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某一个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其推拿疗效到底如何,一直是困扰临床推拿医生的问题之一[1-4].如何在初诊时即判定推拿疗法是否对其有效,成为医生、患者及家属共同关注的
【机 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北京,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北京,100054;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按摩科,山西,03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某一个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其推拿疗效到底如何,一直是困扰临床推拿医生的问题之一[1-4].如何在初诊时即判定推拿疗法是否对其有效,成为医生、患者及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能否利用就诊时的患者资料,从临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筛选出手法治疗疗效可能不佳的病例?检索1994~2004年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专业文献,再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初步认为影响推拿疗效的相关因素(疗效预测因素)可能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发病次数,腰腿痛程度、步行能力、腰部压叩痛、肌力、感觉、腱反射、直腿抬高试验、突出的间隙、发病间隙数目、突出大小、是否合并椎间盘膨出或椎管狭窄[5];那么能否建立这些因素与手法疗效之间的相关方程,从而对临床疗效进行预测?我们采用队列方法,收集推拿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病例的疗效预测因素,并以常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组合进行治疗,最终以临床症状、体征记分法评判其临床疗效;采用SAS统计软件,对推拿疗效优良组与非优良组进行疗效与疗效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疗效与疗效影响因素之间的logistic回归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DICE方案治疗复发或耐药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 50例复发或耐药侵袭性NHL患者均接受过至少1种化疗方案的治疗,中位方案数为2(1~4)种,中位疗程数6(2~12)个.DICE方案:异环磷酰胺(IFO)1.5 g/m2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巯乙磺酸钠(商品名:美斯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30 ml,分别于IFO的同时及
目的 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及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罕见ANKL的诊断、治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患者经骨髓、免疫表型等检查确诊ANKL,发病及治疗过程中并发MOF(肝、肾、心、肺等)、代谢性酸中毒、肿瘤溶解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予VP方案化疗和相应对症治疗曾一度好转,但很快死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结论 ANKL易发生髓外浸润,并发
目的 探讨减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后复发的新方法.方法 报道1例auto-PBSCT联合抗CD33,单抗(Mylotarg)治疗的AML患者,并通过长期随访了解治疗效果.结果 该患者无瘤生存3年.结论 auto-PBSCT联合Mylotarg可能为auto-PBSCT后减少白血病复发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同时为Mylotarg的临床应用提供新途径。
幸运的智利被困矿工——井下能天天洗澡智利圣何塞铜矿33名矿工被困700米的井下已有一个多月,其中一位名叫巴斯托斯的矿工被人们称为“最幸运的倒霉哥”:6个月前,他和妻儿刚
目的 研究高白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HLCML)的微循环学特点及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TLP)对HLCML微循环学的影响.方法 检测64例HLCML微循环学参数,行TLP并重复榆查.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LP前HLCML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WBC重度增高HLCML(SHLCML)组各项积分值高于普通HLCML(nHLCML)组(P<0.05).TLP后H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对实验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及皮质中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埋线组、针刺组、丙戊酸钠组,经预处
目的 观察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急性髓系自血病)用毗柔比星+阿糖胞苷的TA方案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的VTLP方案;对照组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或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方案.治疗组94例,对照组79例.结果 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78.72%)明显高于对照组(50.63%)(P<0.01),但
目的 探讨小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和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IA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IDA 5 mg/d,第1天至第3天静脉滴注,Am-C 100mg/d,第1天至第7天静脉滴注,间隔21~28 d再行第2个疗程化疗.结果 20例中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5例,未缓解(NR)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75%.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
急性肠缺血是消化系统的急危重症,因其发生率不高而容易被忽视;但延误诊治,后果严重且危及生命,因此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患者男,45岁,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腹部超声示巨脾.第1次确诊时间为2006年3月.血象:WBC 85×109/L,Plt65×109/L,RBC 3.5×102/L,Hb 108 g/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阴性.骨髓象:骨髓增生旱极度活跃,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0.20,早幼粒细胞0.04,中幼粒细胞0.20,晚幼粒细胞0.28,中性杆状核0.30,中性分叶核0.08,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