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泊命运令人揪心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k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湖干涸、漓江部分断流、青海湖缩减……2007年,中国湖泊的命运令人揪心。
  如果说洪水是突发的疾病,那么枯水则是一种慢性病。慢性病往往得不到重视,但是一旦造成生态缺水后果就不堪设想,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可怕的是,人们对湖泊水域的算计还在继续。
  洪水是湖泊反击的开始,干涸则是湖泊报复性的慢性自杀。
  2007年岁末,长江陷入130年来难遇的低水位,而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曾经碧波千里的浩瀚水面消失了。鄱阳湖,南宽北窄,像一个巨大的葫芦系在长江的腰上。据统计,鄱阳湖大旱,河畔的城市有上千万人受到了危机。
  2007年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介绍,我国湖泊生态功能退化问题十分突出。新中国成立50年来已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每年平均有20个天然湖泊在消亡。长江、鄱阳湖的水位也持续下降,达到历史新低。
  追溯中国湖泊干旱问题,记者在鄱阳湖及其周边城市调查,发现除去全球变暖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相形之下,人为的灾害才是真正可怕的,而鄱阳湖只是中国湖泊的一个缩影。
  
  围湖堵河
  
  湖口县位于鄱阳湖的上游。2007年12月30日这一天,66岁的老渔民张厚德正缝着手里的渔网。这个祖辈六代人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感慨,“打渔”这份曾经看来荣耀的活儿,不再管用。他介绍,往年大鱼一天能捕上千斤,而2007年,因为湖干了,鱼少了,收入捉襟见肘,“明年也不知道到哪儿谋生”。
  2007年,他就多次经历了一网下去上来只有几条鱼苗的情况。以前,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幸运的时候,一网能够捞上千斤鱼,几乎是现在一年的收入。
  每年的打鱼旺季是八九月,而很多渔民在八月就收网了。张厚德认为,收网的原因是打鱼的收入不足以支付一天的开支。而现在,越发没鱼可捕了。很多渔民准备另谋他业。
  记者在走访鄱阳湖周边县时,多位渔政分局局长认为,围堰堑湖是一大原因,鄱阳湖一块块被瓜分干了。
  鄱阳湖水域非法围湖堵河不断发生,一些地方形成了一股风潮。一些农民利用旱季湖底裸露时机,在鄱阳湖湖底筑起1米到5米高的围堰,围堵圈占河湖水域,枯水期湖水逐渐退却后,围堰者就“坐收渔利”。
  有的20多公里长、2至5米高的围堰,圈占了近五千亩水域。这种情况在2006年底尤为甚。
  有关水产科研人员也指出,这是违规的“瓮中捉鳖”。围湖堵河是对鄱阳湖野生渔业资源的一种野蛮掠夺,破坏了野生鱼类的正常洄游繁衍和鄱阳湖候鸟的食物源。
  余干县渔政管理分局局长张继林认为,采砂对鱼的生存带来了很大影响,吸砂王把整个河床都破坏了,微生物中的螺蛳、小蚌这些鱼类的美味全被吸干净。加之这个场所遭到破坏,鱼类根本没地方产卵。
  当地渔政人员介绍,功率达几千马力的大型采砂船,一次作业就可将水深30米、半径60米范围内的砂石吸个精光,形成100米宽的大坑,几百只砂船在鄱阳湖上穿梭往来,马达声日夜响个不停。
  江西省鄱阳县渔政分局局长王兴干也认为,无序采砂,对鱼的成长环境破坏确实很大。
  江西省渔政局局长钱新娥说,“近年来,无序、过度地挖砂正在使鄱阳湖的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鱼少了,湖边竟出现了“人鸟争食”的尴尬。当渔民为生计疯狂捕捞仅剩下的鱼苗时,岸边的候鸟也无食可觅。记者在鄱阳湖湖边看到,大量湖边湿地已完全干涸,甚至干裂变硬。在一些湖边布满了“迷魂阵”——这种专门捕鱼的工具,只要进入,鱼苗也无法逃脱。
   随着小鱼的消失,候鸟提前“断粮”。
  鄱阳湖的低水位已让候鸟食物减少,而非法偷猎则直接危及候鸟生存。
  湖面草滩上密布着捕鸟天网。捕鸟天网最多时达上百张。滩涂上也撒满充作诱饵毒杀候鸟的有毒小鱼,很多小鸟被毒死后散布滩涂。
  “鱼没了,候鸟没了,湿地的生态食物链将被打断。不出几年,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将会没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管理人员担忧。
  
  种杨风波
  
  一场“种杨风波”直捣鱼、鸟的家园。风波席卷鄱阳湖区12个县市中的11个,达到19.83万亩。
  鄱阳湖区的11县市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鄱阳湖湿地大量种植速生杨。湿地速生杨树疯长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可是,种杨后果很快凸显出来。沿湖湿地上有着连绵不断的杨树林,“杨树增多,鸟类明显减少”。
  其时,反对的声音开始出现,专家指出大量种植杨树能改变湿地性质,使湿地旱化,并且对候鸟安全迁徙不利。
  可湖区一些县市对造林商的招商引资兴趣浓厚,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一直在发出反对的声音,该局2004年6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就此上报,省林业厅等部门为此专门下函到当地政府,严禁在鄱阳湖吴淞水位高程18米以下种植杨树。
  2005年的时候,各地基本停止了种植杨树,但到了2006年又开始反弹。
  
