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我们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不知不觉间,人们身旁的鸟少了,天牛泛滥成灾,同时,整个地区的杨树被砍得干干净净,人称“赤地千里”。或许,我们还听说过鹰和蛇少了,于是老鼠成了草原的主人,鼠类分布之广,危害之烈,触目惊心。
刹那间,我们会被类似的故事触动。但或许之后,却很少会再为远处消失的生命,投注关切的一瞥。
无论鸟、鹰还是蛇,都与我们再无关联。
刻意或无意的冷漠,透露着我们心底的声音:远方的它们,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如今,一部由青年导演乔乔,带领摄制组历时三年,跋山涉水,完成的中国第一部野生动物电影,那个质朴的片名,回答的,恰是我们的疑问——《朋友》。
是的,近处的、远处的,可见的、未见的动物,归根到底,都是与人类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朋友。
别逃,你们和它们,是一个整体
《朋友》一片,以黄河湿地为背景。黄河中下游湿地是亚洲候鸟迁徙的中轴线,每年冬季和春夏季都会有数以万计的鸟类在此栖息、越冬、繁殖。同时,这里还有兽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湿地生物物种基因库。
三年来,摄制组辗转黄河沿线,拍摄到包括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黑鹳及刺猬、草兔、龟、黄河鲤鱼等野生动物50余种,拍摄影像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原生态记录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为了不惊扰动物并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摄制组常常冒着危险寻找最佳机位进行拍摄。导演乔乔在博客中记下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2010年夏天,我们拍摄黄苇鹣繁殖,副摄影肩扛三脚架、手举摄影机等重型设备,艰难行走在齐腰深的黄河中,不料一条红点锦蛇迎面游来,副摄影一个趔趄,三脚架落入水中,摄影机则被他稳稳举在了头顶,当时正值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巨浪袭来,副摄影连同摄影机淹没在黄河中,幸好他水性好,才躲过了一劫。”
如果你抛给乔乔一个问题——如此艰苦拍摄《朋友》的意义何在?他会说:唤起更多人对自然的关爱。是的,整个自然——人类、动物,所有生物体赖以生存的家园。
其实,和乔乔做着类似事情的,还有很多人。有时,他们是为了告诉你,这不是简单的、单纯的动物的事情,他们已经在他们的故事中,明确地“放入”了人的影子——别逃,你们和它们,是一个整体。
比如纪录片《拯救大熊猫》。这部深入山林寻找野生大熊猫的影片,实地捕捉了中国大熊猫在中国西部秦岭,那些它们在天然栖息地难得一见的生活情景,也记下了中国科学家潘文石和吕植发现大熊猫的故事——1985年3月,潘文石带着三位弟子,冒着春雪进入了秦岭南坡。进山后的第39天,年仅21岁的研究生曾周在寻找大熊猫踪迹时不幸坠崖牺牲,如今他静静地躺在佛坪的土地上。这个在逆境中诞生的研究小组,只剩下潘文石和女弟子吕植了。
根据片中记录,研究小组发现秦岭大熊猫都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这些都昭示了秦岭大熊猫是一个有希望继续繁衍下去的种群。但是,由于森林被肆意砍伐,使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化。在秦岭主梁兴隆岭上,潘文石禁不住发问:“究竟是要木头还是要大熊猫?”
