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小微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为导向,结合“全科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实训和课外实践三个模块的综合培养与训练,加强学生对专业实操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为小微企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和输送“全科型”管理人才,同时对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现人才精准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小微企业;“全科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2016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小微企业管理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2016JGA422)
  [作者简介] 周文彬(1983—),女,广西柳州人,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王小艳(1983—),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064-02    [收稿日期] 2019-12-28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激发市场活力和促进就业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制度不健全、人才紧缺、管理不规范等诸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强化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偏小,资金有限,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等原因,往往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向业务领域,普遍对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致使人力资源管理滞后,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流程不清晰,人员配置不齐,甚至很少设置独立或者完整的人力资源部门,企业中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身兼数职,既要完成日常的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资核算与发放,又要与当地的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医保中心、税务局进行业务上的走访和互动,甚至还要兼顾企业的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一人多岗、一岗多责”普遍存在。
  這对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熟练操作;不仅要熟悉相关的劳动法规,还要熟知实务应用;不仅要熟悉办公软件的相关操作,还要经常使用OA、钉钉、易企秀、微信公众号等软件或平台发布通知、开展企业宣传等;不仅要了解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常识,还要懂得资产管理的相关操作。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集“十八般武艺”于一身,提供“全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小微企业“全科型”管理需求的对接
  “全科”一词来源于“全科医生”,指全科医学人才,能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1]。目前“全科”概念已从医学领域延伸至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衍生出了“全科受理员”“全科社工”等新的服务模式。结合小微企业当下的发展现状和管理需求,打造“全科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在不增加用工成本的前提下满足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用人需求。
  “全科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与“专科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区别在于,“全科型”侧重于学科知识面的宽泛、管理流程的清晰、岗位工具的熟练操作,主要偏向于岗位的实操能力;而“专科型”则在考虑专业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对某个模块的纵深发展,具备较好的研究分析能力。因此“全科型”和“专科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三、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对本地小微企业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小微企业管理需求,同时结合我校本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将本专业本科四年所需的专业技能按照教学活动规律加以整合,构建面向小微企业“全科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表1),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软件操作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是理论课程体系的拓展和有效延伸[2],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学生对专业实操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为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验、实训和课外实践三个模块。
  1.实验模块。主要根据学科基础课程群和人资专业课程群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同时融合社会对人资类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设置,既侧重对管理意识、基础管理能力的培养,又侧重对专业实操能力、专业综合素质的训练。
  2.实训模块。主要通过大一至大四四个阶段的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企业和专业的认知度,了解和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内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和具体分工,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课外实践模块。贯彻以赛带教、以赛促学的思想,通过老师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协会、申报大创项目、参加学科竞赛等,以模拟企业经营、制定管理决策、开展社会调研、撰写创业计划书等方式,提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兰芬,韩军,胡月欣.基于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胜任模型的教学体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
  [2]李南.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10):74-77.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农科背景下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必要途径。该文结合农学专业特点,以蔬菜栽培学课程为例,从引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建设思路和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思政课程的考核与学生学习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蔬菜栽培学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效果,并为其他农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农科;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34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议题式教学备受关注,作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议题式教学更能突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该文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例,阐述议题式教学在中职思政课中的运用,以探索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中职;思政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2
期刊
[摘 要]在西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支持下,作为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拟开设全英文专业课程的一线教师,参加了202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学培训项目:CLIL(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其教学理念及方法旨在将教学内容、语言学习及能力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基于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有趣的、丰富的、具有挑战的、极具吸引力的课堂教学。在项目实施中,该文作者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创新和创业的号召越来越强劲,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大学生科技比赛,发扬了高校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生科创协会通过组织大学生学习科技知识、不断实践创新、转化科技成果来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创新精神。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精尖人才的重要方法。该文根据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机电研究中心发展历程、参赛经验,针对专创融合型大学生科
期刊
[摘 要]2020年的特殊环境导致线上教学的盛行,这就迫使每一位教育者进行诸多思考,如何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生长。该文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全息·融合·迭代”的教学主张,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进行学习变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息;融合;迭代;活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67;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
期刊
[摘 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和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建立和发展快速检测方法对于该菌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基于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的方法进行了探究,是今后开展病原菌检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磁珠;快速检测  [中图分类号] R15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3
期刊
[摘 要]该文借助三维语法理论,从形式、语义和语用三方面讨论虚拟语气学习的难点和教学策略。受汉语思维和传统语法教学模式的影响,英语学习者常常对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立足于新国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该文认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应该同时关注形式与语用,引导学生探究语法现象背后的语用功能,进而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能力。  [关键词]语法教学;三维语法理论;虚拟语气;语用功能 
期刊
[摘 要]音乐存在于哪里?有关这一术语现代音乐哲学的问题,这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而言,音乐是非常独特的。它的独特在于可用视觉(阅读乐谱)与听觉的不同感知方式来获得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果。视觉与内心听觉、听觉与脑海中“画面”的想象,又是完全不同的范畴。更加奇特的是不同的人感知到的音乐又不尽相同。探其原因,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关键词]时间构造;情感论;音乐教学;课程教学  
期刊
[摘 要] 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科技转化三大核心任务,构建“同心圆”式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和多元化的成果转化和辐射体系,形成互动、互利、互惠的有效循环系统,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肿瘤生物治疗科技水平,成为肿瘤生物治疗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关键词] 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同心圆;跨学科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
期刊
[摘 要] 在一些特色鲜明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难免会有专业不对口、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教师。利用所建设的教学科研基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加快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科研基地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教学科研基地;特色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2018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