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类油层聚驱井网投入开发后,原水驱井网受到各种因素限制,部分老井未实施封堵,导致水聚两驱井网存在交叉开采的情况,影响两驱开采指标。本文以XX区为例,重点分析水驱封堵井与未封堵井产量变化情况,给出了水驱递减率及含水上升率指标变化特点;同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分析了老井目的层封堵、不封堵条件下目的层产油情况。
[关键词]三次采油;老井封堵;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335-01
XX油田于2006年进入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阶段,受到各种因素限制,部分老井未实施封堵,导致水聚两驱井网存在交叉开采的情况,影响两驱开采指标[1]。一方面水驱部分井由于层系封堵产量减少;另一方面部分井聚驱层未封堵,聚驱受效产量增加。为此,明确二类油层三次采油对水驱产量影响,搞清水驱封堵井及未封堵井指标变化规律,对油田规划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1 二类油层水驱井封堵情况
2006~2013年喇嘛甸油田共编制二类油层三次采油相关采油井封堵方案715口。实施过程中考虑水聚两驱开发特点,结合水驱产量形势,以最小程度影响聚驱开发效果为原则,采取了及时封堵和暂不封堵两种做法 。截止到2013年12月二类油层聚驱已实施封堵257口井,剩余未封堵井458口。其中,XX区为首个二类油层聚驱工业化区块,首套层系为萨Ⅲ4-10油层,于2006年9月投产,2007年10月注聚,目前区块已逐步转入后续水驱开发。水驱井中射开聚驱层井共有110口,根据区块开发状况,逐年对水驱老井进行了封堵,目前已实施油井封堵63口,占总井数的57.3%,剩余47口井主要位于区块边部,未实施封堵。考虑水驱封堵井数多且水驱井经历了二类油层聚驱全过程,开发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以XX区为例,分析水驱封堵井及未封堵井的产量及指标变化规律,搞清二类油层三次采油对水驱产量影响,明确产量贡献。
2 水驱封堵井产量变化分析
2.1 水驱井封堵前后产量变化特点
XX区于2006年开始对影响较大的63口采油井陆续实施封堵。统计封堵目的层厚度比例占封堵总厚度的95%以上,影响以目的层为主的62口采油井,封堵前平均单井日产液159t,日产油7.9t,含水95.03%。封堵后平均单井封堵砂岩厚度10.5m,有效厚度8.6m,地层系数2.229μm2·m,与封堵前相比,单井日产液下降29t,日产油下降2.1t,含水上升0.51個百分点。从封堵影响结果看,平均单井封堵砂岩厚度占全井射开砂岩厚度的15.8%,有效厚度占全井射开有效厚度的17.3%,地层系数占全井射开地层系数的19.3%,日产液量下降18.1%,日产油量下降27.0%。表明封堵目的层对水驱井产液、产油影响较大。
2.2 封堵井对水驱产量影响
以封堵井的封堵时间为基准,62口井封堵前年产油16.4×104t,年产液317.3×104t。按水驱平均递减率6%考虑,预测62口封堵井若不封堵时的递减产量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到水驱措施影响。62口封堵井中,年措施井次在1~2口,至2013年62口封堵井累积措施增油量为0.39×104t。还原因素后,通过封堵后实际递减产量与封堵前递减产量对比,XX区封堵井聚驱阶段共减少水驱产油18.1×104t,平均年封堵掉产量2.3×104t,为封堵前产量的17.8%。
2.3 水驱封堵井指标变化规律
从封堵井年产油量递减率与含水上升值情况看,封堵井年均自然递减率5.29%,年均含水上升0.24个百分点。封堵井与油田水驱井相比,初期年均自然递减率低1.07个百分点,随着封堵时间的延长,封堵井产量递减率逐年上升,后期递减率逐渐趋近水驱老井递减水平。从不同聚驱阶段老井封堵后产量递减情况看,空白水驱及注聚初期阶段,共封堵水驱老井53口,封堵后年均产量递减率5.0%左右;含水下降期及含水低值初期封堵老井7口,封堵后年均产量递减率6.5%左右;含水低值后期封堵老井2口,封堵后年均产量递减率10.0%以上。随着聚驱阶段的深入,水驱井受效明显,出现水驱井产量增加的情况。水驱老井见效后封堵,产量递减幅度大,对水驱产量影响较大。
3 水驱未封堵井产量变化分析
3.1 水驱未封堵井见效情况分析
XX区水驱未封堵萨Ⅲ4-10油层井有47口,平均射开砂岩厚度5.8m,有效厚度4.6m,地层系数1.397μm2·m,分别占全井比例的13.2%、15.4%和21.5%。从未封堵井生产状况看,XX区2007年10月投入聚驱后开发指標发生变化,与聚驱前相比最大日增油0.7t,含水最大降幅0.8个百分点。含水上升速度变缓,单井日产油增加,表明未封堵井见到聚驱开发效果。同时,从未封堵水驱井取样化验结果看,采出液浓度达到150mg/L以上,其中喇9-111井与注聚井连通厚度10.4m,采液浓度达1063.3mg/L;从生产状况看,注聚后L9-111井含水出现明显下降,最低含水91.6%,比注聚前含水下降3.9个百分点。表明水驱未封堵井产量受到了聚驱层的影响。
