力、电势差、电势能、电势、冲量、动量、矢量及标量概念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物理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
1、专题的选择
第二轮复习专题的选择有两个方面可作考虑:一是学科内跨章节的专题,如“动量和能量”专题,涉及高一高二内容。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理顺在第一轮复习中零散的知识点,建立起完整的关于物理学知识的体系,有利于学生解决高考出现的综合题。二是根据某一知识点,将与之相关的跨章节知识归纳在一起,如牛顿三大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专题、力与电磁规律专题、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专题等。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某一具体过程的综合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具体内容在各种复习资料中都可找到,教师可通过精选后安排复习。
在第二轮复习计划中,结合我第一轮复习的具体情况,我计划采取第一种方法为主的复习模式;为防止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过多依赖复习资料,缺乏自主性归纳总结的过程,我在复习中只提供复习提纲,不再统一要求复习资料(对于能力水平较差的部分学生可以指定一本复习资料)。复习提纲共分六个专题,涉及三本教材的各章节知识点,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等体系,要求学生结合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回归课本,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知识点间的联系,课堂上不再具体讲解各知识点(如实验步骤、公式的推导等),而是注重分析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对于一些重要的综合专题,如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专题、一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专题等,可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进行串插讲解,安排在对应的知识点后复习(如学科内综合问题分析可安排在物理中的数学方法后复习),每专题计划二课时完成。
2、习题训练安排
在第二轮复习中,习题的选择对于学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如果在课堂上习题的讲、练过多,将影响到专题的复习。所以根据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答题情况的分析,针对历年高考理综试题特点,教师有必要进行习题的精选、重编工作,应将试卷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选择出来,安排学生练习,并指导学生就审题、分析、解答三个过程逐一过关。在每个专题复习中,选择历年高考题中综合性强、易答错的试题,集中分析评讲;针对学生答题不规范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解答高考题,根据高考题所给的标准答案,学生分析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差异,自己漏答、错答的原因;师生共同评价高考题答案的准确性、规范性,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答题得分能力。
在习题课的安排上,按照不同的题型进行分类,有计划地集中选择某一类型的试题集中分析讲解,如信息题、图表、数据、实验题等,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题型,如何进行分析、判断;如有效信息的提取、斜率变化特点等;习题课还要解决学生审题不仔细的毛病,特别对试卷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题,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答题,要注意题中信息的变化。
(三)、最后阶段安排计划
二轮专题复习结束后,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师生要从综合、模拟题中走出来;学生要回归教材,要求学生找出做过的试卷,温习“错题”,查缺补漏,教师随堂指导,可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一般不再进行统—测试,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轻松应付高考。
二、高考物理复习要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基础规律的复习,奠定全面提高基础
1 复习中应对基础知识进行前后串联和适当拓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往往有这样一个特点,它就单个知识而言是比较容易的,但综合起来,也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复习中应十分注意双基串联和综合。①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物理原理、定理和定律,一般都可写成公式的形式。②探索物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并由此扩展来寻求物理知识内容的关系与联系,是掌握其系统性的好方法。
2 物理公式可分为四种基本形式:①定义式:如加 速度;②实验式:如欧姆定律;③理论推导式:动能定理;④假想式:如原子物理学中的一些公式。对于不同的物理公式,要掌握其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应有所侧重:定义式的意义;实验式的试验过程;理论推导式的依据和推导过程;假想式的前提条件和依据等:
(二)切实重视物理实验,提高实验能力实验,实验复习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等基本问题要切实掌握,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万用电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包括读数中有效数字的问题。
2 对于所要求的19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主要实验步骤等要做到真正理解,不能满足于死记硬背实验步骤和结论。
3 实验数据的处理是重要问题,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例如:处理打点计时器纸带的方法,用图像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模型等都应重视。
4 注意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几年,高考试题联系实际的题目越来越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试题的物理情境取材范围加大,超出教材的范围,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如:家用电器中的物理,人造卫星、天体运动中的有关问题,人体和体育方面的物理问题,环境保护、信息通讯(手机使用)方面,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日本过山车事故,光学和镀膜玻璃相结合,电磁学和磁流体发电,科普知识,绿色食品,纳米材料等等,这就要求学生能正确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要求学生有较强地理论联系实际地能力。对考纲中Ⅱ级要求的知识点要加强应用训练。
三、高考物理复习四忌
(一)、一忌多而不清,顾此失彼。许多学生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他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采用做题的方法,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三不能反一,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
(三)、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有些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听到老师讲的题目,常常认为此题已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来自基础,回归基础”的道理的关键地方。
(四)、四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些学生面对大量的复习内容缺乏主动,只懂得被动应付,只是在漫无目的地复习。
总而言之学生提高成绩十分重要,本文就在高三复习中的一些点滴体会做一小结,不妥之处请同仁们指正。
参考文献:
[1]高考复习大纲编写组,2008高考复习大纲[s],拉萨:西藏人民教育出版社。9007.
