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维森的真与意义理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60年代,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背景之下,戴维森提出并进一步阐阐述了“真值条件论”的意义理论,也被称作“戴维森纲领”。戴维森吸收了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思想,从语句层而上研究语言的意义;并以塔尔斯基的真理语义学为基础,研究自然语言的意义与真的关系;继承蒯因的整体主义和外延上义的理论,使意义理论的研究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提出独具特色的意义理论。本文主要分析戴维森的真与意义理论。
  关键词:戴维森纲领;意义理论;意义与真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1.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础
  意义理论本身是一种语义学理论,而塔斯基在语义学领域里为“真理”定义的研究深刻地引导了戴维森,他以塔斯基的真理定义为基础,追寻一种在他看来是恰当的意义理论。
  2.戴维森意义理论观点
  塔斯基真之定义,用“满足”来定义真,而“满足”则是语句函项与事态(或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此,真之定义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一个句子的真值依赖其构成部分的真值二语句同对象序列之间是否满足,表明了作为语句之构成部分对语句真值的重要性。戴维森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并由此开展了他的意义理论研究。
  成功的言语交际表明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在语言意义方面的流利表达。在理解自然语言是,它既可以作为言语交流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意义理论研究的对象。
  比如某人说“茶好了”,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这个语句的意义(或者说理解这个句子)呢?根据戴维森的意义理论,首先,该句不是一句抽象的句子,它是与说话者意图和语言能力有关的东西。我们可以知道说话者认为“茶好了”是真的。因为这是站在戴维森解释理论的基础之上讨论意义问题的。
  3. 戴维森意义理论之评价
  首先,根据对戴维森意义理论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戴维森切入问题手段很特别。他不像其他学者,顺着探求“语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路线,却去讨论“语言的意义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就“使他的意义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也就是言语交流的领域;正是由于有了意义解释这个平台,戴维森不仅有效地批判了旧的意义理论,克服孤立的片而的形而上主义的影响,而且还能有效地借鉴前人研究中的积极成分,进而去构建新的意义理论,并在其中重构意义、真和人的新的关系图式。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客服以内涵的方式解决意义问题,创造性地用“约定T”这种外延性的真之定义解释自然语言的意义问题,使真与意义相联系,促成他特有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而且,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建起了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在他之前的诸多意义理论都有失偏颇,未抓住意义的本原。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戴维森的意义理论,他特有的思想成为任何想要探究意义理论的人都不能避免的理论领域。
  4.结语
  意义理论,亦或是“戴维森纲领”的内容,注重从两方而重新阐释意义与解释和意义与真的联系;他延伸了弗雷格和塔尔斯基的真值意义理论,在寻求解决意义通达真的问题时,阐释自然语言意义。这些思想是戴维森语言学中最重要的地方。
  参考文献:
  [1]Davidson, D 1985: 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o the relation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Hale, B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双方,要想达到满意的交流效果始终存在着层层障碍。导致这些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交际者双方未能对文化做出顺应。从顺应论的视角来探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顺应将会对减少交流障碍和歧义,加强交流效果大有裨益。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交际;顺应论;交际障碍  作者简介:方珊(1991.8-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全球一体化、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的形势,各企业都努力寻找第三方利润源一供应链优化。库存降低是供应链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过量的库存被认为是掩盖企
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Grice于1976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会话含义理论,~([1])并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Grice认为,在人们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谈话都是根据特
摘 要:宁波方言在吴语中的强势方言,而作为宁波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余姚方言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此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余姚方言中较常用的四个疑问语气词:啦、咛、啾、唸。  关键词:余姚方言;疑问语气词  作者简介:魏佳玲(1995-),女,汉族,浙江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格式条款的应用亦越发普遍,各国法律对格式条款的效力进行严格的规定,特别是无效情形.我国《合同法》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立法,但仍不够完整.对于格式
摘 要:现代汉语中“得了吧”多用于口语中,现已可以看做一个话语标记,其出现与否不改变话语的实际意义,只是对说话者的语气产生影响,从而对交际产生影响。  关键词:“得了吧”;口语;交际  作者简介:张品(1989.8-),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
汽车运动是风靡世界的三大体育盛会之一。中国汽车运动历史不长,目前发展形势较好,为了做大做强中国汽车运动,在一方面加强对国际汽车运动百年发展经验学习的同时,更重要地是努力
摘 要:转喻是人类日常思维和行动的一种方式,本文以事态场境为基础,探讨了转喻在构成事态场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整个事态场境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对语用推理的研究,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语用学理论。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转喻;语用推理;事态场境  作者简介:余娜(1991.4-),女,安徽省池州市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冯莎(1993.3-),女,江西省萍乡市人,西华大学外国
摘 要:由于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深,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渐密切,翻译工作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英文笔译中翻译者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法与对策,希望对今后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英语笔译;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一、英语笔译常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