3.2 未封堵井对水驱产量及指标影响
至2013年未封堵井平均年措施井数6口,年措施增油量0.48×104t,增液量3.64×104t。按照6%递减率预测未封堵井产量,与扣除措施后实际产量相比,至2013年底未封堵井增加产量7.19×104t,年均增油1.03×104t,减缓XX区水驱产量递减0.78个百分点。按照封堵井平均封堵掉产量为未封堵时的17.8%计算,47口未封堵井预计封堵时封堵掉产量4.88×104t,则未封堵井共影响聚驱产量12.07×104t,影响XX区聚驱阶段采出程度0.93个百分点。
至2013年底,XX区水驱井封堵减少产量18.1×104t,未封堵井聚驱见效增加产量7.2×104t,聚驱阶段共影响水驱产量减少10.9×104t。
4 封堵对目的层采收率影响
为了明确水驱老井目的层封堵、不封堵条件下,对目的层产油影响情况,根据XX1区封堵井数少,注聚时间短的特点,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按照封堵原则,XX1区需要封堵水驱井58口,实际实施封堵34口。从数模结果看,水驱井不封堵时,水聚两驱目的层聚驱阶段总累积产油115.64×104t,阶段采出程度13.53%,其中聚驱井累积产油106.25×104t,水驱井累积产油9.39×104t。58口水驱井封堵后,聚驱井累积产油115.04×104t,阶段采出程度13.46%。水驱老井是否封堵对区块聚驱阶段总产油影响较小,影响阶段采出程度影响0.07个百分点。但对产油结构存在一定影响,水驱井多产油9.39×104t,水驱采出程度提高1.1个百分点。从区块最终开发效果看,水驱老井封堵可提高聚驱井的采出程度,不封堵则可提高区块整体采出程度,但对区块最终提高采出程度影响较小。
5 结论
⑴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对水驱老井开发指标产生影响。实施封堵老井初期递减率及含水指标变化较大,后期逐渐趋近于水驱老井水平;未实施封堵井受聚合物驱油效果明显,含水变化规律与聚驱规律基本一致;
⑵水驱封堵井和未封堵井周围聚驱井见效时间基本一致,但见效幅度和开发效果相差较大;
⑶聚驱不同开发阶段实施封堵,老井产量递减规律差异较大,封堵时机越早对水驱产油量影响越小;
⑷水驱老井实施封堵对目的层最终采收率影响不大,但水驱老井不实施封堵对产油结构影响较大,水驱井阶段提高采收率1个百分点以上。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桑广森,姜喜庆,等.油气藏动态预测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杨柳(1987-),女,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三次采油;老井封堵;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335-01
XX油田于2006年进入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阶段,受到各种因素限制,部分老井未实施封堵,导致水聚两驱井网存在交叉开采的情况,影响两驱开采指标[1]。一方面水驱部分井由于层系封堵产量减少;另一方面部分井聚驱层未封堵,聚驱受效产量增加。为此,明确二类油层三次采油对水驱产量影响,搞清水驱封堵井及未封堵井指标变化规律,对油田规划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1 二类油层水驱井封堵情况
2006~2013年喇嘛甸油田共编制二类油层三次采油相关采油井封堵方案715口。实施过程中考虑水聚两驱开发特点,结合水驱产量形势,以最小程度影响聚驱开发效果为原则,采取了及时封堵和暂不封堵两种做法 。截止到2013年12月二类油层聚驱已实施封堵257口井,剩余未封堵井458口。其中,XX区为首个二类油层聚驱工业化区块,首套层系为萨Ⅲ4-10油层,于2006年9月投产,2007年10月注聚,目前区块已逐步转入后续水驱开发。水驱井中射开聚驱层井共有110口,根据区块开发状况,逐年对水驱老井进行了封堵,目前已实施油井封堵63口,占总井数的57.3%,剩余47口井主要位于区块边部,未实施封堵。考虑水驱封堵井数多且水驱井经历了二类油层聚驱全过程,开发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以XX区为例,分析水驱封堵井及未封堵井的产量及指标变化规律,搞清二类油层三次采油对水驱产量影响,明确产量贡献。
2 水驱封堵井产量变化分析
2.1 水驱井封堵前后产量变化特点
XX区于2006年开始对影响较大的63口采油井陆续实施封堵。统计封堵目的层厚度比例占封堵总厚度的95%以上,影响以目的层为主的62口采油井,封堵前平均单井日产液159t,日产油7.9t,含水95.03%。封堵后平均单井封堵砂岩厚度10.5m,有效厚度8.6m,地层系数2.229μm2·m,与封堵前相比,单井日产液下降29t,日产油下降2.1t,含水上升0.51個百分点。从封堵影响结果看,平均单井封堵砂岩厚度占全井射开砂岩厚度的15.8%,有效厚度占全井射开有效厚度的17.3%,地层系数占全井射开地层系数的19.3%,日产液量下降18.1%,日产油量下降27.0%。表明封堵目的层对水驱井产液、产油影响较大。
