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观察方法的指导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科目,能塑造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创造力。因此,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具体指导下,不断去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理解某种抽象的事物。这对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观察方法有一定的要求,从学习目的、态度转变、实践方法三个方面来掌握科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方法;指导策略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有着无比的想象力,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方面需要简单正确的指导,让小学生更加投入到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一、全面了解科学课,掌握该学科特点
  小学阶段的观察是指学生运用感官去感知事物形状特征的一个活动过程。在科学课程备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相互配合,教师起主导作用,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科学课程的目标等综合方面来设置科学课程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从宏观上了解该课程的特点,从而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作业。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在观察具体的事物之前,教师应该以简单的话语来告知学生科学课是什么,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该门课程。另外,小学科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也需要专业老师来指导,需要教师拥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灵活的教学方案。
  其次,教师应改变对待学生观察问题的态度。当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出现了疑问,教师应该先解决学生的疑惑点,再用正确的方法来示范该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观察事物,让他们对科学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周边事物的学生。
  最后,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一起做活动。在观察某一件事物时,学生不仅要从该事物的外观来看,更要了解部分的历史背景知识,这就需要师生共同来搜集资料,观察事物变化,从而让学生得出答案,使得教学课程有趣,让学生全面把握科学课程的知识点和实验技能操作。
  二、明确科学课的观察目的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首先,在观察活动开始前,老师要明确科学课的观察目的,自己确定一个或多个教学目的。接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具体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观察对象、观察目的、在观察中侧重观察什么,观察后的结果以及观察中的注意事项。在了解观察目的后,学生就要开展该项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并得出必要的结论。
  三、科学课观察方法的指导策略
  (一)对比观察法
  对比观察法是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先观察事物的现象,再从现象中得出本质,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点,或者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运用对比观察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要求学生从基础的特征出发,再逐步深化特征背后的实质内容。学生能够知道“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同异共求”的不同,善于归纳和总结科学现象。比如在观察食用糖时,学生就可以从颜色来区别出白糖、黑糖、红糖的不同。在观察树叶时,学生可以根据树叶的颜色、形状不同来区别出何种树种。
  (二)动态观察法
  自然现象、生物的生长发育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自然界的变化、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本质的研究需要作定期的动态的观察[1]。事物是發展变化的,那么在对动态事物观察时,教师就要先告知学生该事物的特点,比如观察太阳的方位,从日出东方到日落西方。学生在观察太阳的方位时,就会知道时间的变化以及地球自转的原理。比如观察一朵花的生长状况,教师就要严格设置一定的条件来要求学生完成这项观察活动,实行周观察,看一朵花从花开到凋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小学生持之以恒的耐心,教导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尊重。同时,动态观察还要求学生长期观察做笔记,使得观察的结果更加严谨,使得学生从小就树立严谨求实的态度。
  (三)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是指学生要学会从整体到部分按顺序进行观察。即先对整体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后再分出各部分,对这些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2]。学生要了解一些顺序观察法的知识,知道观察顺序有哪些。在对某一件事物进行顺序观察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该方法的原因,比如侧重对某一个特征进行放大观察,研究该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先后顺序,学会抓重点,优先观察某部分的特征,核心部分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继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指导观察方法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观察方法,针对不同的活动一一进行实践,从而使学生既能明确科学目的,树立探求科学的无畏精神,又能积极实践提高个人科学素养,对科学这门课程养成兴趣。
  参考文献:
  [1]徐忠志.小学科学课观察方法的指导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6):90.
  [2]叶彩红.厦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问题观察及改进策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74-78.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但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瘟发病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
一、目标理解偏颇与应对有的教师非常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设计,却对教学目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认真思考教学目标的设置,甚至有的还在备课时抄袭教参或优秀教学案例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在近几年逐步推进,化学教学模式也有了质的飞越。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引入课堂中,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 要: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思维逻辑、数学视野等数学素养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思考;数学逻辑;数学视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强调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在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发展。而数学素养的高低将影响和决定着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
患者,男,31岁,因突发颈后痛19天、头晕3天,于2007年8月31日入院。发病前2周内无感冒、感染史,患者于2007年8月12日无明显诱因突发颈后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后出现
“有效教学”这一理念20世纪已经提出,内涵非常丰富,笔者研究了其中一个小分支——活动的有效性。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堂热闹,课后“曲终人散”,达
以人为本是提倡关怀人、尊重人,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本,只有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做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学生管理
高中化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具有生活性的实验性学科。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高中生认识和理解
时代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与时俱进。英语学科具有独特的社会作用与地位,所以,英语教学更需要面向社会,适时调整与改革。信息内容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伴随而来的就是英语作业
让低年级学生准备实验材料,一要富有趣味,二要能够完成,三要注意安全。1.要富有趣味低年级的孩子对科学课有着天然的兴趣,他们做起事来特别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