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聋生与正常儿童相比,由于听力和语言障碍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生活,因此关注聋生的语言思维,以“发展和提高聋生语言能力,补偿缺陷”是聋校教师共同的任务,也是提高聋校教学质量,助残成材的关键。聋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声语言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往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聋生;有声语言思维;教学策略
聋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用手语来传递信息,但是手语只能表达事物的外部形象而无法表达其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聋生只有掌握语言文字才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其他生存能力。因此,聋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探索聋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有声语言思维,提高他们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一、聋生语言学习的特点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在学习和交流时,需要通过观察说话人的口唇发音动作、肌肉活动和面部表情及体态动作和手势语等,形成连续的视觉辅以不同程度的听觉感知,与头脑中的词语表达相联系和比较,进而理解说话人所讲的内容。他们学习知识主要依赖于表象视觉思维,形象的、具体的,利用视觉感知和学习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常人语法规则的语言习惯,使得他们语言的积累和发展呈现碎片化的特征,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概念的形成困难,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感知基础上的,如对于水果这一概念,正常儿童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整合而形成了水果的内涵和外延。但是聋生听不到声音,看到的只是水果的外形,具体到某一实物,因此对水果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听觉障碍阻碍了大量外界信息的摄入,进而影响了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视觉符号获得的语言信息也是不完整、不清晰的,汉语中同一声母和韵母可能会组成许多不同声调的字,如果仅凭视觉很难区分,如“千斤”与“千金”,“鞋子”与“写字”,发音器官的动作几乎一致,又如“保卫”与“包围”口形完全相同,如果仅凭视觉很难分清楚。而且,视觉无法同时注视两个以上的目标,聋生在学习时只能感知视觉范围内的事物,而且视觉也很容易疲劳,影响聋生的语言学习。
语言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类表达语言的方式有许多种,有的借助图片、图像和手势、表情等无声语言交流,而有的则借助有声言语和词汇进行交流。有声语言比无声语言表达的更直接、便捷而且概括性更强,是人们采用最多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由于听力障碍,聋生的有声表达会更困难,听觉障碍阻碍了他们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他们有声语言表达不畅通,因此,聋生经常以手代口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手势表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许多手势语不符合逻辑,如正常人说你吃饭了吗”,而手势语的表达则是“你饭吃了吗”,时间长了就会对聋生的有声语言表达产生影响,他们在表达时经常会出现大量的语病,如成分不全、语序颠倒等。而且一个手势能够表达许多意思,如假的、假如、如果都是用同一个手势表达,这也给聋生的语言学习造成混淆。还有许多词语是无法用手势表达清楚的,如果聋生不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表达的话,他们的语言发展就会迟缓,因此,聋校的教师必须关注聋生的有声语言表达,给他们多提供有声表达的机会,进而促进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培养聋生有声语言思维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有声语言实践机会
聋生一般习惯用手势语与他人沟通与交流,而且不能通过听觉聆听语言检测自己的语言水平,而且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间相对较少,这些都影响了他们有声语言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因此,聋校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给他们创设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如在校园内和教室内张贴一些名人名句和礼貌用语等,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画一些符合聋生认知水平的图画,并在图画下设计一些问题,如你是怎样尊敬父母和教师的等问题,利用空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和训练,教师说话的语速要慢,最好让每个聋生都能够说一遍。还可以在教学时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主动进行交流沟通,进而提高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能力。如在学习《精彩的马戏》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创设马戏团在各地巡回演出的情景,列出一张马戏节目单,然后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马戏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跟着手语朗读,并让他们试着发出声音。读完后,让学生回答动物们表演了哪些节目,及时进行句式练习说话,师生共同完成马戏节目单。这样可以通过说话训练锻炼他们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有声语言思维的发展。
2.抓住课堂阵地进行有声语言训练
课堂是聋生学习语言的主阵地,聋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口语为主,根据教材使用手指语、手势语和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和积累词语,聋生掌握的词汇越多,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词汇贫乏,则表达时就会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及接受能力,突出重点词语和语句的教学,让他们熟练运用,进而提高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句子训练,让他们理解句子并学会运用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训练,提高他们说句用句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自主探究学习知识,让学生表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引导学生说出小壁虎借尾巴的心情,围绕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环境,让聋生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进他们有声语言思维的发展。
三、结语
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聋生以后适应社会的需要,关系着聋生以后的切身利益,聋校的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关注聋生有声语言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周丽芳.形成语言思维,生成聋生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使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6):293-293.
