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体育圈体育特长生留学选择多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7824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体育特长,只是人生路开始阶段的选择,而不是今后职业和生活基调的定音锤。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特长生”这个词汇往往与“学习成绩不佳”联系在一起,体育特长生甚至常常被人贴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标签,即便能够通过体育特长升学,他们也被认为只能选择体育类专业,如体育教学、运动康复等,至多到体育管理等领域。总之,老也离不开原本的体育圈子。
  那么,体育特长生就注定只能从事体育产业的工作吗?如果想要转向其他专业,那些少年时用汗水和伤病换来的优异成绩,在留学申请中是不是就完全失去了作用?其实,它们的用处远超你的想象。
  相比于国内的“标签化歧视”,体育生们反而受到很多国外高校的欢迎,特别是在一些体育大国,高校都会设立自己的校队,也因此非常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在美国,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体育特长生是唯一被冠以“特长生”称谓的特殊招生类型;尤其在私立大学,体育特长生所享有的特权地位仅次于校友子弟。
  由此可见,中学或大学阶段选择了体育特长的同学,不必将自己的目光限制在体育相关专业当中,而是可以通过后期的努力学习和专业选择,转向另外一条人生之路。
  优秀品质吸引美国高校
  学海泛舟不易,想要金榜题名须得历经寒窗苦读,甘坐冷板凳,赛场拼搏同样也是如此。运动员取得的每次成功都由无数次失败累积而成,他们的每个名次、每块奖牌的背后,是烈日下训练的汗水和训练室中孤独的重复动作,每个取得重大比赛名次和达到一定级别的体育特长生,付出的是不少于甚至是远远超过埋首书本的普通学生的努力。
  体育运动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在日常训练与比赛中获得了一些特殊的品质。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中,所有参赛运动员与团队都想争夺胜利,在这种“勇争上游”的氛围中,个人自然也被锻炼出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品 格。
  然而,天下没有永远胜利的个人或队伍,失利是体育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赛场状况千变万化,一时的上风不意味着必然的胜利,偶然的失利也并不代表最后结局崩盘。这时便需要参赛者放平心态,将精力集中在比赛剩余部分乃至更多的比赛上,而不是因一时或几次的失败丧失信心。
  这样的经历能够帮助学生明白,不可能取得所有比赛的胜利,他们可以输掉比赛,但不可以被击垮,在激烈的對抗和竞赛中,面对不利局面需要及时调整状态、沉着应对,快速决定并重燃斗志,方能在体育天地中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竞争是属于体育运动员的宿命,是他们血液中最为鲜明的因子,但运动员往往又是最懂得合作的一群人,“竞争”与“合作”在他们身上达成了高度的和谐状态。团队竞技类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自不必提,而即便是田径、跳水、羽毛球等单人项目中,一个出色运动员的成功,背后是教练、营养师、康复师等一整个团队的支持,只有每个环节都需要各方面配合得当,运动员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最高的竞技水平。
  在当今社会,任何工作都难免要与他人产生联系,竞争与合作是人与人之间永恒的主题,经历了赛场磨炼的运动员们,能从亲身经历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胜利光环为整个团队加冕,而非仅为个人增光添彩。这无疑让他们在踏入社会前,就比他人多了不少团队合作的实践机会。
  除此之外,名校在面对成千上万份来自世界各地的申请时,不会把目光局限在纸面成绩高的学生身上,而是综合申请书上学生拥有的背景,延伸出学生的发展潜力,来判断这名学生是否能被培养成有能力驾驭和处理复杂资讯与艰难局面的“多面手”,即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人才。在这些方面,体育生的优势在于,他们已经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得到了锻炼。比如,一个申请者曾经担任过一支体育队伍的队长或领导者,学校和招聘单位可能会认为他们具有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手段。而这些品质的培养,显然仅埋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个人品质这方面,体育特长生比起普通学生,有更多证明自己的机会。
  “学生运动员”—名校的青睐对象
  尽管有专业素质和个人的优异特质作为底气,手握多年训练的宝贵成果的体育生们,可能还会有这样的顾虑:由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训练和比赛上,学习成绩比不上自己的同龄人,如果想要出国留学,体育经历是否只能作为背景提升的有力证据,而不是打开名校大门的一枚钥匙?
