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析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扎实、有效”地搞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广大数学教师关注和追求的目标。本文重点探讨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凸显教学效益?
  一、 有效教学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
  一般来讲,有效教学要遵循这样的三个原则,即:“保持学生良好状态原则”,“积极认知干预”原则,“管理、监控和维持”原则。
  (一)保持学生良好状态原则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课堂上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出时,应该想到,这是学生对数学中某一部分知识点没有内化为内在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重新解释一下,决不应露出不满,就是连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都不应发出。越是理解力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考虑让他回答那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以此不断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积极认知干预原则
  这一原则的要求是,教师应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即理解、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或学到了什么。具体运用这一原则的做法是:
  1. 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时,教师不能对它草率地瞧一眼,打个钩就算了事。数学课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或计算能力的训练完成后,教师应从质量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或技巧加以指点。
  2. 教师应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数学知识的内化是一个心理调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内在的知識结构适应新的信息。
  3. 在数学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合理运用操练组织方式,使学生的能力训练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三)管理、监控和维持原则
  在上课时,教师总会采用一些基本策略,达到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1. 管理
  采取什么手段,以什么教育思想为指导来管理数学教学课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一般而言,按阶段划分,一堂课有三段:导课、正课和结课。以教学的艺术魅力在导课阶段就激起全体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好基础。
  2. 监控
  给学生个人或全体学生布置任务后,如小组讨论、动手操作、课堂作业等,就意味着监控开始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立即按教师要求去做,此时有效监控非常重要。如果布置完任务,教师如释重负般轻松自在地站在讲台上,根本不去接触下面的学生,这便会加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自然也无法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参与学生的活动,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就会变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心理合作,也使大多数学生的练习作业顺利进行。
  3. 维持
  维持学生的高涨学习情绪,是数学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学语言抑扬顿挫,体态语言幽默风趣,能令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变换练习方式,能令学生感到数学课累而不腻,长而不烦,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能使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积极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学而不死,活而不乱,及时发现学生作业的优点,进行鼓励和肯定的评价。
  二、 有效教学应采用的几种教学方式:
  (一)活用数学教材,让教学资源更有效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师要学会“跳出教材教教材”,结合数学内容的特点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
  (二)精心设计有效教学活动,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参与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或图片,下一节课进行交流展示,这样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前准备当中。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展示,并组织讨论、探究,抽象出角的特征,然后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表象的建立。
  (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建构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例如:在教学“3的乘法口诀”时,当老师张贴出主题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随后,又有七八个这样的声音,并有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来:“一三得三、二三得六……”面对此景,我虽一愣,但是并没有抑制学生的个性,一带而过。而是及时调整预设的程序,有效地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情境。我说:“老师已经看出来了,大部分同学已经会了,但还有少数同学不会或不熟,怎么办呢?”学生:“我们教他们。”我又说:“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老师很高兴!但我们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告诉他们,是吧?下面我们准备一下,看谁有办法帮助这些同学来发现‘3的乘法口诀’……”一时间,大多数学生都带着神圣的使命忙了起来。几分钟的交流后,学生不但把“3的乘法口诀”总结出来,而且方式各异,有画草图的,有用小棒的,有用连加算式的……课堂实践证明,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教学的生成点上预设多种通道,使教学预设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当面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问题时,只要教师善于抓住和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
  张拢弟,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第四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中外学者普遍关注并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本文通过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并结合人类和动物的交际形式及思维介质的多样性,阐述了语言仅仅是思维的一种表现介质,它不是思维的工具的新认识。  关键词:语言 思维 介质 交际形式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中外学者普遍关注并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它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很多方面,而且也触及到自然科学的某些领域。就二者的起源及其关系而言,不同学科
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几何直观"的概念,其明确提出几何直观将成为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几何直观教学思维,这是实现学生几
具有自动除冰化霜功能的制冷设备通常采用电热技术进行除冰化霜,而何时进行除冰化霜则依靠定时器计时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存在着较大的能量消耗。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各种制冷设备中,没有直接检测冰霜的传感器。针对该需求,论文以光电检测原理为基础,结合蒸发器物理结构,设计研制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的光纤式和光电感应式两种蒸发器冰霜检测传感器,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为了尽可能降低传感器研制成本以及满足其
在教学中,教师的个人修养非常重要,尤其对政治教师更为重要,是其个性品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和理性精神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有机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活动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在儿科病区由护士成立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管理小组,通过学习与培训,让QC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均建立管理意识,参与到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