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表前景光明,然诸多潜在问题由来已久,发展路上不容忽视。国表的几大品牌虽然在国内已是老字号,但若放眼全球,依然属于业界新兴品牌,本文出发点即以为此。关于国表的讨论,坊间已有不少,虽有部分言辞尖刻,但大多出于善意,字里行间可见爱之切切,想必各大品牌的领导皆已了然于胸。作为一名普通表迷和消费者,我对于包括国产表在内的各类表接触皆有限,在此一番感言纯属个人之见,不针对任一具体国产品牌,故统称国表。
定位
【定位一旦定下,就有了其他行为的准则。知道了自己的定位,就能清楚地看到与自己同在一个定位的其他厂家的产品,就可以判断应该以怎样的风格、技术和营销来与之竞争。】
国表品牌想要在业界脱颖而出,我以为第一要明确的就是定位。当然如果只是想捞一票就走人,那么不但定位不必纠缠,而且接下来的所有文字全都无益,可以尽数略去。
所谓定位,顾名思义,就是要确定,因此一旦定下来就尽量不要去改。定下来之前,可以有很多选择,或高或低。高,可以选择走顶尖高端,像当年朗格(A.Lange & Sohne)那样,掂量好自己的斤两,一步登天。低,可以心平气和光明正大山寨高仿,大量倾销,利润照样丰厚。或者,可以走精工路线,实用精准廉价为主,立足脚跟后再推Grand Seiko那般实用型高级牌子。不过,这后一路,得慢慢来。如果一上来就要上下通吃,不现实。
品牌定位,涉及多方面,但首先说穿了就是价位的确定,也正是所谓品牌价值之所在。手表这种消费品,如果没有明确的心理价位,叫顾客如何出手?就以上述德国品牌朗格为例,隶属历峰集团的朗格被定位为集团内最高端品牌,所有表款为贵金属表(除极少数若干只特殊版本钢表之外),10000美元以上起价,明确走高端路线。又如另一极端,从当年石英风暴中挽救了整个瑞士表业的瑞士品牌斯沃琪(Swatch),从诞生那天起就定位大众时尚路线,几十年来以瑞士生产为号召,物美价廉为诉求,大多数表款都在100美元上下价位,石英机心塑料外壳,惊人的产量和销量,却绝对不烂牌。
定位一旦定下,就有了其他行为的准则。知道了自己的定位,就能清楚地看到与自己同在一个定位的其他厂家的产品,就可以判断应该以怎样的风格、技术和营销来与之竞争。越是高端的定位,越有严格的约束。如果你满足于高仿的快速套现,那就请想清楚,并请长期满足下去,因为你今后想改也难。高端表讲究家史,你在别人眼里已是仿表的定位,烂表已卖出一大堆,说变就变谈何容易。此时要变,只有重新再做一个新品牌,品牌经营从头再来。
从国表的国情出发,我以为至少在长时间的初期阶段,最好定位高素质平民表。这个定位,技术上较易实现,做砸的可能性相对小,营销上也比较符合国内外顾客对国表的期望。这个价位的手表,全球市场份额比较大,较易突破。此外要看到,潜力依然无穷的本土市场,普遍崇洋,如果一开始就定位高端,较难与瑞士表竞争。
风格
【新品牌的另一种失策是系列太多,要么系列之间重叠不清,要么一个系列一个风格,看上去很热闹,实际是一盘散沙,模仿痕迹越发明显,自我削弱品牌形象。】
我一直觉得一个新品牌要立足,鲜明的自家风格特别重要。要在茫茫表海里崭露头角,至少要在外观上让人记得住,决不能含糊。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风格事关外观设计,首先是面壳,其次是机心版路及打磨,都必须自始至终体现一贯的风格。新品牌风格的成功经典案例,我最津津乐道的是朗格和尊纳(F.P.Journe)。这两家都不是等闲之辈,并不是只会做大日历偏秒盘,但刚开始的时候都耐得住性子。其中道理,值得揣摩。
