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型四种类型。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其基本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内脏器官多发生出血、坏死和梗塞等病变,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流行,以春夏多雨季節为多,传染性极强,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
自2013年2月份以来,我市某3个年存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相继感染猪瘟病,总发病94头,死亡88头,死亡率达到93.6%。经我们确诊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
A猪场临床症状:仔猪体端末梢有发绀病变,体型消廋,体温达到41.5℃。
B猪场临床症状:病猪皮肤有点状出血,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尖和黏膜发绀,呼吸困难,猪蹄出现溃疡和脱落。
C猪场临床症状:病猪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尖发绀。
2 病理变化
病死猪的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根发绀。剖检病猪可见颌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充血,肺部淤血,心脏衰弱,脾脏梗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肠系膜充血、粪便干燥,小肠粘膜充血,肾脏和膀胱黏膜上有大量针尖大出血点,肾乳头肿大、出血。
3 实验室诊断
从三个猪场随机抽取病猪进行荧光抗体检测病毒抗原试验。无菌采集病猪的颌下淋巴结、脾脏、血液作5~7μm 的冷冻切片,经丙酮固定后,滴加猪瘟荧光抗体(商品),置湿盒内37℃45min后取出,用磷酸盐缓冲液漂洗5次,晾干,用缓冲甘油(pH值9.5)封片,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发现细胞浆中呈现黄绿色荧光,指示有猪瘟病毒抗原存在。
4 防制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
(2)提倡自繁自养外,还应该加强引种地猪瘟的检疫,进场后应在隔离舍饲养观察2-3周,未出现异常情况的再进行混群饲养。
(3)定期监测猪场猪瘟抗体水平,加强猪瘟的诊断和检测技术水平。
(4)检出和淘汰亚临床感染猪。
(5)紧急预防接种。疫区里的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地区的生猪即接种猪瘟免弱毒疫苗。
自2013年2月份以来,我市某3个年存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相继感染猪瘟病,总发病94头,死亡88头,死亡率达到93.6%。经我们确诊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
A猪场临床症状:仔猪体端末梢有发绀病变,体型消廋,体温达到41.5℃。
B猪场临床症状:病猪皮肤有点状出血,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尖和黏膜发绀,呼吸困难,猪蹄出现溃疡和脱落。
C猪场临床症状:病猪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尖发绀。
2 病理变化
病死猪的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呈紫色,耳根发绀。剖检病猪可见颌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充血,肺部淤血,心脏衰弱,脾脏梗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肠系膜充血、粪便干燥,小肠粘膜充血,肾脏和膀胱黏膜上有大量针尖大出血点,肾乳头肿大、出血。
3 实验室诊断
从三个猪场随机抽取病猪进行荧光抗体检测病毒抗原试验。无菌采集病猪的颌下淋巴结、脾脏、血液作5~7μm 的冷冻切片,经丙酮固定后,滴加猪瘟荧光抗体(商品),置湿盒内37℃45min后取出,用磷酸盐缓冲液漂洗5次,晾干,用缓冲甘油(pH值9.5)封片,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发现细胞浆中呈现黄绿色荧光,指示有猪瘟病毒抗原存在。
4 防制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
(2)提倡自繁自养外,还应该加强引种地猪瘟的检疫,进场后应在隔离舍饲养观察2-3周,未出现异常情况的再进行混群饲养。
(3)定期监测猪场猪瘟抗体水平,加强猪瘟的诊断和检测技术水平。
(4)检出和淘汰亚临床感染猪。
(5)紧急预防接种。疫区里的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地区的生猪即接种猪瘟免弱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