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体育考试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发现,当前中学体育考试中存在着内容不够合理、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考核的静态特征和难以反映学生的客观差异等主要问题。本文对如何完善中学体育考试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动态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差别化考核方法;将考核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等等。
关键词: 中学体育考试 考试改革 完善建议
1.前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体育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相比,体育考核方面的改革显得滞后,体育考核的内容、形式等均落后于教学的改革,而体育考核与体育教学关系密切,体育考核的滞后对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加强对体育考核考核的调查研究,探索适合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学体育考核方法体系,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
2.学校体育考试改革的背景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余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较高的状况一直未能根本改变,中小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阳光体育运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见,如何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学校体育考核改革的背景和重要依据。
体育考核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是检查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方法,而且涉及如何通过体育考核促进学生的体育参与,进而发挥体育考核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应改革体育考试中与深化改革需求不相适应的内容方法,充分发挥体育考核的激励性、导向性,通过体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发挥促进作用。
3.当前中学体育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体育考试内容不够合理
当前的中学体育考核内容体现出明显的重复特征,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是主要测试内容,很多测试项目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都是考试内容,许多内容与学生的身心阶段特点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忽视了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差异。同时,现行中学体育考试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考核内容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也存在着衔接不够的问题。中学阶段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体育考核主要以运动技术和技术达标作为内容显然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难以更好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3.2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当前的中学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考试项目、内容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终结性考试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难以充分反映出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课外体育锻炼和通过锻炼后的进步情况评价。学生体育运动的结果只是体育考试测试目的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才是更重要的目的。学生的身体状况得不到全面反映,容易挫伤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体育进步的幅度应该成为体育考试改革注重的重要方面。注重体育考试对学生提高幅度就是对学生参与和努力结果的肯定,因此,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同等重要,应运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3.3考核的静态特征
当前的中学体育考试依据学期或学段,从达标测试或技能测试角度对学生进行考评、等级划分。这样的考核有着明显的静态考核的特征,学生只能依据确定的考试形式内容,在确定的时间进行考核,即以某一时期学生对某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技术达标,评定的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考试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衡量也只是依据考试临场的状况,这种静态特征的考试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全面状况和努力与进步的程度,难以起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3.4难以反映学生的客观差异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的,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基础都存在客观差异,而当前中学体育内容与方法和考试标准均体现出严格的标准、统一特征,并不能对不同体育基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程度进行客观反映。因此,如果体育考试不能与不同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进行结合,对学生激发体育兴趣和自主参加体育锻炼都将产生负面影响,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兴趣。
4.对深化中学体育考试改革的思考
4.1建立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动态考核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动态考核可以弥补传统考试中一次考试决定成绩的不足,在操作中将考试与学生的平常学习结合起来,不再把考试局限于学期、学年的结束这一时期,可以依据平时体育学习的项目内容,将考试分布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之中,并与学期、学年结束时的考核结合,合理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程度。同时,动态考试也可以变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为多次考试选择最优成绩的方法,对考试中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或多次测试,促进学生努力,测出每个同学的最好成绩,最终使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较满意的结果,从而真正促进全体同学的体育参与和进步。
4.2探索差别化考核方法
差别化考核的涵义即考核标准可因人而异,应尝试对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的方法。学生遗传基础和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状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先天客观差异,如果考核不能结合这些因素,就会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培养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差别化考核首先是弱化基础身体素质的考试比重。在此基础上,采取增加不同的测试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等方法,尽可能使得考试能结合学生的差别状况。同时,差别化考核增加过程评价的比重,将学生的出勤、上课的态度和学生的进步程度纳入评价体系,特别注重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后的进步情况,最大限度通过考核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4.3将考核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
将考核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结合。采取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办法给分,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应以课外体育锻炼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和自觉性。将考核的内容方法延伸至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内容,在更多的体育锻炼中,既培养自己喜爱的活动兴趣,又提高体育能力,为考核奠定扎实的基础。
5.结语
体育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它的确立与运用将牵动着体育教学改革,直接涉及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等各个方面。完善中学的体育考试改革内容方法,对于通过考试改革,促进学生的自主体育参与和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
[2]谢维和.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12-12.
[3]王锐,王宗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诠释与探究[J].体育学刊,2004,11,(3).
[4]马秀梅.提高体育考试权重扭转学生体质下降趋势[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7:54.
