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股东之一,我的一生都献给了公司。
在银杏村——如今除了像我这样长寿的人外,很少有人记得公司驻地原来的名字——每位公司职员,同时也是公司股东。
“公司属于所有人,所有人天生享有公司股权。”
至少那座大理石碑上的铭文是这么说的。
每年里特定的一天,公司要求人们以无比崇敬、无比喜悦之情追忆公司的诞生。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刻,我也会试着剥开自己包裹着层层茧皮的心智,回想公司进驻时盛大的庆礼以及我毕生见证的公司匪夷所思的历程。据说衰老的征象之一,是回首往事时挥之不去、难以名状的伤感和忧虑。我已经过于老迈,回忆里缺乏公司要求的那种崇敬和喜悦,更多的是困惑:没有公司的生命是否可能?何以可能?何以充满意义?公司常常不无矛盾地说:回忆无益,不如展望未来。然而对我来说,未来已经无可展望。我的讲述跟公司发表的红皮书的记载在若干问题上不尽一致,为此我可能会受一点指摘。然而要求一个老人清清楚楚记得每件事的真相,恐怕也不尽合理,何况他可能从未知道真相。
那年,我14岁。公司的到来,除了它已经到来之外,没有别的征兆。最近有一项来自民间,又经过我的朋友裘德林博士考据证实的说法认为,当初村长收受了公司的贿赂后默许公司进驻,遂造成了银杏村命运不可逆转的巨变。这已无关紧要。那天早晨雾很浓,空气中传来摄人心魄的机器轰鸣声;屋顶上陈年的灰尘纷纷落下;桌子上的碗在移动,水塘里的鱼不安地乱窜。壮年人互相招呼,顺着山路冲进大雾里看稀奇。我还小,爷爷不许我乱跑。巨大的轰鸣声持续了一个早晨,越来越响。晌午时分,在数百人兴高采烈的簇拥下,一头黑乎乎的怪物喘着粗气在村长家门口停了下来。那头钢筋铁骨的怪物看起来很吓人,满身是大大小小的轮子和蜈蚣足一样杂乱地挥舞着的机械臂,另一些部位像是钩子、铁锤或者牙齿。轰鸣声消停的时候,这些奇形怪状的手臂已经慢慢收拢,整架机器恢复到一个方方正正的形状。大人、小孩都张大嘴巴看得入了迷。两个男人从机器上方一个玻璃屋子里钻出来,从容地扫视着周围躁动的人群。其中一人大手一挥,示意群众安静,另一人拍拍钢铁怪物,以一种奇怪的外地口音喊道:
“开山车”——最伟大的发明,比火药还伟大。
据介绍,那是一台多种作业机械的巨型复合体,能够承担诸多工程施工,比如建造楼房、开凿隧道、架设桥梁、铺设铁轨和修筑公路;对银杏村的人来说,这就是无所不能;而且只需要两个人操作。第二天下午大雾散去,人们果然发现:村头那条泥泞不堪的小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得离谱的大道,路面上铺好了黑色沥青;大道在远处爬上一个山垭,然后隐没在白云里。
妈哟,真是科学发达了。
手搭凉棚瞭望远方的村长,自言自语地说。这句话我至今记得每一个字,他神秘的表情却使我不确定当时他是不是有想咒骂某样事物的意思。不过从那天起,他跟那个站在“开山车”上讲话的经理几乎形影不离。
也许我该说说银杏村过去的状况。村里村外满山遍野都是银杏树,几百口人和几千只山猴比邻而居,时有纠纷;村民们相信自己的祖先跟自己一个姓,一千年前或者五百年前从叫做某个地名的地方迁居来此,仅此而已;二十多里外有一个小集市,每十二天赶一次集;关于集市,我至今忘不了的是玻璃糖和小人书;去往集市的道路途中,有一家瓦窑,烧制各种尺寸的瓦缸和坛罐碗碟;全村人靠一口老井吃水;牛、羊、山地马是家家户户的主要财产;祖宗的遗产除了木板房之外便是三五个铜锅铁壶;粮食大部分年头够吃,不够吃的年头就少吃点;村里有一位女巫,兼管草医,具备用一个鸡蛋治好腹痛或者头痛的能力;鸡蛋除了用于治病之外,也可以在集市上换取盐巴和铁器;历史上唯一被公认的罪犯是一百六十年前我爷爷的爷爷的姑姑,跟一个异乡人通奸后私奔,骑走了一匹公马;作为惩罚,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要求全村的人忘掉她。