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所以,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很多新段子,而且很多是在用调侃的方式来表达着对现实的不满。确实,有些人喜欢做社会发展的旁观者、评论者,有些人愿意做改变这个社会的践行者,而后者才是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力量。《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一书记录的正是这样一群把理想付诸行动者的故事。改变生存是他们的理想,行动就是他们表达理想的语言。从他们的行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引领社会的正能量。这种能量也终将影响更多旁观者,使他们成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者、改变未来的新力量。
什么人走什么路
■ 寇延丁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挂在我小学的教室里,旁边还有鲁迅的画像,两者都让我既敬且畏。上课的时候经常想入非非,有时就想鲁迅的这句话:硬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多苦啊。我是山里长大的孩子,知道走路不易。
所以,在我选择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就果断地做出了决定: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我选的那条路是很多很多人都在走的一条路——三十年前,进入事业单位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对小城女子而言,是大家公认的最好的路。
当然喽,心里总还是会有一些个梦想的,一个或者几个梦想就像烛火一样,在晦暗的天幕下,在远远的、无路可通的地方,闪着诱人的光。那还是吃饭要粮票、出门要介绍信的年代,梦虽诱人,但寻梦上路之前失去的就已经太多,更不敢想上路之后还要面对什么,选择没人走过的路需要太多的勇气,多到我认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具备。
既然走的是别人的路,当然要收束自己适应别人的标准,夜深人静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个“自己”跳出来嘀嘀咕咕的。“还想怎样呢?这已经很好了!”我在心里用更大的声音说。这条路已经被无数人踏成了大道,上班、下班、医疗保障、晋级、退休金……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在这条路上,可以从20岁一眼看到我的40岁和80岁——如果我能活得那么长的话。
现在看来,我当时还是太年轻了,以为只有走自己的路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后来摔了跟头才知道,“别人的路”未必好走。
1996年,我已经在别人的路上走了十多年,在一个小单位当会计,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改变了我。承包人假造票据中饱私囊,被我发现了证据。当时自觉聪明:他蒙过了所有的人,怎么就蒙不住我呢?我向上级单位举报了承包人。举报的结果,不是承包人被制裁,而是我,我被制裁了——因“工作表现不好”下岗。这让我对自己的智商绝望:我头盖骨里面长的,根本就是猪脑。
事情弄到这一步,后悔也晚了。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小城,一个人在小城里生活了30年以后,绕来绕去的人际关系会将小城变成一个村庄,在这个“村庄”里若有什么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别人是一定会知道的。我下岗不仅丢尽了自己的脸,而且牵累了父母与兄弟姐妹甚至包括亲戚。这需要太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当时我想的不是出路,而是——不疯。这才是我的当务之急。
为了不疯,我开始寻找寄托,憋在家里做服装设计、写字。服装设计多次参赛获奖,然后就放下了;写作一直没停,伴我熬过了漫长的等待,也熬过了终于能够上班之后“改造察看”的日子。即使智商再低,我也知道自己难熬回“正常人”的地位,要想在这个村庄里挺起腰杆活着,只能想别的办法,我停薪留职,去了电视台。我那时候还是脚踩两只船,心里想的是,最好能够留在电视台,实在不行还可以再回单位。我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年后就拍案而起,炒了自己,也没有回原单位,而是做了自由撰稿人,卖文。
