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对黑暗的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点光线,照相机就可以记录下我们肉眼无法分辨的景物,人们常说摄影是光与影的造型艺术。
在弱光环境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幽暗的自然光来刻画出独特的影像效果,还可以利用人造光来创造出极为丰富的艺术特效。
中国台北101大楼
老沐 摄
拍摄数据:
富士S5 Pro相机;光圈F13;速度64秒;感光度ISO100
夜景建筑摄影是常规的弱光摄影方式之一,通常拍摄这种景象可以采用两种拍摄技巧:一种是单一的长时间曝光,另一种是两次曝光。
上面这幅台北的夜景照片是采用一次曝光完成的。作者选择了彩云飞渡的傍晚,拍摄点是可以融入台北101大楼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制高点,并用稳定的三脚架支撑相机,快门速度设置在一分钟左右。由于曝光时间较长,所以原本相对较暗的天空绽露出黄昏丰富的色彩和层次,加上建筑群刚刚点亮的灯光,使天空和地面建筑的细节均记录在画面中。在拍摄这种画面时,需要把握天空的亮度和地面灯光亮起的时间,以使天与地的亮度相融合。
对于建筑灯光点亮时间不确定的地点而言,可以采用二次曝光的方式来拍摄,方法非常简单,即第一次曝光时,按照天空云层的亮度测光曝光,第二次曝光时,可按照夜景的灯光曝光。这样就可以获得天空、地面色彩纷呈,相得益彰的夜景建筑作品了。另外利用数码相机的HDR拍摄模式也可达到上述效果。
星轨2010张剑 摄
拍摄数据:
佳能EOS 5D MarkⅡ相机;EF 24-105mm 1∶4 L IS USM镜头;光圈F5.6;速度1840秒
上面这幅作品也是典型的夜景摄影方式之一,从选景来看,作者选择了人造光干扰很少的野外环境,这样才可以拍摄到更加清晰的星际轨迹。
星际轨迹摄影属于自然环境弱光摄影题材之一,作者选取合适的自然景物作为前景,将摄影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进行30分钟到数小时的曝光,不仅记录下地面景物的形态,还记录下星际借助日周运动的轨迹。
通常在拍摄星际时,摄影师喜欢将镜头的中心点对准北极星,这样可以得到同心圆的星际运动轨迹画面,上面这幅作品并未采用常规的方式,而是依靠地面上的两株树木作为前景,并采用长达半个多小时长时间曝光,使移动的星空呈现密集的线条状,使简单的风光画面变得生动有趣。
这种自然环境的弱光拍摄方法被人们称为静止摄影或固定摄影,只要具备长时间曝光的照相机都可以采用这种技法进行拍摄。在拍摄时,尽量选择稳定的三脚架及星空浩瀚的气候环境,而且选择合适的前景是重要的条件之一。
拔河
斯蒂芬 (Stephan Kolbread) 摄
拍摄数据:
尼康D200相机;尼克尔24-70mm1∶2.8镜头;光圈F5.6;速度139秒;感光度ISO100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作者邀请朋友来家里串门,并请朋友们作为这场华丽表演的义工。作者首先在院子的中央找到两个金属栅栏柱子,并在上面悬挂了一串100流明的LED灯。将尼康D200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构成一个框架灯带。照相机的快门设置为B门,白平衡为灯光模式,并请朋友们按拔河游戏摆动作,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快门,然后作者打开电光棒描绘朋友们的轮廓,直到描绘完所有朋友们的姿势和位置后才把灯关掉。这时所得到的便是这幅颇有趣味的光绘摄影画面了。
天外来客
丹尼斯·卡尔弗特(Dennis Calvert) 摄
拍摄数据:
佳能EOS 5D相机;