[2]王娟.如何培養聋生的语言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3):233-234.
关键词:聋生;有声语言思维;教学策略
聋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用手语来传递信息,但是手语只能表达事物的外部形象而无法表达其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聋生只有掌握语言文字才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其他生存能力。因此,聋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探索聋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有声语言思维,提高他们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一、聋生语言学习的特点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在学习和交流时,需要通过观察说话人的口唇发音动作、肌肉活动和面部表情及体态动作和手势语等,形成连续的视觉辅以不同程度的听觉感知,与头脑中的词语表达相联系和比较,进而理解说话人所讲的内容。他们学习知识主要依赖于表象视觉思维,形象的、具体的,利用视觉感知和学习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常人语法规则的语言习惯,使得他们语言的积累和发展呈现碎片化的特征,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概念的形成困难,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感知基础上的,如对于水果这一概念,正常儿童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整合而形成了水果的内涵和外延。但是聋生听不到声音,看到的只是水果的外形,具体到某一实物,因此对水果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听觉障碍阻碍了大量外界信息的摄入,进而影响了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视觉符号获得的语言信息也是不完整、不清晰的,汉语中同一声母和韵母可能会组成许多不同声调的字,如果仅凭视觉很难区分,如“千斤”与“千金”,“鞋子”与“写字”,发音器官的动作几乎一致,又如“保卫”与“包围”口形完全相同,如果仅凭视觉很难分清楚。而且,视觉无法同时注视两个以上的目标,聋生在学习时只能感知视觉范围内的事物,而且视觉也很容易疲劳,影响聋生的语言学习。
语言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类表达语言的方式有许多种,有的借助图片、图像和手势、表情等无声语言交流,而有的则借助有声言语和词汇进行交流。有声语言比无声语言表达的更直接、便捷而且概括性更强,是人们采用最多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由于听力障碍,聋生的有声表达会更困难,听觉障碍阻碍了他们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他们有声语言表达不畅通,因此,聋生经常以手代口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手势表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许多手势语不符合逻辑,如正常人说你吃饭了吗”,而手势语的表达则是“你饭吃了吗”,时间长了就会对聋生的有声语言表达产生影响,他们在表达时经常会出现大量的语病,如成分不全、语序颠倒等。而且一个手势能够表达许多意思,如假的、假如、如果都是用同一个手势表达,这也给聋生的语言学习造成混淆。还有许多词语是无法用手势表达清楚的,如果聋生不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表达的话,他们的语言发展就会迟缓,因此,聋校的教师必须关注聋生的有声语言表达,给他们多提供有声表达的机会,进而促进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培养聋生有声语言思维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有声语言实践机会
聋生一般习惯用手势语与他人沟通与交流,而且不能通过听觉聆听语言检测自己的语言水平,而且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间相对较少,这些都影响了他们有声语言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因此,聋校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给他们创设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如在校园内和教室内张贴一些名人名句和礼貌用语等,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画一些符合聋生认知水平的图画,并在图画下设计一些问题,如你是怎样尊敬父母和教师的等问题,利用空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和训练,教师说话的语速要慢,最好让每个聋生都能够说一遍。还可以在教学时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主动进行交流沟通,进而提高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能力。如在学习《精彩的马戏》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创设马戏团在各地巡回演出的情景,列出一张马戏节目单,然后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马戏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跟着手语朗读,并让他们试着发出声音。读完后,让学生回答动物们表演了哪些节目,及时进行句式练习说话,师生共同完成马戏节目单。这样可以通过说话训练锻炼他们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有声语言思维的发展。
2.抓住课堂阵地进行有声语言训练
课堂是聋生学习语言的主阵地,聋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口语为主,根据教材使用手指语、手势语和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和积累词语,聋生掌握的词汇越多,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词汇贫乏,则表达时就会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及接受能力,突出重点词语和语句的教学,让他们熟练运用,进而提高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句子训练,让他们理解句子并学会运用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训练,提高他们说句用句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有声语言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自主探究学习知识,让学生表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引导学生说出小壁虎借尾巴的心情,围绕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环境,让聋生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进他们有声语言思维的发展。
三、结语
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聋生以后适应社会的需要,关系着聋生以后的切身利益,聋校的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关注聋生有声语言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周丽芳.形成语言思维,生成聋生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使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6):293-293.
[2]王娟.如何培養聋生的语言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