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品,在中学来讲,一直是一个难度较高的表演。它不单止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对教师的编排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创编的过程当中,首要的是作品的创作,这源于生活当中的观察和累积;其次是演员的挑选,要针对角色来物色不同类型的学生;再次是在编排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性来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而不能一味依照原来的剧本将学生绑死。只有发挥了学生本身的特色,才能把剧本演好,把角色演活!
[关键词] 小品 剧本 演员 过台词 因材施教 二次创作 入戏
一说小品,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本山老师,他已经成为小品的代言人,每年春晚大家都期待他的小品。其实,“小品”一词早在晋代即有了,本属佛教用语。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广义的小品包涵很为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
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80年代初,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尤以赵本山、陈佩斯、朱时茂、宋丹丹、黄宏、蔡明、郭达、潘长江著名,这其中,只有赵本山继承了地方语言艺术的正宗,同时,也颇具脱口秀巨星的潜质。因此,也难怪许多中小学生的文艺汇演上,在曲艺类的比赛当中,赵本山老师小品的模仿率稳居第一。
这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现今中小学生的小品表演,多以模仿为主,很少原创小品,毕竟小品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种难度较高的表演,一个好的小品,首先要有好的剧本,其次要有好的演员,最后还需要好的教师指导,精雕细琢,才能慢慢成型。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创编好中学生的小品。
作为一位教师,要拿出一个成熟的小品不容易,首先要解决剧本的问题,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剧本,就是大腕演员也难发挥。照搬别人的剧本,特别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品,先不说我们的学生达不到专业演员的水平,就算基本到位,观众也会有对比的心理,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比起演员来差多了。因此想要小品效果好,剧本就必须是原创,而要创作出一个适合中学生表演的好剧本,对教师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造诣要求相对也就提高许多。文艺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教师在生活以及教学当中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并要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实际来创作,这样出来的小品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小品文本创作方面,我遵循如下过程:
第一步,确定一个主题。小品的主题是小品的灵魂,要用主题来维系一切,不能够说自己觉得什么好,就写什么,要根据行业的特点,选择一个最能体现行业特色的主题进行创作。就如赵本山老师的小品不是纯粹搞笑,他的每一部小品都有深刻的主题,都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第二步,构思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一定要围绕主题来完成。故事是载体,要通过故事的情节展现主题。通常来讲,这个故事要满足三个条件:时间短,空间小,人物少。时间就12分钟左右,空间就是舞台大小,人物就是2、3人。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因为你的语言功夫不可能一朝达到何庆魁老师那样的水平,所以只能靠故事的情节来弥补语言包袱的不足。
第三步,围绕故事搜集素材。一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二是从书本中查找素材;三是最便捷的,就是从网上查找素材,并对素材进行举一反三地创作,不能照搬别人的东西。
第四步,动手写作。经过上述三步之后,写作只需2-3小时草稿就出来了。然后要在电脑上反复进行修改。要一字一句地改,要一个包袱一个包袱地改。一面修改,一面为人物设计动作、表情。值得强调的是,笑料不能游离主题。否则,再好的笑料也无意义,最多只能算闹剧而已。
以我创作的喜剧小品<面试>为例,讲述的是一位教授为了培养艺术人才,到山区考察招收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首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注意观察和积累,《面试》所描述的都是源于教学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再通过艺术的手法夸张化;而之所以取名为《面试》,又是结合现今的社会到处充坼着面试的现象:找工作要面试,考公务员要面试,就连读大学文化科上线了也还需要专业术科的面试。总结以上事例,我的小品在不断的创新和修改中慢慢成型。
有了好的剧本,又面临挑选演员的问题。选择好的演员很重要,有了好的演员,节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挑选演员这个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完全取决于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在课堂上,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细心教导,开发学生的个人特色,课后多到学生群中了解学生,并通过个人技能考核充分认识每个学生。这样才能在众多学生中挑出较为适合的人选,通过试演,最后决定演员。
在选演员方面,我遵循以下的程序:
第一步:初选。根据自己平时在课堂中以及生活中的观察,把对应角色的学生挑选出来,可多选几个,以备筛选。
第二步:试台词。让学生把相应角色的台词背下来,然后上台试演,要求口齿伶俐,不带地方口音,语音语速流畅自然。每个相应的角色留两三个同学即可。
第三步:模仿。教师把相应角色的同学分组,每组针对相应角色给一段戏,教师先示范,学生模仿,然后让学生自己回去练习一段时间。
第四步:试演。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让学生们上舞台试演,教师逐个筛选,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的学生。
好剧本好演员都有了,万事具备,那就等教师这阵东风吹起了。我在排练《面试》这个小品的过程当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是磕磕绊绊一路摸索的走来,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过台词,找到入戏的感觉。