  对此,WEsport创始人李韬之的建议是,走“学生运动员”这条能大大提升录取可能的申请之路。
  “以美国为例,并非所有大学都有体育相关专业,但各大学基本都有自己的校队。”这意味着很多不以体育专业教学见长的学校,需要吸收优秀运动员进入校队,以在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美国校际比赛中获得更好的名次,“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以单一的天赋和成就,进入到斯坦福大学学习,除了那些会打球的’。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学生在计算机或生物、化学等方面能力非常突出,也不能凭借单一的学术能力进入斯坦福大学,但那些有球类特长的学生就很不一样。”
  这样的例子在美国各大学屡见不鲜。哈佛经济学高材生林书豪,斯坦福大学的洛佩兹兄弟和维克森林大学的心理学硕士蒂姆·邓肯等人,便是学生运动员就读名校并选择非体育类专业的典型例子,尽管他们目前的生活重心更多地偏向篮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有更多的专业选择。
  目前,美国有超过50万名学生运动员,19750支队伍和1117所学校加盟到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s Association, NCAA)三个级别的联赛中,2019年上半年赛季累积观看人数超1亿,同比增长31%;其中杜克大学本赛季篮球联赛的场均电视观众人数高达223万人,比NBA的场均199万人还高出20多万。
  如此高的收视率,带来的商业利益必然也十分丰厚。虽然按照全美大学体育联盟和常春藤联盟的规定,参与比赛的运动员只能是业余选手,不能通过全职比赛赚钱,但校际比赛的商业色彩却不输于正式比赛—门票、转播费用和遍布场地的商业广告,都是大学的收入来源。   同时,观看母校校队在赛场上一展风采,也能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和对学校的歸属感,用李韬之的话说,这是一种“情绪绑定”。具有全民参与性的体育运动,给集体带来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是学术竞赛、科研等范围较小、准入门槛较高的活动难以比拟的。因而学校荣誉加上商业利益推动,各大高校降低学生运动员的录取门槛,便是水到渠成。
  与此同时,学生运动员在被学校录取后,还能在校内享受到一些独特的“福利”。相比于普通学生,学生运动员在美国大学校内拥有优先选课权,还能获得针对所学课程安排的学术辅导,并有机会得到全额体育奖学金(基本能涵盖学费、食宿及书本费用)。得益于诸多便利条件,不少学生运动员学习成绩和比赛成绩共同发展,成为同龄人中的明星人物。
  在向《留学》记者讲解学生运动员留学的诸多便利条件后,李韬之同时也指出,如果不走“学生运动员”这一发展方向,体育成绩可能难以提升学生的简历说服力。
  “如果走正常学生委员会的申请,那学生参加的比赛只能在简历中作为一个爱好类的备选,只是一个背景。我认为在申请判断中这不会占据很大比重。”李韬之表示,由于学校普遍看重学生未来对学校的贡献,因此学生运动员往往能获得更大的录取优势。
  专业人士提醒:
  运动员录取有特定门槛申请要早做打算
  学生运动员虽然能享受不少“破格录取”的便利,但大学对运动员录取仍然有一些特定的硬性要求,如果有意转移自己的职业方向,申请人还需尽早打算,提前规划自己的体育道路。
  首先,学生本身的体育技能要达到一定水平。李韬之表示,并非所有特长生都能收获offer,“录取结果取决于你体育这条腿到底有多长。建议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曾在一般俱乐部里踢过两年普通足球,就把孩子当运动员,这显然不合适。”
  学生运动员在就读大学前,不能是职业运动员,学生要清楚自己的身份界限。李韬之举例说道:“比如一个曾在中超联赛乃至中甲、中乙踢过球的人,要与大学生一同竞争是不可以的。”而有些职业与业余界限比较模糊的体育项目,可以灵活处理,“比如游泳、田径没有职业合同的项目,不存在俱乐部签署劳务合同,那么这类运动员就还有机 会。”
  年龄也是个重要的关卡,以NCAA为例,联盟对年龄要求相对严苛,通常注册运动员不会超过25岁。“我的建议是申请时不要超过22岁。”他对《留学》记者说,年龄小是个显著的优势,如果过了最佳年龄再寻求这条留学之路,会错失很多机会。
  李韬之建议,体育特长生和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的运动员需要尽早做出选择,“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退役运动员来说,他们的情况比较复杂,就我个人的看法,申请结果可能会较为消极。”
  “很多运动员往往会选择先在队伍里服役,打一些省运会、全运会的比赛中,觉得自己退役以后,还能有更多的出路,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李韬之表示,运动员退役后通过体育背景申请留学,如果不是世界知名的运动员,那么其体育背景的申请支持力度非常小,“除非他优秀到一定程度,成为像姚明、邓亚萍一样的业界顶尖运动员,否则所谓的健将级运动员,全国冠军等头衔都不太有 用。”
其他文献
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特朗普经济学”也随之出炉。特朗普为什么要改革?是因为当前的世界政治与经济失衡,只能用政治和经济手段进行再平衡,而不能再仰仗军事手段来进行再平衡。  “特朗普经济学”的基本路线  为了美利坚的再次崛起,特朗普给出了一套全新的思维和理论,外界称之为“特朗普经济学”。  在特朗普看来,总共才3亿人口的美国,有1亿人口挣扎在温饱线和贫困线上。特朗普要让美国重新富裕起来。  这样的局面