手表,毕竟已不是新事物。一个新品牌的风格,自然可以借鉴他人,不大可能也没必要彻底创新。借鉴得好,时间长了就成了自己的品牌特征,业界此类先例比比皆是。模仿是可以的,但必须让人整体上看得舒服,说得过去,面、壳、心各方面要互为般配。除非是一心走高仿路线,新品牌特别忌讳的是风格混乱或风格多变。我尤其反感那种贪婪的模仿,自以为最聪明,天下最好的尽可以随意取用,殊不知拼凑在一起不伦不类,反而其丑无比。新品牌的另一种失策是系列太多,要么系列之间重叠不清,要么一个系列一个风格,看上去很热闹,实际是一盘散沙,模仿痕迹越发明显,自我削弱品牌形象。
定位决定风格。高端表要有高端表的样子,还要有一点与众不同,不可完全模仿他人,否则难以让消费者放下市面上现成的诸多老牌子来关照你家。平民表,风格以朴素为好。如果是低价位的表,却采用高端的风格,注定好不了,如表盘镂空机心雕花,不用看细节,立刻已令人大倒胃口。
风格也是文化的体现。越是鲜明的风格,往往越有特定的地域性,例如3/4夹板,不大适合拿来主义。简单的设计风格,放之四海而皆准,更容易讨好大多数的人。况且东方人做的表,朴素风格易引人共鸣。我觉得,这一点上,国表不妨再度学习精工经验,确立一种中国情调的淡雅风格。
在定位不偏高的前提下,我建议国产表先侧重做简单三针表,复杂功能不妨先做计时。钢表为主,金表先少做。简洁风格的正装表为主,运动款为辅。计时之外的其他复杂功能短时间内一概不碰。例如陀飞轮、三问,这种本应高档的玩意,要做就表明了是高端定位,既然高端就实实在在做出高端的水平。低端品牌做陀飞轮,虽然虚荣,其实无益,会给人以华而不实的印象。想想看,低端品牌的贵价表,到底有多少人会去买?
珐琅表可以做,国表有一定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可以单独开一个小系列,或者如果想做大,干脆另立品牌,专门来做珐琅表。
无论简单三针表、计时表、珐琅表,都应统一风格,壳型、指针、字体乃至表把,都以简洁为好,并保持一致,理性判断取舍。初期阶段宁愿少作变化,以加深品牌的辨识度。如依前文所述,以大规模占领国内市场为第一目标,简单表和单纯的计时表应能最大限度迎合大多数顾客的喜好,国表也拥有足够的设计生产经验、工艺技术以及市场接受度,当能缩短研发周期,创造最大效益。最近一段时期几款经典国表复刻版的成功,即为有力佐证。 技术
定位决定技术要求。也可以反过来说,没到一定技术水平,免开高价。如果雄心勃勃要做高端表,那就要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
技术不仅仅在于某项功能的实现,更多的是在于实现的细节,而且是方方面面的各项细节。大复杂功能,仅仅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得好才行,不然就别去碰。会做三问是一回事,做得好是另一回事。经典案例,陀飞轮,不是在于做得出,而是在于做得好看,耐看,有自家技术特点。新案例,珐琅表,仅仅珐琅盘面做得好,不够;必须有整体风格的协调、机心素质及美学的匹配。手表首先是手表,手表终究是手表,不仅仅是饰物。
作为一个表迷,我的体会是高级手表没什么性能价格比。如果说有,那个性能也不是某个具体简单或复杂功能,而是让佩戴者产生愉悦满足感的性能。换句话说,一只制作精美的简单表的性能,远远大于一只粗糙手工的复杂表的性能。
我觉得,国表首先应该踏踏实实过简单表的技术关。我不是说国表连简单表也做不出,而是说要做好简单表其实就不容易。除非打定主意只做复杂表,我们能不能先把简单表做得漂亮再说其他?