2.2 封堵井对水驱产量影响
以封堵井的封堵时间为基准,62口井封堵前年产油16.4×104t,年产液317.3×104t。按水驱平均递减率6%考虑,预测62口封堵井若不封堵时的递减产量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到水驱措施影响。62口封堵井中,年措施井次在1~2口,至2013年62口封堵井累积措施增油量为0.39×104t。还原因素后,通过封堵后实际递减产量与封堵前递减产量对比,XX区封堵井聚驱阶段共减少水驱产油18.1×104t,平均年封堵掉产量2.3×104t,为封堵前产量的17.8%。
2.3 水驱封堵井指标变化规律
从封堵井年产油量递减率与含水上升值情况看,封堵井年均自然递减率5.29%,年均含水上升0.24个百分点。封堵井与油田水驱井相比,初期年均自然递减率低1.07个百分点,随着封堵时间的延长,封堵井产量递减率逐年上升,后期递减率逐渐趋近水驱老井递减水平。从不同聚驱阶段老井封堵后产量递减情况看,空白水驱及注聚初期阶段,共封堵水驱老井53口,封堵后年均产量递减率5.0%左右;含水下降期及含水低值初期封堵老井7口,封堵后年均产量递减率6.5%左右;含水低值后期封堵老井2口,封堵后年均产量递减率10.0%以上。随着聚驱阶段的深入,水驱井受效明显,出现水驱井产量增加的情况。水驱老井见效后封堵,产量递减幅度大,对水驱产量影响较大。
3 水驱未封堵井产量变化分析
3.1 水驱未封堵井见效情况分析
XX区水驱未封堵萨Ⅲ4-10油层井有47口,平均射开砂岩厚度5.8m,有效厚度4.6m,地层系数1.397μm2·m,分别占全井比例的13.2%、15.4%和21.5%。从未封堵井生产状况看,XX区2007年10月投入聚驱后开发指標发生变化,与聚驱前相比最大日增油0.7t,含水最大降幅0.8个百分点。含水上升速度变缓,单井日产油增加,表明未封堵井见到聚驱开发效果。同时,从未封堵水驱井取样化验结果看,采出液浓度达到150mg/L以上,其中喇9-111井与注聚井连通厚度10.4m,采液浓度达1063.3mg/L;从生产状况看,注聚后L9-111井含水出现明显下降,最低含水91.6%,比注聚前含水下降3.9个百分点。表明水驱未封堵井产量受到了聚驱层的影响。
3.2 未封堵井对水驱产量及指标影响
至2013年未封堵井平均年措施井数6口,年措施增油量0.48×104t,增液量3.64×104t。按照6%递减率预测未封堵井产量,与扣除措施后实际产量相比,至2013年底未封堵井增加产量7.19×104t,年均增油1.03×104t,减缓XX区水驱产量递减0.78个百分点。按照封堵井平均封堵掉产量为未封堵时的17.8%计算,47口未封堵井预计封堵时封堵掉产量4.88×104t,则未封堵井共影响聚驱产量12.07×104t,影响XX区聚驱阶段采出程度0.93个百分点。
至2013年底,XX区水驱井封堵减少产量18.1×104t,未封堵井聚驱见效增加产量7.2×104t,聚驱阶段共影响水驱产量减少10.9×104t。
4 封堵对目的层采收率影响
为了明确水驱老井目的层封堵、不封堵条件下,对目的层产油影响情况,根据XX1区封堵井数少,注聚时间短的特点,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按照封堵原则,XX1区需要封堵水驱井58口,实际实施封堵34口。从数模结果看,水驱井不封堵时,水聚两驱目的层聚驱阶段总累积产油115.64×104t,阶段采出程度13.53%,其中聚驱井累积产油106.25×104t,水驱井累积产油9.39×104t。58口水驱井封堵后,聚驱井累积产油115.04×104t,阶段采出程度13.46%。水驱老井是否封堵对区块聚驱阶段总产油影响较小,影响阶段采出程度影响0.07个百分点。但对产油结构存在一定影响,水驱井多产油9.39×104t,水驱采出程度提高1.1个百分点。从区块最终开发效果看,水驱老井封堵可提高聚驱井的采出程度,不封堵则可提高区块整体采出程度,但对区块最终提高采出程度影响较小。
5 结论
⑴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对水驱老井开发指标产生影响。实施封堵老井初期递减率及含水指标变化较大,后期逐渐趋近于水驱老井水平;未实施封堵井受聚合物驱油效果明显,含水变化规律与聚驱规律基本一致;
⑵水驱封堵井和未封堵井周围聚驱井见效时间基本一致,但见效幅度和开发效果相差较大;
⑶聚驱不同开发阶段实施封堵,老井产量递减规律差异较大,封堵时机越早对水驱产油量影响越小;
⑷水驱老井实施封堵对目的层最终采收率影响不大,但水驱老井不实施封堵对产油结构影响较大,水驱井阶段提高采收率1个百分点以上。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桑广森,姜喜庆,等.油气藏动态预测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杨柳(1987-),女,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