新近搬了一次家,略加布置,尚属雅洁。窗明几净,常有不少的朋友来陪我闲谈;大家总觉得既有这么雅洁的屋子,更应当有个太太了,于是话锋又转到了择偶的条件。随谈随写,居然也有二十几条,如下:  一、因为我自己是在北方长大的南方人,所以我希望对方不是“北人南相”——此条可以商量。  二、因为我是学文学的,所以希望对方至少能够欣赏文艺。  三、因为我是將近四十岁的人,所以希望对方不在二十五岁以下。  四、因为
忏悔录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从落马的那一刻起,我的脑海中就反复闪现这句话。过去,我几乎从未把它当回事,如今却全部印证在我身上。世上没有后悔药,人啊!为什么非要见了棺材才落泪呢?  我曾是一名普通干部,通过努力工作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一步一步地走上基层领导岗位。然而,在金钱的诱惑下,我一次次迷失自己,冲破底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现在回想起来,我参加的根本就是一场不对等的赌博——为了一点点金
[摘要]中国高校的专利表现出了显著的重数量、轻维持的特征,非商业化的专利申请动机被认为是主要原因,有必要进行深入挖掘。本文探讨了商业化动机的概念,采用计量学方法,讨论了中国所有高校及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3所高校的专利动机,并尝试主要以专利寿命为依据对商业化动机的强弱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国高校的专利不但平均寿命较短,而且在年费补贴结束时有大量的专利集中失效,反映了非商业化的动机广泛
一天深夜,楼下邻居气喘吁吁地上来敲门,短暂寒暄后,急切地问,能不能把收齐的水费给他看一下。  这个月轮到我收水费,去他家时,他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在抽屉里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两张旧的10元钱给我。邻居是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多年前,和妻子双双下岗,在居委会的帮助下,他们在闹市区摆了个麻辣烫摊子。夫妻两个早起晚收,日子虽然清淡,倒也平安。直到两年前,他的妻子患了乳腺癌,等发觉时,已经扩散,没多久就去世了。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到一封来自6岁小女孩艾丽莎的信,让侍女拆开读。艾丽莎在信中说:“我在王室公园好心好意给天鹅喂食物,它却咬伤了我的手指。听说全英国的天鹅都是女王陛下的,作为主人应该好好驯化它们,并且要替它们给我道歉。”  侍女读完撇撇嘴,十分不屑地说:“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竟然敢让我们伟大的女王给她道歉!”  女王却冲侍女摇摇头,笑着说:“艾丽莎善良的行为却招致天鹅的伤害,心里一定非常
本书作者约翰·B·亨奇是美国图书收藏家,他不但长期痴迷珍稀图书的搜寻,还深入研究图书在社会思想传播与控制中的理论问题。《作为武器的图书》以大量的文献和数据,详尽叙述了二战中美国向海外出版发行图书的过程,旨在表明:二战作为有史以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不仅是现代军事科技的比拼,同时也是思想文化之间的博弈。  作者:(美)约翰·B·亨奇著  译者:蓝胤淇  出版:商務印书馆  定价:79.90元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也许就是对亲近的人太苛刻,而对不相干的人又过于谦卑。我们把最多的“谢谢”送给了陌生人,而对自己最爱的人终其一生也许连“我爱你”都吝于出口。  曾经喜欢耍小性子对最亲近的人乱发脾气,把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不顺都一股脑朝他们身上发泄,把家人当作“情绪垃圾桶”,这样的行为持续了二十多年我都觉得理所当然。我认为自己在外面要那么辛苦戴着面具做人,难道还不允许我用最真实的一面来面
数据显示,就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越美国,也超过欧美发达国家之和。但要成为全球性大国,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  从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到亚投行建设,从国产大飞机试飞到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从G20峰会举办到“一带一路”倡议获得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积极响应,在经济、军事、政治、科技等各个方面,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世纪,20世
我与先生结婚前,他好几次见识过我的“唇枪舌剑”。尽管听不懂,但他告诉我,我吵架时的神情蛮有意思的,很真实、很自然。  倒是我妈妈再三叮嘱我:“去国外,你就要注意点,这有关我们中国人的形象。”  到了德国后,我开始学德语。听说学骂人的话最容易记住,于是,我请先生教。他说:“我们德国没有骂人的话。”  我当然不信,于是翻书找,确实少有发现。我又去网上搜,终于相信,德国人真不怎么骂人。我努力寻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