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主动脉瓣反流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la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新型主动脉瓣反流小鼠模型并评价其心脏离心性肥大程度。

研究对象

选择15只C57BL/6J雄性小鼠,体重24.0~34.0 g,分为假手术组(7只)和主动脉瓣反流组(8只)。

干预措施

小鼠麻醉后,将包含金属丝的塑料导管插入主动脉反流组小鼠的右颈总动脉行进至主动脉瓣膜处,用金属丝刺穿主动脉瓣,直到脉冲多普勒超声在主动脉弓中显示出小鼠心脏舒张期逆行血流峰值速度达到0.4 m/s左右。最后取出导管和金属丝,结扎右颈总动脉。相应的假手术小鼠行类似操作,但不破坏主动脉瓣。

观测指标及测量方法

术后2周所有存活小鼠均通过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脏病理切片评估心脏肥大程度。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厚度和心腔内径。超声检查后对小鼠行安乐死取心脏,测量心脏重量/体重比,行病理切片观察心脏大小和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

结果

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主动脉瓣反流组小鼠主动脉弓血流在舒张期出现明显反流(峰值速度为0.4 m/s ),提示造模成功。反流组小鼠心脏重量/体重比增加[(8.61 ± 0.09)vs. (4.21 ± 0.07),P<0.05],并且出现明显离心性心脏肥大特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4.79±0.05)mm vs. (3.69±0.02)mm,P< 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增加[(0.94±0.01)mm vs.(0.75±0.01)mm,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加[(321.2±16.2)μm2vs. (242.8±12.9)μm2P<0.05]。

结论

该新型主动脉瓣反流小鼠模型成功出现心脏离心性肥大,可作为心脏容量超负荷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55对骨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正常成骨细胞作为对照组,骨肉瘤细胞作为实验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骨肉瘤细胞株(n=4)中miRNA的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miRN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生存能力的影响和调节机制。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
目的探讨过表达乳腺癌转染抑制基因1(BRMS1)对骨肉瘤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空白组、pcDNA3.1-BRMS1组、紫杉醇组和pcDNA3.1-BRMS1+紫杉醇组,其中空质粒pcDNA3.1(+)和重组质粒pcDNA3.1(+)-BRMS1转染参照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说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RMS1、核因子-κB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X连锁犰狳重复蛋白3(ALEX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男10例,女50例)手术新鲜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中ALEX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ALEX3
期刊
病史摘要患者因"脑外伤后头晕头痛3 h"入院。入院前3 h被大货车撞倒,有短暂的昏迷史,头颅CT示:右侧颞叶、顶枕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形成;右侧额颞顶枕部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症状体征体温36.7℃,脉搏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可闻酒味,体格检查欠配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病史摘要两例均为成年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例1患者23岁,病史4年余,初诊时伴FLT3阳性,予以标准剂量"DA"方案诱导治疗1疗程达完全缓解,治疗过程中先后复发6次,再次予以"ID-Ara-c+Mit+西达苯胺"、"CAG+西达苯胺"方案诱导治疗,均未达缓解;例2患者26岁,外院经过"DA"、 "ID-Ara-c"、"地西他滨+半量CAG"、"HAE"方案化疗均无法达到缓解,至我院后行"IA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