也许是“性格决定命运”吧,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儿,居然在别人的路上总也走不下去,稀里糊涂就钻进了杳无人迹的山沟,经历了高原、山区、农村、军队、事业单位、企业,做过士兵、会计、保管、小职员、记者、服装设计人、无业人员、自由作家、独立制片人……我居然拥有了同龄人里堪称丰富的一份履历。
不知不觉间,我成为国内最早从事残障美术家推广的人,快到40岁的时候,我又一次面临选择:停薪留职政策取消,要么辞职,要么回单位上班。
我在两难间考虑了很久。
我心里是很清楚的,这一次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不管选择了什么都是不归路。
在我的考虑中决定因素是:我花眼了。38岁就开始花眼,说明我生命的节令已经提前立秋,岁月给人的从来都只是裁决,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个裁决告诉我:现在不做,这辈子可能就没机会了。
我用辞职迎来了自己的40岁,离开家乡到北京,注册了一个名叫“手牵手文化交流中心”的非营利机构,专门做残障美术家推广。完成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关于残障美术家的纪实作品,办了一系列展出,拍了相关的纪录片,推动残障美术家成立了自己的自助组织,出了第一套残障美术家画册;5·12地震后,又开始长期关注因震受伤青少年的工作。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这样一路做事、一路采访和写作,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完成了几本书。但我承认初上路的时候,心里还是怯,想通过别人的经历学点做事情的方法,也是在用采访和写作为走在路上的自己寻找一种陪伴。我自己的感触是:别人的经历可以借鉴、方法可以学习,但说到底,“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走。一定会碰很多壁,经历很多难处,不仅是脚,可能连心都会伤痕累累,而且,谁也不能给你打包票,这条路一定能走通。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要走自己的路,走一条仅属于自己的路呢?那是因为,在自己的路上除苦和痛之外还有快乐。一直喜欢“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这句话,在梦想的引领之下,走自己的路的人,在苦与痛之上,可以享受到追寻生命自由的高端体验,是幸福的。我自己体验到了这种幸福,太多人的经历让我看到、触摸到了他们的幸福。
十年下来接触了数百人,对他们而言,我的记录只是他们路上的一些脚印,对我而言,这些文字像是一个驿站。走进驿站并不意味着就此可以有人陪着或者带着自己走,驿站只能让人从先行者留下的炉火中得到一些温暖,从他们匆忙中留在墙壁上的片言只字中得到鼓励,然后,不管第二天是不是雪霁风停,还是要独自上路的。 喜欢史铁生的这句话:“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什么人走什么路,这是命定的“劫数”。想清楚了,就上路吧。跟随梦想走,跟随你内心深处的召唤走——只要走,就有路;只有走,才有路。
(本文摘编自《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的序言)
行动改变生存
与正能量辐射
■高祥熙
《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作者寇延丁,在书中讲述了25个真实的故事。当事人身残志坚,不甘平庸。他们坚信,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推动改变,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当下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时髦的词叫“正能量”,说完整了叫:引导社会进步的正能量。有“正能量”就有“负能量”。何谓正能量?笔者以为:感恩、信任、豁达、洒脱、悦纳、奋进……这些都是正能量。相以对之就是负能量:抱怨、猜疑、妒忌、较劲、虚荣、沮丧……这些都是负能量。付之以正,得之以正;付之以负,得之以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的修养才能保持拥有正能量减少负能量呢?
