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Bigelow的《拆弹部队》凭借超写实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震撼场面表现了一支在伊拉克的美军拆弹部队的真容,并一扫奥斯卡众多奖项。今年,Bigelow又再次卷土重来,同样凭借其残酷的写实风格,再现了猎杀本·拉登的全过程。
故事从“9·11”恐怖袭击讲起,完美再现了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历时11年寻找本·拉登踪迹的全过程。故事的讲述方式直白得有些过分,Bigelow一直以来努力营造一种极端写实的叙事风格,可以排除掉众多叙事技巧,就好像让观众在真实世界抽丝剥茧自己发现故事,绝不会让你觉得这是在看一部故事片。
在《拆弹部队》中,摄影师Barry Ackroyd使用手持的轻量化16mm胶片摄影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摄影味道。
而猎杀本·拉登则由Greig Fraser掌镜,他选用了数字格式的ARRI Alexa摄影机。过去所谓的“胶片与数字之争的现实考虑”,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他觉得“曾经有一度,数码格式的制作流程极端复杂,所有人都需要绞尽脑汁考虑数码格式的技术问题,”Greig Fraser说,“但现在我们则处在幸运得多的时代,拍摄数字格式已经远比胶片要简便得多。”
同时他也知道,要想拍到所有导演想要的在约旦和印度的荒漠中的镜头,就必须拍得足够快(这个指的是快门的速度),也就是比所有胶片的快门都快。“写实对于Kathryn来说极为重要。”Fraser说,“如果她想要一个黑暗的场景,她就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感到这个场景是亮的,即使走在场景中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觉得这里漆黑一片。”
为了表现极端的明亮和昏暗场景,他们做了一些传感器测试,但是选择真的不多。“市面上有很多可以表现良好的中间层次丰富的摄影机,它们在有一些暗的环境中都能产生不错的画面。”他说,“但是当你真的开始找能够工作在极端昏暗情况下的摄影机,则选择变得很少。”
仅是这一个原因,Fraser选了ARRI Alexa摄影机。他的Cooke S4镜头组基本上是全程开着最大光圈完成夜景拍摄的。
“我想要的是一种舒服的负片效果。”他解释说,这里明显在借用胶片的术语来阐述他的概念,“我希望能够记录下尽可能多的影调层次。而且,摄影团队还为了满足记录的更多的层次,添置了额外的设备,这就是Codex recorders外置存储卡,这样就可以使用Alexa本不支持的ARRI RAW无损压缩格式。”
“是的,背着它站在黑鹰战斗直升机上,背后就是巨大的螺旋翼会给团队添加不少工作量,更不用提当摄影师必须混在一堆全副武装举着半自动步枪的陆战队员中手持拍摄了。”摄影师感慨地说,“但这一切都是必需的。使用RAW格式记录下的画面真的产生了巨大的不同。”
所有的摄影师都定做了专门的背包,里面有额外的摄影机电池、Codex存储器、一个无限传输发射器来把画面发送给监视器,以及一个无线信号追踪器来保证移动中信号传输的稳定。“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并且请了专人做了设备的集成设计,最终的成果非常不错,我们成功的全程使用了RAW格式,并且没有带来太多的麻烦。”
观众在这部影片中,基本上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一种是普通的锐利明亮的现实风格摄影,另一种则是昏暗的夜景拍摄。Fraser尽了最大努力满足了导演Bigelow的有些怪异的品位—在夜里拍摄连月光都没有的沙漠夜晚画面。“如果她夜里在拍摄场地里溜达时,看不到任何的照明光源,那么就算是摄影组达到了工作要求。”Fraser开玩笑地说。“但不幸的是,这我们可做不到。我们能做的是,尽最大可能设计低照度的布光方式,让画面产生极昏暗但依然能看清的效果。”
Fraser耐心的做了解释:“我们发现如果要想在夜景拍到至少能够看清的昏暗夜景,那么你就需要巨大的照明光源。这倒不是说光源要有多明亮,仅是面积大就可以了。基于此,我们使用了两个40×40英尺的柔光箱。”