潘文石的女弟子,如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吕植,1999年在青海偶尔还接触到了另一种野生动物——普氏原羚。吕植对当年的 “偶然遭遇”记忆犹新:“我凌晨的时候爬起来,趴在沙丘后面等着羚羊,一缕清晨的阳光照在沙丘上,羚羊从沙丘后面的阴影里一个一个走出来,来到阳光下面吮吸露水,那情景太迷人了。但羚羊特别怕人,我们离着它有两公里远的距离,趴在沙丘后面,等我们的头一冒出沙丘,羚羊‘歘’就跑开了,如离弦的箭,四散而去。”
从那个时候起,吕植开始关注普氏原羚这个物种,并和夏勒等几位科学家写了报告,给相关部门,希望把青海湖区周边几个农场和种羊场进行管理,給普氏原羚留出一些生存空间。
“原先广阔无垠的草原,现在由于无限蔓延的网围栏,已经被人为分割为一个又一个的独立斑块,栖息地已经严重破碎化。当时我们设想如果农场空出一些地方来,普氏原羚就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吕植觉得普氏原羚这个物种虽然不像大熊猫那么知名,但是它的濒危状况要比熊猫更严重,亟待需要保护。
在吕植看来,无限蔓延的网围栏对普氏原羚的威胁还在于,它阻止了动物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俗话说“狗急跳墙”,羚羊类也是一样,被逼急了也会不顾一切地跳。可结果却是被网围栏挂住,甚至挂死,尤其是怀孕期间的普氏原羚更是难以逾越。吕植展示了一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一只普氏原羚残骸仰卧在网围栏外的草地上,脚还挂在网围栏上,身体已经被狼吃空了。
吕植的学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保护生物学博士张璐,有几十个小本子,记录的,都是类似的数字:“带刺,高139厘米”;“不带刺,高107厘米”;“带刺,高 133厘米”……这都是张璐用两年时间,走了1500多公里普氏原羚调查样线后,记录的网围栏的铁刺和高度等信息。“带刺的网围栏比不带刺的网围栏要高出平均20厘米以上,母羊和小羊很难跳过去!”张璐满脸担心。
其实,普氏原羚面临最严峻的一个威胁,就是和牧民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草场的竞争,也就是人和家畜与野生动物之间关乎生存空间的竞争。但山水自然的工作小组在走访中发现,其实很多牧民,却在做着自发的,保护普氏原羚的事情。
当地牧民阿合洛老人从1997年开始就主动让出自己的草场,让普氏原羚同自己家的牛羊一起吃草,并用退休工资在别处租草场放牧。在他的草场上经常可以看到70多只普氏原羚一起吃草的情景。普氏原羚的产仔季节,他会经常在自己的草场巡逻,看看有没有被遗弃的小原羚。
放弃自己的草场给普氏原羚,花钱另外租草场,对一个牧民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但阿合洛老人常对别人说:“是我们占了黄羊(当地人对普氏原羚的称呼)的草场,它们生活在这里比我们还早,现在黄羊都那么少了,让它吃点草又怎么了?”
正是有了很多类似阿合洛一样的牧民,加之各方努力,尽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普氏原羚仍顽强地生活在青海湖畔。
“藏鹀啊,我跟你说句话啊”
在人们以自己的行为、视角记录动物时,除了那些心痛与揪心,同时,也会有温暖与温情。2011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大学的一间报告厅里,来自青海果洛、玉树等州县的十几位生态保护实践者与政府、企业、环保组织、研究机构等各界人士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三江源的新希望——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平衡发展”的研讨。身穿绛红色喇嘛服的扎西桑俄在人群中本来就很显眼,而他“鸟语者”的身份,则更显眼。
扎西桑俄爱鸟,从13岁起开始观察各种鸟类,从未学过绘画的他,画出的鸟儿栩栩如生。他每年在野外观察拍摄鸟类时间长达9个月,他熟知安多藏族民间关于鸟类及藏传佛教中的鸟类文化,记录了迈400余种鸟类,其中很多是青藏高原独有的,比如藏鹀。
扎西桑俄和藏鹀的故事很多。有时,他会趴在地上,对着一窝小藏鹀倾诉衷肠。扎西的语调,就像面对自己的老友:“藏鹀啊,我跟你说一句话啊。你以后做窝的时候不能做在地下,应该做在有刺的树杆上,要不然的话,猪獾啊,黄鼠狼啊都要吃你的蛋,所以你就只能那么少,我们都没有办法保护你!你听明白了没有!”
如今,扎西桑俄最忧心的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藏鹀生存的影响。“干旱、高温、雪山消融、湖泊消失、降水剧减、草场退化、人口剧增,藏鹀的生存环境不断退化。”扎西桑俄举例说,比如高原草场退化造成了放牧和藏鹀觅食之间的矛盾——自然生态中的生灵,其实,都是一体的。
鲜活的生命,该鲜活地活着
对城市里更多的普通人,比如你我,或许很难像吕植、张璐、乔乔、扎西桑俄他们一样,深入丛林湖泊,和那些动人的野外生命,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但我们或许都听说过“子非鱼”的典故。一条鱼游在水中,画家可能着意于它的游姿之美好,玩家可能惊叹于它的品种之珍稀,食家则可能琢磨它的尺寸和斤两,以及用何种办法烹饪吃起来口感最佳,而让庄子入眼入心的,是鱼儿戏水的动态中洋溢的生命活力和喜悦。这个结论的得出,只因有一颗关怀所有生命的仁慈之心,以及不曾被人类自大的偏狭所蒙蔽的第三只眼。
所以,在我们凝望四周时,处处是和我们共享一片天空的鲜活的生灵。
于是,当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时,是否该有些反思:北京麋鹿苑中,一只放养的驯鹿,在想要“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游人的投喂下,不治而终。想象一下,人将面包、饼干,这些不属于驯鹿的食物,伸向它时,身旁,说不定会响起“咔咔”按动快门的声音——人,笑了。但这笑容,有多少是因为驯鹿那双纯真的、信任的眼睛?
