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企业纷纷涌向海外的当下,“蒙牛”已完成了“外企”向“国企”的过渡。
“未来5年,进入世界乳业10强,年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增长率30%……”这个跨越式的计划是蒙牛的既定目标。显然,只有借助世界500强——中粮集团的资本,才能使其完成这一目标。
一年前的收购
牛根生辞任蒙牛董事会主席,这起人事变动对于大众而言,并不起眼,但对中粮而言,意味着全面接管了蒙牛的运营。
2009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食集团中粮集团和私募基金厚朴基金联手,注资61亿港元,获得蒙牛乳业20%的股权。中粮和厚朴的入股,将形成多种所有制模式,即“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旦这种参股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取得实质性效果,也必然引发中国实体经济强强联合,在资本、产业方面展开双重合作,并由此加快进入世界巨头阵营的速度。
其实,中粮和蒙牛联姻饱含着蒙牛的辛酸和无奈。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几乎让中国乳业集体沦陷。而树大招风的蒙牛,虽然没有像三鹿一样倒下,却也内伤频发。2009年,伴随着行业危机、产品质量危机,蒙牛的资本风险也暴露出来。就在一年前,蒙牛乳业董事长牛根生曾四处求援,甚至泪洒“万言书”,以期回收抵押给摩根士丹利的股权。“国际上,大股东的股份低于25%是被恶意收购的警戒线。从之前登记卖股的数字看,确实是已超过了警戒线,公司存在被恶意收购的可能。”牛根生不得不承认。
当时正是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及时出手,不仅让牛根生逃离了困境,还成功套现9.55亿元。如此来看,中粮这回充当了一回白马骑士的角色。
惯于资本运作的中粮,介入蒙牛一年后,使其现金流有了明显的亮色。2010年蒙牛年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17.7%至302.7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0.9%至12.37亿。蒙牛乳业总裁杨文俊对媒体表示,“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若内地及海外有合适机会将全力进行并购,且已实现78%的奶源由自己控制,未来希望可100%控制奶源。”
对于牛根生的此次辞职,广东乳业协会会长王丁棉说,牛根生此时退出是一个明智之举,因其激进的战略,使蒙牛摊子铺得过大,导致奶源供应不足,引致整个行业哄抢奶源,可以说正是其从侧面导致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
中粮式管理
外界普遍看好宁高宁与牛根生的合作,认为“他们私交甚笃,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很多共同爱好,都是中国企业家协会成员”云云。其实,私交、爱好、经历乃至身份的契合,并不是合作成功的必然条件。入主蒙牛,不仅距离宁高宁“全产业链”的豪迈目标更近了一步,也为其庞大农业帝国添加了乳业板块。
中粮作为国企,是掌握各种隐形政策资源的“红顶商人”。蒙牛拥有此靠山,取得政策上的优势可想而知。同时,无论是从中粮的背景地位、资金实力还是从其完整的产业链模式来看,都有利于蒙牛未来的发展。
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黄俊立教授表示,从这次并购的风格来看,是非常典型的中粮风格,中粮集团一直对并购公司的控股权非常关注。虽然,在中粮给媒体的新闻稿中有这样的表述:中粮集团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中粮的掌控权已经慢慢渗透到蒙牛的管理层中。2010年3月,在蒙牛乳业任首席财务官9年的姚同山提出辞职,中粮集团财务部总监马王军同时就任非执行董事,成为继中粮董事长宁高宁、总裁于旭波、战略部总监马建平之后中粮第4位派驻董事会的高管。
与此同时,蒙牛的元老人物如姚同山、孙玉斌、孙先红、邓九强等人,或是辞任,或是退休,逐渐淡出蒙牛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今,蒙牛高层中仅剩“老将”杨文俊继续担任总裁职务。
宁高宁在资本市场以长袖善舞著称。自蒙牛成为中粮的重要业务板块之后,发力上游奶源建设,实现由上游为主导,逐渐向中下游渗透的产业发展路径。此外,以往主要靠自建工厂的蒙牛也开始了对资本整合的尝试,如收购君乐宝股权等。
在宁高宁看来,投资蒙牛乳业的风险在于安全问题。其中,上游奶源建设一直是全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中粮不从根本上改变此种管理模式,一旦潜在风险爆发,酿成损失的不仅仅是蒙牛品牌,更是庞大的中粮帝国。中粮集团内部人士曾表示,双方合作后会拥有更大的合作经营空间,中粮集团重组的畜牧资源将成为蒙牛坚强的后盾。
为何选择“混合经济”
其实,之前的蒙牛——还没有被中粮收购的蒙牛一直都是外企,只不过,此外企非彼外企。
2002年摩根士丹利国际机构决定对蒙牛进行投资,当年6月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同年10月,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取得该公司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权。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公司也从一个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内地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蒙牛乳业的创始人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自然人身份变为了境外法人间接持股。