村里有一所小学,主要起到托儿所的作用;校长兼语文、算术、自然及其他诸科目的教师,他是我的三姑父;学校里不分年级,以便大孩子可以帮助照顾小一点的;学校的操场上有一丛古老的山楂树,为了让同学们不再用石头子儿学算术,秋天山楂果熟透了往下掉的时候,我们就在山楂树下上课;村长是最有文化和见识的人,甚至超过了校长,据说在其他某个地方读过八年书,其中包括四个五年级,除了自己的名字和伟大领袖的名字,还会写借条地契之类的东西,而且到过首都,去参加一个很大很大的什么会议;村里平常婚丧嫁娶都一派喜气,是青年男女搞对象的好机会;男人都喝酒,喝酒的都醉,醉了多半会打打架;最高科技产品是裘老二家重达九斤六两的台式录音机,村里不通电,得用电池,而电池只能逢赶集的日子到集市上去买,所以那机器唱歌的时候不多;谁家来客,不时会去找裘老二借来热闹热闹;固然得自备电池。裘老二总用一块干干净净的枕巾遮住它,小孩子要是敢乱碰,他就虎着脸打他们的小手。家庭常见的书籍是附有年历的《择吉通书》和油印版《某某状元与某某仙姑》之类的基层文艺读物;有一年遥远的首都有人运来扫盲教材,一户派送一册;印刷十分精美,所以村民们都不舍得翻阅。四十里外有政府,但他们和邮差一样,差不多一年才会骑马来一次村里,募集些鸡蛋和腌肉之类的土产。总之,银杏村跟一般与世隔绝的边远山区没多大差别,贫穷、单调、愚昧,却也和平、宁静、悠闲,跟外面的世界没多少瓜葛。但这一切注定要改变了。
公司的到来像一个漫长得不可思议的节日。第一天,公司三次派发礼品。老人得到拐杖和热水袋;妇女们得到发卡、茶壶、压力锅,有人出于好奇,用公司赠送的瓶装矿泉水做饭,都说饭菜比平常香;男人们得到锄头、种兔、上发条的钟和不锈钢匕首;有人问公司是否能提供猎枪,公司的人友善地回答:为保护野生动物,不鼓励狩猎;被收买得最彻底的是孩子,泡泡筒、放大镜、不限量发放的彩色糖果、各种口味的方便面、铺天盖地的气球,尤其装在鸟笼里会说某种人类语言的塑料鹦鹉和圆形金鱼缸,让孩子们都睡得很晚。
第二天一早,四十多辆卡车开进村口,排起了长龙,公司的人戴着红色太阳帽四处立电杆;村里的银杏树上装了四只喇叭,甜美的乐声回荡在整个村庄;中午有人到各家各户派送大米;晚上在打谷场上开办讲座,传授包饺子和吃饺子的技术,并宣讲牛奶的营养价值,顺便谈到阴历阳历的对应问题。会议上,作为公司送给村民们的又一个惊喜,背着绿色帆布包的邮差送来了四封多年前的信件;邮差看过信后告诉白发苍苍的裘世国,他四十年前走失的妹妹给他写信了,但她病得很重,可能要死了;裘世国闭着眼睛说他想不起自己曾经有过妹妹;村长收到的那封收件人为“村长”的信,文字是印刷出来的,邮差说内容大概是有人要他买一种无须用电的手电筒,“款到发货,诚信不欺”。邮差离开后,远道而来的税务官站起来宣布这里的一切已经交由公司治理,今后都不用再交任何税捐了;村民们反应平淡,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向谁交过税捐,也不需要税捐;不过考虑到他还承诺他和他的政府今后都不会再来叨扰了,村民们还是用雷鸣般的掌声跟他道了别。会后,公司又燃起篝火,放起烟花,在干草场上教授四种让人脸红心跳的舞蹈;还有免费抽奖活动,奖品是一桶桶金黄色的油漆;因为公司建议今后银杏村所有房屋正面和侧面都涂成金黄色。村民的反响极其热烈。
