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技术管理是保障施工项目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技术管理认真落实。在对公路和桥梁施工技术管理还要不断借鉴与引进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方法,并且要根据不同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也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就可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阐明了公路与桥梁施工应关注的问题,分析研究了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关键词】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全过程管理主要是从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对路桥工程进行施工技术的科学有序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并可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全过程制度和方法,结合自身施工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不断提升施工单位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一、公路与桥梁施工应关注的问题
1、裂缝的形成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普遍的病害之一。裂缝的出现,致使混凝土强度下降,承载力减弱,在持续的受力作用下,其结果更为严重,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如果裂缝小于标准要求的极限,一般不会影响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往往只影响结构外观而产生疑虑。至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①水泥标号低,或放置时间过久,致使水泥变性,或受潮而性能低下。②骨料品种质量差,为了降低成本,对骨料就近采挖,不经过检验就用于施工。
(2)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
(3)在浇筑灌浆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
(4)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正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升高,在2~3d 内温度可高达50~80℃。而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只为50~80℃。这就表明,在无风和没有太阳照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这时,便出现温度收缩现象,形成裂缝。
(5)在混凝土膜撤除后,没有给予适当的保湿保养,从而使由于混凝土结构在继续凝干时混凝土体表过于脱水而出现干裂。
(6)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容易导致混凝土体表面因克服气温而脱水蒸发,在这种条件下没有对混凝土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覆膜保湿,以致使混凝土体表面干裂。
2、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的出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结构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不按程序操作,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
(2)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振捣不规范,不均衡,使得振捣不足部位的结构疏松,不密实,在撤膜后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易下沉,混凝土浆泌于表面,混凝土体中间段(层)砂浆富集,易发生由表及里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3)对混凝土模加工的精度不够,或周转次数多,导致局部变形漏洞,接缝不够密封而漏浆,从而使骨料间隙无浆,干硬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
(4)从搅拌到浇筑之间的时间过长,混凝土水灰分发生离析,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在浇筑时不加以振捣或振捣不均。由此可知,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和蜂窝麻面等现象。而由于混凝土是多元、多相、非匀质的复合型材料,其品种多样化,性能不一样,规格类别的适用范围也不一致。所以,要控制混凝土在施工时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必须从结构设计、混凝土原材料到施工工艺、养护等每一步都尽量减少失误或操作的不当,对每一道工艺流程都按照标准来施工,并结合当地的地质状况和气候特点进行合理的调剂。
二、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公路与桥梁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在公路与桥梁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科学详实地了解和分析路桥工程的要求进度以及特殊性等,熟悉施工的外部环境和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编制路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流程,并充分发挥施工单位自身的优势,从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和人员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施工过程在连续平稳中展开,并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施工人员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施工工程成本,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2、公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公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可谓是路桥施工的现场技术管理,它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努力实现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工期、单位的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施工单位的预定目标,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主要有:搞好路桥工程所需图纸的审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方案实施工程施工;科学编制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并做好施工新工艺、新方法的引用和吸收工作,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好工程施工的技術交底工作;及时检查施工进度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确保路桥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认真做好路桥施工中技术管理等施工记录和隐蔽性工程检查记录;做好施工单位的施工资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确保与施工进度同步,为路桥工程的顺利竣工验收提供保障。
3、公路与桥梁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公路与桥梁的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主要是对路桥工程的整个施工准备、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和考核,而施工单位不仅要提供路桥施工的完整原始资料、前期的试验数据及其各种材料、设备的自检资料,并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的整理和分析,路桥工程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路桥工程验收的各项程序流程,对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的所需建设材料以及半成品和质量检验结果、材料配比和试验数据、施工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所用的仪器设备的自检报告和测定的原始数据及分析报告、施工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表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等资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鉴定,得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的结论,并做出工程施工鉴定的技术管理报告,进一步验证施工单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以及怎样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空间和方向。
总之,对于路桥工程施工单位,不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积极吸纳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专业性强的技术管理人员,还应在国家相关施工技术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施工单位自身施工技术管理的标准体系。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是施工技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组织路桥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是组织路桥工程施工和鉴定各种筑路材料的技术性能或等级的技术依靠,也是政府检查和评定路桥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 赵月苹,姚永强.桥梁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1(01)
