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中苏改革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刚刚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影,经济处于缓慢发展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和发展重工业,造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严重落后的畸形经济结构,再加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日益僵化,成为既影响经济发展、又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问题。因而,中苏两国在改革之初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是尽快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跟上时代的步伐。所有改革都需要一个突破口,突破口的选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中国选择的突破口是农业,苏联选择的则是政治。
二、 中国的改革突破口:农业
中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很早就发现了中国农民身上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邓小平曾谈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农业不仅为国家提供了粮食和农副产品,还为工业和其他产业提供了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构成了整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中央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将农业改革作为中国整体改革的突破口。中国农村改革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責任制为核心,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不出两年便席卷全国。1980年9月,中共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群众创造的、以包产到户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村改革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就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也正是农村改革的实践,唤起了全社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热情和参与。
三、 苏联的改革突破口:政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改革从政治方面开始进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首先,在国家权力重心转移过程中,国家权力出现“真空”,通过“自由选举”,—批反对派人物进入国家权力机关,—些地方苏维埃的权力落入反对派和民族主义者之手。在反对派与苏共争夺国家政权的同时,联盟中央的权力逐渐被削弱。其次,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在这种背景下,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各加盟共和国势力,试图把改革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从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终于以苏共亡党、苏联解体而宣告结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几十年,农业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人民的吃饭问题逐渐困难,生活水平日益下降。而在选择改革的突破口时,苏联领导人没有选择农业,也没有选择经济,而是选择了政治。政治民主化从抽象的意义上说固然重要,但是属于上层建筑,离开了经济基础,只能陷于空谈。因此,苏联在改革突破口选择上的重大失误导致了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
四、中苏改革的启示
对比中苏改革,笔者认为进行改革时有两点不容忽视的因素:其一,改革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要使这项工程顺利完工,必须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整体改革中,经济是基础,其他领域的改革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全方位的改革首先是以经济基础的改造为前提,以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为保障。中国的农村改革之所以一炮打响并成功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改革,归根结底,是因为农村经济改革提高了中国绝对大多数人口的生活水平,保证了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为改革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苏联改革首先从政治上寻找病根,试图在不触动旧的经济结构的前提下,一味地改革政治,从而走出国家发展的困境。这种不符合经济规律与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做法,到头来引起了社会的动乱从而导致国家的解体。其二,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邓小平同志指出:“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大胆谨慎、循序渐进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以及在改革最困难的时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最终取得了改革胜利。反观苏联,在改革关键时刻最终放弃了党的领导,实行全面改革,这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给予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机会都是相同的。抓住了历史机遇,国家就能够发展,民族就有望振兴。反之,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甚至灭亡。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择了正确的改革突破口,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继续前进和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刚刚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影,经济处于缓慢发展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和发展重工业,造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严重落后的畸形经济结构,再加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日益僵化,成为既影响经济发展、又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问题。因而,中苏两国在改革之初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是尽快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跟上时代的步伐。所有改革都需要一个突破口,突破口的选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中国选择的突破口是农业,苏联选择的则是政治。
二、 中国的改革突破口:农业
中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很早就发现了中国农民身上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邓小平曾谈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农业不仅为国家提供了粮食和农副产品,还为工业和其他产业提供了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构成了整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中央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将农业改革作为中国整体改革的突破口。中国农村改革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責任制为核心,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不出两年便席卷全国。1980年9月,中共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群众创造的、以包产到户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村改革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就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也正是农村改革的实践,唤起了全社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热情和参与。
三、 苏联的改革突破口:政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改革从政治方面开始进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首先,在国家权力重心转移过程中,国家权力出现“真空”,通过“自由选举”,—批反对派人物进入国家权力机关,—些地方苏维埃的权力落入反对派和民族主义者之手。在反对派与苏共争夺国家政权的同时,联盟中央的权力逐渐被削弱。其次,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在这种背景下,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各加盟共和国势力,试图把改革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从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终于以苏共亡党、苏联解体而宣告结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几十年,农业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人民的吃饭问题逐渐困难,生活水平日益下降。而在选择改革的突破口时,苏联领导人没有选择农业,也没有选择经济,而是选择了政治。政治民主化从抽象的意义上说固然重要,但是属于上层建筑,离开了经济基础,只能陷于空谈。因此,苏联在改革突破口选择上的重大失误导致了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
四、中苏改革的启示
对比中苏改革,笔者认为进行改革时有两点不容忽视的因素:其一,改革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要使这项工程顺利完工,必须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整体改革中,经济是基础,其他领域的改革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全方位的改革首先是以经济基础的改造为前提,以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为保障。中国的农村改革之所以一炮打响并成功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改革,归根结底,是因为农村经济改革提高了中国绝对大多数人口的生活水平,保证了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为改革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苏联改革首先从政治上寻找病根,试图在不触动旧的经济结构的前提下,一味地改革政治,从而走出国家发展的困境。这种不符合经济规律与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做法,到头来引起了社会的动乱从而导致国家的解体。其二,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邓小平同志指出:“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大胆谨慎、循序渐进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以及在改革最困难的时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最终取得了改革胜利。反观苏联,在改革关键时刻最终放弃了党的领导,实行全面改革,这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给予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机会都是相同的。抓住了历史机遇,国家就能够发展,民族就有望振兴。反之,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甚至灭亡。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择了正确的改革突破口,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继续前进和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