写作过《动物档案》和《一只蚂蚁领着我走》的作家蒋子丹在谈论对待动物的态度时说,一个真正将动物视为独立的有情生命的人,不可能为了议题的严肃性,为了避免论敌用“动物宠爱者”的可疑形象来玷污动物解放运动,而把这些生灵的血肉抽空,制作成政治与道德问题的模型或标本。“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智能生物,人类有义务对所有生命的和谐相处负更大的责任,救赎动物的过程,也是人类的心灵自我救赎的过程。”
或许,和蒋子丹有着类似想法的还有很多人——动物只是一个切口,它提醒的是人类自身,对生命、对万物的尊重——毕竟,当人类把这个地球弄得千疮百孔后,它的溃疡就不是人的力量能够医治好的。
所以,我们还是讲尊重吧。是的,不是宠爱,不是怜悯,是尊重的“味道”。
这种“味道”很动人。可以借着美国探险家克雷格•查尔兹笔下的那些“遇见动物的时刻”些许感受一下。
比如,克雷格在广袤的荒凉的土地上,发现了一只熊留下的足迹。他想象着这个黑色王子在向前漫步,出现在熊不可能出现的地方。“一个流浪汉现迹于纪念谷的大红柱子间,穿过石化林的荒原和大风不断的多色沙漠。它如果向左走,会到达墨西哥与美國边界处的鲁卡楚山。也有可能转而向右,爬上纳瓦霍保护区内的黑台地森林……”克雷格为他的朋友设想着。
克雷格睡在那只熊曾经睡过的地方,太阳下山时他起来,吻了吻潮湿的岩壁。
之后,他眺望着远方,在心里和那位与他一样同为“行者”的黑色王子说:祝你好运,旅行者!
刹那间,我们会被类似的故事触动。但或许之后,却很少会再为远处消失的生命,投注关切的一瞥。
无论鸟、鹰还是蛇,都与我们再无关联。
刻意或无意的冷漠,透露着我们心底的声音:远方的它们,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如今,一部由青年导演乔乔,带领摄制组历时三年,跋山涉水,完成的中国第一部野生动物电影,那个质朴的片名,回答的,恰是我们的疑问——《朋友》。
是的,近处的、远处的,可见的、未见的动物,归根到底,都是与人类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朋友。
别逃,你们和它们,是一个整体
《朋友》一片,以黄河湿地为背景。黄河中下游湿地是亚洲候鸟迁徙的中轴线,每年冬季和春夏季都会有数以万计的鸟类在此栖息、越冬、繁殖。同时,这里还有兽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湿地生物物种基因库。
三年来,摄制组辗转黄河沿线,拍摄到包括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黑鹳及刺猬、草兔、龟、黄河鲤鱼等野生动物50余种,拍摄影像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原生态记录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为了不惊扰动物并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摄制组常常冒着危险寻找最佳机位进行拍摄。导演乔乔在博客中记下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2010年夏天,我们拍摄黄苇鹣繁殖,副摄影肩扛三脚架、手举摄影机等重型设备,艰难行走在齐腰深的黄河中,不料一条红点锦蛇迎面游来,副摄影一个趔趄,三脚架落入水中,摄影机则被他稳稳举在了头顶,当时正值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巨浪袭来,副摄影连同摄影机淹没在黄河中,幸好他水性好,才躲过了一劫。”
如果你抛给乔乔一个问题——如此艰苦拍摄《朋友》的意义何在?他会说:唤起更多人对自然的关爱。是的,整个自然——人类、动物,所有生物体赖以生存的家园。
其实,和乔乔做着类似事情的,还有很多人。有时,他们是为了告诉你,这不是简单的、单纯的动物的事情,他们已经在他们的故事中,明确地“放入”了人的影子——别逃,你们和它们,是一个整体。
比如纪录片《拯救大熊猫》。这部深入山林寻找野生大熊猫的影片,实地捕捉了中国大熊猫在中国西部秦岭,那些它们在天然栖息地难得一见的生活情景,也记下了中国科学家潘文石和吕植发现大熊猫的故事——1985年3月,潘文石带着三位弟子,冒着春雪进入了秦岭南坡。进山后的第39天,年仅21岁的研究生曾周在寻找大熊猫踪迹时不幸坠崖牺牲,如今他静静地躺在佛坪的土地上。这个在逆境中诞生的研究小组,只剩下潘文石和女弟子吕植了。
根据片中记录,研究小组发现秦岭大熊猫都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这些都昭示了秦岭大熊猫是一个有希望继续繁衍下去的种群。但是,由于森林被肆意砍伐,使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化。在秦岭主梁兴隆岭上,潘文石禁不住发问:“究竟是要木头还是要大熊猫?”
