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土地基对道路稳定性带来威胁,因此,对道路沿线软土地基作出相应的处理,促进其硬化,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综述我国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和研究的最新进展,针对处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和综合比选对策,同时未来软基处理的智能决策模型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软基处理;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对策;前景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6-243
1引言
软土地基通常是由吹填土、淤泥质土、杂填土所共同构成的压缩层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所构成的地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由于稳定性不足,常造成道路沿线发生裂缝、下沉或遭受破坏的问题。我国地广人稀,软土地基在各地区都有分布,包括沿海地区、内际地区、盆地地区。由结构形式来看,沿海地区以海岸沉积软土为主,长江、珠江等流域的下游部分,以陆相河滩沉积、海相三角洲沉积为主。此外,在大型湖泊如洞庭湖、太湖等周边,则分布着大量的湖泊沉积软土。道路建设的巨大规模,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各类软土地基路段。为了消除软土地基对道路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土路基稳定性提升并消除侧向滑动位移的影响,就要求对软土地基展开浅层、深层处理。
2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应现状
2.1常用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分分类可据地基处理原理、目的、性质、时效等分类,常见是根据地基处理原理来进行分类。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包括:换填土层法、换填土层法、强夯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复合地基法。
2.2复合处理方案的选用
由当前软基处理要求可知,由于地基的多样性,仅采用单种方案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效的。通常是以某種方案为主,结合其他手段共同处理的复合处理方法。
2.2.1土工织物法结合塑料排水板
运用排水板的排水功能,结合土工织物加筋处理方法,可起到加速土体固结,促进地基承载力的提升。通过地基设置塑料排水板,同时结合超载预压方式,有助于增强地基固结状态,减少沉降问题。基于铺设有加筋垫层,可降低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深层侧向位移,起到稳定地基的作用。该方式,十分适作处理抗剪强度低的软土路基。
2.2.2土工格栅结合振冲碎石桩法处理软基
碎石桩作为黏性土内的重要排水通道,发挥着排水井的功能,有效地缩短孔隙水的渗透,加快软土排水的固结速度和效果,促进沉降更快地稳定下来。土工格栅能发挥加筋的功能,在碎石或土填铺夯于木工格栅中时,碎石或土粒将部分穿越格栅网孔,促进土工格栅和颗粒间形成更良好的咬合度,以促进土工格栅起到抵抗填料水平剪力的作用,令软土地基能发挥更良好的承载作用。该方案十分适合用于砂性软土、黏性软土。
2.2.3柱锤冲扩碎石桩结合CFG桩处理软基
通过柱锤冲扩碎石桩结合CFG桩所形成的复合地基,达到完全或部分消除液化的问题,促进原本地基土承载力的提升。同时,在完成这道工序后,展开CFG桩施工,有助于节省成本。
2.3分析评价理论的应用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众多评价理论,包括:灰色理论、神经网络法等。这些方法均可用在软基处理的主观判断中,包括环境评估、人员状况、整体投资等,作出综合的分析。
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祝启坤等人,通过模糊数学理论内的指标排序,决定软基处理工艺。王广月等,通过层次分析法, 将系统归纳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重要性权值予以确定,或展开相对优劣排序,以此得出最适用的软基处理方案。这些研究以宏观分析为主,较少结合实践进行的研究,而地质环境是多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的道路,同一条公路的首尾,都可能存在差异,而地质条件是决定采用方法的关键因素。
3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案选择中的问题
3.1实践总结与新技术开发不够
截止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还存在众多不足,包括:处理效果、技术有待增强。传统处理方法存在耗时久,价格贵、效果差的不足。如,通过水泥搅拌桩的方式进行软土地其基处理时,存在水泥量难予控制、强度低、沉降不能合理降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甚至乎存在沉降量过训的问题,引发加固效果不足。
3.2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还不健全
当前运用最广的方式是以太沙基经典土力学理论公式为主。体现出此项理论公式的简便性、计算参数少和易获得的优势。另一方面,显示计算技术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差距,不能突显出其优越性,不符合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求,表现出滞后性。
4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案选择的研究对策
4.1加强处理方案系统综合比选
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多样,各种方式有着自身的特征。处理完成的效果和目亦各不相同。软土处理主要包含2类,包括沉降处理、稳定处理。
按软基处理目地作出的方案选择,要求重点考虑地基土质和土层结构,包括;厚度、排水层等;堆场性质;工基、作业条件、材料供应、环境影响等。综合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作出择选。
针对类型不同的地质条件、软土地基,由技术、经济等角度结合点出发,在实践中,通过不同工艺的移值、渗透和配合,达到全面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目的。立足于此,实施多个方案比选,以此对比工程造价、处理方案、适用条件、工期等内容。根据现场实情作出选择,以满足施工要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2加强系统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加强软土基特征的研究,对此,要求我们由工程合理性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对工程有着重要影响的特征指标,立足于此,了解不同地区、地段软土差异性,为达到良好的沉陷计算和方法择优提供重要依据。
不断增强软土基沉降计算方法方面的研究,以数值计算方法的运用为研究要点。对方案选择和优化作出全面研究,以便对现有案例资料作出系统分析。对于软土程的评价和处理选择均有着重要意义。全面提高道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丰.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综合方法及应用.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32(5):135-136.
[2]粟海祥.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中国水运,2018(3):182-183.
[3]屈春秀,张玉红,彭海婷.软土路基常用加固方法比较.广东建材,2019(2):65-67.
[4]李广山.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世界地震工程,2018,22(3):116-119.