自从中粮控股蒙牛之日起,蒙牛的身份就开始模糊:国资、民资和外资的界限以这种逆向操作方式被打破。对此,宁高宁解释:“未来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合作范围会越来越多。这可以叫做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欧美缓解经济危机采用的国际通用模式。”
黄俊立表示,中粮和蒙牛的合作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并购,但是有媒体将其看做是一种新型合作模式,引起不少人关注。“其实这种‘混合经济’在国外早已是大势所趋。长远来看,民企国企应是携手并进的关系,都应在将来大量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与全社会的融合,共同成为支撑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力量。”
中国乳业就现状而言问题不少,近日,“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差”的争论再度成为焦点。面对争议,有专家指出:“一个国家的乳业振兴,不可能只靠政策扶持,只有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才能为一个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值得思考的是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目前乳业巨头基本为国有,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承担风险的是国企。如果其继续得到政策的支持,未来十年,乳业的发展或许不堪设想。”王丁棉不无担忧地说。政策的保驾护航下,乳业巨头存在的严重问题难以解决。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曾说,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并非有完全的私有经济,而是混合经济。所谓混合经济,应是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混合在一起,共同担负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未来中国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也应走这样的路子。最高的形式,可能会通过资本市场表现出来。比如,有些表面上的国有企业,可能股份已经私有化,掌握在百姓手中。而有些民营企业,虽是私人老板,但股份也社会化了。应通过这样的关系、通过其对社会的贡献在市场上留下的形象,来对他们做出评价。其中优秀的企业,就可以更大更强。差的企业,可能就ST了。实在不行,就会自行消失。
“未来5年,进入世界乳业10强,年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增长率30%……”这个跨越式的计划是蒙牛的既定目标。显然,只有借助世界500强——中粮集团的资本,才能使其完成这一目标。
一年前的收购
牛根生辞任蒙牛董事会主席,这起人事变动对于大众而言,并不起眼,但对中粮而言,意味着全面接管了蒙牛的运营。
2009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食集团中粮集团和私募基金厚朴基金联手,注资61亿港元,获得蒙牛乳业20%的股权。中粮和厚朴的入股,将形成多种所有制模式,即“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旦这种参股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取得实质性效果,也必然引发中国实体经济强强联合,在资本、产业方面展开双重合作,并由此加快进入世界巨头阵营的速度。
其实,中粮和蒙牛联姻饱含着蒙牛的辛酸和无奈。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几乎让中国乳业集体沦陷。而树大招风的蒙牛,虽然没有像三鹿一样倒下,却也内伤频发。2009年,伴随着行业危机、产品质量危机,蒙牛的资本风险也暴露出来。就在一年前,蒙牛乳业董事长牛根生曾四处求援,甚至泪洒“万言书”,以期回收抵押给摩根士丹利的股权。“国际上,大股东的股份低于25%是被恶意收购的警戒线。从之前登记卖股的数字看,确实是已超过了警戒线,公司存在被恶意收购的可能。”牛根生不得不承认。
当时正是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及时出手,不仅让牛根生逃离了困境,还成功套现9.55亿元。如此来看,中粮这回充当了一回白马骑士的角色。
惯于资本运作的中粮,介入蒙牛一年后,使其现金流有了明显的亮色。2010年蒙牛年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17.7%至302.7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0.9%至12.37亿。蒙牛乳业总裁杨文俊对媒体表示,“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若内地及海外有合适机会将全力进行并购,且已实现78%的奶源由自己控制,未来希望可100%控制奶源。”
对于牛根生的此次辞职,广东乳业协会会长王丁棉说,牛根生此时退出是一个明智之举,因其激进的战略,使蒙牛摊子铺得过大,导致奶源供应不足,引致整个行业哄抢奶源,可以说正是其从侧面导致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
中粮式管理
外界普遍看好宁高宁与牛根生的合作,认为“他们私交甚笃,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很多共同爱好,都是中国企业家协会成员”云云。其实,私交、爱好、经历乃至身份的契合,并不是合作成功的必然条件。入主蒙牛,不仅距离宁高宁“全产业链”的豪迈目标更近了一步,也为其庞大农业帝国添加了乳业板块。
