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十年回顾分析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海南省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海南省2007至2016年出生的914 520名新生儿的干血斑使用荧光斑点法进行G6PD活性筛查。初筛可疑标本召回使用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GPD)比值法进行确诊,对2016年确诊为G6PD缺乏的患儿的3 012份干血斑使用多色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海南省10年间在914 520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36 314例,确诊了26 370例G6PD缺乏,发病率为2.88%(26 370/914 520)。以民族划分,汉族人群G6PD发病率2.80%(21 688/774 555)。黎族人群发病率3.45%(4 292/124 419),黎族和汉族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n 2=161.261,n P=0.000)。苗族人群发病率3.31%(212/6 401),苗族和汉族发病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n 2=6.104,n P=0.013)。其他民族人群发病率为1.95%(178/9 145),与汉族发病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n 2=24.283,n P=0.000)。在3 012例G6PD确诊病例中共检出13种基因突变,其中c.1376 G>T、c.1388 G>A、c.95 A>G和c.1024 C>T突变合并约占91.74%。其中经基因测序发现16种基因型以外的2种突变,即c.86C>T和c.1311C>T。n 结论:海南省新生儿人群G6PD发病率高,G6PD发病有民族和地域差异。海南省人群基因突变主要以c.1376G>T、c.1388G>A、c.95 A>G和c.1024 C>T为主。
其他文献
随着精准肿瘤学时代的到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ctDNA在肿瘤管理中具有极大的潜力。然而,ctDNA检测的有效性及结果通用性仍然是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挑战,因此亟需制定统一的质量控制标
移动通信技术使人类从过去有线固定通话模式中逐渐解脱出来。它的演变是整个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使人类完美通信的理想——“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即时信息交换”的实现
目的:评估B族链球菌肉汤增菌培养法(Todd-Hewitt型,T-H)、直接培养法、液体显色培养法及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AMP)在孕晚期妇女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年1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发病率正在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对其早期诊断和优化治疗非常重要。心衰生物标志物可以辅助心衰的预测、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对心衰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血浆miR-33a以及血脂和心肌酶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2017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