这就需要提高个人的品德与修养。而人的品德和品德教育,又是两件极为不同的事情。品德是人已经塑造好了的东西,具有固定性。品德教育则是延续、强化或改变已有的东西,修养就是通过品德教育转化而来。因此,不仅难度大,而且要讲求方法。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大量西方文化相继涌入、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多元文化并存。而文化的传播不仅有精华同时也有大量的糟粕伴随而来,这就需要人们去分析、去思考、去践行。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兼收并蓄、去粗取精。我们讲传统文化、讲民族精神必须通过历史真实,诱发现代青年对比、思辨,让他们独立思考,感于心灵,发于行为。
须知,仅靠灌输,是不能打动人、塑造一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的。同时,我们也要用心去发现、培养、呵护身边的“正能量”传播者,通过他们的点滴事迹感染、影响整个社会,让正能量辐射全社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我们龙江大地就涌现出了一批传递“正能量”的社会楷模: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叔叔谢尚威、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大妈杨慧……
我们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在《论青年的修养》中有一段精彩论述:“理想是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一种思想。因为人类终究是要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前去的。”70多年前,张闻天的这段话激励了无数延安青年向正确的历史方向迈步飞奔。在今天,我们也该把自己同历史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
社会不是传说,关乎你我;行动改变生存,关乎未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推动改变社会;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责编:思 源
什么人走什么路
■ 寇延丁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挂在我小学的教室里,旁边还有鲁迅的画像,两者都让我既敬且畏。上课的时候经常想入非非,有时就想鲁迅的这句话:硬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多苦啊。我是山里长大的孩子,知道走路不易。
所以,在我选择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就果断地做出了决定: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我选的那条路是很多很多人都在走的一条路——三十年前,进入事业单位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对小城女子而言,是大家公认的最好的路。
当然喽,心里总还是会有一些个梦想的,一个或者几个梦想就像烛火一样,在晦暗的天幕下,在远远的、无路可通的地方,闪着诱人的光。那还是吃饭要粮票、出门要介绍信的年代,梦虽诱人,但寻梦上路之前失去的就已经太多,更不敢想上路之后还要面对什么,选择没人走过的路需要太多的勇气,多到我认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具备。
既然走的是别人的路,当然要收束自己适应别人的标准,夜深人静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个“自己”跳出来嘀嘀咕咕的。“还想怎样呢?这已经很好了!”我在心里用更大的声音说。这条路已经被无数人踏成了大道,上班、下班、医疗保障、晋级、退休金……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在这条路上,可以从20岁一眼看到我的40岁和80岁——如果我能活得那么长的话。
现在看来,我当时还是太年轻了,以为只有走自己的路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后来摔了跟头才知道,“别人的路”未必好走。
1996年,我已经在别人的路上走了十多年,在一个小单位当会计,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改变了我。承包人假造票据中饱私囊,被我发现了证据。当时自觉聪明:他蒙过了所有的人,怎么就蒙不住我呢?我向上级单位举报了承包人。举报的结果,不是承包人被制裁,而是我,我被制裁了——因“工作表现不好”下岗。这让我对自己的智商绝望:我头盖骨里面长的,根本就是猪脑。
事情弄到这一步,后悔也晚了。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小城,一个人在小城里生活了30年以后,绕来绕去的人际关系会将小城变成一个村庄,在这个“村庄”里若有什么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别人是一定会知道的。我下岗不仅丢尽了自己的脸,而且牵累了父母与兄弟姐妹甚至包括亲戚。这需要太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当时我想的不是出路,而是——不疯。这才是我的当务之急。
为了不疯,我开始寻找寄托,憋在家里做服装设计、写字。服装设计多次参赛获奖,然后就放下了;写作一直没停,伴我熬过了漫长的等待,也熬过了终于能够上班之后“改造察看”的日子。即使智商再低,我也知道自己难熬回“正常人”的地位,要想在这个村庄里挺起腰杆活着,只能想别的办法,我停薪留职,去了电视台。我那时候还是脚踩两只船,心里想的是,最好能够留在电视台,实在不行还可以再回单位。我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年后就拍案而起,炒了自己,也没有回原单位,而是做了自由撰稿人,卖文。
也许是“性格决定命运”吧,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儿,居然在别人的路上总也走不下去,稀里糊涂就钻进了杳无人迹的山沟,经历了高原、山区、农村、军队、事业单位、企业,做过士兵、会计、保管、小职员、记者、服装设计人、无业人员、自由作家、独立制片人……我居然拥有了同龄人里堪称丰富的一份履历。