  无序采砂
  
  2007年12月29日,记者在湖口石钟山段看到一只只吊砂船、采砂船、运砂船,这些船只拥塞长江江面,有些船只甚至侵入了长江主航道。在湖口县码头位于石钟山景区的山崖下可以看到,江面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
  永修到湖口水道,难以数计的挖砂船穿梭而过。曾经碧波万顷的鄱阳湖被搅成了一锅粥。记者多次路过湖口水道,随处可见“百舸争流”的挖砂场景。
  鄱阳湖无序采砂和监管成为鄱阳湖资源环境的一大“顽症”。
  鄱阳湖渔政管理人员分析说:“挖砂船一般先要掀掉鄱阳湖水底一层肥沃的淤泥,再挖掘露出的砂石。这层肥沃的淤泥正是水底微生物包括鱼类主要饵料的繁殖场所。”挖砂加重了鄱阳湖水底的“沙漠化”。
  有关专家指出,无序的挖砂,必然引起河势的变化,进一步引起水位的降低及其他水文情势的改变,并可能破坏地表水与地下水补给平衡,对河道的航运功能、取水功能、水利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等都将产生影响。
  1998年开始至2003年,有关部门开始规划治理鄱阳湖,情况有所控制,但并未从根本上遏制这种无序的状况。
  多年后消失?
  生态链的缺损最后影响到链条的最高端——人类。鄱阳湖大旱,千万人受到危机。
  “长江中上游来水偏少,也是导致鄱阳湖大旱的另外一个重大因素。”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刘影认为,“鄱阳湖是一个过水型湖泊,一旦长江水位降低,与湖面形成落差之后,湖内的水就直接流到长江里去了。”
  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谭晦如表示,鄱阳湖的植被分为湿地植被和水生植被。按照湖区的演替规律,湿地会逐渐下沉,湖泊面积会逐渐变大,水生植被会越来越占优势。但同时,由于上游泥沙会逐渐堆积,湿地沉降的速度如果慢于泥沙淤积的速度,湖泊面积就会相应减少,如没有人为干预,很多年后,鄱阳湖将自然消失。
  如果说采砂是湖泊受到影响的重大原因之一,那么生态链的平衡发展,更不可忽视。江西湿地管理中心陈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然灾害面前,人为灾害才是最可怕的,需要合力来保护这条生态链。保护这条生态链,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宫正也认为,生态链的生存环境是湖泊干旱的一面镜子,生态链保护好了,中国的湖泊将会有很大的改观,“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的生态环境都保护好了,在中国所有湖泊中,将具有最好价值的标本意义。”
其他文献
要年薪多少才能日日欢歌?这是田松在《自然之友通讯》上提出的疑问。他的回答是:600元,在云南西盟县城的佤寨。在城市里的现代人,无论年薪多少,都已过不上这样的生活。  2008年1月19日,对很多人而言只是一个寻常的日子,而对于自然之友的会员和志愿者们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这是大家早在几个月前相约相会的日子。为了这个日子,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在忙忙碌碌地准备着,这是自然之友的新年派对,更像是大家共同
期刊
中新网消息日前有关部门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鉴于塑料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级各部门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说到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保护生态环境,我觉得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
期刊
自然之友:  为垃圾付费,由塑料袋开始  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通知》还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通知》指出,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
期刊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eace Prize),颁给了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人。因此,现在正是考虑体育与环境关系的好时机。如今,体育已经远远超过了运动迷为他们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加油鼓劲的范畴。它不同于任何其他有组织的活动,更多地是一种所谓的“大型活动”。奥运会(Olympic Games)和世界杯足球赛(World Cup)是全球最大的两项体育盛会。再加上全世界每年举行的其他体育赛事,这些活
期刊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复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等观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蒋高明指出:种植速生的杨树可能是一有利可图的绿化办法。但蒋高明指出,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中国享有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的美誉,但人工林生长量全球倒数。    目前
期刊
也许这个比喻过于庸俗:如果春天是花枝招展的姑娘,那么鸟儿就是她耳上、项上和手脚上轻轻晃着、美妙作响的饰品。蕾切尔卡逊著有一本《寂静的春天》,其中就假设过没有鸟儿的春天是如何的没落与荒凉:“……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3月,是我在黔南山居时最佳的散步月份,且不说满眼的
期刊
十多年来,我阅读、收集到的与自然有关的作品,算是不少。中国人写的作品中,我最为喜欢的,是唐锡阳先生的《环球绿色行》和徐刚先生的《划木者,醒来》。最近一两年来,我更是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如果我们要热爱自然,应当读些什么样的书?我们的市面上应当流行什么样的作品?我们的礼品中应当有什么样的环保书籍?  在读到京华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生而自由——野生母狮爱尔莎传奇》之前,我正好欣喜地读
期刊
故乡的人们,是属于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生活信念、生活方式生活——生活是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生计的奔波、操劳所组成——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账本,踏实、质朴、勤劳、坚强、忍让是这本账最核心的内容,但不管外人是如何的理解、误解,对于乡人们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乡人们看来,生活的继续才是最重要的,关于什么是质量、什么是低下、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不可理喻,乡人们自有自己的看法
期刊
蓝天再次回到了北京,正好能够迎接奥运会的到来,但它们真是蓝天吗?上周中国有关部门发布了新的统计数据,宣称空气质量在1998年至2007年间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认真研究这些数据和数据收集方法的变化就会对政府的“蓝天说”产生疑问。  政府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和北京市环保局(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
期刊
在西藏已经待了快一个多月,出了不少外业,见识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疑问。   我的专业是森林生态学,老师和师兄也是这方面颇有成就的专家,和我一起来的师姐,也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可是这次来西藏出外业,很多时候却感到与这里有的人有些格格不入。   以前我对于大多数环境问题一直都很坚持,其实想想作用最大的是科研。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类自然和谐的生活。通过科研,能找到更益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