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的整合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7908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终身教育的主要手段,它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阅读内化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当前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情境就一定会得到改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拓展创新题材,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教学因素,在阅读感知、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训练,加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联系,使它们融为一体。
  一、整合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提升,读中积累;又在习作中内化,习作中运用。
  1、确立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要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习作的初始阶级应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想象与表达的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学生没有束缚羁绊,没有禁锢,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作文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让学生切实感受习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一种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的需要",进而舒畅表达,乐此不疲。
  2、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語言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仅依靠语文课本,依靠课堂的40分钟是完全行不通的,因此,我们要将视线投向课外,大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要根据可能的条件,要求学生做生活的主人,留心周围各样的事情,多观察体验、多认真思考、勤于记录,不断地积累语言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多观察、多感悟、多学习、多记录、不断地积累、方能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及水平。
  3、重视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形成结论或获得结果而必须经历的程序、步骤。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之后实现的,没有过程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果。因此,要重视学生在经历读、写时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二、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整合
  1、阅读。积极探究科学的阅读方法,能很好地提高阅读效果。一是创读。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材料进行理解,在掌握原意基础上,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作者应该想到却没有想到的想出来。这是一种发散式思维方式,强调对课文多元化理解。它主要有外延式阅读和内涵式阅读两种形式。外延式阅读,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努力拓展课文的外延,把作者没有说出的东西理解出来,进行合理演绎,扩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内涵式阅读,即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将文章中高度概括的内容细化,并进行转化,合理推出对文章新的理解,赋予文章新的意义。二是美读。美读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增添阅读的神韵。美读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美读通过吟、咏、唱、诵等形式可以强化语感,美读可以通过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增强理解,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揣摩每一篇的读感:有的要读得深沉凝重,有的凄婉悲凉,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生动活泼,有的周密严谨等,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学生读的多了,积累多了,熟悉了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就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在习作时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了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
  2、习作。习作训练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仿写。课文中,有些词语、句子、段落、篇章很有特点。对于这些句子或语段,引导学生体会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谴词造句的,并积累这些语言形式,作为例子,进行模仿描写,迁移运用,形成语言能力。二是补写。要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深层感悟文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空白处,给学生一扇探索文章的内心世界的"窗口"。文章的空白处很多,这种寻觅空白,增补练笔式训练,需教师独具慧眼,深入浅出,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的未定点。这种练习应或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或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三是多练笔。语文综合学习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重视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写作。各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都有动笔写作的机会,教师应该让学生有练习写作的意识。此外,可引导学生写读后笔记。写读后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着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写法。写好后,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写得好的学生的一种鼓励。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每周贴几篇好的笔记,让学生看,被选中的学生受到鼓励,其他学生受到启发。
  3、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得到广泛认同的一种实用性的习作训练方法,只要阅读能引起学生共鸣,能触发学生的灵感,就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一练。从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中可见,每组课文的精心安排是与本组习作紧密联系的,可以说每一篇课文就是单元习作的参考范文。所以,引导学习课内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手法,是为后面的习作指导作铺设的一个有效策略。教师在指导本单元的课文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为后面的习作指导做好铺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把阅读与习作教学整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起穿针引线作用。
  三、结束语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淡化功利意识,不能要求学生围绕提高作文水平,围绕考试来阅读,更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的阅读不但会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消失,还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拓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当学生的阅读有了自由,他们就会注意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才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田本娜.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学术月刊
  【2】汪卫.小学自主性习作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笔者所在医院骨科将2011年8月一2012年8月收治的3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通过110例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总结出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的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110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进行
【摘 要】 初中英语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重点分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将学习效率提高上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现今初中生普遍的学习问题是学习兴趣缺乏,即被动式学习,因此,教师也对此不断地研究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拓展方法;情境创设;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
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高管薪酬水平、高管薪酬差距、独立董事占比和监事会规模对每股收益有一定影响作用。利用吉林省2013年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统计数据和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高管薪酬水平、薪酬差距和独立董事占比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监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
自古以来,文化与医药便有不解之缘,医药源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用各种方法满足患者对于文化的需要以利康复,这本身就是一种护理^[1]。如果把护理工作简单的当成一种职业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77-02  信息技术课包括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又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在以前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经常是教师先演示讲授一遍,然后再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完成教学任务,自己巡视辅导一下就算完了。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