不知不觉间,我成为国内最早从事残障美术家推广的人,快到40岁的时候,我又一次面临选择:停薪留职政策取消,要么辞职,要么回单位上班。
我在两难间考虑了很久。
我心里是很清楚的,这一次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不管选择了什么都是不归路。
在我的考虑中决定因素是:我花眼了。38岁就开始花眼,说明我生命的节令已经提前立秋,岁月给人的从来都只是裁决,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个裁决告诉我:现在不做,这辈子可能就没机会了。
我用辞职迎来了自己的40岁,离开家乡到北京,注册了一个名叫“手牵手文化交流中心”的非营利机构,专门做残障美术家推广。完成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关于残障美术家的纪实作品,办了一系列展出,拍了相关的纪录片,推动残障美术家成立了自己的自助组织,出了第一套残障美术家画册;5·12地震后,又开始长期关注因震受伤青少年的工作。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这样一路做事、一路采访和写作,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完成了几本书。但我承认初上路的时候,心里还是怯,想通过别人的经历学点做事情的方法,也是在用采访和写作为走在路上的自己寻找一种陪伴。我自己的感触是:别人的经历可以借鉴、方法可以学习,但说到底,“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走。一定会碰很多壁,经历很多难处,不仅是脚,可能连心都会伤痕累累,而且,谁也不能给你打包票,这条路一定能走通。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要走自己的路,走一条仅属于自己的路呢?那是因为,在自己的路上除苦和痛之外还有快乐。一直喜欢“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这句话,在梦想的引领之下,走自己的路的人,在苦与痛之上,可以享受到追寻生命自由的高端体验,是幸福的。我自己体验到了这种幸福,太多人的经历让我看到、触摸到了他们的幸福。
十年下来接触了数百人,对他们而言,我的记录只是他们路上的一些脚印,对我而言,这些文字像是一个驿站。走进驿站并不意味着就此可以有人陪着或者带着自己走,驿站只能让人从先行者留下的炉火中得到一些温暖,从他们匆忙中留在墙壁上的片言只字中得到鼓励,然后,不管第二天是不是雪霁风停,还是要独自上路的。 喜欢史铁生的这句话:“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什么人走什么路,这是命定的“劫数”。想清楚了,就上路吧。跟随梦想走,跟随你内心深处的召唤走——只要走,就有路;只有走,才有路。
(本文摘编自《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的序言)
行动改变生存
与正能量辐射
■高祥熙
《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作者寇延丁,在书中讲述了25个真实的故事。当事人身残志坚,不甘平庸。他们坚信,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推动改变,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当下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时髦的词叫“正能量”,说完整了叫:引导社会进步的正能量。有“正能量”就有“负能量”。何谓正能量?笔者以为:感恩、信任、豁达、洒脱、悦纳、奋进……这些都是正能量。相以对之就是负能量:抱怨、猜疑、妒忌、较劲、虚荣、沮丧……这些都是负能量。付之以正,得之以正;付之以负,得之以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的修养才能保持拥有正能量减少负能量呢?
这就需要提高个人的品德与修养。而人的品德和品德教育,又是两件极为不同的事情。品德是人已经塑造好了的东西,具有固定性。品德教育则是延续、强化或改变已有的东西,修养就是通过品德教育转化而来。因此,不仅难度大,而且要讲求方法。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大量西方文化相继涌入、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多元文化并存。而文化的传播不仅有精华同时也有大量的糟粕伴随而来,这就需要人们去分析、去思考、去践行。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兼收并蓄、去粗取精。我们讲传统文化、讲民族精神必须通过历史真实,诱发现代青年对比、思辨,让他们独立思考,感于心灵,发于行为。
须知,仅靠灌输,是不能打动人、塑造一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的。同时,我们也要用心去发现、培养、呵护身边的“正能量”传播者,通过他们的点滴事迹感染、影响整个社会,让正能量辐射全社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我们龙江大地就涌现出了一批传递“正能量”的社会楷模: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叔叔谢尚威、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大妈杨慧……
我们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在《论青年的修养》中有一段精彩论述:“理想是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一种思想。因为人类终究是要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前去的。”70多年前,张闻天的这段话激励了无数延安青年向正确的历史方向迈步飞奔。在今天,我们也该把自己同历史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
社会不是传说,关乎你我;行动改变生存,关乎未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推动改变社会;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