中粮作为国企,是掌握各种隐形政策资源的“红顶商人”。蒙牛拥有此靠山,取得政策上的优势可想而知。同时,无论是从中粮的背景地位、资金实力还是从其完整的产业链模式来看,都有利于蒙牛未来的发展。
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黄俊立教授表示,从这次并购的风格来看,是非常典型的中粮风格,中粮集团一直对并购公司的控股权非常关注。虽然,在中粮给媒体的新闻稿中有这样的表述:中粮集团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中粮的掌控权已经慢慢渗透到蒙牛的管理层中。2010年3月,在蒙牛乳业任首席财务官9年的姚同山提出辞职,中粮集团财务部总监马王军同时就任非执行董事,成为继中粮董事长宁高宁、总裁于旭波、战略部总监马建平之后中粮第4位派驻董事会的高管。
与此同时,蒙牛的元老人物如姚同山、孙玉斌、孙先红、邓九强等人,或是辞任,或是退休,逐渐淡出蒙牛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今,蒙牛高层中仅剩“老将”杨文俊继续担任总裁职务。
宁高宁在资本市场以长袖善舞著称。自蒙牛成为中粮的重要业务板块之后,发力上游奶源建设,实现由上游为主导,逐渐向中下游渗透的产业发展路径。此外,以往主要靠自建工厂的蒙牛也开始了对资本整合的尝试,如收购君乐宝股权等。
在宁高宁看来,投资蒙牛乳业的风险在于安全问题。其中,上游奶源建设一直是全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中粮不从根本上改变此种管理模式,一旦潜在风险爆发,酿成损失的不仅仅是蒙牛品牌,更是庞大的中粮帝国。中粮集团内部人士曾表示,双方合作后会拥有更大的合作经营空间,中粮集团重组的畜牧资源将成为蒙牛坚强的后盾。
为何选择“混合经济”
其实,之前的蒙牛——还没有被中粮收购的蒙牛一直都是外企,只不过,此外企非彼外企。
2002年摩根士丹利国际机构决定对蒙牛进行投资,当年6月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同年10月,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取得该公司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权。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公司也从一个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内地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蒙牛乳业的创始人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自然人身份变为了境外法人间接持股。
自从中粮控股蒙牛之日起,蒙牛的身份就开始模糊:国资、民资和外资的界限以这种逆向操作方式被打破。对此,宁高宁解释:“未来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合作范围会越来越多。这可以叫做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欧美缓解经济危机采用的国际通用模式。”
黄俊立表示,中粮和蒙牛的合作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并购,但是有媒体将其看做是一种新型合作模式,引起不少人关注。“其实这种‘混合经济’在国外早已是大势所趋。长远来看,民企国企应是携手并进的关系,都应在将来大量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与全社会的融合,共同成为支撑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力量。”
中国乳业就现状而言问题不少,近日,“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差”的争论再度成为焦点。面对争议,有专家指出:“一个国家的乳业振兴,不可能只靠政策扶持,只有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才能为一个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值得思考的是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目前乳业巨头基本为国有,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承担风险的是国企。如果其继续得到政策的支持,未来十年,乳业的发展或许不堪设想。”王丁棉不无担忧地说。政策的保驾护航下,乳业巨头存在的严重问题难以解决。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曾说,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并非有完全的私有经济,而是混合经济。所谓混合经济,应是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混合在一起,共同担负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未来中国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也应走这样的路子。最高的形式,可能会通过资本市场表现出来。比如,有些表面上的国有企业,可能股份已经私有化,掌握在百姓手中。而有些民营企业,虽是私人老板,但股份也社会化了。应通过这样的关系、通过其对社会的贡献在市场上留下的形象,来对他们做出评价。其中优秀的企业,就可以更大更强。差的企业,可能就ST了。实在不行,就会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