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儿血D-二聚体、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福建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血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按照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将患儿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患儿血中D-二聚体和CRP水平,统计分析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 随着PCIS分值降低,患儿病情加重,D-二聚体与CRP含量增加;不同组间D-二聚体及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IS与D-二聚体、CR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0.413,P均<0.01.结论 D-二聚体和CRP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患儿的病
其他文献
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原因至今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肌肉发生非特异性炎症,从而引起皮肤弥漫性水肿性红斑,肌肉疼痛无力,晚期可伴见肌肉萎缩等症状。其
目的 探讨组合性抗体应用在肺腺癌与鳞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7例肺鳞癌、119例肺腺癌p40 (ANp63)、CK5/6、TTF-1、napsinA表达情况,评价
(接上期P46)5.2.2碱剂的选择碱剂选用是二相法印花关键所在,从理论上讲,应选择强碱剂,实际应用中,哪种最为合适,尚有研究探讨必要,我们在这方面作过研究和试验.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SPTP患者的术前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结果肿瘤2例发生在胰头颈部,10例发生在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