在银杏村——如今除了像我这样长寿的人外,很少有人记得公司驻地原来的名字——每位公司职员,同时也是公司股东。
“公司属于所有人,所有人天生享有公司股权。”
至少那座大理石碑上的铭文是这么说的。
每年里特定的一天,公司要求人们以无比崇敬、无比喜悦之情追忆公司的诞生。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刻,我也会试着剥开自己包裹着层层茧皮的心智,回想公司进驻时盛大的庆礼以及我毕生见证的公司匪夷所思的历程。据说衰老的征象之一,是回首往事时挥之不去、难以名状的伤感和忧虑。我已经过于老迈,回忆里缺乏公司要求的那种崇敬和喜悦,更多的是困惑:没有公司的生命是否可能?何以可能?何以充满意义?公司常常不无矛盾地说:回忆无益,不如展望未来。然而对我来说,未来已经无可展望。我的讲述跟公司发表的红皮书的记载在若干问题上不尽一致,为此我可能会受一点指摘。然而要求一个老人清清楚楚记得每件事的真相,恐怕也不尽合理,何况他可能从未知道真相。
那年,我14岁。公司的到来,除了它已经到来之外,没有别的征兆。最近有一项来自民间,又经过我的朋友裘德林博士考据证实的说法认为,当初村长收受了公司的贿赂后默许公司进驻,遂造成了银杏村命运不可逆转的巨变。这已无关紧要。那天早晨雾很浓,空气中传来摄人心魄的机器轰鸣声;屋顶上陈年的灰尘纷纷落下;桌子上的碗在移动,水塘里的鱼不安地乱窜。壮年人互相招呼,顺着山路冲进大雾里看稀奇。我还小,爷爷不许我乱跑。巨大的轰鸣声持续了一个早晨,越来越响。晌午时分,在数百人兴高采烈的簇拥下,一头黑乎乎的怪物喘着粗气在村长家门口停了下来。那头钢筋铁骨的怪物看起来很吓人,满身是大大小小的轮子和蜈蚣足一样杂乱地挥舞着的机械臂,另一些部位像是钩子、铁锤或者牙齿。轰鸣声消停的时候,这些奇形怪状的手臂已经慢慢收拢,整架机器恢复到一个方方正正的形状。大人、小孩都张大嘴巴看得入了迷。两个男人从机器上方一个玻璃屋子里钻出来,从容地扫视着周围躁动的人群。其中一人大手一挥,示意群众安静,另一人拍拍钢铁怪物,以一种奇怪的外地口音喊道:
“开山车”——最伟大的发明,比火药还伟大。
据介绍,那是一台多种作业机械的巨型复合体,能够承担诸多工程施工,比如建造楼房、开凿隧道、架设桥梁、铺设铁轨和修筑公路;对银杏村的人来说,这就是无所不能;而且只需要两个人操作。第二天下午大雾散去,人们果然发现:村头那条泥泞不堪的小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得离谱的大道,路面上铺好了黑色沥青;大道在远处爬上一个山垭,然后隐没在白云里。
妈哟,真是科学发达了。
手搭凉棚瞭望远方的村长,自言自语地说。这句话我至今记得每一个字,他神秘的表情却使我不确定当时他是不是有想咒骂某样事物的意思。不过从那天起,他跟那个站在“开山车”上讲话的经理几乎形影不离。
也许我该说说银杏村过去的状况。村里村外满山遍野都是银杏树,几百口人和几千只山猴比邻而居,时有纠纷;村民们相信自己的祖先跟自己一个姓,一千年前或者五百年前从叫做某个地名的地方迁居来此,仅此而已;二十多里外有一个小集市,每十二天赶一次集;关于集市,我至今忘不了的是玻璃糖和小人书;去往集市的道路途中,有一家瓦窑,烧制各种尺寸的瓦缸和坛罐碗碟;全村人靠一口老井吃水;牛、羊、山地马是家家户户的主要财产;祖宗的遗产除了木板房之外便是三五个铜锅铁壶;粮食大部分年头够吃,不够吃的年头就少吃点;村里有一位女巫,兼管草医,具备用一个鸡蛋治好腹痛或者头痛的能力;鸡蛋除了用于治病之外,也可以在集市上换取盐巴和铁器;历史上唯一被公认的罪犯是一百六十年前我爷爷的爷爷的姑姑,跟一个异乡人通奸后私奔,骑走了一匹公马;作为惩罚,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要求全村的人忘掉她。