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对我国中央银行资产结构优化的背景、历程、措施、及效果进行简单地阐述分析,并与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银行比较。针对中国国情,结合实际,学习优秀经验。并提出对未来结构优化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 资产结构优化 资产负债表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产生及客观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央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可大致概括为三点,分别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及货币、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社会和经济体系之中。其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主要是由一系列客观要求推动(诸如:信用货币的发行;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政府融资;票据交换与清算)。它是发行的银行,更是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1}
中国人民银行享有国家的特殊授权,也承担社会的特殊责任。它用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和特定的业务活动履行职责。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也是主管金融的监督管理;风险防范;政策实施;维护其稳定的机构。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央行的资产包括国外资产;国内资产,负债包括基础货币;其他负债与资本等。资产为负债与自有资本之和。由下图表1可清晰的表示。
表1
表2 2005-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方项目规模变化表
(一)资产方规模占比分析
首先“国外资产”,其规模由05年的6339.16亿元上升到10年的215419.6亿元,而比重也从05年上午61.09%增加到10年的83.09%。若将其构成项目再细化,其中“外汇”上升幅度较大,份额比重也每年都在上升,到10年已经达到79.75%。“货币黄金”从05年至08年一直是337.24亿元,09年上升到669.84亿元。“其他国外资产”从05年到08年逐步上升至12582.02亿元,但在10年又下降至7983.06亿元。
由上述资料,可知中国人民银行资产配置的主要项目变为“外汇”,“货币黄金”的规模翻倍。因为需要缓冲流动性过剩(由于外汇兑付),“其他国外资产”规模在中途急速增加,而后又下降。资产业务中,“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的作用地位下降。我们国家央行对存贷款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对非存贷款金融机构(如: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余缺数量调控,力度和地位都在逐年削弱和下降。而由“对政府的债权”和“其他资产”的规模变化,说明我国央行更多的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的资金调控,也更倾向于用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间接方式。
(二)资产方问题分析
从05年到10年的“国外资产”项目数字变化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庞大,扩张迅速(由于购买过多的美国国债)。使我们国家的货币供应结构,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和弱化(由于冲销所需的巨大利息成本)。由于“外汇资产”是不可控的变量,它所占份额的不断增重使得我国央行的债权比重下降,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未来发展的形势亦趋严峻。
表3 2005~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负债方项目规模变化表
(三)负债方规模占比分析
首先“储备货币”,其规模从05年的64343.13亿元上升至10年的185311.08亿元,在总负债中的份额从05年的62%降至07年的60.04%,于08年走上升趋势,直到10年的71.47%。若将其构成项目再细化,其中“货币发行”从05年的25853.97亿元增长至10年的48646.02亿元,增长稳健。于“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从05年的40.18%降至10年的26.25%。“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增长迅速,从05年的38391.25亿元增至10年的136480.86亿元。“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款”时升时降,波动大,但在“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大幅下降,到10年已经小于0.1%。
一级负债项目“发行债券”从05年的20296亿元上升到10年的40497.23亿元,成功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债务资金的重要来源。
“自有资金”方面,五年来一直保持在219.75亿元,但在总负债中的比重呈逐年递减态势,主要是由于总负债规模扩大的缘故。
由上述资料,可知中国人民银行在近几年,不是用自身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调节债务资金,而是主要用“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来获得资金。它们规模的扩大减小能直观地反映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降。“发行债券”带来的庞大债务资金,使得“储备货币”在央行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位遭到威胁。我们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变为央行票据的发行回购。而对于变量难于掌握的“政府存款”,在某些方面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掌控债务资金规模的能力变弱,这从它在总负债中增加的占比中可以反映出来。而作为资金来源的其他负债,中国人民银行对其的依赖程度大幅提升。
(四)负债方问题分析
上表中各项规模占比变化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在近几年主要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回购央行票据的方式来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用来遏制大幅扩张的货币供给(不断上升的外汇占额比例,被动增加货币供给)。经查阅资料,我国已经持续五年进行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冲销外汇占款),而80%的对冲率可表明次操作是很成功的。但是,由于冲销需要有较高的利息成本付出(如:发行债券的利息成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利息成本),压力逐步增大,因此是不可持续的。
三、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外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比较(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为例)
表4
由表4、表5可知,我国央行与美联储银行在较大的业务方面大同小异。但是,因国情不同,金融结构具有地域性的差别和特点,因此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在业务结构比例方面)。我国央行以外汇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存款业务是负债业务中的首要业务,而货币发业务位居其次。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证券业务作为资产业务中的首要业务;货币发行业务为其负债业务中的佼佼者。
在一些大事件发生(如: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时,我国与国外各中央银行都会针对这一现象做出相应的措施。如表5所示美联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表明07年、08年、10年,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如:减少持有的国债量;设立新的资产方项目;加大美联储的存款量即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用以应对危机。
表5
四、建议与意见
针对我国国情并结合实际,及上文一系列的分析对比,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的模式,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要做出一定的转变(解决对冲压力大的问题)。此外,外汇储备的管理,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解决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自主性问题)。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可参考美联储银行的优秀经验(如:减少持有的国债;增加在资产方的科目;增大在央行的存款及财政部的存款)。即在保持良好的资金流动性的情况下,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再由央行实施,有目的的放回金融市场之中,以解决问题。
注释
{1}参考中央银行职能定义。本文所有表格资料来源由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得出。
参考文献
[1]李建.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红地.中央银行对冲政策的选择.西安金融.2006.