感光度ISO100;100流明LED灯;电光棒;一支点燃的香烟。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光绘摄影是不错的选择。即拍即现的特点可以让我们随时进行画面的调整和曝光的修正。光绘摄影创作中的曝光时间相对较长,利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与常规的夜景拍摄不同,光绘摄影首要的是创作时使用的画笔——人造光源,如手电筒、烟花、荧光棒甚至蜡烛、火柴、香烟、打火机等。还需要寻找到一片合适的黑暗环境,应避免受到路灯和车灯的影响。此外,在长时间曝光时,可以选择不同色彩的光源进行绘制。天外来客(右图)便是利用冷光和暖光两种人造光源绘制的效果。
跳
汤辉 摄
拍摄数据:
哈苏H3D-39相机;镜头焦距55mm;光圈F9.5;速度2秒;感光度ISO100;布朗闪光灯
在弱光摄影中,利用人造光源进行创作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闪光灯就是最为普及和实用的人造光源。
如今的便携式闪光灯功能非常丰富,但真正熟悉和掌握闪光灯的人却并不多。左面照片利用闪光灯的后帘同步功能拍摄。
在拍摄时,尽可能地选择黑色背景,并将闪光灯设置在后帘同步闪光功能上,为了体现人物跳跃的动感,需要一定的环境光对被摄体进行照明,但环境光的强度必须明显低于闪光灯的强度。
照相机的快门既可设置在B门或T门,也可设置为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只要记录下人物运动的高潮瞬间即可。
跑
汤辉 摄
拍摄数据:
哈苏H3D-39;镜头焦距55mm;
光圈F8;速度1秒;感光度
ISO200;布朗闪光灯
频闪闪光也是弱光摄影中效果独特的闪光灯控制技术。在黑暗背景的情况下,频闪闪光可以凝固住动态中的过程,犹如利用连拍将移动的人物记录在一个画面中一般。
频闪闪光与后帘同步闪光一样,需要相对较暗的背景环境,这样才可以利用闪光来记录移动中的主体。下面这幅作品巧妙地融入了其他光源进行照明,以突出人物运动的动感,闪光灯设置为4次频闪,并采用离机的方式摆放在人物的正前方,形成测光照明,相机设置为B门。
在拍摄时,摄影师命令运动员起跑,并按动快门释放闪光灯,依靠4次频闪闪光,记录下运动员从起跑前到奔跑过程中的一系列过程,整个画面虚实相映,有动有静,视觉效果独特。
(责任编辑:徐静)
在弱光环境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幽暗的自然光来刻画出独特的影像效果,还可以利用人造光来创造出极为丰富的艺术特效。
中国台北101大楼
老沐 摄
拍摄数据:
富士S5 Pro相机;光圈F13;速度64秒;感光度ISO100
夜景建筑摄影是常规的弱光摄影方式之一,通常拍摄这种景象可以采用两种拍摄技巧:一种是单一的长时间曝光,另一种是两次曝光。
上面这幅台北的夜景照片是采用一次曝光完成的。作者选择了彩云飞渡的傍晚,拍摄点是可以融入台北101大楼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制高点,并用稳定的三脚架支撑相机,快门速度设置在一分钟左右。由于曝光时间较长,所以原本相对较暗的天空绽露出黄昏丰富的色彩和层次,加上建筑群刚刚点亮的灯光,使天空和地面建筑的细节均记录在画面中。在拍摄这种画面时,需要把握天空的亮度和地面灯光亮起的时间,以使天与地的亮度相融合。
对于建筑灯光点亮时间不确定的地点而言,可以采用二次曝光的方式来拍摄,方法非常简单,即第一次曝光时,按照天空云层的亮度测光曝光,第二次曝光时,可按照夜景的灯光曝光。这样就可以获得天空、地面色彩纷呈,相得益彰的夜景建筑作品了。另外利用数码相机的HDR拍摄模式也可达到上述效果。
星轨2010张剑 摄
拍摄数据:
佳能EOS 5D MarkⅡ相机;EF 24-105mm 1∶4 L IS USM镜头;光圈F5.6;速度1840秒
上面这幅作品也是典型的夜景摄影方式之一,从选景来看,作者选择了人造光干扰很少的野外环境,这样才可以拍摄到更加清晰的星际轨迹。
星际轨迹摄影属于自然环境弱光摄影题材之一,作者选取合适的自然景物作为前景,将摄影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进行30分钟到数小时的曝光,不仅记录下地面景物的形态,还记录下星际借助日周运动的轨迹。