[2] 陈龙.混凝土桥梁施工中裂缝产生原因分析[J]. 民营科技. 2011(04)
[3] 唐德峰.桥梁施工技术及其质量问题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1)
【关键词】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全过程管理主要是从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对路桥工程进行施工技术的科学有序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并可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全过程制度和方法,结合自身施工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不断提升施工单位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一、公路与桥梁施工应关注的问题
1、裂缝的形成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普遍的病害之一。裂缝的出现,致使混凝土强度下降,承载力减弱,在持续的受力作用下,其结果更为严重,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如果裂缝小于标准要求的极限,一般不会影响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往往只影响结构外观而产生疑虑。至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①水泥标号低,或放置时间过久,致使水泥变性,或受潮而性能低下。②骨料品种质量差,为了降低成本,对骨料就近采挖,不经过检验就用于施工。
(2)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
(3)在浇筑灌浆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
(4)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正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升高,在2~3d 内温度可高达50~80℃。而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只为50~80℃。这就表明,在无风和没有太阳照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这时,便出现温度收缩现象,形成裂缝。
(5)在混凝土膜撤除后,没有给予适当的保湿保养,从而使由于混凝土结构在继续凝干时混凝土体表过于脱水而出现干裂。
(6)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容易导致混凝土体表面因克服气温而脱水蒸发,在这种条件下没有对混凝土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覆膜保湿,以致使混凝土体表面干裂。
2、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的出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结构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不按程序操作,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
(2)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振捣不规范,不均衡,使得振捣不足部位的结构疏松,不密实,在撤膜后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易下沉,混凝土浆泌于表面,混凝土体中间段(层)砂浆富集,易发生由表及里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3)对混凝土模加工的精度不够,或周转次数多,导致局部变形漏洞,接缝不够密封而漏浆,从而使骨料间隙无浆,干硬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
(4)从搅拌到浇筑之间的时间过长,混凝土水灰分发生离析,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在浇筑时不加以振捣或振捣不均。由此可知,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和蜂窝麻面等现象。而由于混凝土是多元、多相、非匀质的复合型材料,其品种多样化,性能不一样,规格类别的适用范围也不一致。所以,要控制混凝土在施工时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必须从结构设计、混凝土原材料到施工工艺、养护等每一步都尽量减少失误或操作的不当,对每一道工艺流程都按照标准来施工,并结合当地的地质状况和气候特点进行合理的调剂。
二、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公路与桥梁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在公路与桥梁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科学详实地了解和分析路桥工程的要求进度以及特殊性等,熟悉施工的外部环境和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编制路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流程,并充分发挥施工单位自身的优势,从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和人员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施工过程在连续平稳中展开,并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施工人员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施工工程成本,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2、公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公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可谓是路桥施工的现场技术管理,它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努力实现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工期、单位的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施工单位的预定目标,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主要有:搞好路桥工程所需图纸的审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方案实施工程施工;科学编制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并做好施工新工艺、新方法的引用和吸收工作,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好工程施工的技術交底工作;及时检查施工进度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确保路桥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认真做好路桥施工中技术管理等施工记录和隐蔽性工程检查记录;做好施工单位的施工资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确保与施工进度同步,为路桥工程的顺利竣工验收提供保障。
3、公路与桥梁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公路与桥梁的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主要是对路桥工程的整个施工准备、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和考核,而施工单位不仅要提供路桥施工的完整原始资料、前期的试验数据及其各种材料、设备的自检资料,并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的整理和分析,路桥工程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路桥工程验收的各项程序流程,对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的所需建设材料以及半成品和质量检验结果、材料配比和试验数据、施工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所用的仪器设备的自检报告和测定的原始数据及分析报告、施工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表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等资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鉴定,得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的结论,并做出工程施工鉴定的技术管理报告,进一步验证施工单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以及怎样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空间和方向。
总之,对于路桥工程施工单位,不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积极吸纳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专业性强的技术管理人员,还应在国家相关施工技术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施工单位自身施工技术管理的标准体系。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是施工技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组织路桥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是组织路桥工程施工和鉴定各种筑路材料的技术性能或等级的技术依靠,也是政府检查和评定路桥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 赵月苹,姚永强.桥梁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1(01)
[2] 陈龙.混凝土桥梁施工中裂缝产生原因分析[J]. 民营科技. 2011(04)
[3] 唐德峰.桥梁施工技术及其质量问题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