村里有一所小学,主要起到托儿所的作用;校长兼语文、算术、自然及其他诸科目的教师,他是我的三姑父;学校里不分年级,以便大孩子可以帮助照顾小一点的;学校的操场上有一丛古老的山楂树,为了让同学们不再用石头子儿学算术,秋天山楂果熟透了往下掉的时候,我们就在山楂树下上课;村长是最有文化和见识的人,甚至超过了校长,据说在其他某个地方读过八年书,其中包括四个五年级,除了自己的名字和伟大领袖的名字,还会写借条地契之类的东西,而且到过首都,去参加一个很大很大的什么会议;村里平常婚丧嫁娶都一派喜气,是青年男女搞对象的好机会;男人都喝酒,喝酒的都醉,醉了多半会打打架;最高科技产品是裘老二家重达九斤六两的台式录音机,村里不通电,得用电池,而电池只能逢赶集的日子到集市上去买,所以那机器唱歌的时候不多;谁家来客,不时会去找裘老二借来热闹热闹;固然得自备电池。裘老二总用一块干干净净的枕巾遮住它,小孩子要是敢乱碰,他就虎着脸打他们的小手。家庭常见的书籍是附有年历的《择吉通书》和油印版《某某状元与某某仙姑》之类的基层文艺读物;有一年遥远的首都有人运来扫盲教材,一户派送一册;印刷十分精美,所以村民们都不舍得翻阅。四十里外有政府,但他们和邮差一样,差不多一年才会骑马来一次村里,募集些鸡蛋和腌肉之类的土产。总之,银杏村跟一般与世隔绝的边远山区没多大差别,贫穷、单调、愚昧,却也和平、宁静、悠闲,跟外面的世界没多少瓜葛。但这一切注定要改变了。
公司的到来像一个漫长得不可思议的节日。第一天,公司三次派发礼品。老人得到拐杖和热水袋;妇女们得到发卡、茶壶、压力锅,有人出于好奇,用公司赠送的瓶装矿泉水做饭,都说饭菜比平常香;男人们得到锄头、种兔、上发条的钟和不锈钢匕首;有人问公司是否能提供猎枪,公司的人友善地回答:为保护野生动物,不鼓励狩猎;被收买得最彻底的是孩子,泡泡筒、放大镜、不限量发放的彩色糖果、各种口味的方便面、铺天盖地的气球,尤其装在鸟笼里会说某种人类语言的塑料鹦鹉和圆形金鱼缸,让孩子们都睡得很晚。
第二天一早,四十多辆卡车开进村口,排起了长龙,公司的人戴着红色太阳帽四处立电杆;村里的银杏树上装了四只喇叭,甜美的乐声回荡在整个村庄;中午有人到各家各户派送大米;晚上在打谷场上开办讲座,传授包饺子和吃饺子的技术,并宣讲牛奶的营养价值,顺便谈到阴历阳历的对应问题。会议上,作为公司送给村民们的又一个惊喜,背着绿色帆布包的邮差送来了四封多年前的信件;邮差看过信后告诉白发苍苍的裘世国,他四十年前走失的妹妹给他写信了,但她病得很重,可能要死了;裘世国闭着眼睛说他想不起自己曾经有过妹妹;村长收到的那封收件人为“村长”的信,文字是印刷出来的,邮差说内容大概是有人要他买一种无须用电的手电筒,“款到发货,诚信不欺”。邮差离开后,远道而来的税务官站起来宣布这里的一切已经交由公司治理,今后都不用再交任何税捐了;村民们反应平淡,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向谁交过税捐,也不需要税捐;不过考虑到他还承诺他和他的政府今后都不会再来叨扰了,村民们还是用雷鸣般的掌声跟他道了别。会后,公司又燃起篝火,放起烟花,在干草场上教授四种让人脸红心跳的舞蹈;还有免费抽奖活动,奖品是一桶桶金黄色的油漆;因为公司建议今后银杏村所有房屋正面和侧面都涂成金黄色。村民的反响极其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