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及自制的《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表》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影响和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人数比率整体较低,其中存在性别差异和部分年级差异;2.高校大学生每周锻炼情况以锻炼次数2次和低于2次、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下的小运动量负荷为主;3.体育特长因素和体育设施因素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而自我惰性因素、支配时间因素成为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提出改善陕西省高校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相应干预对策。
关键词 体育锻炼习惯 现状 学生 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省多所高校10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各高校四个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66份,有效回收率96.6%。
(二)研究方法
1.采用访谈法。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对部分大学生对象进行访谈,为本课题的问卷制定、等级量表的测量进行信效度鉴定。
2.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制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其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3.量表测试法。采用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系修订的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评定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的运动量;该量表中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最高100分,最低0分。运动量的制定标准:小运动量≤19分,中运动量20-42分,大运动量≥43,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
4.数理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8.0对问卷和量表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
1.具有体育锻炼习惯大学生的界定。我们一般将体育人口作为是否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标准,根据《大学生体育锻炼和标准》的规定、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1998)的研究结论以及众多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我国大学生做到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锻炼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可判定为有体育锻炼习惯[3]。
2.不同性别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比较。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运动,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全面开展体育锻炼,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而本文调查结果反映了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比率远远低于教育部预期的目标,同时大学女生比男生更少参与体育锻炼。
(二)树立和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体育课来了解学习运动技能,掌握锻炼方法,了解锻炼与健康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在高校这个最后接受教育的阶段让自身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对其走向社会和保持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
(三)塑造校园体育健康氛围
高校需要努力改善学校运动设施和营造良好运动氛围。高校应争取相关部门领导对有利于运动健康活动的经济和政策支持,有效的把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生社团体育活动以及学校体育节等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各级各部都统一形成体育锻炼有利健康的学校风气,为学生克服自身惰性,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提供良好氛围。
三、结论与建议
(一)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比率整体较低,存在性别差异和部分年级差异。
(二)体育特长因素和体育设施因素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而自我惰性因素、支配时间因素成为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建议加强对高校高年级学生的体育健身指导和要求,增加各年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次数与总运动量。
(四)建议高校体育教育应该采用多维度、多元素的方法,让不同群体大学生克服自我惰性,掌握运动技能,改变体育意识,走进运动场,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秀梅.青少年体质健康与素质教育——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4):91-94.
[2] 张绰庵.论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的利益关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
[3] 赵澄宇,桑椿林.国际群众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4]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1.
[5] 王红.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0-541.
[6] 付奕,于芳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5.
[7] 陈作松,陈红.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3).
[8] 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 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0] 解毅飞.体育锻炼习惯研究概况及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2004.1.
[11] 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6-376.
摘 要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及自制的《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表》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影响和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人数比率整体较低,其中存在性别差异和部分年级差异;2.高校大学生每周锻炼情况以锻炼次数2次和低于2次、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下的小运动量负荷为主;3.体育特长因素和体育设施因素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而自我惰性因素、支配时间因素成为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提出改善陕西省高校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相应干预对策。
关键词 体育锻炼习惯 现状 学生 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省多所高校10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各高校四个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66份,有效回收率96.6%。
(二)研究方法
1.采用访谈法。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对部分大学生对象进行访谈,为本课题的问卷制定、等级量表的测量进行信效度鉴定。
2.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制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其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3.量表测试法。采用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系修订的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评定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的运动量;该量表中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最高100分,最低0分。运动量的制定标准:小运动量≤19分,中运动量20-42分,大运动量≥43,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
4.数理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8.0对问卷和量表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
1.具有体育锻炼习惯大学生的界定。我们一般将体育人口作为是否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标准,根据《大学生体育锻炼和标准》的规定、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1998)的研究结论以及众多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我国大学生做到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锻炼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可判定为有体育锻炼习惯[3]。
2.不同性别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比较。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运动,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全面开展体育锻炼,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而本文调查结果反映了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比率远远低于教育部预期的目标,同时大学女生比男生更少参与体育锻炼。
(二)树立和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体育课来了解学习运动技能,掌握锻炼方法,了解锻炼与健康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在高校这个最后接受教育的阶段让自身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对其走向社会和保持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
(三)塑造校园体育健康氛围
高校需要努力改善学校运动设施和营造良好运动氛围。高校应争取相关部门领导对有利于运动健康活动的经济和政策支持,有效的把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生社团体育活动以及学校体育节等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各级各部都统一形成体育锻炼有利健康的学校风气,为学生克服自身惰性,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提供良好氛围。
三、结论与建议
(一)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比率整体较低,存在性别差异和部分年级差异。
(二)体育特长因素和体育设施因素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而自我惰性因素、支配时间因素成为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建议加强对高校高年级学生的体育健身指导和要求,增加各年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次数与总运动量。
(四)建议高校体育教育应该采用多维度、多元素的方法,让不同群体大学生克服自我惰性,掌握运动技能,改变体育意识,走进运动场,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秀梅.青少年体质健康与素质教育——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4):91-94.
[2] 张绰庵.论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的利益关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
[3] 赵澄宇,桑椿林.国际群众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4]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1.
[5] 王红.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0-541.
[6] 付奕,于芳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5.
[7] 陈作松,陈红.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3).
[8] 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 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0] 解毅飞.体育锻炼习惯研究概况及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2004.1.
[11] 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6-376.