营销
营销很重要,但我以为产品本身的质量更重要,尤其是高级表这类奢侈品。做任何行业,我们必须尊重顾客的智力,特别是奢侈品的买主,不要一厢情愿认定就是钱多人傻。事实上,这个人群的消费是很精明的,你的那些营销手段人家都看得透,之所以照样买单,是因为你做得确实好。顶尖品牌,的确可以漫天开价,但根本前提是别人做不出同样的东西。
营销是一定要做的,但我之所以特别列出这项,原因只是我希望国表不要把首要精力放在营销上,至少不能因此忽略前面几关。
如果能先做出一款价格适中功能简单的表,外观简洁,制作细节到位,风格鲜明且无显著山寨痕迹,那么接下来的营销,除了传统媒体曝光(期刊报道、测评、电视访谈、广告)及参加各大表展(瑞士巴塞尔、中国CIWE),也可以更多考虑网络这一渠道,例如举办或赞助小规模的资深表迷聚会,与国内外几大钟表论坛互动,引发讨论,从表迷群中营造舆论声势。近年来一些新锐品牌如MB&F、Sarpaneva、Ochs and Junior无不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当今宣传利器,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小结
我建议国表优先考虑定位高素质平民表,机械石英并进,侧重简单三针表、日历表和计时表,集中精力,现阶段力争超越同类瑞士、德国及日本品牌,包括天梭、豪利时、Nomos、Union、西铁城,立足这一档位的广阔市场。
这个目标不算高却也不低,虽然听上去不如立刻跻身顶级名牌玩转陀飞三问那么令人振奋,却更实在可行,具有伸手可及的现实挑战性。大复杂功能迟早要做,而且要真正做好,但事情总得一步步来。有的品牌先复杂后简单,先立足高端,然后延展出中高价位的表款,例如尊纳。有的品牌反之,自下而上,稳稳占领中低档的市场不放,定下心来再扩大战线,推出高端系列,例如精工。国表应该走出怎样一条自己的路?我认为应该是后者的路线。
这样的路线意味着国表首先要做出一只高素质的基础机心,细节到位但不必华贵,技术过关但无须超一流,其次国表须统一品牌风格(包括壳型、面盘刻度与字体、商标、其他文字与字体、指针、表圈、表把、表耳、机心打磨纹路),摒除所有多变及花哨元素。做到了这些,不但将在技术上为国表未来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及根本的基础,而且应能即刻兑现利益,以崭新而可靠的形象赢得国内外市场顾客的拥戴买单,从此告别摸索阶段。
定位
【定位一旦定下,就有了其他行为的准则。知道了自己的定位,就能清楚地看到与自己同在一个定位的其他厂家的产品,就可以判断应该以怎样的风格、技术和营销来与之竞争。】
国表品牌想要在业界脱颖而出,我以为第一要明确的就是定位。当然如果只是想捞一票就走人,那么不但定位不必纠缠,而且接下来的所有文字全都无益,可以尽数略去。
所谓定位,顾名思义,就是要确定,因此一旦定下来就尽量不要去改。定下来之前,可以有很多选择,或高或低。高,可以选择走顶尖高端,像当年朗格(A.Lange & Sohne)那样,掂量好自己的斤两,一步登天。低,可以心平气和光明正大山寨高仿,大量倾销,利润照样丰厚。或者,可以走精工路线,实用精准廉价为主,立足脚跟后再推Grand Seiko那般实用型高级牌子。不过,这后一路,得慢慢来。如果一上来就要上下通吃,不现实。
