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2004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在扎赉诺尔,是靠近呼伦湖的一座北方小城。二十年前的初春,呼伦湖水还没有消融,我坐在土坯砌的小屋中,身后是被煤炭烧得泛红的铁炉,坐在木凳上的我,双手抱着一杯淡淡的热茶,穿过两盆花枝稀少的茉莉花,闻着淡淡的花香,隔着玻璃窗,模糊地眺望着远方。
  远处有几个冬捕的垂钓者,像占据了有利位置的棋子,各自分散着坐在那里。我好奇地穿上大袄,雀跃着跑出小屋走向他们。透明整齐的冰面上几乎没有雪,透过错综复杂的纹理,能够看得很深,走在上面滑滑的。我极其小心地走到一个身材微胖,看上去已过花甲的钓者身边,他戴着灰色的翻皮帽子,脸上的胡须上挂着白色的冰霜,岁月的痕迹刻满额间,整张脸被冻得通红,身上穿着厚厚的羊皮袄,坐在冰面的小凳上,从厚厚的手套里探出一根弯曲的钓竿,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静靜地等待。看见我走到他的身边,他微微抬起头,脸上露出淳朴的微笑,朝我瞪大眼晴,噘起嘴,轻轻地嘘了一声。我知道他是怕我惊动了冰面下的鱼。等待了一会儿,钓竿似触电般地抖了几下,他瞬间站了起来,两腿弯曲,弓着腰,低着头,像是发现了珍宝,害怕一不留神就会弄丢似的,小心翼翼地紧紧攥住钓竿,钓竿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他瞬间直起腰,头上的帽子被猛地甩到身后,灰白的头发冒出白色的热气。他顾不上拾起帽子,身体向后倾斜,高高地举起钓竿,连续向后退了几步,我被他突然的举动弄得不知所措,两眼紧紧地盯着他,双手张开,环顾四周,不知道怎样帮他。这时旁边的钓者歪歪斜斜地跑过来,用力甩掉手上厚厚的手套,一手揽着他的腰,一手帮他攥住钩竿,只见一张大嘴露出水面,大口大口地吐着白色的气,挣扎溅起的水花落在冰上,瞬间变成小白点。费了好大劲终于把鱼拉上来了,这条鱼足有半米长,刚刚出水的它,一接触冰面冻得不停地翻跳着,身上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这时的钓者喘着粗气,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这笑好似夏日的骄阳,让人感到温暖。他们互相拍打着彼此的肩膀高兴地喊着老家伙真棒,这声音无比的响亮,让人感到一股力量。
  我站在旁边也笑了,呼伦湖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宝贵的财富,也赋予了我们豪迈奔放的性格。扎赉诺尔人生活在这海一样的湖边,他们朴实无华,团结友善,用勤劳的双手丰衣足食。这就是我的家,遥远的北方小城扎赉诺尔。
其他文献
达尔滨罗宛如一泓清幽的梦境,走进去,就会被它奇美的景致吸引,让你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达尔滨罗”,鄂伦春语,意为“小的湖泊”,是远古时火山喷发后岩浆沉积堵塞河谷而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是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说它小,是因为在公园里还有一个嫩江流域最大的高山湖泊——积水面积超过四百公顷的达尔滨湖,两湖被称为姊妹湖。达尔滨罗水面虽然只有六十多公顷,却是毕拉河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核心景区,
期刊
“一个人,是要有根的,只有扎在自己心里,扎牢靠,才会实实地感知别人,爱别人。情感实,一切才实,别人才敢信你。飘飘忽忽的人,不可能踏实做事。患得患失,最后最伤自己。”这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说的。他比她大十多岁,他们是偶然的机会相识,匆匆一面印象很好,却不得不各奔东西。之后通过联系两个人确定了相爱的意愿,认真相处。也许是厌倦了寻寻觅觅,也许是不想再一个人冷冷清清,想找一个伴儿了,所以都想留住对方。女人
期刊