潘文石的女弟子,如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吕植,1999年在青海偶尔还接触到了另一种野生动物——普氏原羚。吕植对当年的 “偶然遭遇”记忆犹新:“我凌晨的时候爬起来,趴在沙丘后面等着羚羊,一缕清晨的阳光照在沙丘上,羚羊从沙丘后面的阴影里一个一个走出来,来到阳光下面吮吸露水,那情景太迷人了。但羚羊特别怕人,我们离着它有两公里远的距离,趴在沙丘后面,等我们的头一冒出沙丘,羚羊‘歘’就跑开了,如离弦的箭,四散而去。”
从那个时候起,吕植开始关注普氏原羚这个物种,并和夏勒等几位科学家写了报告,给相关部门,希望把青海湖区周边几个农场和种羊场进行管理,給普氏原羚留出一些生存空间。
“原先广阔无垠的草原,现在由于无限蔓延的网围栏,已经被人为分割为一个又一个的独立斑块,栖息地已经严重破碎化。当时我们设想如果农场空出一些地方来,普氏原羚就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吕植觉得普氏原羚这个物种虽然不像大熊猫那么知名,但是它的濒危状况要比熊猫更严重,亟待需要保护。
在吕植看来,无限蔓延的网围栏对普氏原羚的威胁还在于,它阻止了动物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俗话说“狗急跳墙”,羚羊类也是一样,被逼急了也会不顾一切地跳。可结果却是被网围栏挂住,甚至挂死,尤其是怀孕期间的普氏原羚更是难以逾越。吕植展示了一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一只普氏原羚残骸仰卧在网围栏外的草地上,脚还挂在网围栏上,身体已经被狼吃空了。
吕植的学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保护生物学博士张璐,有几十个小本子,记录的,都是类似的数字:“带刺,高139厘米”;“不带刺,高107厘米”;“带刺,高 133厘米”……这都是张璐用两年时间,走了1500多公里普氏原羚调查样线后,记录的网围栏的铁刺和高度等信息。“带刺的网围栏比不带刺的网围栏要高出平均20厘米以上,母羊和小羊很难跳过去!”张璐满脸担心。
其实,普氏原羚面临最严峻的一个威胁,就是和牧民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草场的竞争,也就是人和家畜与野生动物之间关乎生存空间的竞争。但山水自然的工作小组在走访中发现,其实很多牧民,却在做着自发的,保护普氏原羚的事情。
当地牧民阿合洛老人从1997年开始就主动让出自己的草场,让普氏原羚同自己家的牛羊一起吃草,并用退休工资在别处租草场放牧。在他的草场上经常可以看到70多只普氏原羚一起吃草的情景。普氏原羚的产仔季节,他会经常在自己的草场巡逻,看看有没有被遗弃的小原羚。
放弃自己的草场给普氏原羚,花钱另外租草场,对一个牧民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但阿合洛老人常对别人说:“是我们占了黄羊(当地人对普氏原羚的称呼)的草场,它们生活在这里比我们还早,现在黄羊都那么少了,让它吃点草又怎么了?”