[5]刘海龙.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 000(006):00062-00062.
[6]林经光.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 No.153(11):114-115.
关键词:软基处理;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对策;前景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6-243
1引言
软土地基通常是由吹填土、淤泥质土、杂填土所共同构成的压缩层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所构成的地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由于稳定性不足,常造成道路沿线发生裂缝、下沉或遭受破坏的问题。我国地广人稀,软土地基在各地区都有分布,包括沿海地区、内际地区、盆地地区。由结构形式来看,沿海地区以海岸沉积软土为主,长江、珠江等流域的下游部分,以陆相河滩沉积、海相三角洲沉积为主。此外,在大型湖泊如洞庭湖、太湖等周边,则分布着大量的湖泊沉积软土。道路建设的巨大规模,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各类软土地基路段。为了消除软土地基对道路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土路基稳定性提升并消除侧向滑动位移的影响,就要求对软土地基展开浅层、深层处理。
2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应现状
2.1常用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分分类可据地基处理原理、目的、性质、时效等分类,常见是根据地基处理原理来进行分类。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包括:换填土层法、换填土层法、强夯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复合地基法。
2.2复合处理方案的选用
由当前软基处理要求可知,由于地基的多样性,仅采用单种方案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效的。通常是以某種方案为主,结合其他手段共同处理的复合处理方法。
2.2.1土工织物法结合塑料排水板
运用排水板的排水功能,结合土工织物加筋处理方法,可起到加速土体固结,促进地基承载力的提升。通过地基设置塑料排水板,同时结合超载预压方式,有助于增强地基固结状态,减少沉降问题。基于铺设有加筋垫层,可降低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深层侧向位移,起到稳定地基的作用。该方式,十分适作处理抗剪强度低的软土路基。
2.2.2土工格栅结合振冲碎石桩法处理软基
碎石桩作为黏性土内的重要排水通道,发挥着排水井的功能,有效地缩短孔隙水的渗透,加快软土排水的固结速度和效果,促进沉降更快地稳定下来。土工格栅能发挥加筋的功能,在碎石或土填铺夯于木工格栅中时,碎石或土粒将部分穿越格栅网孔,促进土工格栅和颗粒间形成更良好的咬合度,以促进土工格栅起到抵抗填料水平剪力的作用,令软土地基能发挥更良好的承载作用。该方案十分适合用于砂性软土、黏性软土。
2.2.3柱锤冲扩碎石桩结合CFG桩处理软基
通过柱锤冲扩碎石桩结合CFG桩所形成的复合地基,达到完全或部分消除液化的问题,促进原本地基土承载力的提升。同时,在完成这道工序后,展开CFG桩施工,有助于节省成本。
2.3分析评价理论的应用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众多评价理论,包括:灰色理论、神经网络法等。这些方法均可用在软基处理的主观判断中,包括环境评估、人员状况、整体投资等,作出综合的分析。
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祝启坤等人,通过模糊数学理论内的指标排序,决定软基处理工艺。王广月等,通过层次分析法, 将系统归纳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重要性权值予以确定,或展开相对优劣排序,以此得出最适用的软基处理方案。这些研究以宏观分析为主,较少结合实践进行的研究,而地质环境是多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的道路,同一条公路的首尾,都可能存在差异,而地质条件是决定采用方法的关键因素。
3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案选择中的问题
3.1实践总结与新技术开发不够
截止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还存在众多不足,包括:处理效果、技术有待增强。传统处理方法存在耗时久,价格贵、效果差的不足。如,通过水泥搅拌桩的方式进行软土地其基处理时,存在水泥量难予控制、强度低、沉降不能合理降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甚至乎存在沉降量过训的问题,引发加固效果不足。
3.2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还不健全
当前运用最广的方式是以太沙基经典土力学理论公式为主。体现出此项理论公式的简便性、计算参数少和易获得的优势。另一方面,显示计算技术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差距,不能突显出其优越性,不符合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求,表现出滞后性。
4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案选择的研究对策
4.1加强处理方案系统综合比选
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多样,各种方式有着自身的特征。处理完成的效果和目亦各不相同。软土处理主要包含2类,包括沉降处理、稳定处理。
按软基处理目地作出的方案选择,要求重点考虑地基土质和土层结构,包括;厚度、排水层等;堆场性质;工基、作业条件、材料供应、环境影响等。综合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作出择选。
针对类型不同的地质条件、软土地基,由技术、经济等角度结合点出发,在实践中,通过不同工艺的移值、渗透和配合,达到全面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目的。立足于此,实施多个方案比选,以此对比工程造价、处理方案、适用条件、工期等内容。根据现场实情作出选择,以满足施工要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2加强系统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加强软土基特征的研究,对此,要求我们由工程合理性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对工程有着重要影响的特征指标,立足于此,了解不同地区、地段软土差异性,为达到良好的沉陷计算和方法择优提供重要依据。
不断增强软土基沉降计算方法方面的研究,以数值计算方法的运用为研究要点。对方案选择和优化作出全面研究,以便对现有案例资料作出系统分析。对于软土程的评价和处理选择均有着重要意义。全面提高道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丰.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综合方法及应用.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32(5):135-136.
[2]粟海祥.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中国水运,2018(3):182-183.
[3]屈春秀,张玉红,彭海婷.软土路基常用加固方法比较.广东建材,2019(2):65-67.
[4]李广山.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世界地震工程,2018,22(3):116-119.
[5]刘海龙.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 000(006):00062-00062.
[6]林经光.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 No.153(1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