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回国40.91万人,较2014年增长了12.1%。但海归们学成回国后,却遇上了就业难题。这既有经济下行、就業岗位减少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和“不了解国内就业市场需求”等内在原因。有的家长“砸锅卖铁”甚至举债,把孩子送出国门留学,为的是让孩子“开阔眼界长见识”,“能在求职时简历上增加亮点而胜出”……找工作时却遇到了“不如意”、“工作不理想”,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让我们听听海归们的心声。
找工作成了全家的“一号任务”
24岁的留英硕士张佳玲回国几个月,投了几十份简历,却石沉大海。她掰着手指数了数,苦笑道:“我参加了4次面试和2次笔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更多的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在不断刷新邮箱和生怕错过每一个陌生来电的期待中,张佳玲感到,花了1年多时间,搭进几十万元,好不容易给自己的学历镶上的金边,正在一天天被现实剥去光环。
给张佳玲找工作,成了全家的“一号任务”。父母和亲戚启动了庞大的私人关系网络,这显然比大海捞针般广撒简历要高效得多。好几个直接送上门的机会,都被张佳玲拒绝了。先是父母托人帮她安排了一个在银行的工作,推销信贷产品,这让她觉得“干的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差了十万八千里,实在不喜欢”。亲戚先后给她介绍了好几份实习,可有的“工资低”,有的“不能转正”,还有的“不能解决户口”,也被她一一拒绝了。气得亲戚摔下一句话:“能耐没多大,还好高骛远!”
可张佳玲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高:工作地点在北京,合理的实习时间后能转正,有升职空间,税后薪资不低于6000元,并能落户。她反问亲戚:“如果连这些都达不到,那我出国留学的意义在哪儿?”
找工作和找对象,在张佳玲看来是一个道理,“不能将就,慢慢来吧,总会等到那个属于自己的。”
和张佳玲一样,多数海外留学生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回国40.91万人,较2014年增长了12.1%。而从1978年到2015年年底的37年间,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毕业后回国发展的占79.87%。
然而,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一回国便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一边是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不断刷新着“最难就业季”的峰值;一边是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岗位需求逐渐下滑,使得越来越多留学生加入“慢就业族”。这一族群毕业后并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在家陪父母,或是游学、考察、支教等,不急于确定职业和人生规划。而这一现象,在海归群体中更为常见。这些年轻人,大多家庭条件优越,对赚钱养家并没有迫切需求,同时追求更高的生活和工作品质,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一一摆在眼前,让他们放慢了就业的脚步。
辞职留英一年,月薪缩水7000元
同样是留学生,娜娜其实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不同,她曾在北京有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在一家杂志社,每月税前工资1.5万元吧”。两年前,为了换个环境“充电”,更重要的是拿个海外文凭能给履历加分,她辞职去英国读研究生。
娜娜家境普通,出国留学花去了她的全部积蓄,还向父母伸手要了“赞助”。她回国的目标很明确:“学以致用,抓紧变现。”毕业前半年起,她就开始在网上向国内心仪的单位发出求职信,也明显感受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毕业前一个月,娜娜早早订好机票飞到北京,时差都没倒过来就赶着去笔试面试。她成功杀过最后一关,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泼了一头冷水”。新工作税前月薪8000元,同时附加严苛的要求:工作时长不定,要有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准备,每个月出差10天左右。
思前想后,娜娜放弃了,“我不是想混口饭吃而已”。她觉得,自己出国留学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在攒能力、攒经历和攒人脉。既然朋友圈里都是一群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干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在自主创业方面“杀出一条血路”。她目前已经酝酿了创业项目的雏形,决定沉淀一段时间四处考察,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创业。
先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再思考未来
张越毕业好几个月了,压根就没考虑过找工作,“正在计划环球旅行”。张越留学回国后,没怎么在家待,更没关心过未来的工作,“想趁年轻做些疯狂的事”。
张越记事起,他的父母就一直在忙生意,多年打拼积累了丰厚的家业。他从来没为钱发过愁。在欧洲留学期间,他经常周末就打个“飞的”,去意大利逛个街,或是去法国看个秀,他打趣说:“爸妈太忙了,没时间看世界,我帮他们到处看看,也算是一项工作了吧?”