“我从没有在夜景中使用过Alexa摄影机。”他接着说,“我们曾经做过测试,但是真正到实拍的场次,你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往那些柔光箱里放多少个灯泡合适。因此,我和我的团队必须要凭着直觉猜测到底用多少灯泡才能拍到舒服的画面。而在装好这些灯泡之后,巨大的柔光箱就会用大吊臂悬挂到200-300尺的空中,要想调整照明可就不太容易了。”而我们的小诀窍是,我们总会多估计一些照明,因为导演绝不会允许你因为要增加灯组数量而耽误整个团队的拍摄进度的。
“最终的效果甚至比真的月光照明还要真实,虽然在绝大多数拍摄的时候,天上的确连个月亮都没有。”
摄影团队中的场景设计师 Jeremy Hindle,专门在约旦搭建了一个本·拉登住处的原大的模型。Fraser解释说,一般来说搭建模型的目的是现场拍摄更方便快捷。例如有些布景的屋顶会比现实世界高一些以便安装灯光,还有就是一些可移动的墙体,但导演并不像这么做。她希望所有的现场物体,包括房顶都高度都和现实保持严格一致,这样所有的物体就不会有突兀之感。
有的工作人员可能会说,把房顶搭建高一些,能便于安排摄影机的高高在上的拍摄视角。但是我们却绝不会这么做。“她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摄影指导Ackroyd表示赞同,“一旦你的强能够移动,那么整体的电影感将受到巨大的破坏。这些现场的限制条件恰恰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迫使我们创造出新的点子来表现真实的环境。”
在突袭的场景中,电影由两部分镜头交叉剪辑而成,一个是普通的室内昏暗夜景拍摄的镜头,另一个是深绿色的由夜视仪拍摄的画面。拍摄团队曾经试图使用一些镜头内置的滤镜加上后期调色的方式“创造”夜视仪的效果,但最终的画面并不令人满意。最终,为了导演的“绝对真实”的理念,整个摄影团队真的用手持的夜视仪拍摄了这里的所有绿色夜景镜头。“我们把Cooke系列镜头放在最前面。”Fraser解释说,“然后接上夜视仪,最后在把夜视仪接到Alexa摄影机身上。最终效果非常不错。”
但是,使用夜视仪拍摄有一个问题。夜视仪的原理是,由夜视仪发出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照亮现场,然后由夜视仪接收光线并反射出来。这就导致,如果现场有普通的可见光照明,在镜头中就会有非常明亮的光点;而如果没有任何照明,别的团队人员就看不到现场的样子,撞上墙也说不定。所以,在这些桥段的拍摄中,现场真的是漆黑一片。
故事从“9·11”恐怖袭击讲起,完美再现了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历时11年寻找本·拉登踪迹的全过程。故事的讲述方式直白得有些过分,Bigelow一直以来努力营造一种极端写实的叙事风格,可以排除掉众多叙事技巧,就好像让观众在真实世界抽丝剥茧自己发现故事,绝不会让你觉得这是在看一部故事片。
在《拆弹部队》中,摄影师Barry Ackroyd使用手持的轻量化16mm胶片摄影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摄影味道。
而猎杀本·拉登则由Greig Fraser掌镜,他选用了数字格式的ARRI Alexa摄影机。过去所谓的“胶片与数字之争的现实考虑”,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他觉得“曾经有一度,数码格式的制作流程极端复杂,所有人都需要绞尽脑汁考虑数码格式的技术问题,”Greig Fraser说,“但现在我们则处在幸运得多的时代,拍摄数字格式已经远比胶片要简便得多。”
同时他也知道,要想拍到所有导演想要的在约旦和印度的荒漠中的镜头,就必须拍得足够快(这个指的是快门的速度),也就是比所有胶片的快门都快。“写实对于Kathryn来说极为重要。”Fraser说,“如果她想要一个黑暗的场景,她就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感到这个场景是亮的,即使走在场景中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觉得这里漆黑一片。”
为了表现极端的明亮和昏暗场景,他们做了一些传感器测试,但是选择真的不多。“市面上有很多可以表现良好的中间层次丰富的摄影机,它们在有一些暗的环境中都能产生不错的画面。”他说,“但是当你真的开始找能够工作在极端昏暗情况下的摄影机,则选择变得很少。”
仅是这一个原因,Fraser选了ARRI Alexa摄影机。他的Cooke S4镜头组基本上是全程开着最大光圈完成夜景拍摄的。