心醉,想象那一地的“菜花黄”  或者,草连着天,天抚着草;或者,群山连着群山,河流呼唤着河流;或者,群山连着河流,河流牵着群山。  额尔古纳地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的过渡地带,这里既有森林的阵阵松涛,也有草原的滚滚绿浪,但如果一路都这样,都只有这样,却极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眼睛也会劳累,甚至看着看着就会在某一个瞬间沉沉睡去。  这时,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惊艳的邂逅突然而至:也许,只是在旷野公路上的一
期刊
很久很久以后,我还是会想起曾经走过的每一条路。  路上的风景各异,每个路人都在不断地遇见,然后擦肩而过。  我记得七岁那年,第一次上小学,一直都是家人接送,突然有一天不想折腾年迈的外婆,趁着下课的档口,自己跑了回去。  渐渐的,回家的路上不再看到外婆的影子。房屋的烟筒中雾气缭绕,仍会留下淡淡的烟火香气。  上了初中,母亲安排我住校。跟同学热闹嬉笑后,宿舍的灯熄了,周围响起了均匀的鼾声,我却彻夜难眠
期刊
“老头子,你看,夕阳多美!”满头白发的妈妈在我的搀扶下指着天与海的尽头渐渐下落的太阳对着坐在轮椅上的爸爸说,兴奋得如同孩子一般。爸爸笑着回头看着妈妈,皱纹爬满脸庞,却依然精神矍铄:“是呀,我们真的在海上看到日落了!”为了满足爸妈的心愿,我扔下了老公和孩子,不顾家人反对,偷偷的买了三张船票带着已经年过九十的爸妈来到了海上看日落,银丝也不留情地趴在我的头上,是呀,六十岁了还能和爸妈一起完成心愿,疯狂一
期刊
已经很久没有给父母写信了,距离上一次我们通信仔细算来整整有十年之久了。记得自从我上高中时起就开始给家里写信,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我大学毕业。看着书柜里保存的厚厚的一叠信,那里记录着我们一家三口人的牵肠挂肚与深深的思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快速发展,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和电脑逐渐取代了以前的通迅方式。写信的人几乎越来越少了,打一通电话、发一条短信、视频聊天,当我们再看到一封邮寄而来的信件已实属罕见了。
期刊
从西拉沐沦河畔到甘河之源,从红山脚下到嘎仙洞前,从京北花园到兴安之巅,一千五百公里的跨越之旅,三十个小时的风雨兼程,一个人的异地生活,带着不安和忐忑,我从赤峰来到鄂伦春,从养育我灵魂的地方,来到支撑我生活的地方。这是一场奔袭,一次更迭,一遍洗礼,一回重生。  近年来,年轻人总爱说,养育我灵魂的地方无法支撑我的肉体,支撑我肉体的地方无法放下我的灵魂,这就是故乡和异乡之间的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我理想
期刊
读书那几年一直在外,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漂泊的人,羡慕那些对自己家乡不离不弃的人们,毕业回到家乡工作,可我却又时刻不安分地盼着飞出去,以为诗情画意都在别人家的地盘。  中午偶然抬头看见窗外的云,层层叠叠的变换,聚头的一瞬间变成了乌云,顯然是夏天的姿态。  被家乡的云撩拨到了心弦,心动的一瞬间便爱上了家乡。  走过的地方甚少,去过的有限的几个地方,没见过成朵的云飘来飘去。  比较开来方知,我的家乡
期刊
前几日,我坐车回村去上班,同乘者是位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年约五旬的中年男子,闲聊间便拉起了家常。  他说他在义乌打工一年了,去掉花销的费用,一年能剩七八万块钱,比在家好多了。在家乡这里一年也就挣个两三万块钱,出去一年比在家干一年要翻一倍还多!  是啊,我们现在有些人就是小钱不愿意挣而大钱挣不来,而且还总是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说什么家里有孩子放不下了、家中老人需要照顾了、身体不好了、出去没有
期刊
一个人采下稀疏的柳條  独撑过满是水草和青荇的泥沼  去探访蓬莱仙岛  两岸青山漾起阵阵绿潮  世上,聪明人太多  我如果能够聪明到  有所规避  即使无法抵达彼岸  也不会在此疾风骤雨时  毫无预兆  与魔鬼再一次逢遭  一群人掌心绽放的花火  华丽盛大  如一阵和煦的暖风  吹散了陈年的旧梦  将彼此的星空照耀  参悟禅机  在一个最平凡的清晨  我定下心神,荡开一笔  就这样,倾听一朵花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