张越已经制订了到2017年春节前的旅行计划,以英国为起点,再把欧洲各国走一遍,然后去美国、非洲,再去澳洲、日本和东南亚,最后回国陪父母过年。
张越并不认为“慢就业族”是一种贬义词,他想利用毕业后的第一年做个环球旅行。他认为,这种经历也是非常宝贵的,会让自己对世界、对自己的未来有不一样的审视。
他自嘲说:“再说我现在除了四处游历的见识多一些,其他技能基本为零。就算让我现在急急忙忙找工作,凭我现在的能力,能找到什么工作呢?也没有这个必要,还不如先好好享受人生,增长阅历。”
同样家境优裕的王雅珊,留学回来一直没找工作,先是在家筹备了一年自己的婚礼和新房装修,随后在家人的帮助下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个广告公司,结果业务量太少,不到一年便关张了。最终,她在家人的安排下,进入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她坦言,几年前决定出国留学,就是为了逃避找工作。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她的目标很现实:“不想活得太累,轻轻松松干一份体面的工作,相夫教子,衣食无忧。”
说起留学的经历,王雅珊有些不好意思。“说来惭愧,我觉得自己没学到什么,甚至都没法和外国人顺畅地交流。”不过留学期间,她倒是游历了十来个国家,见识到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视野总是要宽广一些,这也算我的优势吧?在外企工作,了解这些异国文化的背景挺重要。”
实力不强,关系不硬,只能等待
没学到真本事,回国找工作还得靠父母,这是不少留学生都面临的窘境。张佳玲算了算,自己在英国读硕士,学制1年,其中还包括3个月假期,除去休假和结业期,真正的学习时间不超过6个月,“真的感觉自己没学到什么,跟身边同学聊天,他们也有同感。”
张佳玲当年高考失利,选择了一所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本科时也没怎么好好学,毕业时连英语八级都没过,才发现走出校门根本找不到工作。”为了让自己的学历更有竞争力,她选择去英国读一年硕士。这一年,她确实很努力,却因为基础太差,刚过了语言关,学到点皮毛,就被“赶”回国了。
起初,张佳玲坚定地认为无论如何,留学总会给自己镀上一层金,这使她在求职中总是不甘心与国内应届本科毕业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让她感到挫败的是,回国后面试某国有企业英文编辑,却因“语言能力需要提高”被拒。
“实力不强,关系也不硬,所以只能等。”张佳玲认为,毕业第一份工作太重要了,不想随随便便就业,浪费自己这几十万元花费和一年的精力,“等待对我来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了。”
张佳玲的同学丽颖回国后,在老家青岛打听了一下,以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找工作的月薪也就三四千元,她惊呼“国内的钱也太难挣了”。丽颖留学时曾在中餐馆打工,每周工作3天,月收入人民幣4500元左右,“国内的工资,还不够我买化妆品的”。现在,丽颖放弃了在国内就业,开始申请去新西兰攻读管理学硕士。 (据《中国青年报》)
找工作成了全家的“一号任务”
24岁的留英硕士张佳玲回国几个月,投了几十份简历,却石沉大海。她掰着手指数了数,苦笑道:“我参加了4次面试和2次笔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更多的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在不断刷新邮箱和生怕错过每一个陌生来电的期待中,张佳玲感到,花了1年多时间,搭进几十万元,好不容易给自己的学历镶上的金边,正在一天天被现实剥去光环。
给张佳玲找工作,成了全家的“一号任务”。父母和亲戚启动了庞大的私人关系网络,这显然比大海捞针般广撒简历要高效得多。好几个直接送上门的机会,都被张佳玲拒绝了。先是父母托人帮她安排了一个在银行的工作,推销信贷产品,这让她觉得“干的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差了十万八千里,实在不喜欢”。亲戚先后给她介绍了好几份实习,可有的“工资低”,有的“不能转正”,还有的“不能解决户口”,也被她一一拒绝了。气得亲戚摔下一句话:“能耐没多大,还好高骛远!”
可张佳玲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高:工作地点在北京,合理的实习时间后能转正,有升职空间,税后薪资不低于6000元,并能落户。她反问亲戚:“如果连这些都达不到,那我出国留学的意义在哪儿?”