正是有了很多类似阿合洛一样的牧民,加之各方努力,尽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普氏原羚仍顽强地生活在青海湖畔。
“藏鹀啊,我跟你说句话啊”
在人们以自己的行为、视角记录动物时,除了那些心痛与揪心,同时,也会有温暖与温情。2011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大学的一间报告厅里,来自青海果洛、玉树等州县的十几位生态保护实践者与政府、企业、环保组织、研究机构等各界人士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三江源的新希望——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平衡发展”的研讨。身穿绛红色喇嘛服的扎西桑俄在人群中本来就很显眼,而他“鸟语者”的身份,则更显眼。
扎西桑俄爱鸟,从13岁起开始观察各种鸟类,从未学过绘画的他,画出的鸟儿栩栩如生。他每年在野外观察拍摄鸟类时间长达9个月,他熟知安多藏族民间关于鸟类及藏传佛教中的鸟类文化,记录了迈400余种鸟类,其中很多是青藏高原独有的,比如藏鹀。
扎西桑俄和藏鹀的故事很多。有时,他会趴在地上,对着一窝小藏鹀倾诉衷肠。扎西的语调,就像面对自己的老友:“藏鹀啊,我跟你说一句话啊。你以后做窝的时候不能做在地下,应该做在有刺的树杆上,要不然的话,猪獾啊,黄鼠狼啊都要吃你的蛋,所以你就只能那么少,我们都没有办法保护你!你听明白了没有!”
如今,扎西桑俄最忧心的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藏鹀生存的影响。“干旱、高温、雪山消融、湖泊消失、降水剧减、草场退化、人口剧增,藏鹀的生存环境不断退化。”扎西桑俄举例说,比如高原草场退化造成了放牧和藏鹀觅食之间的矛盾——自然生态中的生灵,其实,都是一体的。
鲜活的生命,该鲜活地活着
对城市里更多的普通人,比如你我,或许很难像吕植、张璐、乔乔、扎西桑俄他们一样,深入丛林湖泊,和那些动人的野外生命,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但我们或许都听说过“子非鱼”的典故。一条鱼游在水中,画家可能着意于它的游姿之美好,玩家可能惊叹于它的品种之珍稀,食家则可能琢磨它的尺寸和斤两,以及用何种办法烹饪吃起来口感最佳,而让庄子入眼入心的,是鱼儿戏水的动态中洋溢的生命活力和喜悦。这个结论的得出,只因有一颗关怀所有生命的仁慈之心,以及不曾被人类自大的偏狭所蒙蔽的第三只眼。
所以,在我们凝望四周时,处处是和我们共享一片天空的鲜活的生灵。
于是,当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时,是否该有些反思:北京麋鹿苑中,一只放养的驯鹿,在想要“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游人的投喂下,不治而终。想象一下,人将面包、饼干,这些不属于驯鹿的食物,伸向它时,身旁,说不定会响起“咔咔”按动快门的声音——人,笑了。但这笑容,有多少是因为驯鹿那双纯真的、信任的眼睛?
写作过《动物档案》和《一只蚂蚁领着我走》的作家蒋子丹在谈论对待动物的态度时说,一个真正将动物视为独立的有情生命的人,不可能为了议题的严肃性,为了避免论敌用“动物宠爱者”的可疑形象来玷污动物解放运动,而把这些生灵的血肉抽空,制作成政治与道德问题的模型或标本。“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智能生物,人类有义务对所有生命的和谐相处负更大的责任,救赎动物的过程,也是人类的心灵自我救赎的过程。”
或许,和蒋子丹有着类似想法的还有很多人——动物只是一个切口,它提醒的是人类自身,对生命、对万物的尊重——毕竟,当人类把这个地球弄得千疮百孔后,它的溃疡就不是人的力量能够医治好的。
所以,我们还是讲尊重吧。是的,不是宠爱,不是怜悯,是尊重的“味道”。
这种“味道”很动人。可以借着美国探险家克雷格•查尔兹笔下的那些“遇见动物的时刻”些许感受一下。
比如,克雷格在广袤的荒凉的土地上,发现了一只熊留下的足迹。他想象着这个黑色王子在向前漫步,出现在熊不可能出现的地方。“一个流浪汉现迹于纪念谷的大红柱子间,穿过石化林的荒原和大风不断的多色沙漠。它如果向左走,会到达墨西哥与美國边界处的鲁卡楚山。也有可能转而向右,爬上纳瓦霍保护区内的黑台地森林……”克雷格为他的朋友设想着。
克雷格睡在那只熊曾经睡过的地方,太阳下山时他起来,吻了吻潮湿的岩壁。
之后,他眺望着远方,在心里和那位与他一样同为“行者”的黑色王子说:祝你好运,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