[5]雷钊,胡志刚.体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J].体育学刊,2001,(8),2:118.
关键词: 中学体育考试 考试改革 完善建议
1.前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体育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相比,体育考核方面的改革显得滞后,体育考核的内容、形式等均落后于教学的改革,而体育考核与体育教学关系密切,体育考核的滞后对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加强对体育考核考核的调查研究,探索适合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学体育考核方法体系,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
2.学校体育考试改革的背景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余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较高的状况一直未能根本改变,中小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阳光体育运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见,如何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学校体育考核改革的背景和重要依据。
体育考核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是检查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方法,而且涉及如何通过体育考核促进学生的体育参与,进而发挥体育考核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应改革体育考试中与深化改革需求不相适应的内容方法,充分发挥体育考核的激励性、导向性,通过体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发挥促进作用。
3.当前中学体育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体育考试内容不够合理
当前的中学体育考核内容体现出明显的重复特征,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是主要测试内容,很多测试项目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都是考试内容,许多内容与学生的身心阶段特点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忽视了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差异。同时,现行中学体育考试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考核内容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也存在着衔接不够的问题。中学阶段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体育考核主要以运动技术和技术达标作为内容显然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难以更好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3.2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当前的中学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考试项目、内容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终结性考试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难以充分反映出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课外体育锻炼和通过锻炼后的进步情况评价。学生体育运动的结果只是体育考试测试目的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才是更重要的目的。学生的身体状况得不到全面反映,容易挫伤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体育进步的幅度应该成为体育考试改革注重的重要方面。注重体育考试对学生提高幅度就是对学生参与和努力结果的肯定,因此,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同等重要,应运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3.3考核的静态特征
当前的中学体育考试依据学期或学段,从达标测试或技能测试角度对学生进行考评、等级划分。这样的考核有着明显的静态考核的特征,学生只能依据确定的考试形式内容,在确定的时间进行考核,即以某一时期学生对某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技术达标,评定的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考试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衡量也只是依据考试临场的状况,这种静态特征的考试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全面状况和努力与进步的程度,难以起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3.4难以反映学生的客观差异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的,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基础都存在客观差异,而当前中学体育内容与方法和考试标准均体现出严格的标准、统一特征,并不能对不同体育基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程度进行客观反映。因此,如果体育考试不能与不同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进行结合,对学生激发体育兴趣和自主参加体育锻炼都将产生负面影响,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兴趣。
4.对深化中学体育考试改革的思考
4.1建立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动态考核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动态考核可以弥补传统考试中一次考试决定成绩的不足,在操作中将考试与学生的平常学习结合起来,不再把考试局限于学期、学年的结束这一时期,可以依据平时体育学习的项目内容,将考试分布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之中,并与学期、学年结束时的考核结合,合理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程度。同时,动态考试也可以变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为多次考试选择最优成绩的方法,对考试中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或多次测试,促进学生努力,测出每个同学的最好成绩,最终使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较满意的结果,从而真正促进全体同学的体育参与和进步。
4.2探索差别化考核方法
差别化考核的涵义即考核标准可因人而异,应尝试对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的方法。学生遗传基础和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状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先天客观差异,如果考核不能结合这些因素,就会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培养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差别化考核首先是弱化基础身体素质的考试比重。在此基础上,采取增加不同的测试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等方法,尽可能使得考试能结合学生的差别状况。同时,差别化考核增加过程评价的比重,将学生的出勤、上课的态度和学生的进步程度纳入评价体系,特别注重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后的进步情况,最大限度通过考核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4.3将考核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
将考核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结合。采取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办法给分,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应以课外体育锻炼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和自觉性。将考核的内容方法延伸至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内容,在更多的体育锻炼中,既培养自己喜爱的活动兴趣,又提高体育能力,为考核奠定扎实的基础。
5.结语
体育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它的确立与运用将牵动着体育教学改革,直接涉及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等各个方面。完善中学的体育考试改革内容方法,对于通过考试改革,促进学生的自主体育参与和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
[2]谢维和.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12-12.
[3]王锐,王宗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诠释与探究[J].体育学刊,2004,11,(3).
[4]马秀梅.提高体育考试权重扭转学生体质下降趋势[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7:54.
[5]雷钊,胡志刚.体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J].体育学刊,2001,(8),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