[3]郭爽.行央行票据的局限性和政策建议.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
作者简介:孙蕴天(199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 资产结构优化 资产负债表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产生及客观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央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可大致概括为三点,分别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及货币、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社会和经济体系之中。其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主要是由一系列客观要求推动(诸如:信用货币的发行;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政府融资;票据交换与清算)。它是发行的银行,更是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1}
中国人民银行享有国家的特殊授权,也承担社会的特殊责任。它用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和特定的业务活动履行职责。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也是主管金融的监督管理;风险防范;政策实施;维护其稳定的机构。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央行的资产包括国外资产;国内资产,负债包括基础货币;其他负债与资本等。资产为负债与自有资本之和。由下图表1可清晰的表示。
表1
表2 2005-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方项目规模变化表
(一)资产方规模占比分析
首先“国外资产”,其规模由05年的6339.16亿元上升到10年的215419.6亿元,而比重也从05年上午61.09%增加到10年的83.09%。若将其构成项目再细化,其中“外汇”上升幅度较大,份额比重也每年都在上升,到10年已经达到79.75%。“货币黄金”从05年至08年一直是337.24亿元,09年上升到669.84亿元。“其他国外资产”从05年到08年逐步上升至12582.02亿元,但在10年又下降至7983.06亿元。
由上述资料,可知中国人民银行资产配置的主要项目变为“外汇”,“货币黄金”的规模翻倍。因为需要缓冲流动性过剩(由于外汇兑付),“其他国外资产”规模在中途急速增加,而后又下降。资产业务中,“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的作用地位下降。我们国家央行对存贷款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对非存贷款金融机构(如: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余缺数量调控,力度和地位都在逐年削弱和下降。而由“对政府的债权”和“其他资产”的规模变化,说明我国央行更多的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的资金调控,也更倾向于用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间接方式。
(二)资产方问题分析
从05年到10年的“国外资产”项目数字变化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庞大,扩张迅速(由于购买过多的美国国债)。使我们国家的货币供应结构,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和弱化(由于冲销所需的巨大利息成本)。由于“外汇资产”是不可控的变量,它所占份额的不断增重使得我国央行的债权比重下降,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未来发展的形势亦趋严峻。
表3 2005~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负债方项目规模变化表
(三)负债方规模占比分析
首先“储备货币”,其规模从05年的64343.13亿元上升至10年的185311.08亿元,在总负债中的份额从05年的62%降至07年的60.04%,于08年走上升趋势,直到10年的71.47%。若将其构成项目再细化,其中“货币发行”从05年的25853.97亿元增长至10年的48646.02亿元,增长稳健。于“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从05年的40.18%降至10年的26.25%。“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增长迅速,从05年的38391.25亿元增至10年的136480.86亿元。“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款”时升时降,波动大,但在“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大幅下降,到10年已经小于0.1%。
一级负债项目“发行债券”从05年的20296亿元上升到10年的40497.23亿元,成功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债务资金的重要来源。
“自有资金”方面,五年来一直保持在219.75亿元,但在总负债中的比重呈逐年递减态势,主要是由于总负债规模扩大的缘故。
由上述资料,可知中国人民银行在近几年,不是用自身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调节债务资金,而是主要用“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来获得资金。它们规模的扩大减小能直观地反映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降。“发行债券”带来的庞大债务资金,使得“储备货币”在央行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位遭到威胁。我们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变为央行票据的发行回购。而对于变量难于掌握的“政府存款”,在某些方面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掌控债务资金规模的能力变弱,这从它在总负债中增加的占比中可以反映出来。而作为资金来源的其他负债,中国人民银行对其的依赖程度大幅提升。
(四)负债方问题分析
上表中各项规模占比变化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在近几年主要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回购央行票据的方式来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用来遏制大幅扩张的货币供给(不断上升的外汇占额比例,被动增加货币供给)。经查阅资料,我国已经持续五年进行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冲销外汇占款),而80%的对冲率可表明次操作是很成功的。但是,由于冲销需要有较高的利息成本付出(如:发行债券的利息成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利息成本),压力逐步增大,因此是不可持续的。
三、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外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比较(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为例)
表4
由表4、表5可知,我国央行与美联储银行在较大的业务方面大同小异。但是,因国情不同,金融结构具有地域性的差别和特点,因此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在业务结构比例方面)。我国央行以外汇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存款业务是负债业务中的首要业务,而货币发业务位居其次。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证券业务作为资产业务中的首要业务;货币发行业务为其负债业务中的佼佼者。
在一些大事件发生(如: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时,我国与国外各中央银行都会针对这一现象做出相应的措施。如表5所示美联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表明07年、08年、10年,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如:减少持有的国债量;设立新的资产方项目;加大美联储的存款量即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用以应对危机。
表5
四、建议与意见
针对我国国情并结合实际,及上文一系列的分析对比,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的模式,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要做出一定的转变(解决对冲压力大的问题)。此外,外汇储备的管理,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解决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自主性问题)。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可参考美联储银行的优秀经验(如:减少持有的国债;增加在资产方的科目;增大在央行的存款及财政部的存款)。即在保持良好的资金流动性的情况下,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再由央行实施,有目的的放回金融市场之中,以解决问题。
注释
{1}参考中央银行职能定义。本文所有表格资料来源由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得出。
参考文献
[1]李建.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红地.中央银行对冲政策的选择.西安金融.2006.
[3]郭爽.行央行票据的局限性和政策建议.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
作者简介:孙蕴天(199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