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讲究韵律,艺术考虑美感,学生学习数学则要有数感。那么,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是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一种自觉的态度与意识。运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何在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我们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下面我就对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在口算中培养数感。
  口算就是心算,它以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为基础,为个性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口算不但是笔算的台阶,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训练方式。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是学生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数学学习中,从应用具体经验到应用心算和符号表征进行计算是需要时间的。在用抽象数字口算之前,可以先让孩子们用手指或某些工具代替实物“模仿”具体计算的情境,培养他们把数字与视觉材料相联系的心理意象,并能通过想象的物体来运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数感。如教学“9加几”的计算,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操作摆小棒的方法来探究计算的方法,再让学生讲出自己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很好地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形成了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算法同时,也了解了别人的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当学生再遇相似情境时,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一个鲜明的表象做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二、在估算中培养数感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也很大。计算前估算可以估计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创造条件;计算后估算,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还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同时,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可以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在估算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时机,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并说明自己估计的合理性。在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方法,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一支钢笔9元,全班43人,给全班每人买一支,400元够吗?在估算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 40=400,估计在4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43=430,不到430元;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9×40=360,肯定比36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将估算内化为自觉、自主的行为,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其次,应用估算。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在教材没有估算内容的地方创设估算内容,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优化数感。如计算4.99×3.1,先让学生估算,可以看作5×3;所以积一定在15左右,然后再笔算;如遇到工程问题“筑路队要修一条公路,甲队独修要10天,乙队独修要20天,两队合修要多少天?”可以要求学生很快地确定大概时间,再进行计算。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这样的估算,是学生在笔算中获取的相应的感觉、体会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对培养数感十分有利。
  三、在四则运算中培养数感
  四则运算,不应该只是按照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进行机械的人工操作,而是人脑进行创造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理解、感悟运算的意义及顺序;要指导学生要根据题中数字的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恰当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并能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有效的检验。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及顺序。在运算的教学中可以、也有必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发现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理解和感悟运算的意义。例如,教学小括号的运算,出示例题:冬季长跑锻炼计划中,琳琳和东东每天早上都要长跑10分钟,琳琳每分钟跑100米,东东每分钟比她多跑10米,问小明每天早晨跑多少米?学生在列综合算式时就会发现,100+10×10,按照运算顺序应先算乘法,但根据题意,必须要先算加法。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矛盾和困惑,同时也激发了获取数学知识的欲望,这时,教师再及时把小括号及其作用介绍给学生,他们的理解会更准确和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在简便计算中提高对数的感知能力
  如:25×8×4× 125 6.5×36+ 2.5× 36+36 789- 214﹣386等这一类运算,就要让学生仔细观察题中的数字,找出它们的特点和规律,在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些数的感知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都要具有简算的意识,不要为了简算而简算,即使没有要求简算的题目也可以进行简算,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
  小学生学习运算的主要目的不是为计算而计算,而是为了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单纯的运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厭烦,也难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和运算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逐步建立数感。
  如:一班有52名学生,班长领来48盒牛奶,还差几盒?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52和48两个数,用加法还是用减法都是根据问题情境决定的。学生的人数多,牛奶的盒数少,要求还差几盒就从52人中减去已有牛奶的48人,得到4人没有牛奶,也就是还差的2盒。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知识背景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口算、估算以及简算等运算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发现、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提高对数及数的运算的感知能力,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发现及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良好的数感。
其他文献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某种情境的教学,这些情境包含来自学生生活的问题,而作为课堂开始的导入部分,利用学生日常的生活为基础,提炼出与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的东西,从而很好地做到课本上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和体会上去走进新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开始,不是急于揭示课题(意是指我们要研究或者要解决
期刊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效的提问有利于肩发学生积极思考、增进师牛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语文教学的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影响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一、课堂巧妙提问,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把握提问时机,切忌随时、随意的提问。一般来说,课堂上提问的良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日益紧密结合的今天,合作学习是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合作学习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现阶段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数学课程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在初中,数学课堂充分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将理论运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
期刊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大大加大,五花八门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顿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的环节,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因为自控能力低,惰性十足,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明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一、樹立民主个性的阅读教学理念  阅读就是读者对文本作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高中生物必修I《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为例,完整地描述了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初步体会,侧重体验了问题串的设置。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教学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提出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本文以高中生物必修I《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为例,谈谈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体会。  1教学流程  1.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上课铃声响后,教师走到学生前,从裤袋里掏出
期刊
摘要: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情境创设和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认、内省、感悟,从而实现内心自主性成长的体验性学习过程。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情境体验感悟评价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仔细阅读,
期刊
摘要:针对山区农村学生薄弱的音乐基础,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实现幼师声乐的教学目标,是每个幼师声乐教师常学常新的课题。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际,着重从观念、呼吸、咬字、歌唱的情感四个层面进行论述,探讨声乐教育的教学之道,并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为我们的教育作一点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声乐教学信心 呼吸 咬字 情感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门类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过程,生成性与开放性是它的显著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面世,集中体现了课程走向整合,走向发展,走向开放的理念.正确把握其特点,探索其规律,打造其创新模式,已成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热点和亮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了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的规定。在弄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与特点、理念与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