品牌定位,涉及多方面,但首先说穿了就是价位的确定,也正是所谓品牌价值之所在。手表这种消费品,如果没有明确的心理价位,叫顾客如何出手?就以上述德国品牌朗格为例,隶属历峰集团的朗格被定位为集团内最高端品牌,所有表款为贵金属表(除极少数若干只特殊版本钢表之外),10000美元以上起价,明确走高端路线。又如另一极端,从当年石英风暴中挽救了整个瑞士表业的瑞士品牌斯沃琪(Swatch),从诞生那天起就定位大众时尚路线,几十年来以瑞士生产为号召,物美价廉为诉求,大多数表款都在100美元上下价位,石英机心塑料外壳,惊人的产量和销量,却绝对不烂牌。
定位一旦定下,就有了其他行为的准则。知道了自己的定位,就能清楚地看到与自己同在一个定位的其他厂家的产品,就可以判断应该以怎样的风格、技术和营销来与之竞争。越是高端的定位,越有严格的约束。如果你满足于高仿的快速套现,那就请想清楚,并请长期满足下去,因为你今后想改也难。高端表讲究家史,你在别人眼里已是仿表的定位,烂表已卖出一大堆,说变就变谈何容易。此时要变,只有重新再做一个新品牌,品牌经营从头再来。
从国表的国情出发,我以为至少在长时间的初期阶段,最好定位高素质平民表。这个定位,技术上较易实现,做砸的可能性相对小,营销上也比较符合国内外顾客对国表的期望。这个价位的手表,全球市场份额比较大,较易突破。此外要看到,潜力依然无穷的本土市场,普遍崇洋,如果一开始就定位高端,较难与瑞士表竞争。
风格
【新品牌的另一种失策是系列太多,要么系列之间重叠不清,要么一个系列一个风格,看上去很热闹,实际是一盘散沙,模仿痕迹越发明显,自我削弱品牌形象。】
我一直觉得一个新品牌要立足,鲜明的自家风格特别重要。要在茫茫表海里崭露头角,至少要在外观上让人记得住,决不能含糊。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风格事关外观设计,首先是面壳,其次是机心版路及打磨,都必须自始至终体现一贯的风格。新品牌风格的成功经典案例,我最津津乐道的是朗格和尊纳(F.P.Journe)。这两家都不是等闲之辈,并不是只会做大日历偏秒盘,但刚开始的时候都耐得住性子。其中道理,值得揣摩。
手表,毕竟已不是新事物。一个新品牌的风格,自然可以借鉴他人,不大可能也没必要彻底创新。借鉴得好,时间长了就成了自己的品牌特征,业界此类先例比比皆是。模仿是可以的,但必须让人整体上看得舒服,说得过去,面、壳、心各方面要互为般配。除非是一心走高仿路线,新品牌特别忌讳的是风格混乱或风格多变。我尤其反感那种贪婪的模仿,自以为最聪明,天下最好的尽可以随意取用,殊不知拼凑在一起不伦不类,反而其丑无比。新品牌的另一种失策是系列太多,要么系列之间重叠不清,要么一个系列一个风格,看上去很热闹,实际是一盘散沙,模仿痕迹越发明显,自我削弱品牌形象。
定位决定风格。高端表要有高端表的样子,还要有一点与众不同,不可完全模仿他人,否则难以让消费者放下市面上现成的诸多老牌子来关照你家。平民表,风格以朴素为好。如果是低价位的表,却采用高端的风格,注定好不了,如表盘镂空机心雕花,不用看细节,立刻已令人大倒胃口。
风格也是文化的体现。越是鲜明的风格,往往越有特定的地域性,例如3/4夹板,不大适合拿来主义。简单的设计风格,放之四海而皆准,更容易讨好大多数的人。况且东方人做的表,朴素风格易引人共鸣。我觉得,这一点上,国表不妨再度学习精工经验,确立一种中国情调的淡雅风格。
在定位不偏高的前提下,我建议国产表先侧重做简单三针表,复杂功能不妨先做计时。钢表为主,金表先少做。简洁风格的正装表为主,运动款为辅。计时之外的其他复杂功能短时间内一概不碰。例如陀飞轮、三问,这种本应高档的玩意,要做就表明了是高端定位,既然高端就实实在在做出高端的水平。低端品牌做陀飞轮,虽然虚荣,其实无益,会给人以华而不实的印象。想想看,低端品牌的贵价表,到底有多少人会去买?