通常在拍摄星际时,摄影师喜欢将镜头的中心点对准北极星,这样可以得到同心圆的星际运动轨迹画面,上面这幅作品并未采用常规的方式,而是依靠地面上的两株树木作为前景,并采用长达半个多小时长时间曝光,使移动的星空呈现密集的线条状,使简单的风光画面变得生动有趣。
这种自然环境的弱光拍摄方法被人们称为静止摄影或固定摄影,只要具备长时间曝光的照相机都可以采用这种技法进行拍摄。在拍摄时,尽量选择稳定的三脚架及星空浩瀚的气候环境,而且选择合适的前景是重要的条件之一。
拔河
斯蒂芬 (Stephan Kolbread) 摄
拍摄数据:
尼康D200相机;尼克尔24-70mm1∶2.8镜头;光圈F5.6;速度139秒;感光度ISO100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作者邀请朋友来家里串门,并请朋友们作为这场华丽表演的义工。作者首先在院子的中央找到两个金属栅栏柱子,并在上面悬挂了一串100流明的LED灯。将尼康D200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构成一个框架灯带。照相机的快门设置为B门,白平衡为灯光模式,并请朋友们按拔河游戏摆动作,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快门,然后作者打开电光棒描绘朋友们的轮廓,直到描绘完所有朋友们的姿势和位置后才把灯关掉。这时所得到的便是这幅颇有趣味的光绘摄影画面了。
天外来客
丹尼斯·卡尔弗特(Dennis Calvert) 摄
拍摄数据:
佳能EOS 5D相机;
感光度ISO100;100流明LED灯;电光棒;一支点燃的香烟。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光绘摄影是不错的选择。即拍即现的特点可以让我们随时进行画面的调整和曝光的修正。光绘摄影创作中的曝光时间相对较长,利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与常规的夜景拍摄不同,光绘摄影首要的是创作时使用的画笔——人造光源,如手电筒、烟花、荧光棒甚至蜡烛、火柴、香烟、打火机等。还需要寻找到一片合适的黑暗环境,应避免受到路灯和车灯的影响。此外,在长时间曝光时,可以选择不同色彩的光源进行绘制。天外来客(右图)便是利用冷光和暖光两种人造光源绘制的效果。
跳
汤辉 摄
拍摄数据:
哈苏H3D-39相机;镜头焦距55mm;光圈F9.5;速度2秒;感光度ISO100;布朗闪光灯
在弱光摄影中,利用人造光源进行创作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闪光灯就是最为普及和实用的人造光源。
如今的便携式闪光灯功能非常丰富,但真正熟悉和掌握闪光灯的人却并不多。左面照片利用闪光灯的后帘同步功能拍摄。
在拍摄时,尽可能地选择黑色背景,并将闪光灯设置在后帘同步闪光功能上,为了体现人物跳跃的动感,需要一定的环境光对被摄体进行照明,但环境光的强度必须明显低于闪光灯的强度。
照相机的快门既可设置在B门或T门,也可设置为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只要记录下人物运动的高潮瞬间即可。
跑
汤辉 摄
拍摄数据:
哈苏H3D-39;镜头焦距55mm;
光圈F8;速度1秒;感光度
ISO200;布朗闪光灯
频闪闪光也是弱光摄影中效果独特的闪光灯控制技术。在黑暗背景的情况下,频闪闪光可以凝固住动态中的过程,犹如利用连拍将移动的人物记录在一个画面中一般。
频闪闪光与后帘同步闪光一样,需要相对较暗的背景环境,这样才可以利用闪光来记录移动中的主体。下面这幅作品巧妙地融入了其他光源进行照明,以突出人物运动的动感,闪光灯设置为4次频闪,并采用离机的方式摆放在人物的正前方,形成测光照明,相机设置为B门。
在拍摄时,摄影师命令运动员起跑,并按动快门释放闪光灯,依靠4次频闪闪光,记录下运动员从起跑前到奔跑过程中的一系列过程,整个画面虚实相映,有动有静,视觉效果独特。
(责任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