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合作运动

来源 :民国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外国友好人士倡议下,经过各派抗日进步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国广阔的大后方适应着战时的迫切需要,兴起了工业合作运动。它以工业生产为目标,采取合作化的方式,组织民众进行生产。这种生产自救方式,对于支援长期抗战,克服经济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的发展和成就,在中国战时工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当时曾被誉为“经济国防线”。本文试从工合运动的产生、发展及衰落等方面对之进行一些探讨。
其他文献
指出了随着餐饮业的飞速发展,餐饮油烟引起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环保投诉的重要问题。简述了毕节市七星关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现状,分析了油烟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
【正】北洋政府时期的税制基本上是沿用了清朝后期的旧税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和封建性色彩,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引起商人的不满与反抗。江苏是民族工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
介绍了政府部门及业主对质量管理的职责,并从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阶段等环节对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未来进行
<正>抗战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提出在中国组建联合政府的构想,并一度为此作过努力,对当时的中国政治特别是国共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关于罗斯福提出这一构想的具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