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学会知识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因此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利用问题进行教学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就必须破除教师讲学生听,从黑板到黑板的不良教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有序地引导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才是当今新课标最基本的要求和需要。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抓住“如何让学生乐学,教学会学生学习”这一问题进行探索,认为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学的欲望
如何让学生想学呢?首先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了解和信任学生,激励与帮助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才会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的爱必然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学生由爱老师而爱老师所教的课,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诱发学习的内动力。其次,课堂教学活动要自始至终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努力做到课的开始引起兴趣;课的中间提高和增强兴趣;课的结束保持兴趣,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是这样发问的:“你现在几岁了?过了多少生日呢?”很多同学都说:“九岁或十岁,过了九个或十个生日。”但我接着说:小明今年4岁了,他姐姐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3个生日,请大家想一想,小红姐姐今年几岁?学生看了问题,疑云骤起,议论纷纷,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谁都想知道正确答案。这时我就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设疑,从而引入新课。这样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引起学习兴趣,更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挖掘教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及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以苦为乐,达到学而不倦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想;尽量让学生自己动口说。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首先这样设置导入:你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能否也像平行四边形一样用公式计算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本节课你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自己认真进行思考,相信你能很明了地告诉老师你的答案。然后创造这样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分成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许多大大小小的三角形拿出来,引导学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用割、补、拼的方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从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三、善于设计导学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地探究
导学性的问题设置是为学生创设思维的场景,激发其学习兴趣。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创设的导学性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应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做到既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又简明扼要,适当适时。如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采用了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概括总结三个环节。教师先用绳子测量出一个圆的周长,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知道绳子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然后教师提出富于思考,又易于操作的问题:“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这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从“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猜想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半径有关。教师顺势引出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故事,并提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规律。这时学生会很想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于是学生也积极、主动地参与第二环节的探索。同学们亲自测量,亲自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一规律。教师对他们所探究的结论给予更高评价,表扬他们有数学家的探究精神。在学生都有一种获取知识的喜悦感时,老师又适时提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那究竟是多少呢?”这样将学生的思维又推向高潮,使知识进一步深化,这样才概括出圆周率。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地推导出:圆的周长=直径×π。通过导学问题的设置,学生一步步带着思考深入到课堂中。这样学生的思维愈来愈活跃,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先提出树立自主学习的意志,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自主精神作为一种学习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享有自主的权力。所以我在课堂上提倡六允许: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我们应关注每个孩子,信任他们,给他们以希望,对他们进行积极评价,让他们树立信心。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正确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赞赏每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要拿起“表扬的武器”,使学生处于“我能学好”的自信中,为自主学习搭建起新的台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有了教师的善教,才会有学生的善学。所以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让学生乐学,教学生会学。
参考文献:
[1]李鉴蕙.学科素质教育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教育,1999(3).
关键词: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就必须破除教师讲学生听,从黑板到黑板的不良教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有序地引导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才是当今新课标最基本的要求和需要。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抓住“如何让学生乐学,教学会学生学习”这一问题进行探索,认为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学的欲望
如何让学生想学呢?首先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了解和信任学生,激励与帮助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才会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的爱必然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学生由爱老师而爱老师所教的课,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诱发学习的内动力。其次,课堂教学活动要自始至终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努力做到课的开始引起兴趣;课的中间提高和增强兴趣;课的结束保持兴趣,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是这样发问的:“你现在几岁了?过了多少生日呢?”很多同学都说:“九岁或十岁,过了九个或十个生日。”但我接着说:小明今年4岁了,他姐姐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3个生日,请大家想一想,小红姐姐今年几岁?学生看了问题,疑云骤起,议论纷纷,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谁都想知道正确答案。这时我就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设疑,从而引入新课。这样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引起学习兴趣,更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挖掘教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及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以苦为乐,达到学而不倦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想;尽量让学生自己动口说。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首先这样设置导入:你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能否也像平行四边形一样用公式计算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本节课你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自己认真进行思考,相信你能很明了地告诉老师你的答案。然后创造这样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分成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许多大大小小的三角形拿出来,引导学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用割、补、拼的方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从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三、善于设计导学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地探究
导学性的问题设置是为学生创设思维的场景,激发其学习兴趣。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创设的导学性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应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做到既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又简明扼要,适当适时。如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采用了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概括总结三个环节。教师先用绳子测量出一个圆的周长,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知道绳子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然后教师提出富于思考,又易于操作的问题:“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这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从“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猜想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半径有关。教师顺势引出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故事,并提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规律。这时学生会很想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于是学生也积极、主动地参与第二环节的探索。同学们亲自测量,亲自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一规律。教师对他们所探究的结论给予更高评价,表扬他们有数学家的探究精神。在学生都有一种获取知识的喜悦感时,老师又适时提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那究竟是多少呢?”这样将学生的思维又推向高潮,使知识进一步深化,这样才概括出圆周率。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地推导出:圆的周长=直径×π。通过导学问题的设置,学生一步步带着思考深入到课堂中。这样学生的思维愈来愈活跃,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先提出树立自主学习的意志,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自主精神作为一种学习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享有自主的权力。所以我在课堂上提倡六允许: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我们应关注每个孩子,信任他们,给他们以希望,对他们进行积极评价,让他们树立信心。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正确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赞赏每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要拿起“表扬的武器”,使学生处于“我能学好”的自信中,为自主学习搭建起新的台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有了教师的善教,才会有学生的善学。所以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让学生乐学,教学生会学。
参考文献:
[1]李鉴蕙.学科素质教育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教育,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