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观察》扩版及征文启事

来源 :中国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i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有关“三农”问题的高水准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等研究领域有着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其他文献
2021年10月15日,由宁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宁夏大学阿拉伯国家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秘书处和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承办,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协办的第十二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来自全国40多所科研和教学单位的近百位学者参与此次会议.在开幕式上,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安全部原副部长邱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
期刊
本文根据我国经济特征,构建包含家庭、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四部门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利用国家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量表数据设定参数和初始值,模拟了非金融企业"投资替代"、压缩劳动力成本和家庭债务增加等三种金融化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化不利于经济增长.三种冲击均使产出持续下降,并且压缩劳动力成本的消极影响最大."投资替代"抑制产出的主要原因是非金融企业投资下降,另外两种冲击抑制产出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消费下降."投资替代"和家庭债务增加会降低经济稳定性,压缩劳动力成本虽然
从治理逻辑来看,村规民约的生产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治理自上而下推进和下沉的过程.新时代村规民约是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形式.在国家的指导和推动下,村规民约建设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广大基层群众围绕村规民约的内容、形式、程序、实施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村规民约仍普遍存在宗旨的合法性与方法的欠妥性、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薄弱性、程序的正当性与村民的脱嵌性、效力的强制性与实施的低效性之间的适应性矛盾.针对上述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村
国际制度改革涉及不满现状国与守成国之间的谈判,谈判策略可分为讨价还价策略和论辩策略.既有研究聚焦于国家间讨价还价权力的对比.然而,物质性权力较弱的国家在讨价还价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推动国际制度改革,只能诉诸论辩策略.论辩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植根于社会共有规范和论据一致性的论据说服力.借助有说服力的论据,不满现状国可以使守成国沉默,通过说服第三方观众实现其国际制度改革诉求.战争、经济危机和大流行病等重大事件可能改变行为体之间的观念性权力对比,因而构成制度变迁中的关键节点.如果关键节点下不满现状国论据的说服力增强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高自身资源和能力水平并借助外部主体力量放大其潜能提供了有效的转型升级思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本文运用Python获取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增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供应链集成程度具有显著的推动效用;供应链集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企业家精神在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集成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和
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但面临着多层次、多主体间的互惠困境,以致难以实现有效供给.基于博弈理论,本文遵循“博弈困境—博弈模型—博弈机制—制度供给”的分析逻辑,阐述了互惠困境对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制度供给视角下包含基本机制、匹配原则及治理模式的一个外生性互惠制度供给框架,并剖析了其制度供给逻辑.研究发现:关系型机制、社会契约型机制、显性契约型机制和偏好改变型机制有助于实现互惠困境中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基于基本机制和匹配原则,“宗族权威+亲缘关系”“文化权威、道德权威、经济权威+
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以来,在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本文从政策执行视角探索该项目取得成效的路径.研究发现,在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的 执行过程中,上级政策制定主体目标要求与下级政策执行主体完成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层项目执行主体通过一系列政策变通,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的 顺利落地,也放大了该项目的 政策效果,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然而,政策变通也会引发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动作用,既要在顶层设计上构建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体系
提高保障水平是当前农业保险政策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湖北、江西、四川以及云南1290户农户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户生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农户生产投资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其次,农户“倒U型”投资曲线的内部决策遵循基础生产资料投入、劳动投入、机械与服务投入的顺序分别达到拐点并开始下降;再次,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一方面通过改变农户风险态度、增加贷款获取以及提高种植结构专业化水平的方式促进农户生产投资,另一方面又会导致非农就业,降低农户生产投资;
林业碳汇交易是在经济“绿色复苏”背景下,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一种创新模式.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导向性较强,市场机制的稳定运行有赖于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组织化形态下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典型案例,找出提升林业碳汇交易制度供给有效性的规范路径.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制度体系应当涵盖林业碳汇交易的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激励政策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①在实体法律制度的制定方面,碳汇权利客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立法机构应当明晰林业碳汇交易产权制度,并与林权制度进行耦合,充分发挥林木自然资源资
农民合作社的数量经过“井喷式”增长之后,并未同步实现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外在需求已被全社会反复强调,但学界基于企业家视角的理论分析仍较为欠缺.本文为弥补这种欠缺所作的研究分析是:首先,从奥派经济学“企业家的企业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属于“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乡土企业家精神进行理论适用分析,甄别出更具科学性、解释力的理论依据;其次,剖析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企业家精神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构建带头人企业家精神理论模型,并通过案例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