在演员和剧本都挑选好了之后,我就把三个演员叫来,让她们把剧本拿回家过台词。当她们回来复课,也就是我们第一次排练,我发现她们基本上就是在背书,完全没有入戏的感觉。因此,我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一字一句的纠正发音及语调,并且逐字逐句的讲解相应角色应该配合的情绪和表情,在过台词的时候就要求把表情带上,慢慢的代入人物角色当中。等到演员们对台词烂熟于心中,并且语气语速都达到我的要求时,她们对作品的人物塑造就已经有了一个雏形。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因材施教。
在排练过程中,我发现排练小品因材施教真的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扮演的角色不同要求也就不同。而在角色的不同中又还存在学生和剧本人物的不同,也就是说,我创作的剧本中,我希望某个环节要深情内敛的表达,可是学生却怎么也无法做到。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变通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来重新修改剧本。我当时的做法就是:如果某个环节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还是不到位,我就会问她,根据剧本大概的意思,你感觉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比较顺畅?通常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我让她表演给我看,如果好的我就直接采用,如果不行就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再加工、艺术化。但要把握好一个尺度,如果修改的太过,那么原角色就会失去了应有的味道,因此,要在不改变大纲的情况下,做出适合学生的改变。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不断完善、丰富作品。
在排练过程中,我会把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特点总结出来,要求学生一排练就要入戏,要把自己代入角色当中。另外,我还通过对演员的细心观察,把她们自己的一些习惯性动作也融入到角色的塑造里面,使得演员的表演更自然,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入木三分。有时候,学生也会突发奇想,我都会鼓励她们,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演出来,往往有时候,学生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我就能从中得到灵感,丰富作品。慢慢的,学生们越来越入戏,因为在整个排练过程当中,虽然教师是主导,但是也加入了学生自己的东西,她们参与了小品的二次创作,所以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深,能够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角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自编自导的小品《面试》先是在大埔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获第二名,送梅州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又荣获第二名,如今已选送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文艺汇演。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小品的排练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找出最适合的表演方式,而不能被剧本所绑死。只有发挥了学生本身的特色,才能把剧本演好,把角色演活!
[关键词] 小品 剧本 演员 过台词 因材施教 二次创作 入戏
一说小品,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本山老师,他已经成为小品的代言人,每年春晚大家都期待他的小品。其实,“小品”一词早在晋代即有了,本属佛教用语。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广义的小品包涵很为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
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80年代初,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尤以赵本山、陈佩斯、朱时茂、宋丹丹、黄宏、蔡明、郭达、潘长江著名,这其中,只有赵本山继承了地方语言艺术的正宗,同时,也颇具脱口秀巨星的潜质。因此,也难怪许多中小学生的文艺汇演上,在曲艺类的比赛当中,赵本山老师小品的模仿率稳居第一。
这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现今中小学生的小品表演,多以模仿为主,很少原创小品,毕竟小品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种难度较高的表演,一个好的小品,首先要有好的剧本,其次要有好的演员,最后还需要好的教师指导,精雕细琢,才能慢慢成型。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创编好中学生的小品。
作为一位教师,要拿出一个成熟的小品不容易,首先要解决剧本的问题,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剧本,就是大腕演员也难发挥。照搬别人的剧本,特别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品,先不说我们的学生达不到专业演员的水平,就算基本到位,观众也会有对比的心理,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比起演员来差多了。因此想要小品效果好,剧本就必须是原创,而要创作出一个适合中学生表演的好剧本,对教师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造诣要求相对也就提高许多。文艺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教师在生活以及教学当中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并要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实际来创作,这样出来的小品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小品文本创作方面,我遵循如下过程:
第一步,确定一个主题。小品的主题是小品的灵魂,要用主题来维系一切,不能够说自己觉得什么好,就写什么,要根据行业的特点,选择一个最能体现行业特色的主题进行创作。就如赵本山老师的小品不是纯粹搞笑,他的每一部小品都有深刻的主题,都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第二步,构思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一定要围绕主题来完成。故事是载体,要通过故事的情节展现主题。通常来讲,这个故事要满足三个条件:时间短,空间小,人物少。时间就12分钟左右,空间就是舞台大小,人物就是2、3人。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因为你的语言功夫不可能一朝达到何庆魁老师那样的水平,所以只能靠故事的情节来弥补语言包袱的不足。