[2]佳欣,2007高考1 1考前抢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一、三轮复习法
高三物理总复习从每年9月至次年5月,共9个月左右时间。要完成三轮的复习工作。内容涉及高中三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较好的应对面临的高考。
(一)、第一轮复习
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长,重在物理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物理学知识网络;通过阶段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到每个考点过关。
1、复习安排
选择一本较好的复习参考书,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次梳理各知识点,通过统一测试,找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将平时做过的试卷、习题整理出来,选出有代表性的、易错题的集中评讲,通过强化训练,达到知识点逐一过关的目的。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不进行跨章节复习,但针对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局部知识点的整合。如在复习重力做功的特点时把弹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洛仑兹力及安培力做功的特点等方面联系在一起,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复习过程中的重复性。
2、第一轮复习可能暴露出的问题
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的试题,得分率一般较高,但在一轮复习中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1)少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平时上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定义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如高考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核对答案、疑难习题的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加速度、静摩擦力、电势差、电势能、电势、冲量、动量、矢量及标量概念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物理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
1、专题的选择
第二轮复习专题的选择有两个方面可作考虑:一是学科内跨章节的专题,如“动量和能量”专题,涉及高一高二内容。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理顺在第一轮复习中零散的知识点,建立起完整的关于物理学知识的体系,有利于学生解决高考出现的综合题。二是根据某一知识点,将与之相关的跨章节知识归纳在一起,如牛顿三大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专题、力与电磁规律专题、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专题等。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某一具体过程的综合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具体内容在各种复习资料中都可找到,教师可通过精选后安排复习。
在第二轮复习计划中,结合我第一轮复习的具体情况,我计划采取第一种方法为主的复习模式;为防止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过多依赖复习资料,缺乏自主性归纳总结的过程,我在复习中只提供复习提纲,不再统一要求复习资料(对于能力水平较差的部分学生可以指定一本复习资料)。复习提纲共分六个专题,涉及三本教材的各章节知识点,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等体系,要求学生结合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回归课本,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知识点间的联系,课堂上不再具体讲解各知识点(如实验步骤、公式的推导等),而是注重分析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对于一些重要的综合专题,如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专题、一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专题等,可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进行串插讲解,安排在对应的知识点后复习(如学科内综合问题分析可安排在物理中的数学方法后复习),每专题计划二课时完成。
2、习题训练安排
在第二轮复习中,习题的选择对于学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如果在课堂上习题的讲、练过多,将影响到专题的复习。所以根据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答题情况的分析,针对历年高考理综试题特点,教师有必要进行习题的精选、重编工作,应将试卷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选择出来,安排学生练习,并指导学生就审题、分析、解答三个过程逐一过关。在每个专题复习中,选择历年高考题中综合性强、易答错的试题,集中分析评讲;针对学生答题不规范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解答高考题,根据高考题所给的标准答案,学生分析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差异,自己漏答、错答的原因;师生共同评价高考题答案的准确性、规范性,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答题得分能力。
在习题课的安排上,按照不同的题型进行分类,有计划地集中选择某一类型的试题集中分析讲解,如信息题、图表、数据、实验题等,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题型,如何进行分析、判断;如有效信息的提取、斜率变化特点等;习题课还要解决学生审题不仔细的毛病,特别对试卷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题,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答题,要注意题中信息的变化。
(三)、最后阶段安排计划
二轮专题复习结束后,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师生要从综合、模拟题中走出来;学生要回归教材,要求学生找出做过的试卷,温习“错题”,查缺补漏,教师随堂指导,可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一般不再进行统—测试,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轻松应付高考。
二、高考物理复习要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基础规律的复习,奠定全面提高基础
1 复习中应对基础知识进行前后串联和适当拓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往往有这样一个特点,它就单个知识而言是比较容易的,但综合起来,也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复习中应十分注意双基串联和综合。①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物理原理、定理和定律,一般都可写成公式的形式。②探索物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并由此扩展来寻求物理知识内容的关系与联系,是掌握其系统性的好方法。
2 物理公式可分为四种基本形式:①定义式:如加 速度;②实验式:如欧姆定律;③理论推导式:动能定理;④假想式:如原子物理学中的一些公式。对于不同的物理公式,要掌握其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应有所侧重:定义式的意义;实验式的试验过程;理论推导式的依据和推导过程;假想式的前提条件和依据等:
(二)切实重视物理实验,提高实验能力实验,实验复习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等基本问题要切实掌握,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万用电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包括读数中有效数字的问题。
2 对于所要求的19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主要实验步骤等要做到真正理解,不能满足于死记硬背实验步骤和结论。
3 实验数据的处理是重要问题,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例如:处理打点计时器纸带的方法,用图像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模型等都应重视。
4 注意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几年,高考试题联系实际的题目越来越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试题的物理情境取材范围加大,超出教材的范围,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如:家用电器中的物理,人造卫星、天体运动中的有关问题,人体和体育方面的物理问题,环境保护、信息通讯(手机使用)方面,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日本过山车事故,光学和镀膜玻璃相结合,电磁学和磁流体发电,科普知识,绿色食品,纳米材料等等,这就要求学生能正确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要求学生有较强地理论联系实际地能力。对考纲中Ⅱ级要求的知识点要加强应用训练。
三、高考物理复习四忌
(一)、一忌多而不清,顾此失彼。许多学生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他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采用做题的方法,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三不能反一,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
(三)、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有些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听到老师讲的题目,常常认为此题已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来自基础,回归基础”的道理的关键地方。
(四)、四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些学生面对大量的复习内容缺乏主动,只懂得被动应付,只是在漫无目的地复习。
总而言之学生提高成绩十分重要,本文就在高三复习中的一些点滴体会做一小结,不妥之处请同仁们指正。
参考文献:
[1]高考复习大纲编写组,2008高考复习大纲[s],拉萨:西藏人民教育出版社。9007.
[2]佳欣,2007高考1 1考前抢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