“我想要的是一种舒服的负片效果。”他解释说,这里明显在借用胶片的术语来阐述他的概念,“我希望能够记录下尽可能多的影调层次。而且,摄影团队还为了满足记录的更多的层次,添置了额外的设备,这就是Codex recorders外置存储卡,这样就可以使用Alexa本不支持的ARRI RAW无损压缩格式。”
“是的,背着它站在黑鹰战斗直升机上,背后就是巨大的螺旋翼会给团队添加不少工作量,更不用提当摄影师必须混在一堆全副武装举着半自动步枪的陆战队员中手持拍摄了。”摄影师感慨地说,“但这一切都是必需的。使用RAW格式记录下的画面真的产生了巨大的不同。”
所有的摄影师都定做了专门的背包,里面有额外的摄影机电池、Codex存储器、一个无限传输发射器来把画面发送给监视器,以及一个无线信号追踪器来保证移动中信号传输的稳定。“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并且请了专人做了设备的集成设计,最终的成果非常不错,我们成功的全程使用了RAW格式,并且没有带来太多的麻烦。”
观众在这部影片中,基本上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一种是普通的锐利明亮的现实风格摄影,另一种则是昏暗的夜景拍摄。Fraser尽了最大努力满足了导演Bigelow的有些怪异的品位—在夜里拍摄连月光都没有的沙漠夜晚画面。“如果她夜里在拍摄场地里溜达时,看不到任何的照明光源,那么就算是摄影组达到了工作要求。”Fraser开玩笑地说。“但不幸的是,这我们可做不到。我们能做的是,尽最大可能设计低照度的布光方式,让画面产生极昏暗但依然能看清的效果。”
Fraser耐心的做了解释:“我们发现如果要想在夜景拍到至少能够看清的昏暗夜景,那么你就需要巨大的照明光源。这倒不是说光源要有多明亮,仅是面积大就可以了。基于此,我们使用了两个40×40英尺的柔光箱。”
“我从没有在夜景中使用过Alexa摄影机。”他接着说,“我们曾经做过测试,但是真正到实拍的场次,你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往那些柔光箱里放多少个灯泡合适。因此,我和我的团队必须要凭着直觉猜测到底用多少灯泡才能拍到舒服的画面。而在装好这些灯泡之后,巨大的柔光箱就会用大吊臂悬挂到200-300尺的空中,要想调整照明可就不太容易了。”而我们的小诀窍是,我们总会多估计一些照明,因为导演绝不会允许你因为要增加灯组数量而耽误整个团队的拍摄进度的。
“最终的效果甚至比真的月光照明还要真实,虽然在绝大多数拍摄的时候,天上的确连个月亮都没有。”
摄影团队中的场景设计师 Jeremy Hindle,专门在约旦搭建了一个本·拉登住处的原大的模型。Fraser解释说,一般来说搭建模型的目的是现场拍摄更方便快捷。例如有些布景的屋顶会比现实世界高一些以便安装灯光,还有就是一些可移动的墙体,但导演并不像这么做。她希望所有的现场物体,包括房顶都高度都和现实保持严格一致,这样所有的物体就不会有突兀之感。
有的工作人员可能会说,把房顶搭建高一些,能便于安排摄影机的高高在上的拍摄视角。但是我们却绝不会这么做。“她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摄影指导Ackroyd表示赞同,“一旦你的强能够移动,那么整体的电影感将受到巨大的破坏。这些现场的限制条件恰恰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迫使我们创造出新的点子来表现真实的环境。”
在突袭的场景中,电影由两部分镜头交叉剪辑而成,一个是普通的室内昏暗夜景拍摄的镜头,另一个是深绿色的由夜视仪拍摄的画面。拍摄团队曾经试图使用一些镜头内置的滤镜加上后期调色的方式“创造”夜视仪的效果,但最终的画面并不令人满意。最终,为了导演的“绝对真实”的理念,整个摄影团队真的用手持的夜视仪拍摄了这里的所有绿色夜景镜头。“我们把Cooke系列镜头放在最前面。”Fraser解释说,“然后接上夜视仪,最后在把夜视仪接到Alexa摄影机身上。最终效果非常不错。”
但是,使用夜视仪拍摄有一个问题。夜视仪的原理是,由夜视仪发出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照亮现场,然后由夜视仪接收光线并反射出来。这就导致,如果现场有普通的可见光照明,在镜头中就会有非常明亮的光点;而如果没有任何照明,别的团队人员就看不到现场的样子,撞上墙也说不定。所以,在这些桥段的拍摄中,现场真的是漆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