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打造广州中职教育品牌,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向内涵建设、向质量提升,《数学》(基础)精品课程于2013年4月申报,同年的6月份获批,同期启动了该门课程的建设。现在结合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数学教学实践,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精品课程 中职数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70-02
一、我校建筑工程专业2013级新生的数学现状
2013年9月入学初,本校数学组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随机抽取的7个班学生(共402人)进行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检测,检测内容为初中常规的数学基础题目,满分为100分,检测结果为平均分43.5分,优秀率1.6%,及格率21%。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入学新生数学基础知识检测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被试学生对初中的知识掌握情况欠佳,数学基础整体不理想,学生在乘方开方运算、方程和函数方面的得分率较低,其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高。通过对我校专业教师的座谈会,了解到我校学生在专业学习时,计算、方程和函数这几方面的知识运用广泛。
为适应我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的开始,据与专业课的开设及专业课所需的数学知识,有必要进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
二、精品课程具体实施
针对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要打造广州中职教育品牌,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动员学习阶段
1.认真搜集资料,制定新课改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实施细则,负责课程研究工作的布置和落实。加强过程指导和过程检查,定期集中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进行研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模式的成功实施。
2.积极参加广州市教研室的学习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相关的培训,有选择性地到兄弟学校进行考察观摩交流。
3.对各实验班做好前期工作准备,包括动员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培训小组长等。在研究之前,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调查法,了解本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情感、兴趣和现状等问题。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
2.组织教师听专业老师的课,并与专业老师沟通交流,组织评课活动,召开反思会、总结会。
3.组织教师自学专业课本知识,研究中职数学教材中哪些知识点与本校的什么专业相关,是否可以整合,并开发与专业课相关的应用课来进行分析研究。
4.开展专题调研,改进优化方案。开展与在校学生的座谈会,与专业教师的座谈会 ,与专业老师结对学习。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中调整改革方案,不断地改进优化方案。
第三阶段:构建“职业”课程阶段
构建创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我校所设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内容的差异性,力求把数学更好地与各专业学科相融合。使数学更紧密地贴近专业、融入专业,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学会把数学知识迁移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
第四阶段:课堂实施阶段
课堂教学过程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型”的教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的作用。
第五阶段:评价反思阶段
对学生课堂表现采用参与性评价,对学生课后学习也及时评价,并记录;对学生成长跟踪延续评价;对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及时评价和反思。
三、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实验的学生班级,课程成绩明显提高
通过数学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和合格率明显的比其他班级的学生成绩要好很多,同学这些班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业成绩也好于其他班级。具体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2013级课题实验班级学生成绩对比表
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在实施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中,2013级的实验班学生的成绩,从入学到第一学期期末,再到第二学期期末的成绩,均呈现出比较显著的进步。
【关键词】精品课程 中职数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70-02
一、我校建筑工程专业2013级新生的数学现状
2013年9月入学初,本校数学组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随机抽取的7个班学生(共402人)进行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检测,检测内容为初中常规的数学基础题目,满分为100分,检测结果为平均分43.5分,优秀率1.6%,及格率21%。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入学新生数学基础知识检测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被试学生对初中的知识掌握情况欠佳,数学基础整体不理想,学生在乘方开方运算、方程和函数方面的得分率较低,其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高。通过对我校专业教师的座谈会,了解到我校学生在专业学习时,计算、方程和函数这几方面的知识运用广泛。
为适应我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的开始,据与专业课的开设及专业课所需的数学知识,有必要进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
二、精品课程具体实施
针对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要打造广州中职教育品牌,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动员学习阶段
1.认真搜集资料,制定新课改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实施细则,负责课程研究工作的布置和落实。加强过程指导和过程检查,定期集中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进行研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模式的成功实施。
2.积极参加广州市教研室的学习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相关的培训,有选择性地到兄弟学校进行考察观摩交流。
3.对各实验班做好前期工作准备,包括动员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培训小组长等。在研究之前,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调查法,了解本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情感、兴趣和现状等问题。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
2.组织教师听专业老师的课,并与专业老师沟通交流,组织评课活动,召开反思会、总结会。
3.组织教师自学专业课本知识,研究中职数学教材中哪些知识点与本校的什么专业相关,是否可以整合,并开发与专业课相关的应用课来进行分析研究。
4.开展专题调研,改进优化方案。开展与在校学生的座谈会,与专业教师的座谈会 ,与专业老师结对学习。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中调整改革方案,不断地改进优化方案。
第三阶段:构建“职业”课程阶段
构建创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我校所设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内容的差异性,力求把数学更好地与各专业学科相融合。使数学更紧密地贴近专业、融入专业,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学会把数学知识迁移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
第四阶段:课堂实施阶段
课堂教学过程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型”的教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的作用。
第五阶段:评价反思阶段
对学生课堂表现采用参与性评价,对学生课后学习也及时评价,并记录;对学生成长跟踪延续评价;对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及时评价和反思。
三、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实验的学生班级,课程成绩明显提高
通过数学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和合格率明显的比其他班级的学生成绩要好很多,同学这些班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业成绩也好于其他班级。具体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2013级课题实验班级学生成绩对比表
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在实施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中,2013级的实验班学生的成绩,从入学到第一学期期末,再到第二学期期末的成绩,均呈现出比较显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