第三步,围绕故事搜集素材。一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二是从书本中查找素材;三是最便捷的,就是从网上查找素材,并对素材进行举一反三地创作,不能照搬别人的东西。
第四步,动手写作。经过上述三步之后,写作只需2-3小时草稿就出来了。然后要在电脑上反复进行修改。要一字一句地改,要一个包袱一个包袱地改。一面修改,一面为人物设计动作、表情。值得强调的是,笑料不能游离主题。否则,再好的笑料也无意义,最多只能算闹剧而已。
以我创作的喜剧小品<面试>为例,讲述的是一位教授为了培养艺术人才,到山区考察招收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首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注意观察和积累,《面试》所描述的都是源于教学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再通过艺术的手法夸张化;而之所以取名为《面试》,又是结合现今的社会到处充坼着面试的现象:找工作要面试,考公务员要面试,就连读大学文化科上线了也还需要专业术科的面试。总结以上事例,我的小品在不断的创新和修改中慢慢成型。
有了好的剧本,又面临挑选演员的问题。选择好的演员很重要,有了好的演员,节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挑选演员这个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完全取决于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在课堂上,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细心教导,开发学生的个人特色,课后多到学生群中了解学生,并通过个人技能考核充分认识每个学生。这样才能在众多学生中挑出较为适合的人选,通过试演,最后决定演员。
在选演员方面,我遵循以下的程序:
第一步:初选。根据自己平时在课堂中以及生活中的观察,把对应角色的学生挑选出来,可多选几个,以备筛选。
第二步:试台词。让学生把相应角色的台词背下来,然后上台试演,要求口齿伶俐,不带地方口音,语音语速流畅自然。每个相应的角色留两三个同学即可。
第三步:模仿。教师把相应角色的同学分组,每组针对相应角色给一段戏,教师先示范,学生模仿,然后让学生自己回去练习一段时间。
第四步:试演。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让学生们上舞台试演,教师逐个筛选,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的学生。
好剧本好演员都有了,万事具备,那就等教师这阵东风吹起了。我在排练《面试》这个小品的过程当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是磕磕绊绊一路摸索的走来,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过台词,找到入戏的感觉。
在演员和剧本都挑选好了之后,我就把三个演员叫来,让她们把剧本拿回家过台词。当她们回来复课,也就是我们第一次排练,我发现她们基本上就是在背书,完全没有入戏的感觉。因此,我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一字一句的纠正发音及语调,并且逐字逐句的讲解相应角色应该配合的情绪和表情,在过台词的时候就要求把表情带上,慢慢的代入人物角色当中。等到演员们对台词烂熟于心中,并且语气语速都达到我的要求时,她们对作品的人物塑造就已经有了一个雏形。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因材施教。
在排练过程中,我发现排练小品因材施教真的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扮演的角色不同要求也就不同。而在角色的不同中又还存在学生和剧本人物的不同,也就是说,我创作的剧本中,我希望某个环节要深情内敛的表达,可是学生却怎么也无法做到。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变通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来重新修改剧本。我当时的做法就是:如果某个环节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还是不到位,我就会问她,根据剧本大概的意思,你感觉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比较顺畅?通常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我让她表演给我看,如果好的我就直接采用,如果不行就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再加工、艺术化。但要把握好一个尺度,如果修改的太过,那么原角色就会失去了应有的味道,因此,要在不改变大纲的情况下,做出适合学生的改变。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不断完善、丰富作品。
在排练过程中,我会把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特点总结出来,要求学生一排练就要入戏,要把自己代入角色当中。另外,我还通过对演员的细心观察,把她们自己的一些习惯性动作也融入到角色的塑造里面,使得演员的表演更自然,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入木三分。有时候,学生也会突发奇想,我都会鼓励她们,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演出来,往往有时候,学生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我就能从中得到灵感,丰富作品。慢慢的,学生们越来越入戏,因为在整个排练过程当中,虽然教师是主导,但是也加入了学生自己的东西,她们参与了小品的二次创作,所以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深,能够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角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自编自导的小品《面试》先是在大埔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获第二名,送梅州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又荣获第二名,如今已选送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文艺汇演。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小品的排练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找出最适合的表演方式,而不能被剧本所绑死。只有发挥了学生本身的特色,才能把剧本演好,把角色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