珐琅表可以做,国表有一定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可以单独开一个小系列,或者如果想做大,干脆另立品牌,专门来做珐琅表。
无论简单三针表、计时表、珐琅表,都应统一风格,壳型、指针、字体乃至表把,都以简洁为好,并保持一致,理性判断取舍。初期阶段宁愿少作变化,以加深品牌的辨识度。如依前文所述,以大规模占领国内市场为第一目标,简单表和单纯的计时表应能最大限度迎合大多数顾客的喜好,国表也拥有足够的设计生产经验、工艺技术以及市场接受度,当能缩短研发周期,创造最大效益。最近一段时期几款经典国表复刻版的成功,即为有力佐证。 技术
定位决定技术要求。也可以反过来说,没到一定技术水平,免开高价。如果雄心勃勃要做高端表,那就要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
技术不仅仅在于某项功能的实现,更多的是在于实现的细节,而且是方方面面的各项细节。大复杂功能,仅仅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得好才行,不然就别去碰。会做三问是一回事,做得好是另一回事。经典案例,陀飞轮,不是在于做得出,而是在于做得好看,耐看,有自家技术特点。新案例,珐琅表,仅仅珐琅盘面做得好,不够;必须有整体风格的协调、机心素质及美学的匹配。手表首先是手表,手表终究是手表,不仅仅是饰物。
作为一个表迷,我的体会是高级手表没什么性能价格比。如果说有,那个性能也不是某个具体简单或复杂功能,而是让佩戴者产生愉悦满足感的性能。换句话说,一只制作精美的简单表的性能,远远大于一只粗糙手工的复杂表的性能。
我觉得,国表首先应该踏踏实实过简单表的技术关。我不是说国表连简单表也做不出,而是说要做好简单表其实就不容易。除非打定主意只做复杂表,我们能不能先把简单表做得漂亮再说其他?
营销
营销很重要,但我以为产品本身的质量更重要,尤其是高级表这类奢侈品。做任何行业,我们必须尊重顾客的智力,特别是奢侈品的买主,不要一厢情愿认定就是钱多人傻。事实上,这个人群的消费是很精明的,你的那些营销手段人家都看得透,之所以照样买单,是因为你做得确实好。顶尖品牌,的确可以漫天开价,但根本前提是别人做不出同样的东西。
营销是一定要做的,但我之所以特别列出这项,原因只是我希望国表不要把首要精力放在营销上,至少不能因此忽略前面几关。
如果能先做出一款价格适中功能简单的表,外观简洁,制作细节到位,风格鲜明且无显著山寨痕迹,那么接下来的营销,除了传统媒体曝光(期刊报道、测评、电视访谈、广告)及参加各大表展(瑞士巴塞尔、中国CIWE),也可以更多考虑网络这一渠道,例如举办或赞助小规模的资深表迷聚会,与国内外几大钟表论坛互动,引发讨论,从表迷群中营造舆论声势。近年来一些新锐品牌如MB&F、Sarpaneva、Ochs and Junior无不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当今宣传利器,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小结
我建议国表优先考虑定位高素质平民表,机械石英并进,侧重简单三针表、日历表和计时表,集中精力,现阶段力争超越同类瑞士、德国及日本品牌,包括天梭、豪利时、Nomos、Union、西铁城,立足这一档位的广阔市场。
这个目标不算高却也不低,虽然听上去不如立刻跻身顶级名牌玩转陀飞三问那么令人振奋,却更实在可行,具有伸手可及的现实挑战性。大复杂功能迟早要做,而且要真正做好,但事情总得一步步来。有的品牌先复杂后简单,先立足高端,然后延展出中高价位的表款,例如尊纳。有的品牌反之,自下而上,稳稳占领中低档的市场不放,定下心来再扩大战线,推出高端系列,例如精工。国表应该走出怎样一条自己的路?我认为应该是后者的路线。
这样的路线意味着国表首先要做出一只高素质的基础机心,细节到位但不必华贵,技术过关但无须超一流,其次国表须统一品牌风格(包括壳型、面盘刻度与字体、商标、其他文字与字体、指针、表圈、表把、表耳、机心打磨纹路),摒除所有多变及花哨元素。做到了这些,不但将在技术上为国表未来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及根本的基础,而且应能即刻兑现利益,以崭新而可靠的形象赢得国内外市场顾客的拥戴买单,从此告别摸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