找工作和找对象,在张佳玲看来是一个道理,“不能将就,慢慢来吧,总会等到那个属于自己的。”
和张佳玲一样,多数海外留学生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回国40.91万人,较2014年增长了12.1%。而从1978年到2015年年底的37年间,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毕业后回国发展的占79.87%。
然而,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一回国便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一边是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不断刷新着“最难就业季”的峰值;一边是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岗位需求逐渐下滑,使得越来越多留学生加入“慢就业族”。这一族群毕业后并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在家陪父母,或是游学、考察、支教等,不急于确定职业和人生规划。而这一现象,在海归群体中更为常见。这些年轻人,大多家庭条件优越,对赚钱养家并没有迫切需求,同时追求更高的生活和工作品质,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一一摆在眼前,让他们放慢了就业的脚步。
辞职留英一年,月薪缩水7000元
同样是留学生,娜娜其实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不同,她曾在北京有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在一家杂志社,每月税前工资1.5万元吧”。两年前,为了换个环境“充电”,更重要的是拿个海外文凭能给履历加分,她辞职去英国读研究生。
娜娜家境普通,出国留学花去了她的全部积蓄,还向父母伸手要了“赞助”。她回国的目标很明确:“学以致用,抓紧变现。”毕业前半年起,她就开始在网上向国内心仪的单位发出求职信,也明显感受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毕业前一个月,娜娜早早订好机票飞到北京,时差都没倒过来就赶着去笔试面试。她成功杀过最后一关,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泼了一头冷水”。新工作税前月薪8000元,同时附加严苛的要求:工作时长不定,要有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准备,每个月出差10天左右。
思前想后,娜娜放弃了,“我不是想混口饭吃而已”。她觉得,自己出国留学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在攒能力、攒经历和攒人脉。既然朋友圈里都是一群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干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在自主创业方面“杀出一条血路”。她目前已经酝酿了创业项目的雏形,决定沉淀一段时间四处考察,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创业。
先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再思考未来
张越毕业好几个月了,压根就没考虑过找工作,“正在计划环球旅行”。张越留学回国后,没怎么在家待,更没关心过未来的工作,“想趁年轻做些疯狂的事”。
张越记事起,他的父母就一直在忙生意,多年打拼积累了丰厚的家业。他从来没为钱发过愁。在欧洲留学期间,他经常周末就打个“飞的”,去意大利逛个街,或是去法国看个秀,他打趣说:“爸妈太忙了,没时间看世界,我帮他们到处看看,也算是一项工作了吧?”
张越已经制订了到2017年春节前的旅行计划,以英国为起点,再把欧洲各国走一遍,然后去美国、非洲,再去澳洲、日本和东南亚,最后回国陪父母过年。
张越并不认为“慢就业族”是一种贬义词,他想利用毕业后的第一年做个环球旅行。他认为,这种经历也是非常宝贵的,会让自己对世界、对自己的未来有不一样的审视。
他自嘲说:“再说我现在除了四处游历的见识多一些,其他技能基本为零。就算让我现在急急忙忙找工作,凭我现在的能力,能找到什么工作呢?也没有这个必要,还不如先好好享受人生,增长阅历。”
同样家境优裕的王雅珊,留学回来一直没找工作,先是在家筹备了一年自己的婚礼和新房装修,随后在家人的帮助下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个广告公司,结果业务量太少,不到一年便关张了。最终,她在家人的安排下,进入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她坦言,几年前决定出国留学,就是为了逃避找工作。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她的目标很现实:“不想活得太累,轻轻松松干一份体面的工作,相夫教子,衣食无忧。”
说起留学的经历,王雅珊有些不好意思。“说来惭愧,我觉得自己没学到什么,甚至都没法和外国人顺畅地交流。”不过留学期间,她倒是游历了十来个国家,见识到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视野总是要宽广一些,这也算我的优势吧?在外企工作,了解这些异国文化的背景挺重要。”
实力不强,关系不硬,只能等待
没学到真本事,回国找工作还得靠父母,这是不少留学生都面临的窘境。张佳玲算了算,自己在英国读硕士,学制1年,其中还包括3个月假期,除去休假和结业期,真正的学习时间不超过6个月,“真的感觉自己没学到什么,跟身边同学聊天,他们也有同感。”
张佳玲当年高考失利,选择了一所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本科时也没怎么好好学,毕业时连英语八级都没过,才发现走出校门根本找不到工作。”为了让自己的学历更有竞争力,她选择去英国读一年硕士。这一年,她确实很努力,却因为基础太差,刚过了语言关,学到点皮毛,就被“赶”回国了。
起初,张佳玲坚定地认为无论如何,留学总会给自己镀上一层金,这使她在求职中总是不甘心与国内应届本科毕业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让她感到挫败的是,回国后面试某国有企业英文编辑,却因“语言能力需要提高”被拒。
“实力不强,关系也不硬,所以只能等。”张佳玲认为,毕业第一份工作太重要了,不想随随便便就业,浪费自己这几十万元花费和一年的精力,“等待对我来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了。”
张佳玲的同学丽颖回国后,在老家青岛打听了一下,以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找工作的月薪也就三四千元,她惊呼“国内的钱也太难挣了”。丽颖留学时曾在中餐馆打工,每周工作3天,月收入人民幣4500元左右,“国内的工资,还不够我买化妆品的”。现在,丽颖放弃了在国内就业,开始申请去新西兰攻读管理学硕士。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